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這些地區要靠產業脫貧,必須打通優勢資源向商業價值轉化的路徑,讓產業具有持續造血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盡管國家給予了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但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是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其根本原因在于產業基礎薄弱,少有的產業項目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不足,尚未形成能夠發揮比較優勢、具有自生能力的特色產業。
深度貧困地區的往往具有自然資源優勢、農業資源優勢、人文自然景觀優勢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其產業發展應該重點選擇資源型產業、農業及下游的農產品加工業、旅游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但是,這些地區之所以被稱為深度貧困地區,恰恰是因為沒有形成具有足夠規模的產業,而產業發展的滯后又是由于比較優勢向產業優勢的轉化存在多種限制和制約,可以概括為基礎薄弱、信息阻隔、物流不暢、人流不通。
所謂基礎薄弱,是指產業賴以發展的物質基礎比較薄弱。比如農業方面,農田水利設施落后,缺少適用的農機具;旅游業方面,旅游景點的開發投入不足,景區整體質量不高,缺少賓館、餐飲等配套設施。所謂信息阻隔,是指深度貧困地區無法及時獲得國內、國際市場的購買需求、供求關系和商品價格等信息,也包括無法了解進而掌握國內、國際上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而外部也無法了解到深度貧困地區的優勢條件與商品供給狀況。所謂物流不暢,是指深度貧困地區的商品不能及時地運出或運出的物流成本過高,而國內的商品也不能以經濟的成本運入深度貧困地區,從而造成深度貧困地區對外部開放程度低,生產要素和產品無法進入國內、國際供應鏈、消費鏈和生產體系。所謂人流不通,是指由于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深度貧困地區的人員很難流動到經濟發達地區打工、就業,經濟較為發達地區的人員到深度貧困地區旅游或開展商業活動也非常不便。
由于基礎薄弱、信息阻隔、物流不暢、人流不通,深度貧困地區的資源優勢無法充分發揮,更無法實現商業價值。其原因既有先天的,如地理位置偏遠、地廣人稀,從而造成物流成本高、人員流動成本高;也有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及相關通信、物流等產業發展滯后等后天因素,比如由于互聯網不覆蓋、缺少電腦手機等智能終端,既無法及時了解外部市場信息,本地的資源、商品、旅游等信息也無法及時有效地傳播出去。
在深度貧困地區真正形成具有持續造血能力的產業,關鍵是打通優勢資源向商業價值轉化的路徑。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深度貧困地區在交通、通信、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方面差距巨大,這些差距憑其本身的財力難以補齊,需要國家給予大力支持。資金、項目的投資重點應該放到基礎設施上,使深度貧困地區的比較優勢能夠發揮,與外部能夠形成信息流、物流、人流、資金流順暢流動的局面。針對不同地區的比較優勢,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也應各有側重。例如,對農業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應重點建設農田水利設施、農產品加工儲藏和物流設施;對旅游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應重點改造升級旅游景點,建設連接交通干道與景點的支線道路,促進餐飲、住宿等旅游配套設施的完善。
挖掘區域比較優勢。受信息閉塞、資金實力、人員素質等方面的限制,深度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不能完全依靠市場的自發力量,必須要由政府給予有力的推動,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挖掘區域的比較優勢,培育發展能夠發揮本地資源優勢的產業,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一個縣(鄉、村)重點發展少數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產業,能夠發揮規模經濟,打響地域品牌,就地解決勞動力安置,實現收入增長。
增強龍頭企業帶動。深度貧困地區產業基礎薄弱,缺少有實力的企業。分散的農戶不僅缺乏市場信息、商業資源,直接面對市場也面臨巨大的交易成本。因此,需要大力培育或引入龍頭企業,由龍頭企業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參與商品生產、進行市場交易。龍頭企業既可以由農民組建行業協會、合作社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也可以直接引入外部具有較大規模的企業投資設廠或組織采購,形成“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多種形式的生產組織方式。
加強內生能力建設。深度貧困地區人口文化教育水平相對較低,欠缺專業技能、缺少市場經濟意識,從而缺乏脫貧致富的內生能力。經濟的發展根本上要靠人,要改變貧困面貌,必須要提高人的素質和能力。在具體措施方面,要加強深度貧困地區中小學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通過組織流動課堂、網絡公開課等方式加強對村民文化知識、商業知識、農業技術、科技知識等方面的教育;支持深度貧困地區企業、行業協會等機構對員工、村民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教育和培訓;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將先進的市場經濟思想意識帶回鄉村。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大眾日報 2018-09-12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