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袁東來等:富碳農業:中國農業革命第三次新崛起

[ 作者:袁東來?張秋生?劉繼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6-21 錄入:王惠敏 ]

【引言:富碳農業研究意義】

自然界中萬物的變化,無外乎是為了生存而改變自己;一切生物的進化,皆是由于環境倒逼而成就。對于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物種——人類而言,這種進化,在相當程度上,則體現在社會生產方式的改革;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在人類經過了幾百年的后工業化的今天,面臨氣候變化,能源、食品、耕地日漸萎縮的重大生態環境變遷四大近代難題,我們的生產方式應當進行什么樣的調整和改革?探索和實踐“富碳農業”的發展方式, 以期系統解決我國經濟、社會與環境發展面臨的若干綜合性難題。

在每個時代轉型且困惑重重的大轉折時期,必定有大的重要思想、科技創新、重大發現、重大發明的涌現,改變世界,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這是人類發展的鐵律。而“富碳農業”就是人類智慧的全新結晶,是解決全球生態危機制約經濟發展問題的一條鐵律。

人類社會經過漫長的發展進程,從自然界中吸取養分并進行交換,已經同生態環境渾為一體,形成了一個類似于人體結構的碩大的自適應系統。在這個大系統中,哲學、科學、文學作為大腦,通訊、語言、媒介作為神經,欲望、信仰、好奇作為激素,工農業生產作為營養循環系統,生態環境作為所依托的肉體和骨骼。現在的問題是

由于碳循環的嚴重失調,這個大系統開始生病了,主要癥狀為氣候變化、能源危機及糧食匱乏;生病是自適應系統的一種自然反應。生病的原因應當是工農業生產的營養系統的碳循環出了毛病,正像人體中的血液或氣體循環出了毛病,富碳農業則是根治此病因的重要處方。我們需要通過大面積的富碳農業工廠,消化掉過量的二氧化碳并用于調解氣候,滋養農業,使整個生態系統進行調整和休養生息,在生存發展的同時,修復地球。

一、富碳農業思路的由來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建設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的健康中國,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的目標,是貫徹落實綠色創新發展理念作為我們黨科學把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明確了新形勢下完成第一要務的重點領域和有力抓手,為我們黨切實擔當起新時期執政興國使命指明了前進方向。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實踐指導性。

農業,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它不只是為人類提供必需的生存、生活發展資料,而且提供生態環境,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并可持續的“發展規律”。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燦爛的農業文明發展史。中國農民用占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22%的人口,中國農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與犧牲。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來,中央對農業的發展高度關注,連續十幾年下發的中央一號文件,足以說明國家對農業的重視,并把農業作為安天下的戰略產業。“食為政首、農為邦本、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已經成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對發展農業重要性的共識。

富碳農業在中國及世界經濟由期是工農業發展中,第一次提出了對“碳”的全新認識、即利用農業碳匯功能來消納碳實現工業排碳與農業固碳良性循環的全新經濟發展模式。是中國農業的第三次(綠色)革命。

社會的命脈是經濟,自然生態的命脈則是碳。我們的地球被稱為碳星球,因為在這個星球所有的生命體中,碳是基礎元素,由碳為框架形成的有機質是生命的基礎物質。碳是生命之本。自然萬物的生長和繁衍,實際上是碳循環的不同表觀形式。

由于幾百年的工業化的蓬勃發展,在提升了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產生的大量碳排放也給全球氣候和生態環境帶來了影響,大氣、水資源、耕地污染對人類的健康影響情勢嚴峻,氣候、糧食、能源安全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處理好這個兩難問題對于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至關重要,目前提出的節能減排對策只能緩解這一矛盾,并非根本之策。我們認為問題的根源之一是碳循環的嚴重失調。

