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的報告,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帶著農業農村改革發展豐碩成果進入新時代的農業農村,又有了與以往不同的全新政策體系。其主要亮點有:
首先,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代替了此前的“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睘榭傄?,較之新農村建設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其內涵更加豐富,時代感更強。
其次,“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十九大報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而此前則是“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其中的“長久不變”是指的承包制度長久不變還是承包時間長久不變,不變的長久是多久,即便是一些參與政策設計的人員在解讀時也語焉不詳,嚴重制約了農業土地制度的完善和發展。第二輪土地承包期起始于《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的2003年3月1日,到期即是2033年,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即是20063年,還有46年的存續期。土地政策的理順,將帶來農業農村發展的一順百順。
其三,明確提出了“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任務和目標。這就表明,小農戶即使將長期存在,但在總體上將要過渡到現代農業。為此,就要邏輯地“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边@一系列此前已在各地不同程度實驗的作法,就有了堅實的前提,這個前提就是小農戶必然要走向現代農業,這也是世界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的經驗總結。
湖南號稱傳統農業大省,農村改革開放之初,按鄧小平的話來說,湖南屬于“等看”了幾年的省份,后來又由于農村資金和勞力大量進城,農業現代化整體推進的差距不斷呈現。因此,在學習十九大文件中,全省上下都要從“湖廣熟、天下足”的區域小圈子傳統思維中走出來,面向全國,面向現代化,虛心求教,推動十九大精神在湖南農村的全面落地,加快追趕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出湖南人應有的貢獻。
(作者系湖南衡陽縣委宣傳部退休公務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