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龍耀等:自然災害沖擊與農戶信貸獲得水平

[ 作者:張龍耀?徐曼曼?劉俊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4-12 錄入:王惠敏 ]

一、引言

一直以來,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有限,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中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條件,成為世界上受自然災害影響最大、因災死亡人數最多以及因災經濟損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同時,農業自然災害類型多、頻率高、季節性強等特點嚴重影響農業產出,而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受自然災害沖擊較頻繁,因此大多農戶家庭特別是以農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農戶家庭受災更嚴重。一般農戶應對自然災害沖擊的事后風險管理策略包括正規與非正規管理策略,而正規風險管理策略又包括來自政府的援助和來自市場的援助,前者包括接受社會援助、現金轉移等,而大多受災者難以完全依靠政府救濟等正規機制恢復正常的生產和生活水平,后者主要是指正規信貸。對于正規信貸策略的有效性,現有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結論。究其原因,可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然災害沖擊的衡量。以往研究均以具體自然災害事件為背景,取量化的自然災害損失作為自然災害沖擊的代理變量,未區分自然災害沖擊頻率。實際上,相較于短期或者偶發的自然災害可能對農戶造成的暫時性沖擊,頻發自然災害對農戶造成的持續性傷害和收入沖擊更有可能影響到正規信貸部門的信貸供給意愿。二是現有文獻未考慮農戶其他風險管理策略的可及性對農戶信貸策略使用的影響。在其他風險管理策略有效的情況下,農戶可能會使用其他風險管理策略,從而降低對正規信貸策略的依賴,那么,此時正規信貸獲得水平并不能完全反映信貸策略的可及性和有效性。鑒于此,本文集中研究以下三個問題:第一,自然災害沖擊是否影響農戶的正規信貸獲得水平?第二,不同自然災害發生頻率地區農戶的正規信貸策略可及性和有效性是否一致?第三,農戶其他風險管理策略(譬如預防性儲蓄、商業保險、非正規信貸以及政府轉移支付等)與信貸策略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它們能否對正規信貸形成有效的替代或互補?

二、理論機制分析

理論上講,自然災害沖擊對農戶信貸獲得水平的影響主要通過兩個渠道,即信貸需求效應和信貸供給效應。在信貸需求效應方面,自然災害沖擊導致農產品歉收、資產損失等,對農戶收入和資產存量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會降低農戶預期收入。一方面,由于消費慣性,農戶需要通過信貸平滑消費;另一方面,農戶恢復生產、重建住房或購買生產資料等均需要資金支持,因此,平滑消費和恢復生產均使得遭受自然災害沖擊地區的農戶信貸需求增加。從信貸供給效應來看,正規金融機構在受到自然災害沖擊地區的信貸供給主要受到風險規避渠道和資產損失渠道的影響。但是,長期自然災害沖擊與短期自然災害沖擊對信貸供給的影響可能存在差異。對于長期遭受自然災害沖擊的地區,一方面,出于風險和成本的考慮,金融機構可能限制網點設置數量甚至撤銷網點,導致金融供給相對較少;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災害可能造成農戶資產損失和可抵押資產減少,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也會使農戶預期收入的不穩定性增加,正規金融機構考慮到抵押品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可能會采用相對審慎的信貸審批政策,從而使得長期遭受自然災害沖擊的農戶的正規信貸可得性受限,即正規信貸供給不會隨著信貸需求的增加而增加,自然災害頻發區的農戶正規信貸獲得水平可能較低。相比于遭受長期自然災害沖擊的災害頻發區來說,受到短期自然災害沖擊的地區的正規信貸供給可能不會受此影響。主要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短期自然災害的發生不會影響金融機構網點的長期設置規劃;另一方面,短期自然災害沖擊造成的資產破壞或收入下降等影響都只是暫時的,當農戶通過信貸、援助等方式恢復生產后,農戶就有能力償還債務。因此,短期自然災害沖擊可能不會導致金融機構減少信貸供給或者調整信貸審批標準,恰恰相反,正規信貸供給可能會隨著農戶信貸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說1:

假說1:受到長期自然災害沖擊的農戶正規信貸獲得水平較低,受到短期自然災害沖擊的農戶正規信貸獲得水平較高。

進一步地,如上文所述,受到短期自然災害沖擊時,正規信貸供給可能會隨著信貸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短期自然災害強度越大,對農戶家庭造成的資產和收入損失越嚴重,農戶信貸需求越大,農戶最終獲得的信貸也越多。由此,本文提出假說1.1:

假說1.1:短期自然災害強度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水平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即正規信貸獲得水平隨著短期自然災害強度的增大而增加。

無論遭受長期還是短期的自然災害沖擊,農戶都可能會積極采取一些事前風險管理策略來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災害,如進行預防性儲蓄、購買商業保險等。此外,農戶還會通過非正規信貸、私人轉移性收入或者來自政府的公共轉移性收入獲得資金應對沖擊和平滑消費。因此,若以上風險管理策略有效,則它們可能對農戶正規信貸形成一定的替代。據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說2:

假說2:預防性儲蓄、非正規信貸、私人轉移性收入、公共轉移性收入和商業保險等風險管理策略可以顯著降低受自然災害沖擊的農戶對正規信貸的依賴。

三、實證分析結果

為檢驗上述研究假說,本文基于2014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分別使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探究長期自然災害沖擊、短期自然災害沖擊以及不同強度和類型的自然災害沖擊對農戶正規信貸可得性和信貸規模的影響,同時,使用2016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檢驗自然災害沖擊對農戶正規信貸是否存在滯后效應,最后將自然災害沖擊與其他風險管理策略的交互項對正規信貸可得性和信貸規模分別進行Probit和Tobit回歸,以檢驗其他風險管理策略的有效性。

自然災害沖擊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水平的實證結果表明,長期自然災害沖擊不會顯著提高農戶正規信貸可得性和正規信貸規模,短期自然災害沖擊對農戶正規信貸可得性和正規信貸規模有顯著正向影響。進一步檢驗自然災害沖擊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水平可能存在的滯后性,發現2010~2013年發生自然災害沖擊對農戶2015年正規信貸可得性和信貸規模的影響不顯著,即自然災害的影響不存在顯著的滯后性。同時,短期自然災害沖擊強度越大,農戶正規信貸獲得水平越高。從自然災害類型來看,主要影響農業生產的自然災害對農戶的正規信貸可得性和信貸規模有顯著正向影響,而主要影響農戶生活的自然災害則沒有顯著影響。同樣,使用CFPS2016數據檢驗短期自然災害沖擊強度是否存在滯后效應,結果顯示,在控制了地區虛擬變量后短期自然災害沖擊強度和類型對農戶正規信貸可得性和信貸規模的影響均不存在顯著的滯后效應。

其他風險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檢驗結果顯示,長期自然災害沖擊與風險管理策略的交互項和短期自然災害沖擊與風險管理策略的交互項對正規信貸可得性和信貸規模的影響的估計結果基本一致,同時,使用不同年份農戶數據得到的估計結果亦保持一致。首先,預防性儲蓄與自然災害沖擊的交互項對正規信貸可得性和信貸規模均有顯著負向影響,其次,非正規信貸與自然災害沖擊的交互項在1%的水平上對正規信貸獲得水平有顯著正向影響,即在受到自然災害沖擊的地區,非正規信貸與正規信貸形成互補關系。另外,私人轉移性收入和公共轉移性收入與自然災害沖擊交互項的影響不顯著,而商業性保險與自然災害沖擊交互項對正規信貸獲得水平有顯著正向影響,這意味著商業性保險與正規信貸同樣是互補關系。

四、結論及啟示

本文基于CFPS數據研究了自然災害沖擊下農戶的正規信貸獲得水平,檢驗了長期自然災害和短期自然災害沖擊、不同強度和不同類型自然災害沖擊對農戶正規信貸可得性和信貸規模的影響,并進一步檢驗了農戶其他風險管理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發現,長期自然災害沖擊對農戶正規信貸獲得水平無顯著影響,而遭受短期自然災害沖擊的農戶正規信貸可得性和信貸規模均顯著較高,這反映出正規金融機構在自然災害頻發區和偶發區可能采取差別化的信貸供給策略和信貸審批標準。因此,災害頻發區的農戶無法將正規信貸作為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進一步地,短期自然災害沖擊強度大以及受到影響農業生產的短期自然災害沖擊時,農戶的正規信貸可得性更高,信貸規模更大;而當發生主要影響生活的自然災害時,農戶難以獲得正規信貸的支持。此外,本文使用滯后年份數據檢驗自然災害沖擊對家庭正規信貸獲得影響的滯后效應,結果發現不存在顯著的滯后效應。對農戶其他風險管理策略有效性的檢驗結果顯示,預防性儲蓄仍然是農戶應對自然災害沖擊最主要的風險管理策略,能夠顯著降低農戶對正規信貸的依賴。非正規信貸和商業性保險與農戶正規信貸形成有效的互補關系,但兩者應對自然災害沖擊的作用有限。此外,私人轉移性收入和公共轉移性收入均難以對正規信貸形成有效的替代或互補,表明當前中國農村轉移支付體系在應對自然災害沖擊時的作用有限。

據此,本文得到以下政策啟示:首先,自然災害沖擊是導致農戶貧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在制定金融政策時應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區自然條件的差異,重點關注自然災害頻發區的正規信貸供給情況,通過差別化監管政策和補貼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在此類地區開設網點并增加供給。其次,對于受到災害沖擊的農戶而言,生產性信貸和消費性信貸都非常重要,而金融機構主要為農戶提供生產性信貸,對農戶消費性信貸的供給不足。未來應當在完善農村信用體系的基礎上,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金融創新,探索契合農戶消費信貸需求特征的金融產品。最后,上級政府應該完善自然條件較差、自然災害頻發地區的轉移支付和災害救助體系。同時,應大力發展農村政策性保險和商業性保險市場,為農戶構建全方位的保障網,有效防止因災致貧和因災返貧。

作者:張龍耀1, 2  徐曼曼1  劉俊杰3   作者單位:1 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2 江蘇農村金融發展研究中心; 3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經濟》2019年第3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三级A∨在线观看 |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一区二区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蕉 | 先锋影音最新在线资源网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