2014年3月13日,在“兩會”閉幕的當天,富碳農業首席科學家,北京林業大學袁東來等人在《人民日報》理論版發表 “富碳農業—為二氧化碳找出路”,以及2015年3月3日人民網發表“農業富碳化——中國國民經濟發展新的拉動極”,3月23日《科技日報》頭版的“探索‘富碳農業’的發展模式”等系列文章,系統提出了富碳農業“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工業經濟低碳化、農業生產富碳化”的發展創新理念。3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綠色化 ,并在中央五中全會上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藍圖中。實現工業排碳與農業固碳的良性循環,解決生態問題,最終得到生態系統最大效能的發揮,改變一個農業大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富碳農業”(包括富碳林業)是一種全新的理念,是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條件下,跟據自然界植物生長規律,并遵循自然科學、生態環境學、能源經濟學、循環經濟學,土壤學、植物學、植保學基本原理,運用系統工程和現代科技成果,“將工業生產活動產生的、巨量的、大自然不能自然消納的二氧化碳富集后,用于工農業生產”。以高于大氣二氧化碳含量數倍的濃度,作為碳肥釋放在設施農業和農業生產的小區域中,輔以光、電、熱、無土栽培和自動調節等科技手段,創造一個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環境,培養種植各類作物,促進農、林、牧、副、漁業單產大幅提高,并能可持續發展的、集約經營的高效大農業。既可利用碳資源節能減排,消納碳資源,解決日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又可以促進相關工農業生產。

通過富碳農業創建科技創新多輪驅動的大農業戰略產業園區,打造以碳、氫、磁、菌、水、光等六大元素為核心的研究型和創新型企業。努力找到順應能源大勢之道,創造性的形成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的多輪驅動能源供給體系,推動農業的第三次(綠色)革命,和新能源技術革命,帶動市,縣,鄉(鎮)三級產業升級,以此來分類推動技術創新,農業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還能源的商品屬性。創造出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形成一個巨大的新興農業產業。

探索和實踐富碳農業的發展方式,有助于系統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應對氣候變化、能源危機、糧食短缺、困難立地四大綜合性難題。

二、二氧化碳 ——綠色資源寶藏

化石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前身是億萬年前的綠色植物。富碳農業就是把黑色的化石能源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還原成綠色的資源,把高碳的資源轉變成綠色的財富。

目前,國際上比較公認的是,由于燃燒化石能源而排放的溫室氣體約為每年200 億噸,這相當于每年燃燒掉 60 億噸的碳相當的化石能源,占已探明的可開采的化石能源總量5萬億噸的大約千分之一。

富碳農業所提出的農業第三次(綠色)革命---現代化工農業生產一體化的富碳農業工廠方案,是將人類生產活動產生的60 億噸二氧化碳,在盡量減少排放的同時,加入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循環之中,將二氧化碳有機地使用、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并以糧食或其它干物質的形式儲存在地球表面的一種碳儲存方法。它所轉換成的碳水化合物不僅可以作為食糧供給人類生活,而且碳水化合物其它形式可以代替目前需要大量碳排放才能獲得的鋼材,水泥,化學紡織品,化石燃料等等。所以,盡管人類對碳水化合物的食用的部分是恒量,人類生活的需求和改善的剛性要求是二氧化碳的巨大的存儲庫,全部消化掉并轉化成食物和生物燃料,成為新的能源和資源,使其既能減少碳排放,又能增加人類食物生產,逐漸平息極端氣候變化的發生和振幅,是我國現代化新興農業必由之路,是解決近代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命題。

三、應對減排 ——植物光合功效

地球上的植物,不管是早期的裸子植物,還是后期進化成的被子植物,是地球上各種物種的基礎的食物,而植物生長的主要食物是由水、二氧化碳通過太陽光的光合作用轉化來的,任何干物質的植物的組成,主要成分是碳、氧、氫,其中 45%是碳、45%是氧、6%是氫,剩余的 4%是氮、磷、鉀、鈣、鎂、硫等元素。

應對減排與氣候變化方面。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可以主動大量吸收利用并固定二氧化碳形成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氣,不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就可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二氧化碳利用途徑。

