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寧鄉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品牌強農,推動產業振興。培育壯大農業質量品牌,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培育壯大優質稻、寧鄉花豬、寧鄉煙葉主導產業,培育溈山茶葉、灰湯鴨、祖塔辣椒等特色產業。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8年完成9.92萬畝非糧化種植結構調整任務,“種糧”向“種非糧作物轉變”,“單一種植”向“耕地輪作”轉變,“散戶種植”向“集中連片種植”轉變。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以農促旅,以旅促農。落實“三權分置”改革,推動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
引育并舉,推動人才振興。抓好農業生產者,依托全市黨員教育培訓基地,建設鄉村振興講習所,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業經營主體,強化政策扶持和平臺搭建,讓鄉村創業就業受保護、獲支持、得收益、有前景。抓好農業管理者,培育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干部隊伍,加強“三農”工作隊伍培養、配備、管理、使用。抓好農業促進者,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暢通人才下鄉通道,鼓勵企業家、返鄉創業人員“回故鄉、建家鄉”,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文明風尚,推動文化振興。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深入推進“五美四好三創建”美好鄉風建設工程,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把文明城市創建延伸到鄉村,提升農民文明素質,深入推進星級文明戶、文明村鎮創建,加大古街、古鎮、古樹、古村落、古建筑保護力度。積極開展美麗鄉村“鄉村紅黑榜個十百千萬”民風淳化工程、“節儉養德立家風、婚喪喜慶樹新風”專項教育治理活動。強化家庭家風建設,開展“優秀家訓家規進萬家”活動。
綠色發展,推動生態振興。全面完成禁(限)養區規模養殖場關停退出工作,嚴厲打擊挖山洗砂、河道采砂。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引導群眾改水、改廁、改院、改房、改路。重點做好農村安全飲水、污水治理和黑臭水體整治。全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攻堅行動”,2018年完成改廁3500座。加大農村庭院整改力度,堆碼整齊、清清爽爽。開展農村空心房、危舊房清理與整治,推進農民集居點建設,加強農民建房規劃和風格管理。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確保道路暢通平安。
完善治理,推動組織振興。深入推進“基層黨建強化年”主題活動,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落實黨員聯系貧困戶、信訪戶和特殊人群戶制度。強化農村基層干部教育監督,實施常態化“雁過拔毛”“小官大貪”專項整治。強化自治法治德治,深化村級事務民主監督管理,探索“互聯網+監督”模式。加大農村普法力度,增強基層干部群眾法治觀念和法治素養。結合“掃黑除惡”“一打三整”等專項行動,創造和諧穩定的農村社會環境。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
作者系寧鄉市委副書記、市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