“兩型”農業:中國農業發展轉型的戰略方向[1]
陳文勝[2]
摘要:立足于中國城鄉一體化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根據“兩型社會”建設的總體目標,把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納入到“兩型社會”建設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大格局中,在深入把握國內外現代農業發展的前沿變化和時代要求的基礎上,探索以農業科技創新為動力加快資源要素利用方式轉變、以“兩型”農業為導向的農業生產體系轉變、以農村信息化為突破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轉變、以農業制度創新為引擎的政府農業職能轉變的中國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有效途徑,以期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資源永續利用,無疑是轉變中國農業發展方式的戰略方向。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中國農業發展轉型;“兩型”農業
一、引言
中國農業正處在一個歷史上發展最好的時期,連續九年的農業豐收,確保了作為全球人口大國的農產品有效供給。但應清醒地看到,糧食和農業增產過度依賴資源和要素投入,付出了巨大的環境和生態代價,如果不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今后增加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供給的難度將會越來越大。因此,在兩型社會建設中,加快傳統農業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兩型”農業轉變,不僅是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中國整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迫切要求。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從原始農業到傳統農業,再到現代農業,經過了幾千年的歷史階段。中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拼工業化和現代化拼不過發達國家,且單純依靠工業化驅動的現代農業是不可持續農業。因此,最佳的選擇是發展“兩型”農業。由于中國農業尚未完全工業現代化,這在常人看來是不足,但恰恰又是中國的優勢所在:既借鑒了現代農業的優勢,又可吸納傳統農耕的智慧和方法,有一種后發優勢。這樣就可以不重蹈他人的覆轍,不走彎路,實現“彎道超車”。同時,隨著中國的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不斷推進,中國的發展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階段,農業發展有了歷史以來最好的發展基礎和發展機遇,有必要也有條件超越工業化現代農業的發展范式,直接進入“兩型”農業發展階段,這樣就形成了中國的特色,為發展中國家樹立榜樣。
二、“兩型”農業的內涵和特點
“兩型”農業是資源節約型農業與環境友好型農業的簡稱,是由“兩型社會”建設派生出來的一個概念,是“兩型社會”建設對于農業發展提出的時代要求和社會期待,是與“兩型社會”相對應的現代農業發展新理念與新模式。
到目前為止,理論上對“兩型”農業的概念、內涵沒有一致的共識,絕大多數研究的基本立論前提是可持續發展理論、后現代主義理論、循環經濟理論和綠色消費理論、發展經濟學理論等。從農業發展的本身來看,“兩型”農業是大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在內的生產體系。過去以糧為綱而砍林墾荒、圍湖造田,為了發展種植業而犧牲了林業和漁業,還忽視了生態環境問題,就絕對不是“兩型”農業。“兩型”農業是現代價值鏈體系的農業,包括生產、加工、銷售,通過價值鏈的延伸來實現市場效益和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兩型”農業是高科技農業,是低耗高效的農業,包括經營體系、組織體系、技術體系等三大體系。
按照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兩型”農業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兩型社會”在農業發展上的具體實踐。所謂的“兩型”農業的基本內涵,就是圍繞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的新型現代農業體系。具體說來,就是以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為根本目的,以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為主要目標,以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節能、資源綜合循環利用和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保護為重點,依靠技術創新和政策創新為支撐動力,大力發展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形態,促進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綜合生產體系。[3]總之,就是最大限度地節約農業生產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業生產的外部性負效應。
因此,“兩型”農業內涵包括密切相關的兩個方面: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但卻不是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簡單相加,而是互為因果、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4]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有機統一,構成了“兩型”農業的全部內容。
“兩型”農業發展模式將人類及其生活納入農業的生態循環之中,把農業生產結構與人類社會結構的相互作用看作是一個各種具有相互內在有機聯系的動態系統,強調的是生態循環和全面協調;具有科技含量高、產品優質安全、資源消耗少、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等基本特征,涉及農業核心技術與創新能力,對搶占農業發展制高點具有關鍵性意義。具體表現在:
1.生產過程環保。“兩型”農業合理地使用化肥、農藥,有效解決了農產品中的化學殘留、農藥殘留、獸藥殘留,以及超低重金屬限量難題和環境破壞問題,不僅能夠實現生產過程的生態環保,而且能夠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2.產品品質優良。提高產量不是“兩型”農業生產的第一目的,“兩型”農業更加注重產品能否促進人的生命健康和產品的營養價值,因此,不僅是生態產品、綠色食品,而且是高營養價值產品。
