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文明鄉風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有力保障。當前,一些鄉村仍存在留不住鄉情、記不住鄉愁,環境污染嚴重、自然生態退化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鄉村振興。這就要求我們加大力度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以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加強思想引領。黨的十九大的一個重大歷史貢獻,就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文明鄉風的思想引領,持續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農村、入人心。緊緊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綠色發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等農民關心的熱點問題,既講怎么看、又講怎么辦,解疑釋惑、凝聚共識。加強黨的“三農”政策宣傳,講清楚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安排,特別是大力宣傳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等重大舉措,引導農村干部群眾堅定信心、鼓足干勁,自覺投身鄉村振興實踐。
倡導文明新風。鋪張浪費、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敗壞農村社會風氣,引起廣大農民強烈反感。應著眼文明素質養成,通過組織“三下鄉”等多種形式,積極傳播科學健康生活方式,移風易俗、敦風化俗,引導農民摒棄落后習俗,過上現代文明生活。大力推動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村民組織加強自身建設,開展鄉風評議,建立道德激勵約束機制,形成健康向上的民間輿論。堅持立破并舉,把自治、法治、德治結合起來,大力整治黃賭毒、封建迷信等突出問題,打擊黑惡勢力和涉農犯罪,把不良風氣壓下去,把良好風尚立起來。
強化實踐養成。形成文明鄉風,既要靠宣傳倡導,又要靠實踐養成。應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將縣級文明城市和文明村鎮創建作為鄉村振興的抓手,分類推進、層層落實,使文明創建的過程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華民族歷來注重家庭、家教、家風,要適應農村家庭結構的深刻變化,切實加強農村家庭文明建設。圍繞勤勞致富、崇德向善、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等內容開展“星級文明農戶”“五好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激發農民的家庭責任感和榮譽感。以農村社區為依托,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為重點,廣泛開展農村志愿服務活動。
開展環境整治。良好的生態環境既是傳統鄉土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方面。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和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大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引導廣大農民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強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把生態文明建設落實到鄉村振興全過程,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清新。
作者單位:中共山東省青島市委宣傳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