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楊陵村莊公共空間建設為例
鄉土文化蘊含著地方優秀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等,在凝聚人心、淳化民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鄉村村民家園情懷和集體意識的催生劑和觸發器。近年來,國家對鄉土文化的關注度持續攀升,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注重實踐與養成、需求與供給、形式與內容相結合,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產生活各方面”;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鄉村公共空間歷來是鄉土文化的重要載體,但在城鎮化發展以及鄉村建設的快速推進中,其公共性不斷減弱,以及承載的鄉土文化特性也逐漸喪失……因此,重新激活公共空間的鄉土文化傳承功能在當下鄉村的物質空間建設中變得極其緊迫。本文通過文獻梳理,分析鄉村公共空間的演變歷程,剖析當今鄉村公共空間在建設層面存在的問題,并以北斗城鄉工作室在楊陵駐村建設實踐為例,以鄉土文化傳承為視角,探索了鄉村公共空間的營建策略,以期為鄉村建設中發揮公共空間的重要價值、傳承地方文化提供思考與借鑒。
1.概念解析
1.1鄉土文化
鄉土文化是在農村這個特定的環境中世代傳承的、內容豐富的、系統多樣的文化脈絡,不同的學者對其也有不同的理解與看法。劉春蘭認為鄉土文化是農民群體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特定區域的共性文化積淀;蘇日娜認為鄉土文化是關于自然與社會的實踐經驗和認知體系;李維、張體敏認為鄉土文化是帶有濃郁地方色彩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總和。
本文所探討的“鄉土文化”主要是指農村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民俗風情、古建遺存、生活理念、傳統技藝等,其通常蘊含于鄉土物質實體之中,并成為當地居民繁衍發展的精神寄托,對提高村落凝聚力有著重要作用。
1.2鄉村公共空間
對于鄉村的公共空間,城鄉規劃學科的戴林琳,徐洪濤認為鄉村公共空間是作為容納村民公共生活及鄰里交往的物質空間,是村民可以自由進入,開展日常交往、參與公共事務等社會生活的主要場所;社會學學科的曹海林指出鄉村公共空間是指社會內部業已存在的一些具有某種公共性且以特定空間相對固定下來的社會關聯形式和人際交往結構形式。
本文所指的鄉村公共空間是以承載村民的日常交往、民俗節慶等公共活動為主的,具有村莊記憶,體現鄉村秩序的物質空間載體。包含村口、街頭、(老)樹下、河邊、廣場、祠堂、廟宇等,此外還有各種鄉村民俗節慶、婚喪嫁娶等儀式場合。
2.鄉村公共空間演變歷程
2.1村民自治下的空間活力(1949年以前)
傳統鄉村社會,農民在水塘邊、曬場、田間地頭等進行著日常交流、紅白喜事等活動,該類活動有著較強的重復性,因此其所依附的空間使用頻率逐漸提高,公共性不斷增強,該類空間也就形成了鄉村早期的公共空間。隨著鄉村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通過長期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系列組織,如家族組織、宗教組織,這些組織所依附的空間也逐漸成為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了當時重要的鄉村政治制度。
由于傳統鄉村農耕定居的要求以及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性質,使得鄉村具有高度的自閉性,與外界聯系極少,于是鄉村公共空間就成為村民日常社會交往的唯一場所,因此凝聚著廣大鄉村居民的家園感與歸屬感。總的來說,傳統社會時期的鄉村公共空間體現了鄉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及觀念,記錄著當地的歷史,反映了一種真實、直觀的鄉土公共生活場景。
