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鄒燕秋:當前鄉鎮干部工作倦怠問題與對策研究

[ 作者:鄒燕秋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6-15 錄入:吳玲香 ]

摘要:鄉鎮政權是我國最基本的基層政權, 鄉鎮干部是黨和政府在基層的代言人, 其精神狀態、工作態度、身心狀況以及作風表現直接影響農村工作的開展。當前鄉鎮干部隊伍的工作倦怠比較普遍, 有的甚至很嚴重, 呈現出“慢”“散”“混”“浮”“懶”“庸”“怨”“俗”等癥狀。這些問題的存在, 降低鄉鎮干部的事業心與責任感, 損害黨與政府形象, 損害人民群眾利益。應從強化理想信念體系建設、加強作風建設、加強人文關懷激勵機制、探索鄉鎮干部管理新機制等渠道, 解決鄉鎮干部的工作倦怠問題。

鄉鎮政權是我國最基本的基層政權, 是國家政權的基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鄉鎮干部在經濟建設的最前沿、農村工作的最前線, 是黨和政府在基層的代言人, 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鄉鎮干部在宣傳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解決社會矛盾, 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發展基層民主政治、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等方面, 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鄉鎮干部這一群體的精神狀態、工作態度、身心狀況以及作風表現直接影響黨群干群關系, 影響農村工作的開展及黨的事業的發展。深入研究這一特殊群體的思想工作作風狀況, 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對提高鄉鎮干部隊伍素質, 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 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鞏固農村基層政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鄉鎮干部工作倦怠的主要表現及其后果

在當前全黨正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對“四風”、治理庸懶散奢的背景下, 筆者選取了100 名鄉鎮黨委書記 ( 鄉鎮長) 、100 名副鄉科級干部、100 名鄉鎮一般干部、100 名曾有鄉鎮工作經歷的縣直機關干部和100 名普通民眾為樣本, 一共發放問卷3980 份, 回收3910 份, 其中有效問卷3500 份。通過調查問卷、集體座談、實地走訪等形式, 對鄉鎮基層干部工作狀態問題進行了比較系統的調查研究, 形成了調研報告。以期通過調查, 對加強鄉鎮基層干部作風建設,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調研中發現, 絕大多數鄉鎮干部對農村與農民有著較深的感情, 對農村工作有較強的責任意識。他們希望通過鄉鎮這一平臺, 鍛煉自己, 發揮聰明才智, 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希望通過基層崗位的經歷、工作經驗的積累及人生閱歷的豐富, 實現個人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最佳結合。總體來看, 廣大鄉鎮干部長期工作生活在農村第一線, 在艱苦的條件下, 為發展農村經濟、確保農村社會穩定、促進農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 表現出較好的精神狀態和工作面貌。他們積極進取, 奮發向上, 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旺盛的進取精神投入工作。他們勇于思考, 勇于探索, 勇于創新, 勇于改革, 面對困難和挫折, 勤奮工作, 開拓工作。他們忠于職守, 踏踏實實, 兢兢業業, 推動基層政權正常運轉, 推進農村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調查中也發現, 鄉鎮干部也出現程度不同的工作倦怠現象, 有的甚至比較嚴重, 并呈現出滋長蔓延之勢, 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倦怠是指疲乏、懈怠。工作倦怠又稱職業倦怠, 也稱“職業能量枯竭癥”, 是指個體長期從事某種職業, 在工作重壓下, 在日復一日重復機械的工作中, 漸漸產生一種身心疲乏甚至厭倦的心理。工作倦怠是一種 “亞健康”的工作狀態。工作倦怠可表現為身體疲勞、情緒低落、創造力衰竭、價值感降低, 工作上的消極狀態還會進而影響整個生活狀態。

