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定義的農村新集體經濟非常簡單。三戶人家合作,耕地并塊規模化經營是集體經濟;五戶人家聯合,三戶負責生產,兩戶負責市場,也是集體經濟。黨支部帶頭,村社合一是集體經濟;鄉鎮引領,對農戶進行虛擬聯合,還是集體經濟。農民自主是基礎,市場導向是靈魂,因地制宜是關鍵。
關于發展農村新集體經濟,我有以下政策建議。
一、優化行政環境,慎用行政手段。
高度依賴行政手段干預農村經濟,基本上都起到了揠苗助長的作用。從人民公社運動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鄉辦、村辦企業,我們經歷過的教訓已經太多。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也由于過度依靠行政手段推廣,層層下達指標,導致合作社魚龍混雜,許多有名無實。
這里,以推廣塘約道路為例,談一下優化行政環境的重要性。
貴州省安順市塘約村兩年多來的改革實踐,是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破解“三農”難題的有益探索,值得我們認真研究。
但是對于塘約模式目前能否在全國范圍通過行政手段大面積復制,我持觀望態度。
發現和培養左文學這樣的農村精英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增強各級領導干部發展集體經濟的共識和能力,打造適宜集體經濟、合作經濟發展的行政環境,更需千日之功。高度依靠行政手段一哄而起推廣塘約道路,這是我能夠想到的毀掉塘約道路的最佳捷徑。
安順市委書記周建琨同志在一年多時間內光臨了塘約村11次!由此可以折射出塘約改革背后的行政環境。周建琨為伯樂,左文學是千里馬,左文學幸運遇到了周建琨,于是產生了塘約模式。而放諸全國,這無疑是一個偶然事件。
《塘約道路》中列舉了一個工作實例:“某殘疾人,由于不交衛生費,被村里停發了低保費。”基層干部知道,在許多地方,如果該殘疾人選擇上訪,鄉村兩級的接訪、維穩費用,一年一萬元不夠;如果該事件經過媒體炒作放大,這無疑又是一件侵害群眾利益的典型案件,從鄉長到分管民政的副鄉長,從包村鄉干部到村兩委主干,都可能被問責。村規民約不可能凌駕于黨紀國法之上。
建立激勵干部干事創業、寬容失敗的容錯機制,是優化行政環境的第一步。否則,伯樂遁世,千里馬駢死于槽櫪。
復制塘約模式,首先需要復制伯樂(行政環境),再由伯樂去挖掘千里馬(農村帶頭人),這個順序不可倒置。要大力優化行政環境,但是慎用行政推廣手段。否則,很難避免重蹈推廣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覆轍,挫傷廣大干部群眾發展集體經濟、合作經濟的積極性。
二、增加支農投入,慎用直接補貼。
(一)對農業經營主體的直接財政補貼政策,往往弊大于利。
近日媒體曝光了廣西某地農民利用自己成立的農業專業合作社,自制補助名單,并讓村民簽字,從而套取了國家補助款7萬余元。我相信類似案件全國范圍還有很多。在扶持種糧大戶和家庭農場工作中,一些農戶通過虛假流轉耕地等方式申報補貼,由于實際認定操作困難,給鄉鎮工作帶來很大壓力,由此引發許多干群矛盾。
無論是扶持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還是扶持農業專業合作社和村級集體經濟,我認為都應該慎用直接財政補貼政策。對種糧大戶的直接補貼,就是對小農經營的不公平。在監管存在重大漏洞的情況下,農業直接補貼政策,會激勵許多農業經營者不把主要心思放在提高農業生產力上,而是處心積慮疏通關系,把精力投入到謀求各種惠農補貼上。這不僅導致財政支農惠農資金浪費流失嚴重,對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身的健康成長,也極為不利。
(二)從總量上進一步加強財政支農投入力度。
1、拓寬農村金融產品的創新渠道。
融資難、風險大是制約農業規模化經營的重大瓶頸。應該大力創新農村金融的抵押擔保機制,擴大農業保險補貼范圍。我鄉有一個規模養雞場,融資100多萬,全部都是高利貸。由于從正規金融機構貸款難,加之保險產品缺失,遇到今年雞蛋價格暴跌,該養殖戶面臨破產絕境。
在商業銀行紛紛遠離農村的大背景下,應該加大財政投入,支持農村互助金融健康發展 ,這也是建設扶貧長效機制的重要抓手。
2、完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縣鄉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投入不足,基礎條件落后,無法滿足農民的生產要求。在20多年的基層工作中,感觸頗深。
2014年,魏家坡村日光溫室蔬菜大棚經營戶楊向榮選擇了蘑菇種植。由于當地缺乏技術人才,先后聘請過山東和內蒙的技術員指導種植,走了許多彎路。后來,產品上市了,市場服務又跟不上。小縣城消費能力非常有限,往周邊地市銷售又缺乏市場信息和配套物流服務。最后大量蘑菇倒掉,菜農損失慘重。
羊道溝村劉栓柱,規模養羊500余只,前年爆發過一次疫情,請了當地多個獸醫都沒有效果,死了一百多只羊。后來電話求助了遼寧蓋縣某種羊場的技術員后,才控制住了疫情。
今年,大劉家灣村民劉貴平,想引進黑枸杞種植。和我探討過幾次,我幫助去咨詢過本縣的農業技術員,由于能夠得到的指導非常有限,最后沒能實施成。