3.發展成本低。“兩型”農業的資源消耗少,做到低能耗、低排放,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都比較低,既有利于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又有利于農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4.市場效益高。“兩型”農業模式生產的產品,不僅品質好,營養價值高,而且屬于技術密集、知識密集型產品,注入了科技含量、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因而附加值高,具有優越的市場地位和良好的市場效益。
“兩型”農業改變了以往靠增加大量資本投入并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來提高農產品產量的做法,自覺利用大自然內在的自我修復能力,促進養分循環,協調作物、動植物、土壤和其他生物形成的相互作用,使農業資源不斷再生利用,以保護土地、作物和環境的健康發展。因此,發展“兩型”農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迫切要求,是實現“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良性發展之路。
三、“兩型”農業與傳統農業
中國傳統農業的農耕技術很好體現了“兩型”特征,在世界上被譽為“無廢棄物的農業”,與“兩型”農業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美國農業部土地管理局局長富蘭克林·H·金在1911年考察中國農業后,十分肯定中國傳統農業利用人畜糞便、塘泥和一切廢棄物來肥田這樣一個有利于人類持續發展的技術,稱之為有機農業。[5]英國農民出身的真菌學家霍華德受到富蘭克林·H·金的影響,主張在提高農業產量的同時提高地力,把增養地力和動植物生產、防治動植物的病蟲害與人類的健康聯系起來考慮,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保證動植物健壯生長而不受害蟲危害。霍華德認為,中國之所以能夠長期維持大量的人口而地力不衰退,與農民把一切廢棄物變成肥料回到地里的作法密切相關。[6]中國幾千年來不僅保持了土地利用率和生產率不斷提高的歷史記錄,而且基本上保持了地力沒有衰竭,不少土地越種越肥,這不能不說是人類農業史上的一個奇跡。正是這樣“落后”的傳統農業基本上滿足了中國從戰國時期的二千多萬到鴉片戰爭前的三四億人口的巨大增長的需要,直到今天還為中國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養活超過世界20%的人口而引以自豪。“這個奇跡就是傳統農業所創造的,將這一寶貴的傳統橫加遺棄,無疑會使中國農業發展成為‘無源之水’”。[7]
但不容否認,傳統農業往往以追求產量和經濟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大多忽視資源環境的承載力,以最大限度地開發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生產更多的農產品,造成農業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沖突。“兩型”農業充分考慮資源的有限性和生態環境的承載力,盡最大可能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不將高產作為農業發展的唯一目標,而是尋求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資源開發和可持續利用,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投入,以最大限度地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循環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環境的損耗,形成與資源承載力和環境容量相適應的農業發展模式。[8]
因此,發展“兩型”農業并非要全盤否定傳統農業生產體系,并非要否定中國傳統農業幾千年的生命力,而是要重視、繼承和發揚傳統農業生產體系中的優勢和精華,使“兩型”農業與傳統農業有機對接。盡管傳統農業規模小,結構單一,管理和技術落后,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差,生態功能低,市場競爭力弱,但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有機肥的大量使用,水利灌溉的興修,輪作與復種的推行以及農、林、牧、副、漁的結合等,正是“兩型”農業的基本雛型。
那么,“兩型”農業就是以吸收傳統農業的智慧如精耕細作、用地養地、生物防害等技術為基礎,借助現代科技的優勢來克服傳統農業的發展局限,運用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材料技術、工程技術等現代要素來拓展農業的新功能和新領域,以較少的資源占用和消耗,提供豐富、優質的農產品,實現傳統農業的更新換代和可持續發展。
四、“兩型”農業與化現代農業
二戰后,面對人口大幅膨脹對糧食需求快速增長的雙重壓力,世界各國都在探索提高糧食產量、消除饑餓的農業現代轉型。進入工業化革命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面對農業生產要素價格不斷攀升,相繼建立了以石油為基礎的工業化現代農業。工業化現代農業以大量的石油產品為動力,以高投入、高產出、機械化為基本特征,通過大量投入化肥、農藥、農膜等化學品,創造了農產品增產、農業生產率提高的奇跡,緩解了人口激增與糧食需求之間的尖銳矛盾,改變了全球糧食供應緊張狀況,在世界農業史上無疑具有重大貢獻。[9]但應清醒地看到,付出的代價是十分巨大的。如農田開墾等引起的植被、物種和田地的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破壞了物種的多樣性,造成了環境污染、高消耗和高成本的問題嚴重,尤其是全球農業因大量釋放出的溫室氣體超過原先溫室氣體的排放總量的30%,相當于150億噸CO2成為全球氣候變暖的一大元兇。[10]
美籍華人學者王治河根據美國水土保持局公布的數字作過形象的描述:假如將美國每年表土流失量裝入火車車廂內,這列火車的長度將繞地球18周[11]。王治河在他的《第二次啟蒙》一書中呼吁,“土地是農業的根本,肥沃的土地是人類永久的財富,而工業化現代農業以近乎敗家的方式對土地進行瘋狂的榨取,表現在技術上大量施用化肥農藥,設備上粗暴使用巨型農機,時間上野蠻采用連續耕作,空間上無禮實施單一品種,土地只能以驚人的表土流失、急劇的地力下降來表達無言的憤怒”。在臺灣,受工業化現代農業影響,在上世紀最后20年,農田土壤90%遭到破環,土壤品質下降,毒性升高,有些農田甚至因污染嚴重而不得不永久休耕。[12]在印度,問題就更為嚴重,由于接受工業化現代農業,1970年開始,“印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成了不毛之地。曾經被贊譽為印度小麥藍子的旁遮普邦,現在有一半橫臥在那里,顆粒無收,百分之六十的兒童正遭受著營養失調的折磨。”[13]
