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農業是事關國計民生的戰略性產業,一個國家可以沒有農民,不能沒有農業。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事關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說,沒有農村的穩定就沒有全國的穩定,沒有農民的富裕就沒有全面小康社會,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堅持五大發展理念,扎實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必須堅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在鄉村表現得更突出。對于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來說,要實現“兩個百年”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農業的發展、農村的繁榮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決勝全面小康重點、難點在鄉村。在農村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經濟模式的突破創新,制度政策體系的配套完善。關鍵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農村發展的區域、村域不平衡,產業、業態不平衡,要素配置、流動不平衡,供給與需求不平衡,生產力提高、效益提升不平衡,收入分配和獲得感的不平衡,以及權力、義務的不平衡等。這種不平衡既有歷史的原因、社會的原因,也有發展理念、思維方式等主觀的原因。這種不平衡既是長期城鄉二元影響的結果,又制約著城鄉之間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暢通,制約著鄉村更充分地分享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的紅利,滯緩了城鄉發展的一體化。
城鄉之間有著割不斷的天然聯系,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生產力不斷解放,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農產品供給實現了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轉變。中國長期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了收入群體的多層化和現實需求的多元化,要適應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的關注,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有效供給的結構性矛盾表現突出,根本原因是發展的不充分。這種不充分主要表現為:一是要素利用不充分,要素配置低效、一些資源要素閑置沉淀,新要素開發相對滯后,要素制約成為發展的突出瓶頸。二是產業發展不充分,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短板突出,農業產業鏈短,價值鏈和供應鏈發育不全,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與新興產業和產業新興態聯動發展機制不健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亟待加強,需要著力提高農業供給側對市場需求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三是融合不充分,技術融合、產業跨界融合、城鄉融合度需要深度推進,農業生產模式、經營模式,農村經濟發展模式,需要不斷創新,扎實落地,使模塊化、分布式、共享經濟等新思維、新業態充分發展,構建成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四是農村市場開放不充分,雖然戶籍制度改革和農村產權制度的改革不斷推進,但農村要素市場和服務市場開放相對滯后。農村產權交易在種類和范圍上需要突破,農村金融特別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金融服務需要依法、規范、有序推進,三位一體的農合聯組織功能定位和作用發揮需要進下推進。
面對城鄉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農村以其特有的資源秉賦、生態條件、產業特色、民俗風情,展示了美麗經濟發展的巨大空間和廣寬前景。休閑產業及其業態,成為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構筑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新動能、新增長極。一是依托大交通和互聯網,以美麗鄉村為平臺,以生態+、環境+、產業+、科普+、美食+、文化+、養老+、健康+等,突出互動體驗、強身健體、度假休閑、養老服務,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新業態,促進農村休閑旅游業的轉型升,培植固定客源市場,打造休閑生活目的地。二是依托農業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以中國制造2025為載體,以清潔能源、綠色制造、農產品特別是主要食品加工、農業資源深度開發和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為載體,結合農村雙創、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促進工程、低收入農戶增收計劃實施、有勞動意愿和勞動能力的困難戶和殘疾人幫扶,大力發展休閑食品生產、休閑商品加工、休閑裝備制造,拉長農業產業鏈,做強休閑產品供應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可持續發展。三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以鄉村文化傳承和創新工程為載體,以生態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為基礎,大力發展鄉村文化創意產業、休閑文化產業,豐富城鄉居民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文化活動、文化載體,完善鄉村文化陣地、文化隊伍建設,大力培育鄉村文化市場,鄉村文化人才,提升文化創造力和文化軟實力。
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實現區域平衡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城市發展從規模化向集約化發展,從追求人口的城市化到追求經濟的城市化,需要在城鄉之間實現要素的優化配置,實現功能區的協調布局,實現產業的融合配套、實現生活的互動一體,新時代的城鄉是一個生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一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依托智慧中國建設,堅持生態優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統籌區域化功能布局,著力發展適合鄉村發展的文創產業、動漫產業、智慧產業等新興產業或產業業態,著力發展滿足城市生活需求的城市微農業、植物工廠、花卉租賃服務業,讓城市生活更美好,鄉村產業更興旺。二是充分利用農村閑置房屋,低效的資源,大力發展合作經濟、股份經濟、共享經濟,騰籠換鳥,破解城鄉發展空間要素制約,拓展創業空間,降低創業成本,創新經濟發展模式。既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增加小農戶的財產性收入,分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紅利,又加速城鄉要素的流通,實現要素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解決發展不充分的短板。三是充分利用綠色發展戰略導向,順應產業融合大勢,加大農村農業開放發展力度,引進技術、資本,挖掘和開發農業、農業資源功能,在生物質材料開發、替代利用,農業資源循環利用,農產品的深度加工,創意農產品開發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農村傳統特色產品創新發展上走出新路。
當前農村經濟發展面臨著農村勞動力紅利的逐步消失、勞動力老化;空殼村的大量存在以及宅基地的擴張與耕地保護紅線守護之間的深層次矛盾,農業生態功能實現與提高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的矛盾糾結。破解這些矛盾、問題,需要從全局、系統、整體的角度重新認識和發現鄉村的經濟價值。
中等收入是否是陷阱?
