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鄒朝暉等:黑龍江省糧食主產區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影響效果的實證研究

[ 作者:鄒朝暉?宋戈?陳藜藜?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9-08 錄入:王惠敏 ]

摘要:以黑龍江省糧食主產區“兩大平原”為研究區,運用雙重差分(DID)模型和多元回歸方法實證研究土地流轉對玉米和水稻土地生產率的影響效果及原因。結果表明:1研究區農戶土地流轉能顯著提高玉米的土地生產率,但會顯著降低水稻的土地生產率。2土地流轉通過改變農戶經營的土地生產要素進而改變勞動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投入,從而影響土地生產率。土地流轉后化肥投入的增加是玉米土地生產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土地流轉后經營規模和集中連片程度增加的同時,化肥和灌溉投入減少是水稻土地生產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全面深化改革; 土地政策; 土地使用權流轉; 土地生產率; 農戶; 黑龍江省糧食主產區; 

黨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明確提出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農業部數據顯示,中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轉比例由2008年底的8.9%增加至2011年上半年的16.2%,再增加至2014年底的30.4%,截止到2017年3月,全國已流轉的土地約占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35%左右,土地流轉速度明顯加快,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土地流轉的效率問題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1-4]。土地生產率是反映土地生產能力的一項指標,具體指生產周期內單位面積土地產出的糧食數量。眾多學者對于土地流轉能否提高土地生產率存在爭議[1-4]。在研究角度上,學者多采用不同作物加總的土地產值表征土地生產率[1-3,5],由于加總數據會模糊真實情況[6],導致結論說服力有限[7],且無法解釋土地流轉對不同作物土地生產率影響的效果。在研究方法上,學者多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法[1]和擴展的C-D函數模型[2-3],這些方法多以截面數據或將面板數據混合在一起進行分析,無法控制時變效應和差異效應,即無法消除土地生產率受時間變化和農戶個體差異所產生的影響。在研究區域上,學者多針對北京、上海、廣東[1]和浙江[3]等土地流轉較為發達的省份以及山西[2,4]和甘肅[3]等地進行研究,缺乏對承擔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的黑龍江省糧食主產區的相關研究。

鑒于此,本文以黑龍江省糧食主產區“兩大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為研究區,基于2012和2014年農村固定觀察點數據,將調查農戶按種植不同作物進行分組,分別對種植玉米和水稻農戶的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影響效果進行研究,有效避免了現有研究普遍存在的不同作物數據加總問題;運用雙重差分(DID)模型評價種植玉米和水稻的農戶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影響的效果,能在控制時變效應和差異效應的同時,確定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的凈影響程度;采用多元回歸方法研究各作物土地生產率主要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分析土地流轉對各作物土地生產率影響效果的主要原因,彌補了現有研究缺少關于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影響原因分析的不足。研究結果不僅實證了黑龍江省糧食主產區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的影響效果,而且對于促進研究區土地有序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研究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研究區概況和數據來源及處理

1.1 研究區概況

黑龍江省“兩大平原”指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圖1),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和商品糧生產基地,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戰略任務。2013年6月13日,國務院正式批復《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確定在黑龍江省“兩大平原”先行開展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這是中國唯一的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黑龍江省“兩大平原”是世界上僅存的三大黑土帶之一,總面積28.9萬km,人口2 367萬人,其中耕地面積1 080萬hm,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80%以上。2012年“兩大平原”糧食產量522億kg,占全省糧食總產量的90%以上,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8.8%。據黑龍江省農委調查數據顯示,全省土地流轉比例由2013年末的39.2%增加至2014年末的50.3%,在土地流轉加速發展,流轉規模和流轉比例不斷提高的同時,保持并提高“兩大平原”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黑龍江省的重要任務。

1.2 數據來源及處理

本文數據來源于2012和2014年黑龍江省農村固定觀察數據,14個農村固定觀察點村均位于研究區內,年跟蹤調查總戶數為1 000戶。據黑龍江省統計年鑒顯示,2012年全省平均日照時數2 256h,平均降水量652mm,單位面積糧食產量5 001kg/hm;2014年全省平均日照時數2 355h,平均降水量559mm,單位面積糧食產量5 337 kg/hm。可見,2012和2014年黑龍江省日照、降水等氣候條件穩定,為糧食生產正常年份,因此本文選取2012年為土地流轉前的年份,2014年為土地流轉后的年份。