萬物生長靠太陽,陽光是地球生物生存發展的第一要素,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無價之寶,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地球植物光合作用每年吸收7000多億噸二氧化碳,合成5000多億噸有機物,但被有效利用的太陽能還不到地球吸收總量的1%,對于整個地球和現代化大農業而言,依舊是天大的浪費。依據植物學理論,提高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率才是使植物增加生物產量的基本要素和必由之路。也就是說傳統農業調動的是4%的增產因素,而富碳農業開發的是96%的增產潛力,換言之,如果沒有了陽光,就是把植物種在肥堆上它也不會生長。二氧化碳碳肥可使作物光能利用率提高50~250%,且價格低廉、安全高效。伴隨人類可持續發展意識以及光合技術的不斷提升,人口、資源、環境等世紀難題將得到極大緩解,富碳農業也由此向前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

地球生物生存發展的第二要素是碳:是有機質的共同組份,其無機化合物二氧化碳,是碳循環中最關鍵的物質形態。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對它的需求量遠遠超過目前常用的氮、磷、鉀肥,為它們的50~250倍,植物產量的三分之二來源于二氧化碳,而這樣一個重要的主導肥源,卻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認知和有效可行的開發利用。

富碳農業馴服了二氧化碳這匹“野馬”,為破解“三農”難題出力,為現代農業服務,不但能使人類在農業方面獲得更大自由,也關系到工業生產中作為廢氣處理的資源變廢為寶和綜合利用,更關系到人類當今和未來的生存環境與質量。

四、富碳農業-----生產方式重要的變革

1 中國農業的第一次革命

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先民們在尋找新的食物來源時,通過種植植物,生產出自己的食物。從此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們普遍認為牛耕、犁耕的運用,是我國農業技術發展史上的第一次農業革命。

2 中國農業的第二次“化學農業”革命

牛耕牛犁時代一直持續到工業化革命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才從機悈、化肥、農藥、種子等方面開始較大發展。這一階段被認為是中國農業的第二次革命。

3 第二次“化學農業”革命對人類的貢獻

在第二次“化學農業”革命中,中國農業生產的糧食、棉花、油菜籽、煙葉、肉類、蛋類、水產品、疏菜、水果等九類農產品,均居世界第一,谷物產量占世界1/4,肉類占1/3,中國農業的發展,對于整個人類來講,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4 第二次“化學農業”革命中化肥、農藥的作用

為了提高農業產量,人類發明了化肥;為了消滅害蟲,發明了農藥;在農業生產獲得高產量的過程中,化肥、化學農藥成了第二次“化學農業”革命獲得高產量的大功臣。每投資一元錢的化肥和農藥,即可獲得8---16元的回報。

5 第二次“化學農業”革命中化肥、農藥的弊端

化肥、農藥在農業生產中雖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但它產生的負面影響也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現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和重點,其傳播距離之遠,富集程度之高,污染范圍之廣,危害之大,損失之重,已經到了催人反思、令人深醒的境地。我們今天所面臨的人口、食品、健康、資源、環境等重大問題,無一不與化肥、農藥有關。

主要表現在:

對大自然的破壞:由于使用化肥、化學農藥,省工省力見效快,致使大量的植物殘體、動物糞便遭到遺棄,大多堆放在地頭、路溝、河邊等,通過日曬、降雨分解,最終隨雨水流入坑、溝、河、湖、海,造成水體富氮富磷,致使坑、溝、河、湖藍藻爆發,水體遭到破壞,浮游生物及貝類消失,水產養殖受到威脅,大自然生物鏈被切斷,成了污染治理老大難。

對生態的破壞:化學農藥在殺滅有害生物的同時,也殺滅了有益生物,如天敵昆蟲、蛙類、鳥類、蜜蜂、家蠶、野生生物等(如一只一年可捕食1.5萬只昆蟲,有“莊稼衛士”之稱的青蛙大量死亡),各種病、蟲、草害抗藥性大多提高100倍以上,其中蚜蟲的抗藥性高達1600倍。

對大氣環流的破壞:每生產一噸化肥,要排放出兩噸以上二氧化碳,光化肥生產每年要排放出千萬噸二氧化碳。由此加速導致了氣候變暖、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地質災害頻發等。

