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也是西部民族地區鄉村變遷的四十年。西部民族地區鄉村變遷改變的不僅是村落形態,而且改變了鄉村的經濟形態和人口結構,實現了從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轉變。雖然西部民族地區還存在不少深度貧困村,但改革開放帶給西部民族地區鄉村的變化是巨大的,無論是基礎設施條件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整體上都有很大提高。四十年的鄉村變遷,構建了西部民族地區鄉村新格局,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
國家和農民是推動鄉村變遷的主體
西部民族地區鄉村四十年變遷誰是推手?國家和鄉村農民。國家的政策導向為鄉村變遷提供了外部動力,農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為鄉村變遷提供了內生動力,二者的合力作用推動了西部民族地區鄉村變遷。改變西部民族地區鄉村落后面貌、建設美麗的鄉村一直是國家的追求,人民的期盼。我國鄉村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怎么建設?鄧小平提出的“兩個大局”思想回答了這個問題。改革開放四十年,發展分兩個階段:前二十年,內地支援沿海;后二十年,沿海支援內地。由于發展先后戰略布局原因,東西部差距拉大,出現了東部鄉村像歐洲、西部鄉村像非洲的景象。縮小中西部差距是改革開放后二十年的主旋律。也由此催生了促進西部民族地區發展的系列政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牽引著西部民族地區鄉村變遷。改革開放初期,西部民族地區鄉村基本上處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農民能吃飽穿暖就很滿足,缺乏商品意識,以至于當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西部民族地區鄉村很難走出自然經濟狀態,直至今日還有少數鄉村仍處于自然經濟狀態。由于各鄉村所處的區位和民族的歷史文化差異,導致了農民對市場經濟的認知不同。交通方便的、離城鎮較近的鄉村對市場經濟認知度較好,主動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抓住了發展機遇,發展較快;交通閉塞、遠離城鎮的鄉村對市場經濟認知度較差,對市場經濟適應度差,喪失了發展機遇,發展緩慢。但從整體上來說,市場經濟體制促進了西部民族地區鄉村的發展。
西部政策、民族政策、扶貧政策助力西部民族地區鄉村變遷。西部民族地區鄉村集西部和民族地區為一體,且多為貧困鄉村,國家在政策支持上力度較大。西部民族地區自身財力不足,改變鄉村面貌能力不夠,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改善、教育衛生文化體育事業發展、農民的社會保障等方面財力支持主要來源于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和對口支援單位的援助。西部民族地區財政自給率低,2017年西部民族八省區的財政自給率分別是:西藏11.05%,青海16.08%,寧夏30.43%,新疆31.58%,廣西32.87%,云南33.02%,貴州35.04%,內蒙古37.66%。沒有國家政策的支持,這樣的財政自給率無法改變西部民族地區鄉村貧窮落后的面貌。要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個百年目標,落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西部民族地區鄉村成了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20年要全面脫貧,五級書記抓脫貧攻堅,西部民族地區的鄉村發展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農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動著西部民族地區鄉村變遷。鄉村變遷不僅體現在外部環境改變,也反映在人們的經濟生活和人口結構變化之中。人口流動是西部民族地區鄉村變遷的主線,它既是西部民族地區鄉村發展的動力,也是西部民族地區鄉村發展的障礙。西部民族地區鄉村人口流動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為了增加收入外出務工。多數鄉村除了傳統的產業外沒有其它收入來源,不能滿足村民的生活,外出務工成了村民的最佳選擇,甚至在一些地方把外出務工當成脫貧致富的渠道。以恩施自治州為例,2017年全州401萬人口,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達88.7萬,農村人口平均每3個人有1個人外出務工,外出務工收入達372億;而當年全州生產總值只有801億,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只有160億。