為評價農戶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影響的效果,最終篩選出144戶種植玉米和水稻的農戶,共288組農戶樣本數據,由于種植大豆的農戶樣本數不足,因此并未納入本研究范圍中。種植玉米的農戶為80戶,樣本數為160組。其中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為32戶,樣本數為64組;未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為48戶,樣本數為96組。種植水稻的農戶為64戶,樣本數為128組。其中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為24戶,樣本數為48組;未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為40戶,樣本數為80組。為分析種植玉米和水稻農戶土地生產率的影響因素,最終篩選出646組農戶樣本數據,其中種植玉米的農戶為373組,種植水稻的農戶為273組。

 1.jpg

圖1 黑龍江省“兩大平原”區位示意圖Fig.1 The location diagrammatic sketch of"Two Great Plains"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2、模型的構建

2.1 DID模型

本文采用DID模型[8-9]評價研究區農戶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影響的效果。基本思路是將樣本農戶分為“處理組”和“對照組”兩組:“處理組”是受政策變化影響的樣本農戶,“對照組”是不受政策變化影響的樣本農戶[10]。分別計算處理組和對照組在土地流轉前后土地生產率的變化量,再計算出處理組和對照組土地流轉前后土地生產率變化量的差值,此差值就是DID估計量,也叫雙重差分估計量。

為了分析處理組農戶與對照組農戶的土地生產率變化情況,將樣本農戶按照是否參與土地流轉分為參與的農戶(處理組)和未參與的農戶(對照組)。令農戶土地生產率(用玉米或水稻的單產表征)為Y;令土地流轉時期的虛擬變量為T,T=0表示農戶在發生土地流轉前的時期,T=1表示農戶在發生土地流轉后的時期;令是否參與土地流轉的虛擬變量為d B,d B=0對應的是未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d B=1對應的是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假設m為隨機擾動項。因此可以建立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Y)影響的計量方程為:

 2.jpg

從所構建的模型可以得出處理組農戶和對照組農戶各自土地生產率變動的模型。對于對照組農戶來說,d B=0,模型可以表示為:Y=c+a T+m。因此,對照組農戶在土地流轉前后的土地生產率分別為:

 3.jpg

土地流轉前后,對照組農戶的土地生產率平均變動為:Diff1=(C+a)-(C)=a

對于處理組農戶,d B=1,模型可以表示為:Y=c+a T+b+g T。因此,處理組農戶在土地流轉前后的土地生產率分別為:

 4.jpg

土地流轉前后,處理組農戶的土地生產率平均變動為:Diff2=(c+a+b+g)-(c+b)=a+g

因此土地流轉對農戶土地生產率的凈影響為:Diff=Diff2-Diff1=(a+g)-a=g,即模型(1)中Td B的參數g,g就是雙重差分估計值,表示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的影響。

運用該方法對被調查農戶數據進行計量分析,可以在控制時變效應和差異效應的同時,即消除土地生產率受時間變化和農戶個體差異所產生的影響,精確衡量農戶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的凈影響程度。

2.2 多元回歸模型

本文采用多元回歸方法對農戶種植玉米和水稻產量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投入產出的角度出發,影響農戶土地生產率的變量主要有勞動力、土地和資本三大投入要素。其中勞動力投入要素包括勞動力投工量(X1);土地投入要素包括耕地面積(X2)和平均地塊面積(X3);資本投入要素包括種子費(X4)、化肥費(X5)、農藥費(X6)、農膜費(X7)和灌溉費(X8)。將樣本農戶按照種植作物的不同構建如下多元回歸模型:

 5.jpg

式中:Y表示農戶種植不同作物(玉米和水稻)的單產,單位為kg/畝;X1~X8表示上述影響農戶土地生產率的不同影響因素;c0為截距項;c1~c8為各自變量的產出彈性;μ為隨機擾動項。

本文利用Eviews6.0對研究區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所有變量均以對數形式進行分析,各變量的統計描述見表1。

3、結果分析

3.1 土地流轉對不同作物土地生產率影響的效果分析

通過對比研究區樣本農戶(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和未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在2012年(土地流轉前)和2014年(土地流轉后)種植不同作物(玉米和水稻)的土地生產率變化情況,得到研究區樣本農戶土地流轉前后土地生產率的組內均值差和組間均值差(表2)。

對于研究區種植玉米的農戶,土地流轉前參與農戶的單位產量比未參與農戶低540 kg/hm,土地流轉后參與農戶的單位產量比未參與農戶低75 kg/hm,與土地流轉前相比,兩者的差值為465 kg/hm。土地流轉后參與農戶的單位產量增加值較未參與農戶更高,前者增加值為1 500 kg/hm,后者增加值為1 035 kg/hm,兩者相差同樣是465 kg/hm。465 kg/hm就是雙重差分估計值,即DID估計值,表示土地流轉對農戶種植玉米產量的凈影響程度為465 kg/hm。