對土壤的破壞: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導致土壤板結、活性降低、土壤團粒結構遭到破壞,蓄水蓄氣能力降低,通透性差,從而導致多種作物根腐病、枯萎病、病毒病等病害大面積發生,成了農業持續增產、高產的瓶頸。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由于化肥、化學農藥的長期、大量使用,致使亞硝酸鹽及有害金屬鉛、砷、鉻、汞、鎘在土壤、農產品中大量殘留、超標,讓人民的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受到極大威脅,造成大量育齡青年的精子、卵子減少,生育能力急劇減退,造成青少年視力、記憶力、體質嚴重下降,亞健康人群成倍增加,造成各種皮膚類、虛胖類、心理障礙類,以及罕見的各種疾病增多,各種癌癥每年新增300多萬人。在眾多的癌癥患者中,有80%是因長期食用含有超標的亞硝酸鹽、鉛、砷、鎘、汞等有害殘留造成的。

對人類未來的破壞:導致癌癥低齡化趨勢加劇,造成嬰幼兒童奇異病癥患者數量增多,如腦癱、先天性心臟病、血液病等像潮水般涌現。

五、“富碳農業”中國農業的第三次(綠色)革命。

當今的化學農業生產方式,因離生態規律越來越遠,社會矛盾加劇等等。人類必須重新反思現代化學農業的弊端,向正確的道路回歸。當前,擺在人類面前有兩條道路:農業化學化和農業富碳化。

“富碳農業”和“化學農業”理論的區別

1 富碳農業的理論基礎是:植物生長三要素“陽光”,“空氣”,“水”,植物生長過程中需要的三大元素“碳”,“氫”,“氧”,碳元素可以結合轉化成氮元素供植物生長積累,種子中的營養足以使植物生根發芽長出葉片,再以葉片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以葉促根,進行自身積累達到高產。

2 化學農業的理論是植物生長需要大量氮、磷、鉀,以及中、微量元素,靠根吸收,以根長葉。一味的追求“補”,完全忽略了土壤中固有、空氣中存有、植物秸稈、動物糞便中都有的大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忽略了大自然的碳、氮轉化。

3 富碳農業以太陽為能源的生物鏈規律和持續的發展規律: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鐵規侓”一切生命都要依靠以綠色植物為主的“自養”生物,利用太陽能合成的生命物質,取得生命資源。吸收二氧化碳,在陽光照射下合成葉綠素,供植物生長積累,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基本規律”。 

4 富碳農業碳肥對農作物的高產原理

把二氧化碳碳肥噴施在植物葉莖上供作物吸收利用,增強光合作用,提高光合速率,夜間抑制光呼吸,合成葉綠素供作物生長積累,從而達到不施化肥也能高產的目的。根據測定,空氣中現有二氧化碳含量大多在350---380PPM之間,二氧化碳直接使植物高產的濃度含量應在760PPM---1200PPM。把碳肥噴在作物葉莖上,聚集在作物葉莖周圍供植物吸收利用,從而達到不施化肥也能高產的目的。

北京交通大學富碳研究中心沈陽科技工作站經過多年在東北三省農業大田實踐中通過釋放二氧化碳氣肥取得了以下數據

糧食類增產:

小麥86%   水稻:45%   玉米: 45%  

蔬菜類增產:

西芹:增產45%  黃瓜:增產46.5%  豇豆:增產43.5%

西紅柿:增產47%  白菜:40%

果類增產:油桃:45%

這個經過實踐得出來的數據給出了中國農業進一步增產的更大空間。

5 富碳農業的現實意義

“富碳農業”詮釋了人類與自然平衡發展的哲學關系,找到了人類與自然長期平衡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對中國政府“建設生態文明”事業的最有力的理論踐行。

人類與自然的平衡,是關系到人類是否能夠與大自然共存的關鍵。只有滿足了人類與自然平衡、社會平衡、政治平衡、人體平衡、心理平衡等條件,“生態健康”才能實現,天下才會太平。故,平衡,乃生態健康之本。

自然生態之美。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前提。富碳農業是一場“綠色革命”, 深刻把握美麗中國的科學內涵。

富碳農業是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觀,富碳農業實現了發展理念的新提升。科學地回答了人應該如何對待自然、實現全面發展、協調發展等重大問題。

富碳農業提出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不僅是農業科學技術的突破,而且是生態環境學、能源經濟學、循環經濟學的重大創新和突破。