由此可見,外出務工對于西部民族地區鄉村發展的重要性。二是為了改善環境移民搬遷。隨著城鎮化政策的實施,農民進城也變得容易。一些有了一定經濟實力的人在城鎮購置房產,搬遷進城;也有一些深度貧困的人口由于居住地不適宜生存發展,由政府移民搬遷到城鎮附近。三是升學就業離開故土。許多村民把升學作為改變子女命運的路徑,升學就業后一般不會再返回農村務農。人口流動的結果是給鄉村帶來了財富,外出務工人員把他們掙得的錢大多帶回農村建房,一家一棟樓房的不是少數,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加速了鄉村發展;但同時也帶來鄉村人口的空心化,留守在農村的青壯年少,幾乎都是老弱病殘人口,鄉村普遍缺乏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強、身體素質好的青壯年,導致鄉村發展的人力資源障礙。
鄉村分化是鄉村變遷的必然結局
四十年鄉村變遷導致西部民族地區鄉村分化。改革開放之前,由于實行計劃經濟體制,西部民族地區的鄉村之間存在差異但差異不明顯。改革開放以后,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生產要素逐步向生產效益高的鄉村流動,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共同貧窮局面被打破,鄉村之間的貧富差距拉大,甚至出現改革開放前具有自然經濟優勢的魚米之鄉在改革開放之后缺乏商品經濟優勢而成為貧困之鄉、改革開放前沒有自然經濟優勢的貧困之鄉在改革開放之后成為發展商品經濟的富裕之鄉。鄉村變遷使原有的鄉村格局重新洗牌,逐漸分化為服務城鎮化鄉村、產業發達鄉村、隱形衰落鄉村和顯性衰落鄉村。
服務城鎮化鄉村是位于城鎮近郊、在城鎮化發展中為城鎮化服務的鄉村。在城鎮化的進程中,許多城鎮中的配套服務需要完善,這給近郊農民創造了一個新的就業機會,他們早出晚歸,從事服務城鎮化需求的行業,如家政、保姆、看護、保安、建筑等力所能及的行業,在服務城鎮化的過程中發財致富。這類鄉村的村民過著近似城鎮居民的生活,拿著工資,按時上下班,只是他們住在離城鎮有一定距離的鄉村,他們的生活還具有鄉村的味道。他們中也有一部分人隨著城鎮化步伐的推進,土地逐步被征用,在征地拆遷中村民獲得補償,一個家庭突然間獲得幾十萬上百萬收入,一夜暴富起來。與此同時,被拆遷的村民失去土地,住進高樓大廈,加入城鎮化行列。
產業發達鄉村是依托鄉村資源優勢、形成了支撐村民致富的支柱產業的鄉村。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一些鄉村利用本地資源優勢逐步發展起效益較好、收入較高的支柱產業。依靠這些產業,村民可以在本地獲得高于或等于外出務工的收入。村民以發展本地產業獲得收入為主,少有外出務工的村民。這類鄉村交通便利,人居環境較好,村民的生活水平較為富裕,有車有房,人丁興旺,安居樂業。產業發達鄉村是靠村民干出來的鄉村,這類鄉村既要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又要有頭腦精明的領路人,還要有村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能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建成這樣的鄉村。
隱形衰落鄉村是適應于人居、但缺乏致富的支柱產業支撐的鄉村。在一些無資源優勢、無特色產業的地方,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僅靠傳統產業已不能解決生計,大部分村民要靠外出務工獲得收入。但這些鄉村交通較為方便,山清水秀,人居環境好。村民在外務工賺錢后回到家鄉修建住房、改善家庭生活。這類鄉村家家戶戶建有漂亮的樓房,鄉村公路鄰近或到達農戶,逢年過節,外出務工者返鄉,鄉村公路上車輛如流、交通擁擠。這類鄉村在繁榮的外表下潛在著產業、人口和文化的衰落:傳統產業和耕作方式沒有改變,甚至不如改革開放前的狀態,出現土地無人耕種的現象;村中日常居住人口少,冷清寂寞,長期居住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缺乏生機;傳統的民族文化活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電視和網絡,由于長期在外務工,會講少數民族語言的人越來越少,一些少數民族村落的民族語言正在逐步消失。
顯性衰落鄉村是地理環境惡劣、不適應人居且無致富的支柱產業的鄉村。在西部民族地區有一些鄉村處于高山溝壑之中,出行十分不便,飲水、供電、網絡等基礎設施特別落后,改善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難度較大、成本極高,人居環境難以改善。由于產業落后,村民在當地難以靠傳統產業維持生計,不得不外出務工,多數外出務工人員不再選擇回鄉。政府在脫貧攻堅時,由于無法投巨資改善人居環境,只得對這些村民實行異地搬遷安置。這類鄉村呈現明顯衰落:土地大面積拋荒,人口急劇減少,有的甚至無人居住。
鄉村分化要求鄉村振興必須分類施策
