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局局長張務鋒解讀糧食產業經濟發展問題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8日公布。國家糧食局局長張務鋒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目標是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推動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建好糧食供求“蓄水池”
記者:糧食產業經濟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有何重要作用?
張務鋒: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既需要足夠的糧食產量和庫存,又離不開相應的加工流通能力和產業鏈掌控能力。只有經過加工轉化和物流配送,把成品糧油及時供應給消費者,才最終真正實現了糧食安全。
糧食產業經濟涵蓋由原糧到產品、產區到銷區、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對糧食生產具有反哺激勵和反饋引導作用,對糧食消費具有支撐培育和帶動引領作用,是糧食供求的“蓄水池”“調節器”。
糧食產業經濟越發達,產業鏈條越完善,糧食安全基礎就越牢固,抵御風險能力就越強。加快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是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糧食安全戰略,進一步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基礎的必然選擇。
從國內看,我國初步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糧食產業體系,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從國際看,世界糧食強國往往也是加工流通強國。我們只有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糧食企業,打造國際先進水平的糧食產業鏈條,才能統籌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國際糧食產業分工中爭得主動。
糧食經濟迫切需要新舊動能轉換
記者:如何以問題導向看待我國糧食產業經濟?
張務鋒: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是興糧之策、富農之道、惠民之舉,也是行業發展所需、部門責任所系。
就糧食產業而言,當前最突出的矛盾是結構性矛盾:產業結構不合理、產能利用率低。糧食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中高端產品缺口較大,低端產能過剩,平均產能利用率僅為46%。
產業鏈條短、關聯度低。存在兩個70%,即:70%的糧食加工企業從事米面油等初級產品加工,70%的成品糧油加工企業尚未實現副產物綜合利用。加工業向前后兩端延伸不夠,產業鏈各環節結合不緊密。
產業布局分散、集中度低。有些地方缺少龍頭企業帶動,沒有形成產業集群,加工流通企業“小散弱”問題突出。
創新投入少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糧食行業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足0.5%,遠低于發達國家2%-3%的平均水平;中小糧油企業普遍缺少研發平臺和技術人才,工藝裝備落后,新產品開發滯后,發展后勁不足。
只有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改革創新,加快糧食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才能實現結構優化、動能轉化、持續發展。同時也要看到,加快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實現加工流通增值,可以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目前山東、湖北、安徽、江蘇、廣東五省糧食產業年工業總產值均超過2000億元;其中,山東省突破3600億元,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糧油加工企業達到523家,過100億元的4家,有力支撐了當地經濟發展。
糧食產業轉型升級也是民生大計,有利于促進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拓寬種糧農民增收渠道。目前全國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已發展到2558家,建立原糧基地6546萬畝,涉及農戶數量1385萬戶,成為工業反哺農業的有效載體之一。
完善市場機制 激發企業活力
記者:這需要怎樣的產業形態和組織形式支持?
張務鋒:按意見要求,糧食產業加快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需要更加高級的產業形態和組織形式支持。適應糧食收儲制度改革要求,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快轉換經營機制,做強做大做優一批骨干國有糧食企業,同時培育發展和壯大多元糧食市場主體,增強產業經濟發展活力。
要牢固樹立市場意識,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主體地位,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理順價格形成機制,推進政企分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糧食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要完善糧食宏觀調控方式,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等多種手段,打好“組合拳”,提高調控的針對性、精準性和實效性。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意見,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糧食產業經濟發展作出頂層設計。糧食部門要積極適應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和庫存消化的現實要求,加快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到2020年,初步建成適應我國國情糧情的現代糧食產業體系;主營業務收入、工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9%和7%左右,糧食加工轉化率、主食品工業化率分別達到88%和25%以上,糧食優質品率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的糧食企業達到50個以上。(記者王立彬)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