2.2權利滲入下的空間僵化(1949——1978)
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村民思想觀念的轉變,對傳統文化進行了批判,如拆除祠堂、寺廟等傳統公共文化建筑,并禁止“封建文化”活動,致使承載鄉土制度型的傳統公共空間遭到極度破壞。此外,隨著國家權力不斷滲入到鄉村,鄉村社會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政治主題而展開,鄉村的生產與生活被統一化管理,相應的公共空間建設形式也更加整齊劃一,其發展的自主性收到了極大的制約。同時由于村民對集體生活的日益崇尚,嚴格遵循著組織秩序與紀律,造成傳統的鄉土生活也逐漸消失,相應地其所依賴的鄉土公共空間也不復存在。
2.3改革開放觸動下的空間沉寂(1978——2002)
1978以后,隨著對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國家逐漸改變以往的計劃經濟模式,實施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逐步從鄉村撤離國家政治力量,鄉村公共空間的營造也逐漸淡化了以往濃厚的政治氛圍。隨著農村傳統的生活與生產方式的逐步恢復,真實的鄉村生活得以回歸,鄉村公共空間的發展也逐步承載鄉土氣息。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村民開始越來越多地去城市獲取生存與發展的機會,進而很少參與鄉村公共空間建設,較傳統鄉村社會,該時期公共空間的鄉土文化特征還是呈現相對弱化的狀態。
2.4新農村推進下的空間再生(2002——今)
為響應200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的“關于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意見”政策方針,地方政府再次作為公共空間建設的主導力量,造成了空間場所的使用者不再是空間的創造者,公共空間的營造成為政府的單向創造。然而,政府及其委托的規劃設計單位缺乏對鄉村的深入了解,大多只是對鄉村公共空間進行簡單化、機械化的設計,使得大部分公共空間成為鄉村的擺設。村民作為空間的主要使用者只能被動地接受,致使空間的營造與村民的傳統生活習慣相脫離,其所承載的鄉土文化再次逐漸消失。
通過對各個時期公共空間發展狀況的分析,鄉村公共空間由建國初期其傳承鄉土文化的功能便已開始弱化,至當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村民鄉土意識的淡化
隨著網絡、媒體傳播的現代都市場景等因素的感染,農村居民逐漸對本土的傳統地域文化失去自信,那些沉淀數千年鄉土文明的鄉村傳統公共空間常常被視為貧窮落后的象征,以至于在鄉村的規劃設計訴求中,不斷崇拜與模仿城市的建設模式,致使傳統的鄉土文化空間載體逐漸被“現代化”空間所取代。但事實上這些缺乏鄉土文化特色的“現代公共空間”很難滿足鄉村使用者的鄉土文化行為,成為鄉村中生硬的“擺設”,導致鄉村文化格局被打破,場所精神逐漸喪失。
政府鄉土觀念的物化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美麗鄉村建設的關注持續深入,地方政府為貫徹落實中央的工作精神,全力開展鄉村建設活動,但鄉村建設時間緊迫、任務繁重,進而缺乏了與村民的民主協商、反復討論,最終導致把政府部門的主觀建設模式強加給鄉村。由于鄉土文化的地域性、獨特性,主觀的空間建設模式往往與之難以融合,使快速建成下的公共空間成為鄉村的純粹符號,缺乏精神內涵。
設計對鄉土文化的泛化
公共空間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但鄉村量大面廣,設計周期短,致使規劃設計單位在設計過程中缺乏充分的調研,設計結果往往不符合農村的實際情況。比如,公共建筑、公共廣場等大多以村委會為核心進行建設,空間形式規整呆板,并且該種規劃設計在多數村莊被當做“范式”進行復制,此外對于一些文化景觀、文化符號更是不加改變地相互套用,致使公共空間缺失了當地傳統鄉土文化特色,與本村的地域特征毫不相符,鄉土文化的特征逐漸趨于“統一化”。村莊公共空間逐漸變得“零識別”,村民的歸屬感也正逐漸消失。