工業化現代農業所造成的生態危機,在1962年美國出版的《靜寂的春天》一書中,就無情地揭露了美國的工業化現代農業為追逐利潤和產量而濫用農藥的事實,披露了濫用農藥對整個生物界包括對人類自身帶來的嚴重危害。“這是一個沒有聲音的春天。這兒的清晨曾經蕩漾著鳥兒的歌唱。而現在,一切聲音都沒有了,只有一片寂靜覆蓋著田野、樹林和沼地。”作者蕾切爾·卡遜認為,工業化現代農業破壞了人類生存的環境,使生物漸漸地消失,最終地球上只剩下人類自己,這個時刻可能就是人類滅亡的時刻。蕾切爾·卡遜呼吁,若不克服現代農業的生態之害,人類將自食其果,難逃滅絕之災。因此,現在到了打破對工業化現代農業迷信的時候了,需要一種新的思維和新的農業發展方式。[14]
幸運的是,由于目睹了西方工業化現代農業所造成的嚴重問題,就有了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發展超越西方工業化現代農業的“兩型”農業路徑選擇,盡管這是一個極為艱難的選擇,但卻是一個勢在必行的戰略決策。
發展“兩型”農業必然是對現代的工業化農業、“石化農業”的揚棄,但也并非要回歸到“刀耕火種農業”或完全“零污染農業”上去,讓人們重新回到前現代的農業社會也是不現實的。“兩型”農業不是對現代農業的否定,而是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對它的超越。“兩型”農業作為“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產出”的新型農業,既區別于西方工業化農業,又發揮現代科技的優勢,賦予農業現代化新的內容。與工業化現代農業把經濟發展和GDP擺在首位、把迅速致富作為頭號目標不同,“兩型”農業把人的幸福指數放在首位,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發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和繁榮。如果說現代工業化農業視農業生產為一個機械過程的話,那么,“兩型”農業則視農業生產為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發展進程。[15]
五、“兩型”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立足于中國城鄉一體化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根據“兩型社會”建設的總體目標,把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納入到“兩型社會”建設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大格局中,在深入把握國內外現代農業發展的前沿變化和時代要求的基礎上,突出中國特色和“兩型”主線,探索在“兩型社會”建設導向下適合中國的特殊國情而又不同于歷史上西方工業化農業的新型農業現代化模式,從而超越西方工業化農業的歷史發展規范,直接進入現代農業發展的新階段——“兩型”農業的發展階段。
1. 以農業科技創新為動力加快資源要素利用方式轉變。傳統農業主要依賴增加資源、資本、勞動等要素的投入數量來實現農業經濟的增長,由于中國農業資源總體不足,且有效利用率較低,導致農業生產效率低下、農業結構失衡和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就是要加快轉變農業資源要素利用方式,以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基礎,以農業技術的應用和改善農村勞動力素質為關鍵,激活各種生產要素,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利用效率,深入推動農業發展由資源、資金的依賴向科技創新和勞動力素質的依托轉變。具體而言,就是通過農業勞動節約型技術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優化人力資源配置;通過農業資源節約型技術創新,提高土地產出率,提高資源利用率;通過環境保護技術創新,控制農業面源污染,保護農田環境。
2. 以“兩型”農業為導向的農業生產體系轉變。資源環境約束下的中國農業發展方式轉型面臨的另一個戰略任務是如何建立起以優質、安全、生態為目標,以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的新型農業生產體系。具體而言,需要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產業體系,農業標準化生產體系,農業污染防治體系,農業防災減災體系以及生物物種資源保護體系。關鍵是要把資源承載能力、生態環境容量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條件,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構建以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節能、資源綜合循環利用和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為目標,以節源農業、低碳農業、優配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文化農業、都市農業為基礎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3. 以農村信息化為突破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轉變。農業信息化是當今時代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是中國農業適應國際國內信息化大趨勢、滿足社會信息化時代要求的戰略舉措。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就是要加快轉變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農業生產經營、流通、管理、服務等各個層面的信息化,以合理利用農業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實現小農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具體而言,一是加快信息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優化整合農業科技服務資源,提升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步伐。二是加快信息化農業生產服務體系建設。適應農業生產的“兩型”轉型,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提高現代農業生產設施裝備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三是加快信息化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化建設,加強農產品物流配送、市場、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建設農業電子商務平臺,提供生產、流通、交易、競價、網上超市等服務,完善農業電子商務體系;創新農產品信息化流通服務和組織管理模式,以減少流通中間環節,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四是加快農業標準化與農產品質量監管的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建設多級覆蓋的農業標準化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機構和信息管理平臺,構建基于農產品質量溯源技術、條碼技術、HACCP技術和農產品質量速測技術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化服務模式,把農產品標準化貫穿于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監管中。