富碳農業優勢:一是從源頭保護生態環境,綠水青山,生態景觀美好,農田里沒有農藥瓶和垃圾地膜等白色污染,有喬、灌、草多重農田防護林;二是品種多樣,種養結合,輪作倒茬、農田可食生物多樣性豐富;三是食物口感好;四是對人群健康好,尤其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最好;五是傳統的種子能夠保留下去;六是人的繁殖力旺盛,從嘴里進入的食物中化學物質基本杜絕。

富碳農業缺點:費人工,尤其對雜草的控制,需要人工或人工操作機器,不如飛機噴農藥那樣高大上;被認為是落后的代名詞。

化學農業道路,始終是資本控制的,在每一個環節都有資本的黑手,一直到醫院,到墓地,是典型的互害模式。

富碳農業道路,是受自然生態規律控制的,每個環節上的人要么多付出勞動,要么多付出鈔票,最終受益的是農民、市民、各級消費者,以及生態環境,是典型的互助模式,且外來資本不容易插手。

化學農業道路,符合資本的邏輯,是資本主義玩的游戲,以人類生存環境和地球物種為代價。農藥和化肥,原本是二次大戰期間過剩的軍事產能,是作為神經毒劑使用在戰場上的,而今在農業上堂而皇之地被應用、被吹捧。其引發的環境問題、健康問題和社會穩定問題,是非常明顯的。

富碳農業道路,符合社會主義的邏輯,即共同富裕。只有社會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樣的農業模式有人氣,人之間需要合作,人與自然之間需要和諧,而不是一味對抗。

化學農業道路,就是現在人們津津樂道的所謂現代農業,以美國農業為典型代表;富碳農業模式。由中國人發起,是中國五千年農耕文明的傳承。

人類社會還能夠走多遠,取決于人類選擇什么樣的農業道路,是富碳農業還是化工農業?是可持續農業還是不可持續的農業模式?化學農業追求的是數量,富碳農業追求的是質量和數量共贏,且優質優價。化學農業中的利潤農民得到的很少,連10%都不到,而富碳農業中的70%左右的利潤給一線的農民。

人與自然環境關系的和諧非常重要,人是環境的保護者、共生者。人類能否在地球上可持續地生存下去?取決于富碳農業是否良性健康發展,取決于大眾的覺醒,取決于社會財富的合理分配,取決于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改善。地球給人類思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一木是木 ,兩木是林,三木是森,只有一片片森林才能改變空氣質量,才能抵御風暴災難;一人是人,兩人是從,三人才是眾,只有萬眾團結起來,才有強大的能量,推動富碳農業的進程,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建設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的健康中國,人心齊,泰山移。

富碳農業開辟了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安全與健康發展道路。

富碳農業已經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讓沙漠變成綠洲、讓困難立地變成良田、讓我國耕地面積翻一番、讓農作物產量翻一番已不再是口號和夢想。從我國國情經濟財力以及技術層面上講,也已具備了后備耕地高效開發利用和耕地林地異地置換的相關條件,富碳農業成為本次農業革命的第一主攻目標。

六、富碳農業社會經濟效益

應對減排與氣候變化方面。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可以主動大量吸收利用并固定二氧化碳形成碳水化合物,不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就可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二氧化碳利用途徑。

按照IPCC對全球的減排目標,我國如果承擔3.6億噸二氧化碳的年減排量,勢必對工業生產造成影響。如果不是減排,而是通過富碳農業把這些工業生產中產生的二氧化碳作為資源應用于農業生產,充分利用則可產出7.2億噸農林干物質(植物、糧食等),其中2.5億噸可以作為食物,是2014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3%。這樣既不影響工業生產,又可增加食物供給。

解決食物短缺方面。富碳農業開辟了高效增產的新途徑,遵照自然法則,通過光合作用,提升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對于大部分植物,在充分具備水、光、二氧化碳三要素的條件下,這樣的極限效率可以達11%左右。這是一個同近代農業的常規效率(約為0.8%左右)差距很大的數據。這個由人類經過數百年實踐得出來的數據給出了農業的進一步增產的更大空間。

