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賴科霞:推動土肥行業科技服務供給側改革

[ 作者:賴科霞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0-16 錄入:王惠敏 ]

調研顯示,目前北京市農技推廣工作存在的比較嚴重的問題,是推廣手段與現實發展相對脫節:

一是推廣手段落后,普遍以培訓、示范、趕集等面對面宣傳為主,普及速率和覆蓋面受到局限。

二是基層推廣隊伍人員少,體系不健全,造成推廣成本高,農民參與度低,點對點的服務提供不夠。

三是農戶之間技術水平差距大,規模化種植的農戶獲得技術資源和支持較多,一般分散農戶獲得機會較少且效益低,而這部分農民恰恰是脫貧攻堅和農業增效的重點,因此推廣工作也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

另外,推廣部門獲取的大量基礎數據信息直接應用于生產一線的普及度還遠遠不夠。“互聯網+農技服務”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契機。

經驗做法

(一)注重頂層設計,確立“互聯網+信息服務”路徑與框架

2014年,北京市確立“調轉節”的農業發展方向,強調“安全、高效、節能、生態、可持續”。為適應這一發展趨勢,北京市土肥工作站提出了“用智慧土肥創造農業新未來”的行業發展戰略,研究設計了土肥行業智能化發展頂層結構框架和基本路徑模式,并通過不斷實踐逐步成型。

(二)構建全方位立體推廣服務工具,廣泛延伸農技推廣觸角

基于專業平臺,通過開發多樣化服務工具,實現覆蓋所有類型人群的多種形式的信息傳播服務。如,PC端用戶可依托“北京市土肥信息網”,在配方推薦欄目找到關注地塊所在村數據,按系統提示輸入數據后顯示出相應的技術內容,適合懂電腦操作的農技員和農戶使用。

“施肥寶”App手機軟件采用GIS、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可實現精細地塊肥力查詢、施肥推薦、肥料銷售門店匹配等多種功能,并實現與12316短信服務對接、融合。用戶在田間地頭輕點手指即可輕松獲取科學配方,適合熟悉智能移動終端操作的農技員和農戶使用。

12316電話咨詢服務是通過熱線電話咨詢在線專家,由專家查詢服務系統獲得其所關注村的土壤肥力、種植作物科學施肥推薦方案,適合不會操作計算機的傳統農戶使用。智能配肥機系統以小型配肥機為載體,利用單質肥料生產配方肥,實現智能配方服務“技術+產品+服務”配套,適合有一定規模的大型種植基地、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組織定制配肥服務。

(三)創新農技推廣新模式,編織科技落地轉化體系支撐網絡

1.“農技員落地”模式:市土肥站組織開展市、區、鄉鎮村三級農技員“互聯網+農技推廣服務”知識技術系統培訓,初步構建了一支用“互聯網+”技術武裝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

2.“合作社落地”模式:當前多數農戶還不會使用“互聯網+信息服務”,而合作社技術負責人一般知識技能水平較高,通過他們可以帶動農戶利用這種新方式。如,市土肥站在順義巧嫂、昌平鑫城緣果品、房山北京泰華蘆村等合作社較好地推廣了這種服務方式。

3.“企業落地”模式:組織培訓農資企業掌握“互聯網+”服務技術,實現企業服務能力的提升,通過技術物化、連鎖配送等多種服務方式,帶動周邊農戶提高農資利用效率和科技應用水平。

亮點特色

(一)開放公共基礎數據,提高應用推送效率

通過對業務調查數據進行網格化技術處理,運用3S技術和“互聯網+”推送共享模式,實現了全市耕地土壤肥力資源數據的在線發布。社會用戶可自由方便地查詢15畝網格單元地塊肥力數據,并獲取施肥推薦服務。

(二)瞄準多元需求,提供場景化技術服務

針對農戶需求多元化,市土肥站在軟件設計中將服務分解成多個模塊,農戶可自由選擇。如:測土配方施肥可按“測土、配方、配送、施用”將4個主要環節開發為單獨模塊,測土模塊提供采樣、化驗和結果告知,配方模塊提供有機肥、化肥、中微量肥施肥方案,配送模塊提供合格廠商、產品的信息和物流,施肥模塊提供實際田間作業。

其中測土、配方是基礎服務,配送、施用是延伸服務。模塊既相互獨立提供不同服務,又能相互銜接形成完整工作流程;既有宏觀管理,又有精細化操作。

(三)引進企業力量,整合產學研資源實現共建共享

 “互聯網+農技”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整合各方資源,加強社會分工。北京市已全面組織各級推廣部門,引進農資企業、新型農業組織參與“互聯網+農技”的共建共享工作。

目前,基于推廣部門業務大數據庫,與科研部門合作構建多終端服務系統工具,吸引大量的農資企業參與到土肥信息共建共享當中,形成了“互聯網+農技”多贏的新局面。

應用效果

(一)盤活行業數據資源,解決農業信息不對稱流動問題

土肥行業連續多年產生了大量的全市土壤、肥料、作物等資源管理和技術數據信息,這些行業大數據若能充分盤活利用,必將成為支撐首都農業發展的重要數據資產。

市土肥站將全市1980年以來全部土壤管理、肥料試驗與質量監管、作物施肥等業務數據進行了系統數字化、規范化,形成包含21萬個地塊單元450余萬條次業務數據的土肥資源信息大數據庫。

然后基于建成的大數據庫,圍繞土肥資源管理和技術服務需要,研究開發了一系列數據挖掘模型,最終成功構建了集土肥主要業務功能于一體的信息綜合管理專業平臺。

(二)提高服務精準化水平,綜合診斷破解種植難題

利用“互聯網+信息服務”開展優勢特色品種種植中的難題診斷與破解工作。如,通州區漷縣鎮京東黃桃是桃中珍品,但一些園區果型出現歪果裂果,口感變差。

為解決問題,專家借助市土肥站系統工具綜合數據庫相關信息進行科學分析,最終找出土壤堿性太大,基礎地力不高,磷、鉀及鈣、鐵、硼微量元素嚴重缺乏等問題,據此定制了土壤生物培肥改良和生態施肥技術方案。每個生產季,農戶都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施肥配方。

經過幾年調理,京東黃桃不但恢復正常而且品質更好,果園經濟收益提高3至4倍,漷縣鎮成為遠近聞名的黃桃基地。

(三)開發“一畝式”配肥模式,實現小面積定制服務

基于精準的耕地、作物、肥料資源大數據,利用智能化配肥機,開發出“一畝式”配方肥生產工藝技術。平谷區夏各莊鎮益達豐合作社采用該模式后,可提供覆蓋全鎮800個農戶、80%以上耕地的糧菜果配方肥服務,畝均化肥用量減少10公斤以上。該模式非常適合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受到合作社的歡迎。

(四)組織系統培訓,實現由點到面全方位帶動

面向全市土肥推廣體系、生產者和肥料企業,開展“互聯網+”技術培訓。目前已經開展了大量面向普通農戶、種植大戶、全科農技員、設施標準園等技術骨干的培訓,全市培訓技術骨干人員累計達500多人次。

作者單位:北京市農業局信息中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北京農村經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婷婷色六月综合缴情 | 亚洲日本情欲片 | 色一情一乱一乱一区91Av | 天天综合久久网 |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 一级Av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