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道德農業,就是農業的道德化,就是指用道德原則來指導和把握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一切活動。具體來說就是,一方面,農業生產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應道德化,應體現自然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人與人的關系也應道德化,應以道德作為農業生產中調節人與人關系的主要手段。道德農業的提出符合農業發展的新趨勢,體現了農業發展的新境界。積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促使農業向道德農業發展,符合人類社會的根本利益。
一、為什么要大力發展道德農業
1、從農業內部主客體矛盾運動的過程看,道德農業體現了農業發展的一種新境界。從主客體二者關系的角度看,農業發展的第一階段是依附階段,即主體處于被動依附地位,人對自然的把握能力十分有限,人只能被動地適應自然,做自然的“附庸”,所以,這個階段的農業,體現的是一種“依附”境界。農業發展的第二階段是征服階段,即主體依據工業文明提供的強大支撐力,對自然實施了大規模的改造和利用,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為我所用;在這個階段,農業中的主客體關系實質是主體欲高高凌駕于客體之上,所以,這個階段農業所體現出的境界可以看成是一種征服境界。但是,嚴酷的現實在促使人們進行不斷的反省,農業中的主客體關系應進入到一種新境界:主客體關系必須和諧統一。而這種和諧境界對人類的根本要求是自覺,但自覺的核心和實質是道德自覺,所以,發展道德農業,也就成為農業走入新境界的一種自然選擇。
2、農業的道德化體現了道德境界自身的升華。農業的主要生產對象是除人之外的一切生命體,所以,農業的道德化也就意味著道德范疇向一切生命體的擴展,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應尊重一切生命,應體現一切生命體的道德要求,應道德地對待一切生命體。但長期以來,人類總是把道德法則界定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范圍內,界定在弱肉強食和利己主義的基礎之上。這樣導致的結果是,人類不僅對其他生命體肆意作賤,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殘忍,同時又往往在同類之間挑起戰亂,甚至以任何兇殘的動物所無法比擬的本領大規模地毀滅自己的同類,這實質上是意味著真正道德精神的喪失。所以,把道德關系只界定為人與人之間關系,不能體現道德功能的充分性和完整性。不懂得尊重一切生命,人類社會就會陷入盲目的利己主義之中,就會讓生命生活在黑暗之中。但是,尊重生命的道德會改變這一切,這樣,一方面使道德之光點燃了神圣的生命之火,從而使生命自身的價值得到了更合理更充分的體現;另一方面,也使道德自身的功能更具有了充分性和完整性。通過道德范疇的擴展,使不同生命體休戚與共,和諧發展,最終為人類自身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根本保證條件。所以,道德境界的這種升華,將導致“一次新的、比我們走出中世紀更加偉大的文藝復興必然會到來:人們將由此擺脫貧乏的得過且過的現實意識,即達到敬畏生命的信念。只有通過這種真正的倫理文化,我們的生活才富有意義,我們才能防止在毫無意義的、殘酷的戰爭中趨于毀滅。只有它才能為世界和平開辟道路”。[1]
3、農業生產經營的家庭性是產生道德農業的組織基礎。由于農業生產對象、生產過程和生產成果的特殊性,在農業中選擇家庭經營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形式,也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形式。但是,家庭又不同于其它經濟組織,它是建立在血緣和姻緣關系基礎上的具有多重功能的共同生活的社會群體,維系家庭存在的也不僅僅是經濟利益,這里道德等因素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家庭本質上是一個道德共同體。正是由于道德的作用,才使家庭內部無需單純依靠經濟上的計較,就能使成員保持強烈的協作意愿和為家庭經濟目標各盡自己的所能。這個特點適應了農業生產過程中勞動考核和報酬的計量難以精確,以及農業勞動過程隨機性強的要求,從而克服了一般農業經濟組織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棘手問題。另外,由于血緣關系和姻緣關系的穩定性,也使家庭在一切社會組織中具有了較為持久的穩定性,而這種穩定性又較好滿足了農業生產周期長,要求經營組織比較穩定的特點。再者,家庭成員之間在長期共同生活中逐漸建立起來的深厚感情基礎,也使家庭具有了較強的凝聚力,從而也易于克服農業生產風險所帶來的種種危機。所以,撇開道德在其他方面的作用不說,就是在家庭的經濟生活中,道德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家庭經營又在農業經營中具有普遍性,所以,道德農業的發展也就有了普遍的組織基礎。