相比于省、市、縣三級機關干部, 鄉鎮基層干部存在著普遍的工作倦怠, 部分鄉鎮干部工作倦怠情況比較顯著。其工作熱情度、工作成就感及工作壓力的承受能力測評均明顯低于縣直部門干部。鄉鎮基層干部普遍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 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普遍的緊張焦慮、心理失衡現象。“緊張”“累”“壓抑”“焦慮”等幾乎成了描述他們心理困擾的關鍵詞。一些鄉鎮干部精神狀態不佳, 庸懶散奢, 缺乏朝氣, 缺乏生機與活力,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慢。一些鄉鎮干部工作主動性差, 對職責范圍內的工作, 上級不安排不動作, 不督促不落實, 甚至上級安排的工作也消極應付, 不推不動, 甚至推也不動。有的在對苗頭性、傾向性的敏感問題處理上, 不善于早介入, 往往錯失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 造成工作被動。

混。一些鄉鎮干部存在論資歷、熬資歷現象, 年齡大的, 有船到碼頭車到站、歇一歇的思想; 年紀輕的, 有慢慢熬資歷、排隊等提拔的現象, 把個人看得比組織重要, 把私事看得比公事重要。一些干部對事業缺乏責任, 對工作缺乏熱情, 在其位不謀其政, 在其崗不盡其責, 得過且過, 支差應付。

庸。有些鄉鎮領導干部, 重權輕責, 只想做官不想做事, 精神不振, 暮氣沉沉, 不思進取, 安于現狀,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敷衍塞責, 強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甘于平庸, 多年工作平平, 沒有亮點。

散。一些鄉鎮干部全局觀念和協作意識不強, 推諉扯皮, 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對自己有利的就執行, 不利的就不執行。有的鄉鎮班子渙散, 執行力弱化, 有的鄉鎮干部紀律渙散, 自由散漫, 有的三天兩頭缺勤缺崗, 有的上班時間不務正業, 上網聊天、玩游戲, 甚至聚眾賭博。

浮。首先是浮漂。說得頭頭是道, 干得馬馬虎虎。遇到困難繞著走, 任務壓給下面, 矛盾交給上面, 浮在面上多, 深入鄉村少。其次是浮夸。華而不實, 拍胸脯完成任務, 用水分制造成績, 好大喜功, 報喜不報憂, 做表面文章, 搞“面子工程”。再者是浮躁。靜不下心, 撲不下身, 到鄉鎮沒幾年就急不可耐地謀升遷, 或找關系調回縣城。

懶。一些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懶于學習、懶于動腦、懶于動手、懶于干事, 習慣于坐堂辦公, 不深入鄉村農家。缺乏創新精神, 以文件落實文件, 以會議落實會議, 滿足于上傳下達, 照本宣科。工作上挑肥撿瘦, 拈輕怕重, 遇到問題攬功諉過, 遇到困難推諉扯皮。

怨。有的鄉鎮干部干事勁小, 發牢騷勁大, 滿腹怨氣, 總覺得組織對不起他。有的干部整天精神萎靡不振, 常抱怨不被領導看重。有的干部游手好閑, 不思進取, 怨天怨人。

俗。有的鄉鎮干部不愿說真話, 不敢抵制歪風邪氣, 不敢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隨波逐流, 明哲保身。有的當老好人,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有的熱衷于迎來送往, 搞個人小圈子四處討好賣乖。有的傳播內容低俗和不健康的短信, 甚至傳播違反政治紀律的小道消息等等。

鄉鎮干部工作倦怠, 造成人浮于事, 門難進, 臉難看, 事難辦, 工作缺乏生機與活力, 缺乏創新與開拓, 不作為、不負責, 小則有損群眾利益、影響社會和諧, 錯失發展機遇, 大則危害社會穩定, 損壞政府和黨的聲譽, 影響黨和政府公信力, 甚至喪失民心。對鄉鎮干部工作倦怠所造成的危害, 絕不可低估。

二、鄉鎮干部存在工作倦怠現象的原因分析

導致鄉鎮干部工作倦怠的原因錯綜復雜, 綜合分析如下:

( 一) 理想信仰方面

工作倦怠首要的原因就是信仰出了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深刻指出: “堅定理想信念, 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 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形象地說, 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 沒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堅定, 精神上就會‘缺鈣’, 就會得‘軟骨病’。”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 社會深層次矛盾加劇, 有些鄉鎮干部理想錯位, 信念動搖。有的鄉鎮干部對國家前途命運感到迷茫、困惑,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乏信心。有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淡薄, 貫徹執行中央方針政策和上級部門決策打折扣, 常常以本部門本單位個人利益為本位, 甚至搞“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信仰缺失的結果導致黨員角色意識淡化, 黨性觀念不強,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 事業懈怠, 工作敷衍了事。

