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煙頭兌換1個綠色積分,10個廢舊電池也能兌換1個綠色積分;3個綠色積分可以兌換一袋鹽,12個積分可以兌換一袋洗衣粉。據報道,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孟彥鎮羅傘村的“垃圾銀行”開張后,村民紛紛加入收集垃圾的行列,兌換的綠色積分可以隨時在村里的“垃圾銀行”換成鹽、味精、牙膏、香皂等生活用品。
從“一個環境問題突出的村寨”,到“街道上沒有了垃圾死角,也沒有塑料包裝隨風飛舞”,羅傘村的“垃圾銀行”實施尚不足半年,效果如此明顯,這證明了創新工作方法對治理農村垃圾的作用。當然,這種機制建立在傳統的鄉土社會,村民們一般不會為“垃圾銀行”的小利益鉆空子。當前已有不少地方推出“垃圾銀行”,從河北正定縣到陜西黃龍縣,從江西德興市到貴州施秉山村……多地“不約而同”試水,讓整潔干凈的鄉村變得可以期待。這一善舉帶來最直接的成效是,鄉村變干凈了,村民環保意識提升了,鄉村也更宜居了。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建設美麗鄉村,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少一些空洞說教,多一些行之有效的探索,少一些粗暴作風,多一些入心入腦的好措施,鄉村就會逐漸美起來。
美麗鄉村,不只是外在美,更需內在美。以嘗試“垃圾銀行”為例,我們不只追求“巷子干干凈凈,河道里的塑料袋也都撈干凈了”的良效,還應該追求良效常態化,更應該追求環保意識在每個村民心中“安居”下來。為此,就需要從兩個層面升級。
從物質獎勵到精神激勵的升級。破解垃圾圍村,離不了集思廣益,更離不了村民參與。而村民的環保意識不是自動生成的,定位于物質獎勵的價值取向,的確會立竿見影,但這種物質獎勵能持續多久?會不會出現資金困難而難以為繼?如果有好處就收集垃圾,沒好處就對垃圾視而不見,是否顯得功利?在物質獎勵之外,還應該全力營造愛護環境的文明風尚。比如,建立“道德銀行”,讓村民獲得精神層面的富足。
從被動接受到主動為之的升級。生態文明建設,人人都是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建設美麗鄉村,最終還得靠村民自己。鄉村文明,既包括生態文明,還包括精神文明。村民口袋富了,腦袋有沒有“富”起來。如果每個人都像愛護自家環境一樣愛護鄉村環境,像扮靚自家一樣扮靚鄉村,不可能也不容忍出現垃圾圍村的現象。
如果說把垃圾資源化,化腐朽為神奇是一門藝術,那么,更深層的邏輯是,鄉村治理也是一門藝術。治理藝術體現在,不迷信簡單粗暴的工作手段,而是因地制宜,多策并舉,找出適合自身特點的新路子。同時,這種治理還體現在村民的自我治理,涵養環保意識是當今公民的必備素養,不管有沒有獎勵都應該遵從內心,提高環保意識。當鄉村治理與村民自我治理相銜接,實現更大范圍內的善治,美麗鄉村、美麗中國將不再遙遠。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2017年11月28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