中國農科院在富碳農業利用二氧化碳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和實踐,設施農業二氧化碳需求及固碳潛力巨大,植物光合作用理想的CO2濃度為800-1800ppm,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僅為380ppm,由于設施系統內相對密閉,植物光合作用時二氧化碳處于嚴重虧缺狀態(常常低于200ppm),嚴重限制了植物生產潛力的發揮。如果能通過工業源排放氣體并得到純凈的二氧化碳,不僅可以大幅增加植物產量,而且還可以實現二氧化碳減排。通過計算機對作物生育過程中的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以及營養液等環境要素進行自動控制,實現了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條件制約的作物生產,達到高效增產的目的。

2014年,作為國內率先踐行富碳農業的山西省經過2年實施富碳農業得出結論,如果按照目前世界上先進溫室的二氧化碳單位面積每平方米35公斤施用量計算,山西的180萬畝溫室大棚,一年的二氧化碳施用量可達420億公斤,相當于山西全省的碳減排任務。

被譽為中國富鋅富硒有機茶之鄉、現有35萬余畝鋅硒茶園的貴州生態大省鳳岡縣將全面開展實施富碳農業, 幾十萬畝茶園,可固碳千萬噸,即可通過二氧化碳碳肥增產,殺蟲,修復土地,又可增加茶葉葉綠素的質量,再進行碳匯交易提高茶農收入,并利用干冰保鮮技術提升鋅硒茶葉全生命周期的良性循環,出口全世界。

解決給土壤"定向"補充有機碳分子。碳元素是土壤有機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耕地土壤貧瘠化嚴重。據初步統計,耕地有機質平均含量僅為2.08%,不但達歷史最低點,并已接近生態“警戒線”。更讓人擔憂的是,耕地有機質還在以每年0.05個百分點的趨勢在下降。發達國家對耕地有機質含量的要求超過3%。

我國土壤有機質“失血”如此嚴重,土壤有機質低使農作物患“缺碳病”。是造成我國農業損失的最重要病害,而農業重大的提升空間也是在補碳。傳統化肥的利用率低是由于植物缺碳,離子態的礦物質養分無法在足夠的碳框架下“組裝”,大量滯留在細胞外液中,阻斥了后續礦物質養分的進入,并使農作物口感變差、質量下降。

富碳農業創造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向耕地和農作物補碳的新技術,開創了富碳農業的“天補”和“地補”渠道。

城鎮化產業基石方面。城鎮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之一,實施富碳農業工廠可以作為城鎮化的完美的產業落腳地:培養新型農業產業工人,為返鄉城市務工人員創造就業,化解農村勞動力老齡化;消納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部分過剩產能;拉動富碳農業上下游產業鏈。

國內踐行富碳農業理念的國有大型企業,中電投集團已經在重慶合川雙槐電廠正式投運國內第一個萬噸級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捕集裝置。捕獲提純產生液體二氧化碳的單位成本已可低至200-300元/噸。工業碳捕集系統的成功實施,不但驗證了“富碳農業”中碳捕集環節的有效性和低成本,更完成了“富碳農業”產業鏈中最重要的環節——二氧化碳的系列商品化。二氧化碳正式從工業廢氣變成了價值不菲的商品。

金融創新---打造全新生態計價體系。

生態資源本身就是一種生產力,它不僅能產生木材等大量的實物產品,同時還提供釋放氧氣、水土保護等生態效能,這些資源和效能讓工業、農業文明的發展得到了補充,與工業、農業產品一樣,都是有價值的。“如果企業為環境帶來了污染,那么它就該付出相應的生態成本,治理需要多少成本,企業就該付出多少成本”,必須發展綠色GDP,讓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付出使用或污染生態環境的成本,用于環境建設和恢復的資金投入,這是保持生態文明和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平衡共存的有效途徑。生態資源應該被記入價格體系的良性循環,將為世界輸出中國的寶貴經驗。

“富碳農業”事業,打造全新的金融創新模式——富碳經濟、造福人類。使中國走上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健康新常態”。

提供農副產品保鮮存儲。通過二氧化碳捕集,建設工業級干冰生產項目,生產出的干冰為糧倉提供全封閉冷庫保鮮儲存,年度可節省糧倉人工及運營成本超千億元,并為農副產品提供保鮮存儲以便反季節銷售,提升農副產品附加值。