4、在中國,發展道德農業,更具深遠意義。第一,在我國,農業雖有很大發展,但農業的生態環境卻日益惡化,所以,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中對生態的“不道德”狀況,發展道德農業,已迫在眉睫。我們知道,農業生態系統要靠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穩定的氣候條件、優質的土地、充足的水分、豐富的養分以及抑制病蟲害、防止旱澇災害、維持農業正常運行和提供更新換代的種質資源。但問題是,在我國,傳統的墾耕式農業,雖源于自然生態系統,依靠自然生態系統,也高于自然生態系統,但它的生產方式卻是不利于生態的,即消除森林以開辟耕地,從根本上破壞了農業生產所依賴的自然保障;收獲作物將營養物質移出生產系統之外又切斷了農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物流鏈環;施用農藥又殺死了害蟲的天敵,加劇了農業的病蟲危害;大范圍的植被破壞又引發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和鹽堿化,使氣候惡化,也削弱了農業的生產力,動搖了農業的基礎。所以,樹立新的農業發展理念,建立農業的生態道德觀念,是中國農業發展的現實選擇。第二,中國傳統的道德文化資源十分豐厚,這使中國發展道德農業具有了先天優勢。從歷史上看,在中國古代,儒家學派的孟子就曾以感人的語言談及對動物的同情問題;列子認為動物的心理與人的心理并無多大差別;楊朱也認為,把動物的生存僅僅看成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的觀點是一種十足的偏見,因為動物也具有生存的意義和價值;中國宋代的《太上感應篇》這本包含212條倫理格言的文集,其中就有許多同情動物的格言。從中國文化的內涵看,天人合一的觀念也為道德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哲學底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個存在論的命題,更重要的是一個價值論的命題。從價值論的視角來看,這一命題把追求和諧作為一種至高的價值目標;而且,這種價值追求,在中國文化發展的過程中獲得了很好的遺傳,為許多思想家所發揮。如馮友蘭先生就認為,“天地境界”乃人生之最高境界,處在這種境界的人可以說是獲得了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最深刻的領悟,他既不無所作為,又不沉湎事功;既不從眾合流,又不與人隔膜。他總是能將自己的生命看成是與宇宙萬物同體,超越名利誘惑,真正進入一種知天、事天、樂天以至于同天的境地。處在天地境界的人從來不會感到生命的存在是孤獨無助的,因為在他看來,生命并不是一種純粹個體的存在方式,而且與天地宇宙一體運動的過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個體的生命與宇宙大化流行的規律實現了有機統一,這時,“天與人不是相對恃之二物,而乃一息相通之整體,其間實無判革”。[2]而上述天人合一所追求的和諧境界正是道德農業追求的本質目標所在。第三,中國農村家庭的道德氛圍要濃于西方家庭,這也為中國發展道德農業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第四,在中國農村,由于自然環境差異較大,各地生產力水平不一,并且中國人口又主要集中在農村,這也客觀上增加了中國農村的管理成本。而道德農業的構建,通過人們內心的自覺,而非強迫來實現管理目標,將會有效降低農業的經營管理成本,這也是減輕農民負擔的一條有效途徑。
二、如何發展道德農業
道德農業的最高境界是和諧,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應采取如下措施。
1、適度生產。適度生產的基本原則是,一是應保證人們的基本消費量;二是要求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應保持生態環境的基本平衡;三是在上述二者的基礎上根據技術的發展逐漸加大生產能力。適度生產的核心是要求我們不能因為短期利益而損害長遠利益,不能惡性透支未來,不能采取殺雞取卵、渴澤而漁的政策。對此,第一,要盡可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要以盡可能低的代價產出盡可能多的效益;第二,要盡可能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要在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可允許的界限內,達到在時空上對農業資源的最大利用效率。
2、適度消費。消費是一種本然的生命現象,只要生命有機體存在,消費活動也就必然存在。馬克思也說:“人從出現在地球舞臺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費,不管在他開始生產以前和生產期間都一樣”。[3]但是,隨著技術文明時代的到來,消費放縱成了社會經濟生活的主流。對技術的過分依賴和推崇導致了人們消費的畸形化;這樣的結果是,一方面使人一個個變成了行尸走肉,變成了被動的消費者,從而喪失了生活的本真意義;另一方面,人的消費欲望的惡性膨脹造成了對自然界的過度掠奪,成了生態環境惡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動因。所以,通過諸多的思考和反省,人們必須認識到,全球生態環境不可能維持所有人都過一種像今天發達國家人一樣的生活,所以就必須承認,“通過道德的接納來降低消費者社會的消費水平,減少其他方面的物質欲望,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建議,盡管它與幾百年的潮流相抵觸,然而它可能又是惟一選擇”。只有接受這樣的選擇,人類才會重返家園:“回歸于孕育著幾代人記憶的場所?!盵4]為了實現適度消費,具體來說:第一,應保持消費的基本需求量;第二,反對消費至上觀念,提倡節制;第三,應體現消費無害化;第四,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應協調發展;第五,實現消費與生產協調化;第六,應堅決反對消費陋俗,必要時可采取法律手段。