4. 以農業制度創新為引擎的政府農業職能轉變。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就需要構建制度支撐與公共服務體系,為農業發展轉型提供保障。具體而言,一是要完善農業財政支持體系。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在建立補貼資金穩定增長的機制的基礎上,擴大對主要農產品品種的生產補貼范圍,提高補貼的針對性、有效性。二是創新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改進農村金融服務方式,創新金融產品,降低農村信貸門檻,引導農民發展資金互助組織,規范民間融資行為,鼓勵發展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農業商業保險。三是創新土地流轉制度。強化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規范土地流轉中介服務,探索建立土地流轉補貼制度,采取土地經營權長年轉讓、季節性轉讓、大戶經營、企業化經營等多種形式來創新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四是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有效地配置資源要素,建立包括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為依托的農業科技研究開發體系、以農業企業為主體的農業技術創新體系、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型農業技術推廣和中介服務體系、以政府宏觀調控為主導的農業科技創新管理體制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推進農業科技的投入、研究、推廣三大機制與體制的創新,確保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與成果轉化應用兩大任務的完成。五是推進農業人才開發制度創新。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新型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將大力培育職業農民作為推動農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推動城鄉就業與社會保障一體化,為實現農業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革除制度障礙。六是健全農業生態治理和保護政策。強化農田生態系統的建設與保護,建立健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與預警體系,推進農業投入品的無害化,對農田污染進行綜合防治;全面實施耕地肥力監測與改善計劃,優化農產品的種植結構;提高農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推進養殖場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大力推廣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合理使用化肥、農藥。七是轉變農業行政考核體制。推行政府綠色GDP指標考核,實行農業行政考核由數量考核向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并舉的指標考核轉變,促進農業相關職能部門的有效銜接及其與其他各類社會組織之間的協調,促進政府職能從管理農業向服務農業轉變。
來源:《求索》2014年第9期
[1]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兩型社會’建設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研究”(12FJY007)。
[2]作者簡介:陳文勝,湖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湖南長沙,410003)
[3]《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
[4]齊振彪、齊濟、周慧:《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基本內涵與特征研究》,《農業現代化研究》2012年第3期。
[5] 富蘭克林·H·金:《四千年農夫》,程存旺、石嫣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年。
[6] 陳聲明、陸國權:《有機農業與食品安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年。
[7] 王治河:《關于農業與農村發展的后現代哲學考量》,《哲學動態》2010年第4期
[8] 齊振彪、齊濟、周慧:《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基本內涵與特征研究》,《農業現代化研究》2012年第3期。
[9] 齊振彪、齊濟、周慧:《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基本內涵與特征研究》,《農業現代化研究》2012年第3期。
[10] 陳慶修:《現代農業靠的是低碳》,《人民日報》
[11] 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啟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12] 程振、曾玉榮:《析評臺灣永續農業發展目標與舉措》,《臺灣農業探索》1999年第1期。
[13]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啟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14][美]蕾切爾·卡遜《寂靜的春天》,呂瑞蘭、李長生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5]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啟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