中等收入是否是陷阱?從低收入到高收入是一個發展過程,中等收入是其一個發展階段,不同的國家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從國際發展實例來看,要走過中等收入發展階段,進入高收入發展階段,這個過程便是現代化的實現過程,順利完成這個跨越的國家很少,特別是從一個農業大國跨入現代化的成功案例更是少之甚少。不少國家長期滯留于中等收入發展階段。這種現象被稱之為“中等收入陷阱”。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如何加快跨入高等收入國家行列,關鍵是要解決好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同時,著力提高農村常住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必須強化農村人力資本的深度開發,提高其產業轉型升級的適應能力,提高其崗位競爭能力,提高其創業創新能力。必須強化農村沉淀資源的開發利用,變“資產”為“資本”,借助于互助聯合、股份合作、眾籌、共享,既有效解決發展中的資源要素瓶頸,又增加其財產性收入。必須強化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融合發展,依托互聯網通過技術融合、產業融合,實現農業的跨界發展,既提高對市場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又實現科技增值、文化增值、服務增值。
農村面臨劉易斯拐點?
農村面臨劉易斯拐點?農村老齡化、農村勞動力大量流過城市,“地誰來種”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這需要從四個層面來理解,其一,農村富余勞動力是否轉移殆盡,農業勞動力開始進入短缺狀態?事實上,盡管有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轉移,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農業從業人員的比例依然偏高,之所以有勞動力短缺的感覺,問題在于農業勞動生產率偏低。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首先要解決“怎么種地”的問題,使農業真正成為一種體面、有尊嚴的職業。其二,解決“怎么種地”的問題,關鍵是要素配置的合理,這種合理性在于邊際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用機械化程度或其它單一的指標來衡量。歷過“沒有發展的增長”,深刻的啟迪是我們必須借助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加快從規模經濟向范圍經濟的轉變,在融合、跨界中實現質的飛躍,以吸引更多的優質人力資源向新型農業配置。其三,在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催生了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特別是跨界和融合導致“農業+”的新興業態不斷涌現,農業從業人員的分流加劇,從事體力勞動的勞動力年齡偏大開始凸現出來。其四,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深化,城鄉發展一體化加速,農民工返鄉創業、大學畢業生選擇到農村發展、工商資本涉足農業項目,反映出隨著現代農業效益的不斷提升,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正在逐步形成,中國的特殊國情和中國式的發展速度,使得劉易斯第一拐點和第二拐點的距離可以縮短,甚至交叉式的重疊,這將進一步釋放人力資本的紅利。
農村的房子誰來住?
農村的房子誰來住?當前農村普遍面臨一種悖論式的問題,即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城市規模擴大,與此同時,農村住房建設提速,宅基地占用面積迅速增加;農村空宅率、村莊空心率逐年攀高,與此同時,農村一宅難求的呼聲依然很大。土地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可開發的建設用地更是一種稀缺資源。城市土地的高價格引起人們對土地價值期許的上漲,進而影響到整個農村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扭曲,合法獲得宅基地成為農村集體組織成員最大的福利和長遠利益的寄托。問題的解決應充分考慮兩個層面的問題,其一是建構起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形態的要素配置機制,合理的農村要素定價機制,降低農村原住居民的創業成本、生產、生活成本。其二是因地制宜多元化推進城鄉要素特別是土地要素的流動,形成城鄉統一的要素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完善相應的法律和政策體系,通過所有權、使用權或經營權的分置,使沉淀的資源要素轉化為資本,讓城市居民獲得農房居住權、使用權,拓展生活空間、創業空間,讓鄉村居民通過獲得財產性收入降低進城成本,加快“人的城市化”進程。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關鍵是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權能實現,只有所有者權能的充分實現,才能激活農村土地要素,使其釋放出巨大的新動能、新紅利。
財政性“三農”資金怎么花?
財政性“三農”資金怎么花?美麗鄉村的系統創建,創建水平的不斷提升,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及其后期養護的推進,加上各類農業補貼,使“三農”支出成為國家財政支出的最大項。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投入,包括美麗鄉村建設的各項投入,是國家公共財政轉移支付的體現,應該體現為村級集體所有者資產的增加、增值。特別是由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改善不僅為農村資源的開發利用、農業的轉型升級、農民的增收致富創造了條件、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更提升了農村的吸引力,使農村成為投資的熱土,成為城市居民向往的休閑度假首選地,成為大學畢業生和城市居民創業的樂土。財政性“三農”資金不應沉淀,其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不能成為增加后期養護投入的負擔。用好財政性“三農”資金,需要在三個方面著力。其一是投入的精準性,明晰各級政府與鄉村基層自治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加大各級財政對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投入,突出群眾關心、關注的基礎設施的瓶頸和公共服務的短板,提高公共財政供給的效能,堅持規劃引領、問題導向,防止重復建設、形象工程形成無效投資、不良投資。其二財政資金的使用,嚴格按照財政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做到專款專用,除去必要的財務成本和管理費用之外,應納入集體組織資產總額,建立集體資產明細,為后期開發中資產轉化為資本奠定基礎。其三是加強后期監管,確保集體資產不流失,并實現保值增值。
作者單位:湖州市農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知行三農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