( 二) 社會輿論方面

當前仍有一些人對鄉鎮干部存在誤解, 甚至在一些媒體報道和影視、文學作品中出現鄉鎮基層干部被“妖魔化”的現象。鄉鎮干部, 特別是基層鄉村干部, 已經成了簡單、粗暴、腐敗和素質低的代名詞。從社會文化方面來講, 封建官本位思想和等級觀念, 使人們從心理上對那些處于“兵頭將尾”的鄉鎮基層干部“不屑一顧”, 戲稱他們為“芝麻官”。從媒體的輿論監督來看, 由于媒體從業人員還深受習慣心理和保守思想等影響, 在輿論監督上存在著“刑不上大夫”和不打老虎只拍蒼蠅的做法, 這就使他們習慣性地把監督批評的矛頭只能或只敢針對鄉鎮基層干部。一些媒體輿論大肆渲染基層干部腐敗事件, 個別案件被推論為普遍現象, 局部事件被夸大為整體狀況, 基層干部工作的負面信息報道較多, 先進典型和改革人物宣傳較少。而鄉鎮基層干部人微言輕, 缺乏與媒體監督相對稱的話語權, 于是, 只能任人話語“宰割”, 腐敗、低素質、工作粗暴等“語言暴力”也就在媒體進而在大眾心里形成積淀, 直至成為一種刻板的社會偏見, 正如一則順口溜所說:“中央領導是親人, 省上領導是好人, 縣級領導是壞人, 基層領導不是人。”

( 三) 心理方面

鄉鎮干部心態非常復雜, 不少鄉鎮干部存在著委屈與苦惱、焦慮與無奈。鄉鎮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招商引資、計劃生育、社會穩定和重點工程資金籌措”等方面的壓力。除此之外, 鄉鎮干部還要承受來自于社會的一系列壓力: 一是做人處世方面的壓力, 尤其是人際關系的壓力, 鄉鎮干部位卑言輕, 隨著改革不斷深化, 鄉鎮的人權、財權、事權等被上級部門收去了。有的鄉鎮主要領導感覺班子不好帶, 上訪告狀“釘子戶”難對付, 局勢難駕馭。二是維穩壓力。有的鄉鎮信訪問題長期積聚, 矛盾重重。由于穩定壓倒一切, 上級批評, 群眾埋怨, 因此焦慮憂愁, 心神不寧。有的為“官場小圈子”問題所困惑, 有的因官職的進退流轉而憤慨、抑郁, 甚至因“病”住院。三是提拔重用方面。每逢換屆選舉或干部調整的時候, 一些鄉鎮領導干部把換屆選舉、官職調整當做是職位調整、升遷的機會, 以不正常的攀比向組織上提出非分要求。

( 四) 社會體制管理方面

鄉鎮基層干部管理體制缺乏活力, 表現在: 一是干部考核評價存在偏差和走過場現象。例行考察、述職述廉, 形式單調。鄉鎮工作難度大、變化多, 對鄉鎮干部的德、能、勤、績沒有科學的考察機制和獎懲機制, 績效難以準確量化, 這就使得一些鄉鎮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缺失, 一部分鄉鎮干部對工作消極等待, 推托觀望。二是干部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由于沒有建立起嚴密的約束、激勵機制, “金飯碗”心理造成部分干部不思進取、安于現狀, 使部分鄉鎮干部養成了拖拉、疲沓、散漫、慵懶的工作作風。三是家長制作風及嚴格的等級觀念, 形成上下級之間感情隔膜和缺乏有效溝通。長期以來縣鄉兩級黨組織習慣強調鄉鎮干部應當如何如何, 提倡和要求得多, 而對鄉鎮干部的家庭生活缺少關懷, 缺少情感溝通, 也談不上心理疏導、精神慰藉。使得部分干部歸屬感迷茫, 認同感削弱, 凝聚力下降, 失去了進取精神和敬業精神。

