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從全國糧食安全來說,有糧就是“家有底”;然而,對如今三權分置下依靠規模流轉土地來種糧的新農民來說,庫存難去,手中有糧心頭也慌。
湖南今年早稻總產量達到808.5萬噸,排名全國第一,在遭遇洪水淹稻的不利情況下,可以說湖南早稻生產再次取得了豐收。但田野里的豐產并沒有帶來“口袋里的豐收”。在水稻生產大省湖南,稻谷難賣、賤賣,成了相當一部分糧農的擔憂。糧農的擔憂是現實的逼迫:隨著稻谷最低收購價今年首次下調,國有糧庫降價收糧影響農民賣糧收益;大米加工民營企業自身“營養不良”,不少處于虧損狀態,因此限制性收糧;糧農自身找銷路遭遇“湘米難出湘”的困境,即便是不在稻米重金屬污染區種糧的種植大戶去跑市場,也被背上湖南“鎘大米”的黑鍋,負重前行,收效甚微。
在這種相對不利的形勢下,國有糧庫、加工企業、糧農自身都不能慌了神,而要從容應對,給早稻銷售多蹚幾條道。
莫讓“手中有糧、心頭仍慌”,首先是惠農政策不能“慌”。對糧食收購來說,已經實行14年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是最直接的一項惠農政策。雖然,當前出現“賣糧難”等種種問題,但不是最低收購價政策作為一個整體框架出現了問題,而是最低收購價政策中個別條款出現了問題。對此,相關部門要做的,是對政策進行邊際上的修改,而非根本上的否定,更要把這項惠農政策切實落到實處,千方百計解決農民賣糧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否則,農民一旦“傷了心”,再恢復信心種糧食就要花上更多的工夫。
要莫讓“手中有糧、心頭仍慌”,糧農自身要從容應對不能“慌”。雖然有最低收購價這個政策來護航,但從今年首次下調收購價格中不難分析,一些政策性價格已經或接近頂破天花板,降低收購價格、促使最低收購價格向“兜底價”回歸或將成為一種趨勢。因此,糧農要依靠但不能一味依賴最低收購價這個惠農政策,不能因為最低收購價調低而慌了手腳,而是要直面市場,找尋出路。就像湖南省蘇仙區種植大戶何金,想方設法在秋季開學之前找到學校這個稻米集中消費最大的群體之一,進行訂單營銷,每百斤稻谷高出市場價20多元;就如同湖南省寧鄉市糧農陳建平,在去年吃了苦頭之后,主動調結構,將優質稻的種植面積調為常規稻的2倍,主動順應市場,減少賣稻風險,實現優質優價。
要莫讓“手中有糧、心頭仍慌”,消費者對糧食質量要抱有信心,買糧不能“慌”。身受“鎘米”困擾的湖南稻谷,這幾年經過系統治理,稻米質量有所提升;即便是今年遭水淹浸泡的稻谷,雖然這些“泥巴谷”賣相不好看,但品質、口感較好,消費者大可放心購買。無論如何,消費者要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還得靠樸實、勤勞、智慧的糧農去生產糧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重農評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