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龍耀等:信貸配給下的農業規模經濟與土地生產率

[ 作者:張龍耀?周南?許玉韞?吳比?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8-06 錄入:王惠敏 ]

一、引言

在現階段農地產權制度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在理論上能夠產生的農業投資激勵、正規信貸獲得能力改善和農業生產成本降低等效果能否實現仍存疑。一方面,在構建以“三權分置”為核心和以農地流轉為路徑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過程中,農地產權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盡管政府鼓勵農地流轉市場的發展,但整體上農地流轉市場的正規化程度仍不高。較短的農地流轉期限以及不規范的合約形式使得規模經營主體缺乏農業長期投資激勵(黃季焜、冀縣卿,2012;仇煥廣等,2017)。另一方面,由于農地經營權用于抵押時權能受限,規模經營主體的正規信貸獲得能力并沒有伴隨其經營規模的增加而得到相應改善。商業銀行出于貸款風險控制的考慮,要求貸款申請人提供價值能夠覆蓋貸款額度的充足抵押品,原先困擾小農戶的信貸約束問題可能也困擾著規模經營主體。在存在流動性約束的情況下,即使農業經營主體通過擴大經營規模進而產生了優化農業生產方式增加農業長期投資的激勵,但是,規模經營主體可能受制于信貸資金不足而無力響應上述激勵。基于此,本文擬研究的問題是:信貸市場不完善會對農業規模經營產生何種影響?是否會影響農業規模經濟的產生和土地生產率的提高?如果是,其影響程度有多大? 

二、數據來源與實證模型

(一)樣本數據來源

本文的數據來自2016年農業部對黑龍江和河南兩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調研。本次調研搜集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生產經營、技術創新和金融支持等方面的信息。抽樣調查的基本原則和思路如下:首先,根據農業經濟結構和經濟總體發展水平相近的原則確定樣本縣(市)。其次,在每個樣本縣或縣級市中隨機抽取30~40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其中,種植業規模經營主體的衡量標準為經營規模在30畝以上。由于本文重點關注種植業的規模經濟和土地生產率,因此僅選擇從事種植業(包括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規模經營主體樣本,經過篩選最終得到有效樣本976個。

(二)實證模型介紹

由于經營主體是否受到信貸配給與模型擾動項的相關性會產生內生性問題,回歸中利用信貸配給與經營規模交互項或是分樣本回歸來識別信貸配給對農業生產經營效率的影響,會導致估計結果有偏。對此,本文采用Maddala(1983)提出的內生轉換回歸模型(endogenous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以便解決內生性問題。內生轉換回歸模型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利用二元選擇模型(Probit 模型)完成對經營主體是否受到正規信貸配給的估計,從而獲得每個樣本受到信貸配給的概率,將其作為第二階段的修正參數并運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分別對被修正過的(未)受到信貸配給狀態下的被解釋變量進行回歸。

三、實證估計結果及分析

(一)基本實證結果與分析

實證結果匯報了利用內生轉換回歸模型考察信貸配給對規模經濟和土地生產率影響。模型第一階段回歸(以下簡稱“選擇方程”)的被解釋變量為經營主體是否受到信貸配給,第二階段回歸(以下簡稱“主方程”)的被解釋變量為單位產量成本或單位土地面積產量。核心變量為經營規模和畝均信貸規模。

在匯報的選擇方程回歸結果中,經營規模一(二)次項對信貸配給的影響并不顯著,說明經營規模的擴大并沒有降低經營主體受到信貸配給的概率。雖經營規模的擴大增強了經營主體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償債能力,但是,由于信貸需求規模增加,銀行必然提高抵押品要求,而鑒于農地經營權抵押受限,銀行并未增加信貸資金供給以滿足其需求,經營主體受到的信貸配給并未伴隨經營規模擴大而有所改善。

關于規模經濟,在受到信貸配給下的單位產量成本主方程中,經營規模一次項在10%的水平上表現出對單位產量成本顯著的正向影響,經營規模平方項的影響則不顯著。這意味著伴隨經營規模的擴大,單位產量成本會顯著提高。在未受到信貸配給下的單位產量成本主方程中,單位產量成本與經營規模呈現顯著的“倒U型”關系。信貸市場的有效支持使經營主體得以在擴大規模的同時以更有效率的農業機械設備和水利灌溉等基礎設施替代勞動力,實現低成本的農業經營模式,使我們觀測到規模經濟的存在。