( 五) 收入分配方面

鄉鎮干部工作責任大, 壓力大, 但工作環境差, 經濟待遇差。鄉鎮干部普遍訴說鄉鎮工作位卑言輕、收入微薄, 鄉鎮干部的工資水平遠遠低于省、市、縣同級干部的工資水平。《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的條款, 在鄉鎮基本上沒有實行。同時, 鄉鎮干部的工資都是以職級高低和職務高低而定, 至于貢獻大小, 干多干少, 沒有太大的區別。面對物價上漲、生活成本加大的實際, 鄉鎮干部的收入維持在較低水平。

( 六) 干部選拔任用方面

鄉鎮干部成長的平臺不寬, 調配空間不大。許多人感到提拔無望, 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鄉鎮干部的工作積極性。由于鄉鎮干部的選拔任用主要采用任命制, 仍存在“少數人選人”和“在少數人中選人”的弊端。加之任職年齡上的“一刀切”“層層遞減”“天花板”等助長了干部隊伍的浮躁情緒。特別需要重視“官場潛規則”已成為鄉鎮基層干部倦怠的主要因素。調查結果顯示, 部分鄉鎮干部坦承“官場潛規則”讓自己感到“無所適從”。在歷史上我國縣鄉一級是遠離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邊陲地帶”, 素有“山高皇帝遠”和“縣下惟宗族”的說法。目前在縣鄉一些地方, “潛規則”甚至勝過法律法規, 有的地方就像蜘蛛一樣編織出絲絲縷縷的關系網, 并沿著血緣、地緣、業緣、學緣、姻緣、官緣等多重關系網從低到高結成“蜂窩狀關系網”[1]。“官場潛規則”使一些鄉鎮干部產生了強烈的角色沖突感, 在角色沖突中深覺無奈, 備感困惑, 直接動搖了鄉鎮干部獻身事業的理想和信念, 產生迷惘而形成倦怠。

三、解決鄉鎮干部工作倦怠的對策思考

解決鄉鎮干部工作倦怠問題, 要以務實的態度和科學的智慧來解決, 必須辨證施治、多策并舉。

( 一) 強化理想信念體系建設, 提振“精氣神”

毛澤東曾經說過: “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2] ( P162) 一個人離開了精神就會意志不堅, 萬事畏難, 難以成就事業。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 是保持先進性的思想基礎。有了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就有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的崇高境界和強大動力。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曾反復強調:“為什么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 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 是因為我們有理想, 有馬克思主義信念, 有共產主義信念。”[3] ( P110) 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不畏艱難、不怕犧牲, 和平建設時期許多優秀黨員嘔心瀝血、無私奉獻, 最根本的是他們有著崇高的理想信念作支撐。反過來, 一些黨員干部在困難面前畏縮不前, 在大是大非面前搖擺不定, 甚至滑入腐化墮落的泥潭, 從根子上講都是理想信念不堅定, 忘記了入黨時在黨旗下的誓言。因此, 我們應當把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 切實做到堅貞不渝、矢志不移。

崇高而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對抗工作倦怠的最好武器。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 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 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4]十八大報告關于黨的建設八項任務中, 列在首位的就是“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4] ( P50) 。

古人云: 樹活風雨土, 人活精氣神。精, 指一個人的文化內涵; 氣, 指一個人的人格魄力; 神, 指一個人的思想靈魂。精氣神是一個人精神狀態的概括和成就事業的動力源泉, 是干事創業的發動機。只有精神抖擻, 一身正氣, 熱情飽滿, 才有沖天的工作干勁, 才有務實的干事作風, 才有創新的發展意識。人一旦沒有精神信仰, 沒有精神支柱, 沒有精神力量, 就沒有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 就會失去頂天立地的支撐點, 寫不出大寫的“人”來。我們應通過理想信念體系建設, 激勵鄉鎮干部, 做一個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人, 一個高尚的人, 一個純粹的人, 一個有道德的人, 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5] ( P653 - 654) 。