鄉土文化運用缺乏創新
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以及思想觀念的轉變,人們對鄉土文化的關注逐漸提升,在鄉村建設過程中也考慮了鄉土文化對公共空間的影響,但大多村莊在公共空間營造中缺乏創新性思考。例如,對于承載鄉土文化的公共空間在當代建設中只是簡單的復原及保護,對一些文化景觀符號更是在空間中直接還原與羅列,便造成了新舊空間及新舊景觀之間風貌難以協調,并且該種缺乏創新性的文化傳承方式也難以滿足現代村民的使用需求。
3.基于鄉土文化傳承的空間營造策略
3.1文化定樁確立鄉土特質
“文化定樁”指通過對地方各類型文化資源進行挖掘、整理和提煉,確定鄉村物質空間和精神內涵的主題,以統領鄉村產業經濟、社會文化和空間環境的各項實踐。由于鄉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根植于廣大鄉村,這些文化理念反映了當地村民在生活、審美、道德、價值觀等諸多方面的共同精神追求,具有原生、本土等特征。因此在鄉村公共空間建設時,首先要確定文化特質,凝練村莊定位,將村莊的鄉土文化特征融入到公共空間的建設中來,進而改善目前鄉村建設中“千村一面”的現象,為百姓營造具有精神歸屬感的宜居家園。
3.2空間格局重構鄉土場景
空間承載著村民的鄉愁,是公共空間營造的靈魂,基于村落舊有公共空間或著重要節點進行鄉土場景重構,是激發村民的鄉土回憶,喚起其家園意識的重要途徑。但鄉土場景重構并不是對舊有空間的簡單復原,要注重原真性與創新性相結合。比如,公共空間營造過程中,可整體保留其傳統的建設風格與布局,并對其特別有價值、有故事的構筑物進行保留,對不合理之處進行適當優化,同時融入現代景觀及功能元素以滿足當代村民的使用需求。此外,重構鄉土場景的同時要努力把握“新”與“舊”之間的平衡點,使其既能夠展現空間格局、思想情感、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等鄉土內容,又能夠不失現代色彩。
3.3視覺邏輯詮釋鄉土秩序
視覺邏輯作為公共空間的核心,往往通過入村標識、景觀節點、公共廁所等構建,其對提高公共空間的觀感品質與空間秩序十分重要,并且其對空間秩序的構建,能有效地表達鄉村社會秩序,是維持當地鄉土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承載鄉土秩序的視覺邏輯還能培養農民群眾的文化價值觀和文化自豪感。打造承載鄉土秩序的視覺邏輯,首先需要對當地的鄉土生活理念、價值觀念等加以總結與提煉,然后在視覺邏輯的構建過程中進行物質化表達,使村民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充分感受,進而使鄉土秩序得以充分詮釋。
3.4營造要素培育鄉土精神
營造要素作為公共空間營造的基本要素,在培育鄉土精神層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營造要素包括公共空間營造過程中的物質要素與非物質要素,物質要素通常包含建設材料、植物景觀等;非物質要素包含營造手法、空間形式、技術理念等。為培育鄉土精神,在物質要素的選擇上,通常以鄉土材料為主,能營造出溫暖、質樸、親近的空間體驗,且因其大多是取材于當地的可再生資源,既能節約造價,也有利于環境保護。對于非物質要素的選擇,也需要彰顯本土的特點,如營造手法要凸顯本土特征,空間形式要與本土風貌相協調,技術理念要與當地的生活觀念相一致等。
4.楊凌區公共空間建設實踐
受現代化城市面貌深刻的影響,村民的鄉土文化自信意識日漸消弭,因此我們需要采取實際行動去改變這種狀況。北斗城鄉工作室在楊陵鄉村地區采用教育加感染的方式去培育村民的文化自信,一方面開展課堂教育喚醒村民的鄉土文化意識,另一方面通過鄉土公共空間的構建打動村民,進而確立文化自信。下文選取了楊陵區公共空間營造中的局部片段進行重點闡述。
4.1鄉村振興學堂培育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文化振興的前提,文化的振興必須堅持文化自信,尤其是鄉土文化自信,因此針對當今鄉村空間建設中文化不自信的現象,必須首先培育鄉土文化自信。