3、適度人口。保持適度人口是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根本舉措,因為“人類發展的歷史,說到底,是人類同自然環境關系的歷史”?!叭丝诤铜h境作為自然界中一對既互相對立,又相互協調、共同發展的矛盾統一體,貫穿于社會發展的每一階段,伴隨著社會發展的始終?!盵5]也就是說,不管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還是生態環境的穩定,都不過是以人口在數量和質量上與自然環境的承載力保持著適當關系為條件的;所以,當把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一種根本價值目標時,也就必然會在人口的繁衍問題上提出適度要求。這里,從建設道德農業的角度出發,適度人口是指生態經濟適度人口,而不是指經濟適度人口,即從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資源供給、農業生態環境承載力相互之間的制約關系出發,尋求通過最佳方式達到農業生態經濟協調發展最優目標的適度人口。生態經濟適度人口與人口學家、經濟學家提出的經濟適度人口的差別在于:生態經濟適度人口是受經濟、社會以及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容納力限制的人口,它不是簡單地把人口與經濟聯系起來,尋求經濟發展的最適度人口狀態,而是把自然資源的供給能力和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作為確定人口規模的重要指標之一,進而,把經濟能力、技術進步等各種指標綜合起來,共同確定適度人口規模。由于制約經濟適度人口的因素是制約生態經濟適度人口因素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一般來說,生態經濟適度人口在數量規模上不可能超過經濟適度人口,其最大的可能是等于經濟適度人口。
4、適度開放。農業系統是整個社會經濟系統的子系統,但這個子系統又是整個系統的基礎;所以,保持農業子系統的相對獨立性和自組織性十分必要,因為這是保證整個經濟系統穩定的需要。但根據一般系統論原理,系統百分之分的開放或百分之百的不開放,都不可能使系統走向自組織;因此,系統的開放度就應該有一個合理區間。如果我們用符號K表示系統的開放特性,那么,K=0即為系統開放程度為零,也就是系統封閉;而K=1則表示系統開放程度為百分之百也就是系統成為環境或另外系統的一部分,喪失了獨立性;K=Kc為系統開放程度使系統形成自組織的臨界點。
系統的開放程度只有達到Kc時,才能提高自組織的程度。至于系統的開放度K取何值才有利于系統的自組織,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農業系統來說,上述適度開放的要求,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農業經濟系統與其它經濟系統相互作用的開放度,即農業產業對其它產業既不能完全不開放,也不能完全開放,而應是適度開放。如農產品的商品率,既不能百分之百,也不能完全自給,而應保持一個合意的商品率,這將有利于社會經濟系統整體的協調穩定發展。當然,農業經濟系統的開放度應為多少為合適,尚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入研究。二是農業生態系統與農業經濟系統二者也應保持一個適度開放狀態,不能相互作用過度。農業生態系統與農業經濟系統各自的運行機制耦合而成了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復合機制,并作用于農業生產與消費的整個運行過程之中,使系統結構不斷朝著更高的層次演化發展。在耦合過程中如果農業經濟活動對農業生態系統的作用方式及作用程度適度,則必將使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結構達到優化、功能得到最大發揮;如果農業經濟活動對農業生態系統的作用方式不適當、作用程度超過農業生態系統的承受力限制,則會使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結構遭到破壞、功能得不到正常發揮,最終將導致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發展失去持續和協調。所以,農業生態系統與農業經濟系統應保持一個適當的開放度;至于這個合適的開放度應為多少,尚有待于農業技術經濟的進一步研究。
5、道德農業的具體經濟模式應是多元的。如在中國西北,可重點發展節水農業、生態農業和特色農業,以此為基礎構建道德農業體系。
6、應重視農村人力資源開發。人自身的建設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人的素質是實現道德農業的根本前提。為此,除了應加強文化等方面的素質教育外,還應重點加強農村人的道德素質教育,提高其道德自覺性。
7、應加強農村社區建設和農村家庭建設,為逐步建設道德農業創造有利的組織條件。
8、要充分認識到道德農業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取決于各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為此,在必要時,應充分運用法律手段。從長遠來看,只有通過一個農業的法治階段,才有可能迎來道德農業的春天。
注釋:略
作者系甘肅省委黨校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業現代化研究》2003年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