( 二) 整頓強化作風建設, 解決“庸散懶奢”

1. 強化教育。針對鄉鎮干部存在庸散懶奢等問題, 各級黨組織要引導他們以“慎獨、慎微、慎始、慎終”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方法加強自我修養, “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4], 常修為政之德, 常懷律己之心, 常念為民之情, 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不斷完善自我, 取得進步。

2. 強化民意推動。針對鄉鎮干部庸懶散奢等現象, 好的辦法就是聽取民意。要利用鄉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農民代表等公眾人物, 參與評議鄉鎮干部的黨風、政風、行風以及滿意度, 拓展輿論監督、社會組織監督和群眾監督的途徑。大力宣傳積極進取、勤奮工作的典型, 堅決鞭笞, 嚴厲批評消極倦怠的負面典型。

3. 加強監督檢查。加強對鄉鎮干部的監督檢查, 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加強對鄉鎮干部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情況的督促檢查, 促使鄉鎮干部真正把心思放在事業上、情感貼在民生上、作風落在求實上。加強對鄉鎮干部生活作風情況的督促檢查, 促使鄉鎮干部真正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 工作時間、業余時間一個樣。要特別注意強化行政效能監察, 加大明查暗訪力度, 積極開展效能質詢, 促進鄉鎮干部作風的根本好轉。

4. 強力懲誡倦怠。要明確貪污受賄徇私枉法是腐敗行為, 庸懶散怠也是一種腐敗, 必須對鄉鎮干部倦怠及時予以糾正和懲誡。要通過嚴格的責任制和嚴厲的懲罰措施, 形成對鄉鎮干部的震懾場。要權責相符, 失責必究。要制定詳細的可操作性的工作條例, 形成措施剛性, 反應迅速的問責機制, 真正發揮問責機制的警示作用。認真做好“六查”: 一查“在崗考勤”, 看工作狀態好差; 二查“請假銷假”, 看組織紀律性強弱; 三查“完成情況”, 看工作效率高低; 四查“業務水準”, 看工作責任心強弱; 五查“應急處理”, 看工作能力強弱; 六查“群眾評議”, 看群眾意見如何。對工作不負責任、不思進取、不在狀態者要較真碰硬, 對因工作倦怠造成危害者, 不管何人, 堅決問責。從而解決干部“不想干、不實干、不敢干、不會干”和“不愿擔當、不敢擔當、不會擔當”的問題。

( 三) 建立人文關懷激勵機制, 構建“人文之師”

基層干部是黨和國家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做好基層工作的骨干力量, 廣大基層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胡錦濤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戰略高度, 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廣大基層干部, 滿腔熱忱地支持和幫助基層干部做好工作”[6]。要給予鄉鎮干部相應的尊重、認可和贊許, 滿足他們的要求, 激勵他們的斗志, 提升他們的活力, 使他們在奮斗和奉獻中尋求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在工作中提升榮譽感、認同感、歸屬感, 在事業和工作中激勵他們的自豪感、成就感、幸福感、滿足感。

1. 從工作上支持。一是積極改善鄉鎮干部辦公條件和生活環境。二是工作上創造良好條件。對年輕同志或未曾經歷的業務工作, 既要講政策又要教方法, 幫助他們分析問題、掌握主動, 又不失時機給予具體指導。出現失誤和問題, 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求全責備, 不施放重壓。三是善用鼓勵。對鄉鎮干部的工作成就要給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表揚, 認真兌現獎勵, 鼓勵他們再接再厲, 繼續前進。四是適當“減壓”“減負”。不斷改進對鄉鎮干部的管理方式, 力求實效, 力避形式主義, 減少鄉鎮干部工作的無謂的時間浪費。嚴禁亂檢查亂評比亂達標等“擾民”之舉, 減輕鄉鎮干部的心理壓力, 使其安心工作。