楊陵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如姜嫄農耕文化、隋朝節儉文化、傳統的工匠文化等,因此為培育文化自信,激活文化活力,北斗城鄉工作室率先在五泉鎮王上村建立鄉村振興學堂,對本土文化進行深度發掘與提煉并向村民定期開展大型教育講座,通過一定的文化教育,村民逐步接受了我們帶有鄉土色彩的規劃設計方案,并且也逐步參與到我們的規劃設計討論中,提出一些自己的設計想法等。此外,由于鄉村振興學堂是面向西部乃至全國的鄉村教育平臺,基于此,王上村的鄉土文化底蘊與村民文化自信意識也得到了大力宣傳,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人群,間接地為創造經濟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2公共活動空間保存傳統記憶
公共活動空間是村莊發展不可缺少的空間,承載著村民的休閑娛樂活動,在農村公共活動空間的營造過程中,積極恢復其傳統空間格局,結合當今時代背景與功能需求來活化其鄉土景象成為重要的建設內容。
在楊陵區杜寨村公共活動空間的營造過程中,我們對部分與當今周邊環境產生沖突的邊角適當優化,整體沿用舊有活動中心的空間格局,進而保留當地居民的鄉愁意識,增強其家園感與歸屬感;通過保留場地中部的土壕,進而保留村民對窯洞歲月的回憶,這同時也是一種向后代講述先輩生活習慣的方式;此外設計還保留了老宅、構筑物、刮痕、頹垣、青瓦等,這些都深刻反映了村落先輩們的生活方式。通過記憶物質化,使得鄉土場景得以延續,文化得以傳承。
4.3入村標志彰顯社會秩序
入村標志作為公共空間視覺邏輯的重要元素,既是一種良好的視覺標識,同時也是該村鄉土文化精神的集中顯現,因此在鄉村的公共空間建設中,入村標志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村莊的人文歷史及生活方式等各不相同,所以在設計入村標志時,一定要深度挖掘該村的鄉土文化內涵,使二者能夠深度地融合。
以郭管村的入村標志設計為例,郭管二字分別刻在兩個石盤之上,郭字的石盤較大,以體現該姓氏形成的順序在先,并且相對于管氏人口較多;而管氏所在的圓盤較小,以對應其人口較少的特征,同時提高管氏基座高度,使兩者的最終高度基本統一,體現兩者的社會等級無尊卑差別,從而以物質空間秩序體現鄉村社會秩序。同時該村標也從側面提醒兩大姓氏的村民減少攀比的心理,避免鄰里紛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4.4后街建造喚醒本土精神
長期以來,農村后街多雜物堆砌、污水任之排放,致使臟亂差現象嚴重,從而喪失了其原有的公共性。而后街一般多與廁所相連,隨著農村廁所革命的大力推進,因此后街的空間整治也被提上征程。在過去的一年里,楊陵農村地區的空間建設以后院綜合整治為重點,北斗城鄉設計團隊以傳承鄉土文化為理念展開相應的后街規劃設計。
后街路面的規劃設計以村莊拆除過程中產生的廢舊紅磚以及混凝土塊為原料,以遵循鄉土材料及廢棄材料再利用的原則,也有效避免了廢舊材料對自然環境的污染,這也正是呼應鄉村有史以來勤儉節約的鄉土文化傳統。此外,對于后院墻的設計,不再使用鄉村中常用的“水泥砂漿磨平、刷白”的施工程序,而是通過青磚及紅磚的空間組合打造清水花式磚墻,從而提高墻面的美觀持久性,同時這個建設過程也正是匠人精神的呼喚、鄉土文化的傳承。
結語
鄉村公共空間是鄉土文化傳承的物質空間載體和支撐,而基于鄉土文化的空間營造又是改變當今新農村建設“千村一面”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鄉土文化與公共空間的有機結合將是當前鄉村振興物質空間建設的重要任務。基于當今時代背景與功能需求的鄉土文化的活化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活力源泉,作為新時代的鄉村建設者,我們應當充分把握鄉村振興的機遇,以鄉土文化為切入點,致力于營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間環境,為鄉村百姓提供具有精神歸屬感的宜居家園,凝聚鄉村發展動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北斗城鄉規劃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