對于研究區種植水稻的農戶,土地流轉前參與農戶的單位產量比未參與農戶低150 kg/hm,土地流轉后參與農戶的單位產量比未參與農戶低1 275 kg/hm,與土地流轉前相比,兩者的差值為-1 125kg/hm。土地流轉后參與農戶的單位產量增加值較未參與農戶更低,前者增加值為1 245 kg/hm,后者增加值為120kg/hm,兩者相差同樣是-1 125 kg/hm。-1 125 kg/hm就是雙重差分估計值,即DID估計值,表示土地流轉對農戶種植水稻產量的凈影響程度為-1 125kg/hm。

 鄒朝暉等:黑龍江省糧食主產區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影響效果的實證研究(圖6)

表1 主要變量基本情況(kg/hm;日/hm;hm;元/hm)Tab.1 Basic condition of the main variables(kg/hm;day/hm;hm;yuan/hm)

 鄒朝暉等:黑龍江省糧食主產區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影響效果的實證研究(圖7)

表2 土地流轉前后土地生產率的組內均值差和組間均值差Tab.2 Average difference of land productivity in one group or among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farmland transfer

運用計量方法,根據方程(1)式對上述DID分析結果進行驗證,得到農戶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影響的估計結果(表3)。

 3.jpg

表3 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影響的估計結果Tab.3 The estimated results for the influence of farmland transfer on land productivity

 

對于研究區種植玉米的農戶,其單位產量的DID估計值g為0.0897,在5%水平上顯著,說明在控制了時變效應a和差異效應b的同時,土地流轉對農戶的玉米產量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土地流轉后農戶玉米產量顯著提高,此結果與表2分析結果一致。

對于研究區種植水稻的農戶,其單位產量的DID估計值g為-0.1515,在10%水平上顯著,說明在控制了時變效應a和差異效應b的同時,土地流轉對農戶的水稻產量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即土地流轉前后農戶水稻產量顯著降低,此結果亦與表2分析結果一致。

3.2 不同作物土地生產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方程(4)分別計算出種植玉米和水稻的農戶土地生產率的影響因素估計結果(表4)。

對于研究區種植玉米的農戶,1勞動投工量與玉米單位產量呈顯著負相關,說明無法通過增加勞動投入來提高玉米土地生產率;2平均地塊面積與玉米單位產量呈顯著負相關,說明平均地塊面積超出現有的耕作水平,對土地生產率產生不利影響;3種子費、化肥費和農藥費均與玉米單位產量呈顯著正相關,說明增加種子、化肥和農藥等農業資本的投入是提高種植玉米土地生產率的最有效途徑。

對于研究區種植水稻的農戶,1耕地面積和平均地塊面積均與水稻單位產量呈顯著負相關,說明農戶種植水稻的面積及其平均地塊面積均超出其現有的耕作水平,是限制其土地生產率提高的主要因素;2種子費和化肥費均與水稻單位產量呈顯著正相關,說明增加種子和化肥的投入能有效提高水稻土地生產率;灌溉費與水稻單位產量呈顯著正相關,說明提高灌溉的投入能有效增加水稻土地生產率。

 4.jpg

表4 土地生產率的影響因素估計結果Tab.4 The estimated results for influence factors of land productivity

3.3 土地流轉對不同作物土地生產率影響效果的原因分析

農戶通過土地流轉轉入土地,改變了土地生產要素,使土地的經營規模增加并集中連片,進而改變農戶在單位面積土地上勞動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投入,從而影響土地生產率。由于影響玉米和水稻土地生產率的生產要素不同,土地流轉使得單位面積土地上不同生產要素的投入發生了改變,導致研究區農戶土地流轉對種植玉米和水稻的土地生產率產生不同的影響。

通過對比研究區土地流轉前后轉入土地農戶(參與戶)和未參與土地流轉農戶(未參與戶)種植玉米和水稻的各主要影響因素變化情況(表5),分析土地流轉對玉米和水稻土地生產率影響效果的原因。

對于研究區種植玉米的農戶,土地流轉前后參與戶較未參與戶的勞動投工量、平均地塊面積、種子費和農藥費的DID估計值分別為10.5日/hm、0hm、21元/hm和0元/hm,變化幅度較小,說明這些因素的變化并不是土地流轉對玉米土地生產率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而參與戶較未參與戶化肥費的DID估計值為232.5元/hm,變化幅度最大,結合前文分析得出的化肥費對玉米土地生產率有顯著正向影響的結論,說明土地流轉前后化肥投入的變化是土地流轉對玉米土地生產率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因此,轉入土地農戶較未參與土地流轉農戶化肥投入的增加是土地流轉對農戶種植玉米土地生產率有顯著正向影響的主要原因。