2. 從政治上關心。風清氣正是干部人事組織工作的努力方向。鄉鎮干部選拔工作要力戒不正之風和“潛規則”, 干部考察工作要更深入更細致, 防止“帶病上崗”“帶病提拔”“邊腐邊升”等現象的發生, 避免老實人受氣、老實人吃虧、正直正派人受排擠受打擊報復, 提振廣大鄉鎮干部的信心。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 注重從鄉鎮基層選拔人才擔當領導干部, 把“政治上靠得住、群眾信得過、工作上有本事”的優秀基層干部選拔到重要崗位上加強培養鍛煉, 使鄉鎮基層干部感到政治上有奔頭、工作上有干頭。

3. 從生活上關愛。有83% 的受訪者建議, 鄉鎮干部處在“三農”一線, 理應享有比縣直機關干部更高的待遇才公平合理。因此對鄉鎮干部的生活、工作狀況要及時了解, 掌握情況。特別是對他們的住房問題、身體狀況要給予真切的關注。在他們遇到困難時, 要給予及時的幫助和關照。同時對鄉鎮干部實行一線傾斜, 在福利、交通、辦公通訊、住房方面給予政策性照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無論縣級財政多么困難, 任何時候都不能拖欠鄉鎮干部的工資薪酬, 更不能無故克扣鄉鎮干部的工資和福利。

4. 從心理上關懷干部。一是建立“健康檔案”。每年定期為基層干部進行體檢, 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二是鄉鎮群團組織要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和體育賽事等, 既促使干部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又為鄉鎮干部的身心健康打好基礎; 既放松身心, 又增進友誼。三是落實干部福利政策, 實行鄉鎮一線干部帶薪休假制度, 在保證各項工作正常進行前提下, 統籌安排基層干部帶薪休假, 有張有弛, 放松身心。四是組織干部學習心理健康知識, 使他們認識自身心理特點, 學會運用解決自己心理問題的方法技巧, 進行自我心理調試, 自我減壓, 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 四) 探索鄉鎮干部管理新機制, 打造“精銳之師”

古人云: “賢人在而天下服, 一人用而天下從。”[7]“用一君子, 則君子皆至; 用一小人, 則小人競進矣。”[8]從這個意義上說, “治天下惟以用人為本, 其余皆枝葉事耳”[9] 。所以鄧小平說: “選賢任能也是革命。”[10] ( P401) 當前要不斷探索改革, 完善鄉鎮干部管理新機制, 打造鄉鎮干部“精銳之師”。

1. 選拔干部要“雙眼向下”。要從鄉鎮干部中選拔優秀分子, 要注重培養選拔在基層默默奉獻、業績突出的干部, 比如, 在鄉鎮連續擔任黨政正職10 年以上且德能勤績突出的, 經考核可享受副縣級待遇; 在鄉鎮連續擔任副鄉級領導職務滿10 年以上的, 可晉升主任科員; 在鄉鎮工作累計滿10 年以上的科員, 可晉升副主任科員。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 可破格提拔重用。可有計劃、有組織地采取見習、培訓、掛職等形式進行鄉鎮與機關互相選拔干部的培養、鍛煉和交流。對于沒有鄉鎮工作經歷的干部, 要讓其“補課”到鄉鎮基層掛職鍛煉。

2. 建立鄉鎮領導班子重要崗位“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優勝劣汰”的機制。要通過“雙推雙考”增強鄉鎮干部使用的透明度, 為更多的鄉鎮干部提供競爭的機會和施展才華、實現理想的舞臺。真正把那些對工作有激情、對群眾有感情、對發展有貢獻的干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

3. 完善鄉鎮干部考核機制。考核是導向, 既要考核鄉鎮干部履行職責情況, 又要考核鄉鎮干部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業績, 既要注重提拔重用前考核, 更要注意年度考核和階段性考核, 選準、用好鄉鎮干部, 致力于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的氛圍, 讓肯干事的受尊重, 讓能干事的有舞臺, 讓干成事的有位置, 給德才兼備的人壓擔子, 給實績突出的人搭臺子, 給群眾公認的人鋪路子。

4. 改革鄉鎮干部招錄機制。鄉鎮干部要走本土化道路, 要在本地戶籍中招考鄉鎮干部, 特別要加大從優秀鄉村干部中選拔鄉鎮干部的力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 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 | 最新国产视频自拍2021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看片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 在免费的视频在线观看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