進行生態修復。維基百科中記載,中國濕地面積約占世界濕地面積的10%,是世界上濕地類型齊全、數量豐富的國家之一。是數千種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家園。但由于不合理利用及人為破壞,濕地面積正急劇縮減。據林業局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結果顯示,10年間,中國濕地面積減少339.63萬公頃,接近于一個海南省的總面積。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全球性問題,近三十年,黃河、海河、淮河三大流域河川徑流呈下降趨勢。據聯合國世界水發展報告,2025年,中國北方或將面臨物理性缺水的嚴重壓力。

富碳農業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干冰,并由國家集中統一使用,在北方七省缺雨地區實施“天河工程”進行人工降雨,“天河工程”是指基于大氣空間的跨區域調水模式。項目旨在科學分析大氣中存在的水汽分布與輸送格局,進而采取人工干預手法,實現不同地域間大氣、地表水資源再分配。

2015年,作為國內率先踐行富碳農業“天河工程”的青海大學“天河工程”論證啟動。領銜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介紹說。“在大氣邊界層至對流層范圍內,存在穩定和有序的水汽輸送通道,稱為‘天河’。”“可在中國三江源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分水嶺實行空中調水,改變云水資源在兩個流域間的轉化,以增加黃河流域的降水量。這種天基跨流域調水新模式被稱為“天河工程”。

富碳農業實施“天河工程”進行人工降雨,“這種新方案,對于改善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現狀,開拓黃河流域水資源來源,對于保護三江源生態安全屏障及整個黃河流域經濟社會騰飛具有重大作用。這項工程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天河工程”現已對云監測衛星及星座開展了論證、地面實施系統構想,針對云水資源監測需求完成了有效載荷需求分析及衛星初步方案,開展了采用火箭、導彈實現中遠程人工降雨實施方案的研究。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天河工程”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連山、柴達木地區分別增加降水25億、2億和1.2億立方米,中遠期實現每年跨區域調水50億立方米,大約相當于350個西湖的蓄水量。解決北方地區地表水資源短缺的局面,緩解黃河和部分內陸河水資源短缺問題。

富碳農業“天河工程”的實施,是進行生態修復和地下水的最為有效補充。從根本上治理黃河因生態問題造成的缺水危機,和不合理利用及人為破壞,其帶來的有形和無形效益已無法用經濟學數字進行評估。

通過大面積建設富碳農業工廠,直接消化掉來自工業排放收集的二氧化碳并實現農作物大幅度增產,這樣就可以通過占用少量土地,來供應人類生存需要,從而可以解放出的大量土地用于種樹,形成森林,使整個生態系統進行調整和休養生息,在供應人類糧食實現生存發展的同時,修復了地球生態。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實現了碳的逆向循環,從根本上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使生態趨于健康的平衡態。

我國目前發展富碳農業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現代科學技術和工業的發展已經提供了所有實現富碳農業的基礎技術條件,只是技術及其資源分布在各自相對獨立的專業領域和管理體系內,只需要把這些技術和資源按照富碳農業的自身規律和理論有機的綜合起來,并不斷優化,從而實現碳循環的循環利用,解決生態問題。目前發生在全球范圍內的氣候變化以及它所產生的對人類生存的嚴重威脅,已經倒逼我們不得不走向富碳農業的道路。這便是發展“富碳農業”的科學依據。

七、應對全球氣候危機利器

“富碳農業”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全球世界氣候治理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翻開中國乃至世界生態經濟發展的全新篇章。中國愿意和世界其他國家共同努力,推動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取得預期成果。為完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發揮建設性作用。

讓“富碳農業”和有中國特色的生態經濟成為中華民族和全中國人民都為之自豪的國家名片,承擔起連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都無法承擔的國際生態保護責任和義務,使中國政府在國際舞臺上具有更強大的話語權,并為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和表率!

“富碳農業”是中國農業第三次(綠色)革命。

“富碳農業”“點碳成金 ”是中國國民經濟發展新的拉動極!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業工程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无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三区 | 思思99热九九在线播放 | 日本AⅤ碰碰碰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