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為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奏響了農村與城市全面發展“協奏曲”。
鄉村振興不僅是新時代主要矛盾轉化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歷史交匯期鄉村文化發展提出的新任務。從主要矛盾的轉化來看,城鄉發展失衡、鄉村發展滯后,這些構成了嚴重制約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薄弱環節。從系統學的角度來看,“三農”問題本質上是一個鄉村系統可持續發展問題,所以鄉村振興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在尊重鄉村基礎上再發現和提升傳統的鄉村價值。
巨大而飛速的社會變遷,使得傳統的農村社會結構遭受前所未有的沖擊,一些地方村莊空心化、農民老齡化、鄉村治理灰色化等問題凸顯。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的現實境況,構成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邏輯起點。因為,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直接決定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質量。一旦缺乏對鄉村價值體系的體察,就難以適應農民的生產與生活,更談不上傳承優秀鄉村文化。因此,如何以鄉村價值系統為基礎,發現與提升鄉村內在價值,推動城鄉均衡發展,是當前必須破解的重大課題,也是我國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
二
鄉村振興取決于鄉村能否治病強身、轉型發展,是否立足于發展與振興基本規律。2017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首先要深刻理解“城鄉融合”,這是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一個全新提法。城鄉關系是最基本的經濟社會關系,從“城鄉統籌”到“城鄉融合”,深刻體現了黨中央對城市與鄉村關系的新定位、新理念,它意味著以城鄉融合發展為方向,以凸顯鄉村價值為關鍵,以創新制度供給為保障,重塑城鄉關系。針對嚴峻的“鄉村病”,我們必須改變鄉村人才、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僵化格局,加快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格局。
一是疏通資本、智力、技術、管理下鄉渠道,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形成城鄉融合新格局。二是順應新時代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變化,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三是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推進農村一業融合發展,讓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成為農民增收新亮點、城鎮居民休憩新去處、農耕文明傳承新載體。
三
當前,鄉村圖景已經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社會主體由穩定性轉向流動性,社會結構由緊密性轉向松散性,社會生活由同質性轉向異質性,社會價值由一元性轉向多元性,社會治理由威權性轉向碎片性。必須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按十九大報告所要求的,“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一是要精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優化鄉村人口結構,提高鄉村人力資本質量,造就一支真正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二是要大力推廣地方鄉賢文化品牌,充分發揮新鄉賢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與示范作用。使村民操守更有法度、價值更有引領,最終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三是要格外警惕城市資本以“鄉村振興”之名裹挾農民,避免出現泡沫化的農村農業“三產化”。畢竟,不是所有農村都具備發展鄉村旅游、觀光農業和民宿經營的條件,都能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推進農業現代化首要目標是保障糧食安全。四是要真正確立村莊經濟共同體與文化共同體協同發展的戰略思維,以鄉村文化共同體作為鄉村重建的內生動力。農村精英流入城市,造成農村文化支柱力量的抽離,嚴重影響了基層農村傳統的常態性社會關系結構。所以,我們要從村莊文化共同體建設切入,促使經濟共同體與文化共同體的共生互濟。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作為我國新時代的一個戰略轉型,鄉村振興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我們要立足國情農情,立足本地條件,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增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美好生活不應該只是經濟上的“富”,而是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只有把鄉村文化振興與國家資源下鄉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把握巨變時代鄉村建設的“牛鼻子”。
作者單位: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湘南學院基地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