關于土地生產率,在受到信貸配給下的單位土地面積產量主方程中,經營規模一次項在5%的水平上表現出對單位土地面積產量顯著的負向影響,而經營規模二次項的影響不顯著。這表明經營規模的擴大不利于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產量,即本文研究觀測到了經營規模與土地生產率之間的反向關系。在未受到信貸配給下的單位土地面積產量主方程中,單位土地面積產量與經營規模呈現顯著的“正U型”關系。缺乏足夠資金使受到信貸配給的經營主體在擴大經營規模的同時難以維持畝均物質資本投入強度,從而表現為經營規模對土地生產率的負向影響。對于未受到信貸配給的經營主體而言,由于在較大規模經營中存在規模經濟,單位產量成本的降低為維持或增加畝均投入提供了可能。

進一步地,對于受到信貸配給的經營主體而言,信貸資金的短缺對農業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既可能表現為經營主體擴大經營規模后無力購入農業機械設備或進行農業灌溉設施投資,也可能表現為降低畝均物質資本投入強度。因此,信貸資金應當表現出對成本控制或產量維持的顯著促進作用。對于未受到信貸配給的經營主體而言,此時其資金使用效率已經達到臨界點,即處于Foltz(2004)所說的信貸資金支持的“影子價格”為零的狀態。實證結果印證了這一點。在未受到信貸配給的兩個主方程中,畝均信貸規模的影響均不顯著。而在受到信貸配給的兩個主方程中,畝均信貸規模對單位產量成本和單位土地面積產量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二)不同信貸配給類型下效率損失的比較

進一步地,本文估計出,對于受到信貸配給的經營主體而言,信貸配給使其單位產量成本提高21.78%,單位土地面積產量減少26.93%,且數量型信貸配給對單位產量成本和單位土地面積產量的不利影響高于自我信貸配給的影響。

四、主要結論與啟示

本文利用2015年黑、豫兩省976個農業規模經營主體樣本的截面數據,采用內生轉換回歸模型考察了信貸配給視角下農業生產經營的規模經濟與土地生產率。結果顯示,在中國特殊的農地產權和抵押制度下,擴大經營規模對單位產量成本和單位土地面積產量的影響受到信貸市場不完善的制約。一方面,對于受到信貸配給的經營主體,其單位產量成本隨經營規模的擴大而增加,而對于未受到信貸配給的經營主體,他們能夠進行更有效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受制于資金短缺,擴大經營規模會降低經營主體的畝均投入強度,進而降低單位土地面積產量。進一步地,本文估計出,對于受到信貸配給的經營主體而言,信貸配給使其單位產量成本提高21.78%,單位土地面積產量減少26.93%,且數量型信貸配給對單位產量成本和單位土地面積產量的不利影響高于自我信貸配給的影響。因此,通過推動適度規模經營解決農民增收和糧食安全問題的政策目標能否實現,受到農地產權和抵押制度不健全、信貸市場不完善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文認為,在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同時,政府應當進一步建立完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規范農地流轉市場,以合同的形式穩定經營主體的農地經營權預期,使其有激勵對農地進行長期投資。同時,未來應當在繼續放寬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限制的基礎上,不斷加強農地估值、流轉系統平臺建設,探索農地經營權這類特殊資產的抵押處置機制。此外,應繼續鼓勵金融創新,使經營主體除了可以憑借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緩解流動性約束之外,還可以借助信用評分、小組貸款、供應鏈金融等不依賴于傳統抵押物的信貸制度獲得信貸資金,從而在緩解其信貸配給的同時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規模經濟并提高土地生產率。

作者:張龍耀1,2 周南1  許玉韞1 吳比3  作者單位:1 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2 南京農業大學江蘇農村金融發展研究中心;3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經濟》2018年第7期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的视频 | 日韩欧洲在线高清一区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夜夜久久久精品不卡 | 中文欧美一区不卡二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