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論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提出,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就扶持小農戶、提升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能力,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出多項政策措施。
有人認為之所以要促進小農戶發展,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口多。從歷史上看,人口對生產方式的選擇有很大影響,東亞國家普遍人口密度較大,工業化和城市化之前大都經歷過土地改革,即使是經歷了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從事農業的人口仍然比較多,不得不面對小農戶的問題。稍有不同的是,日本農村空心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農村人口迅速減少,農業勞動力嚴重不足。筆者曾在日本長崎看到一塊稻田上標注有多家公司的名字,原來這些公司“承包”了這塊稻田,不時派人前來耕種?,F在,中國一些農村也面臨著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可見農業人口多只是支持小農戶發展的原因之一,而不是主要原因。
也有人認為,獨特的地理條件導致了中國農業不能完全實現規模經營——中國有許多山地和丘陵地區,不適宜大規模機械化作業,因此無法形成規模經營。其實,歐美許多國家也有大量山地和丘陵,但并沒有因為這些地方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而保留小農戶。這些地方不適宜大規模機械化作業,或者被放棄,或者轉型為旅游業、畜牧業或其他產業。在山地和丘陵地,小農戶的生產方式可能被公司化的農業經營所代替,山地和丘陵盡管不適合規?;洜I,但也不是發展小農戶的主要原因。
中國小農戶之所以存在并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小農戶有其獨特優勢,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可以發揮特殊的作用。
其一,小農戶是家庭經營的,屬于自我雇傭,與手工業的家庭作坊有類似之處,而不同于雇工經營的農業公司。這種生產方式與農業的生產特點相適應。農業是一個自然生長過程,生產時間長,且工作彈性很大,很難進行監管,因此需要勞動者高度的自覺性和主動的工作精神。家庭經營將收益和勞動的付出直接聯系在一起,幾乎不需要進行監管。依靠雇工經營的規?;r業很難達到家庭經營的管理水平,道理就在這里。
其二,家庭經營可以通過兼業來最大效率地利用勞動力。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很強,有農忙和農閑之分,在農閑時期,農業勞動力可以外出季節性打工,或者從事家庭副業來補充農業收入的不足。農業勞動力可以靈活地在農業和非農業之間進行轉換,特別是那些有手藝的農民,可以充分利用農閑時間,做手藝活增加收入,維持比較好的生活。雇工經營則不同,不管農閑或農忙,都要給雇工支付工資,這就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一些農業公司經營虧損,除了投資過大和市場波動以外,不能充分利用勞動力和管理成本太高,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其三,小農戶的土地面積有限,投入在土地上的勞動會比較多,土地產出效率往往比大規模粗放經營的農場要高。規模化經營往往是以減少單位土地產出為代價的,小農戶經營則可以增加土地的生產效率,這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意義尤為重要。
第四,小農戶為農業的多樣性創造了條件。規模化的農場往往集中于單一作物的生產,從農業生態學來看,這種生產方式帶來了許多問題。因為作物品種單一很容易誘發病蟲害,為防治病蟲害就會大量使用農藥,造成食品安全問題。小農戶的農業生產規模小,生產可以多樣化,不同的農戶和不同的地塊都可以種植不同的作物,也可以飼養不同的牲畜,有利于保持農業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的豐富性。在全球農業生物多樣性下降的今天,發展小農戶除了具有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還具有重要的環境意義。
現實中,小農戶因為生存環境的變化而面臨不小的壓力,并產生了許多問題。如隨著農民大量外出務工,一些小農戶不重視農業,采取更加粗放的農業生產方式,在農業上投入勞動很少,簡單地施用農藥和化肥,產生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一些地方為推動產業化和適應市場,要求所有小農種植單一作物,造成農業生物多樣性降低。推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要支持小農戶充分發揮優勢,揚長避短,并充分發揮政策杠桿作用,鼓勵各地采取貼息、獎補、風險補償等方式,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農業農村,帶動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北京青年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