對于研究區種植水稻的農戶,土地流轉前后參與戶較未參與戶的種子費和灌溉費的DID估計值分別為4.5元/hm和13.5元/hm,變化幅度較小,說明種子費和灌溉費的變化并不是土地流轉對水稻土地生產率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參與戶較未參與戶的耕地面積、平均地塊面積和化肥費的DID估計值分別為2.0hm、0.6hm、108元/hm,變化幅度大,結合前文分析得出的耕地面積和平均地塊面積對水稻土地生產率有顯著負向影響,而化肥費有顯著正向影響的結論,說明參與戶較未參與戶耕地面積、平均地塊面積和化肥投入的變化是土地流轉對水稻土地生產率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由于耕地面積和平均地塊面積的變化量均大于化肥投入的變化量,因此,參與戶較未參與戶耕地面積和平均地塊面積的增加是土地流轉對水稻土地生產率產生顯著負向影響的主要原因。

 5.jpg

表5 土地流轉前后主要影響因素的組內均值差和組間均值差Tab.5 Average difference of effects in one group or among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farmland transfer

進一步分析土地流轉前后轉入土地種植水稻農戶的投入狀況,轉入土地后水稻耕地面積、平均地塊面積和種子費均有明顯增加,增加值分別為2.0hm、0.6hm、和156元/hm,但化肥費和灌溉費卻分別下降了21元/hm2和244.5元/hm,尤其是灌溉費的下降導致水稻的土地生產率降低,因為灌溉費對水稻土地生產率有顯著正向影響。因此,轉入土地農戶耕地面積和平均地塊面積在增加的同時,化肥和灌溉的投入卻在減少,使得農戶的經營規模超出其現有的投入水平是土地流轉對水稻土地生產率產生顯著負向影響的主要原因。

4、結論與討論

4.1 結論

本文以黑龍江省糧食主產區“兩大平原”為研究區,運用DID模型和多元回歸分析法實證研究土地流轉對玉米和水稻土地生產率的影響效果及原因,得到如下結論:

1研究區農戶土地流轉能顯著提高玉米的土地生產率,但會顯著降低水稻的土地生產率。土地流轉前后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比未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單位玉米產量凈增加值高465kg/hm,單位水稻產量凈增加值低1 125kg/hm。

2土地流轉通過改變農戶經營的土地生產要素進而改變勞動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投入,從而影響土地生產率。土地流轉后化肥投入的增加是玉米土地生產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土地流轉后經營規模和集中連片程度增加的同時,化肥和灌溉投入減少是水稻土地生產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以上結論對研究區土地流轉的政策啟示:一是鼓勵研究區通過土地流轉使土地向具有足夠經營能力的規模經營農戶集中,同時確保轉入土地農戶的單位面積農業生產要素投入不降低,使轉入土地農戶的經營規模與自身經營能力相適應,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二是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對研究區農戶的農業生產結構進行調整。適當調減超出自身經營能力農戶的水稻經營規模,鼓勵其轉出土地;適當調增具備足夠經營能力農戶的玉米經營規模,鼓勵其轉入土地。

4.2 討論

目前學者關于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的影響存在爭議,本文認為現有研究忽略了以下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多數研究采用加總的土地產值表征土地產出情況,忽略了加總數據會模糊真實情況的問題;二是多數研究以截面數據或將面板數據混合在一起進行分析,忽略了土地生產率受時間變化和農戶個體差異所產生的影響。本文將種植玉米和水稻農戶進行分組,用各作物實際產量表征土地生產率,有效避免了數據加總問題;運用DID模型評價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影響的效果,能在控制時變效應和差異效應的同時,確定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的凈影響程度;分析土地流轉對各作物土地生產率影響效果的主要原因,彌補了現有研究缺少關于土地流轉對土地生產率影響原因分析的不足。

本文是以保障糧食安全、提高土地生產率作為衡量農戶土地流轉效果的唯一目標,而農戶作為經濟人,其目標更傾向于追求利潤最大化。因此,如何通過合理的土地流轉促進農戶適度規模經營,以達到既能提高土地生產率,又能提高農民收入的雙重目標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地理 2017年0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卡不卡 | 日本亚洲韩中文字幕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一二三区 | 免费午夜国产视频 | 亚洲第一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