鄉村振興必須從鄉村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制定辦法。西部民族地區鄉村變遷出現的鄉村分化結果為鄉村發展提供了分類施策的依據。不同類型的鄉村特點不一樣,在鄉村發展中功能定位也不一樣,國家的發展重點和支持政策也應該不一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像精準扶貧一樣一戶一策,要實行一類鄉村一策。針對不同類型的鄉村,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該舍棄的要舍棄,該發展的要發展,不是每一個村都要達到同樣的標準,否則國家投入大量的物力財力,還不一定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中人是核心,堅持以人為本,以人居意愿為基礎,確立各類鄉村的興廢。鄉村振興中產業是支撐,沒有致富的產業支撐就留不住人,缺乏人的鄉村不是振興的鄉村。鄉村振興的重點是改善人居環境,既要改善水電路網等硬環境,又要改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軟環境,讓居住在鄉村的人享受到城市的生活,提高居住在鄉村里的人幸福指數。
服務城鎮化鄉村要定位于城鎮化鄉村,按照亞城鎮化標準建設。2017年西部民族八省區的城鎮化率分別是西藏30.9%,貴州46.2%,云南46.69%,廣西49.21%,新疆49.38%,青海53.07%,寧夏57.98%,內蒙62%,除內蒙以外,其余省區均未達到58.52%的全國平均水平。在未來的城鎮化進程中,西部民族地區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現有的服務城鎮化鄉村在將來很有可能被攤大餅式的城鎮化而城鎮化。而且這類鄉村的村民大多數是住在鄉里,工作在城里,因而要把這類鄉村當做城鎮化鄉村對待。這類鄉村的建設可仿照城鎮標準但略低于城鎮標準建設,相對集中規劃,統一設計標準,統籌環保建設和管理,開通城鎮到鄉村的公交,實現公路戶戶通,建設必要的文化體育設施,為村民在城鎮上班創造便利條件、在鄉村居住創造舒適環境,讓村民同城里人一起工作,享受比城里人更舒心的鄉村居住環境。
產業發達鄉村要定位于生態保護鄉村,按照環保標準規劃建設。產業發達的鄉村一定是人氣聚集的地方,人越多的地方環境越容易受到破壞。西部民族地區鄉村早期產業發展起來的時候,由于環保成本較高,加上村民環保意識薄弱,對于環保問題考慮不夠,一旦產業發展起來,對環境的影響也是十分大的。如石料開采,毀壞了山體,破壞生態;發展養豬,排泄物處置不當,臭氣熏天,污染環境等等。這些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產業若不注重環境保護,是不可持續的。發展產業既要能讓村民增收,又要不破壞人居環境,就必須重視生態保護、防止環境污染。這類鄉村要按照環保標準對已有產業配套建設環保設施,對新上產業實行產業與環保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并且要根據人口聚集程度規劃建設生活的環保設施,確保人居環境良好。對于產業發達的鄉村國家在環保建設上要予以資金支持,僅靠鄉村是無法解決的,若政府只是簡單地強制要求環保,可能就會垮掉產業。
隱性衰落鄉村要定位于生態宜居鄉村,按照康養產業標準建設。隱形衰落鄉村衰落的是產業、人口和文化,優勢是生態宜居。正是因為這一優勢,大多數外出務工者最后選擇了在家鄉建房,他們像候鳥一樣春節回到家鄉,節后返回工作崗位。這類鄉村振興的關鍵是要有人氣,沒有產業又難以聚集人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人們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城市居民已不滿足于城市的生活,他們羨慕鄉村的環境,或利用節假日、或在退休后紛紛涌向農村休養,這給隱性衰落的鄉村帶來了產業發展的機遇。隱性衰落鄉村要按照康養產業的要求來建設,發展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利用民居開辦民宿;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水電路網等條件,營造便利舒適的生活環境;要建立酒店、醫院、圖書室、體育活動中心等場所,提高第三產業的服務能力,要讓城市居民在鄉村享受到清新的空氣和美好的環境的同時也享受到城市的生活保障;要改變鄉村的衛生觀念,實施改廁工程,有序發展養殖業,加強環境衛生管理,營造清潔衛生的鄉村面貌。
顯性衰落鄉村要定位于生態恢復鄉村,按照旅游產業或退耕還林標準建設。顯性衰落鄉村的人居環境差,產業發展支撐不足,村民的居住意愿弱,這類鄉村投資改善基礎設施的成本大、效益不高,國家不宜投入巨資支持發展,可將其村民異地搬遷安置,逐步使其自然消亡。這類鄉村在沒有人居住后,破壞的生態可以慢慢自然恢復,由于其自然環境惡劣的特殊性,可能成為探險目的地或旅游景觀,政府可以本著重保護、輕效益的原則,將其納入地方旅游規劃作為旅游景點建設。也可以作為退耕還林,修復生態,發揮其水土保持作用和生態保護功能。
作者系湖北民族學院 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6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