所以,下一步,我們應該加大水利、農機、農技、獸醫等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力度,在提高農業技術服務能力的基礎上,強化涉農綜合信息、農產品營銷、勞動力轉移培訓等服務。
三、營造讓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
營造公開透明的政務環境,提高政府服務效能,為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務,促進農民創業、農業創新;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平臺,嚴厲打擊商業欺詐、假冒偽劣、違法廣告;用法治保障各農業經營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遏制限制競爭、扭曲市場的行為。
小農家庭經營、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孰優孰劣,通過市場公平競爭來說話。用農民自己的話說,就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我相信,各種經營形式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甚至在相互聯合中共同發展,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老百姓是理性的,沿著哪條道路有飯吃,有好日子過,就會支持和追隨。
四、加強集體經濟理論研究。
相對于西方經濟學,對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理論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發展集體經濟理論,我們必須借鑒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成果。這是一種文明的繼承和發展,而不是盲目的排斥和否定。一些學者指出的發展集體經濟存在的諸多弊端,論證嚴謹,我們應該虛心接受,逐步超越。
同時,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喪失理論自信和道路自信。
人民公社時期的農村集體化運動失敗了,不能說明集體經濟自身缺乏生命力。這是由于我們當時管理集體經濟的經驗和能力不足,過度依靠行政手段推動,走了極端。如果在阿里巴巴或者微軟這樣的現代企業內,整天搞階級斗爭,用不了一年時間企業也得倒閉。
還有學者拿負債問題來否定華西和南街。建議這些學者好好研究一下美國的負債問題。
發展社會主義集體經濟,這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逾越過的社會治理高度。我們必須加強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逐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理論體系,從而更好地指導集體經濟實踐,實現全民共同富裕。
五、狠抓黨建創新,培育各級干部發展集體經濟的共識和能力。
發展集體經濟不能違背經濟規律,只有在公平的市場競爭中,才能讓我們掌握管理集體經濟的本領,才能逐步壯大集體經濟,激發集體經濟的生機和活力。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關鍵在于發揮黨支部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強化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和執行力。而各級黨委書記又是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的關鍵。時代呼喚左文學這樣的基層黨支部書記,更需要周建琨式的敢于支持、善于培養農村帶頭人的領導干部。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歷程,幾乎就是一部去集體化史。許多黨員干部甚至領導同志內心深處抵觸集體經濟、合作經濟思想。
新時期黨建工作,不能再停留在牌子上墻上,停留在政治口號上,停留在黨會黨課上,而應該重點放在加強各級黨員干部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能力上。而培育黨員干部發展集體經濟的共識和能力,是建立扶貧長效機制、實現全民富裕的關鍵,也是關系我黨興衰存亡的重大考驗。
如果有一天,全國沒有了華西,沒有了南街,沒有了塘約,沒有了集體經濟的星星之火,而我們還堅稱自己走在社會主義道路上,這樣旗幟和道路分離,是否會導致學者指鹿為馬、群眾心口不一、民族信仰缺失?是否會出現習總警醒過我們的“黨將不黨,國將不國”?廣大學者、全體黨員應該深度思考一下了。
危機距離我們還有多遠?答案就在新時期的黨建創新工作中。
作者單位:山西省忻州市五寨縣新寨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