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樊勝根:后疫情時代農業食物系統的重新思考

[ 作者:樊勝根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6-01 錄入:曹倩 ]

4月30日,中國農業大學講席教授樊勝根出席“2021中國農業發展論壇暨中國與全球食物政策報告發布”并做了題為“后疫情時代農業食物系統的重新思考”的報告,本文根據演講內容整理,并經報告人授權發布。

一、世界農食系統的挑戰和重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給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公共健康危機,重創了人類生存與繁榮所高度依賴的農業食物系統。從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3月,國際食物價格指數上漲已超過27.3%,接近2007—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時的價格漲幅。疫情期間,我們判斷,如果各個國家不采取任何措施,健康危機會轉化成糧食危機。所以,我們很早就跟聯合國和國際上的各方面專家,以及國內的專家一起來研判未來的疫情走勢對食物安全造成的影響。

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全球饑餓人口連續五年增長,55個國家和地區的1.35億人面臨嚴重糧食危機,1.44億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4700萬兒童消瘦。全世界已經有6.9億的人遭受饑餓,有20億人糧食不足、營養不良。也就是說,世界農食系統已經受到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和水土資源損失帶來的影響。過去幾十年全世界的人均耕地面積下降了60%。

新冠肺炎對全球糧食安全更是雪上加霜,2021年3月23日,世界糧食計劃署和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發布的報告警告稱,全世界已有超過3400萬人竭力應對處于“緊急狀況”級別的突發性饑餓。現在,新冠肺炎疫情在某些國家和地區還在向更嚴重的方向發展。這對農食系統的挑戰已經顯現出來了。過去十個月世界糧價一直在上漲,現在的糧價已經比新冠爆發之前上升了30%。若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30年世界將有8.4億人面臨食物不足遭受饑餓困擾,根本無法實現聯合國“零饑餓”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因此,必須重建農業食物系統,推動農業食物系統轉型,在提高生產率的同時增強其韌性和包容性,從而確保人類的營養健康和地球自然環境的可持續。

2020年9月,中國國家領導人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中國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中國發展的經驗、歷程與智慧將會越來越多地與國際接軌,同時也要求相關的研究應當更加具備全球視野,立足中國,面向世界。

作為學者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要超前,至少超前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為決策者提供預警和解決方案的建議。未來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頻發、自然資源退化、經濟增速放緩、地區軍事沖突等因素都會影響糧食安全。如果所有的風險跟不確定性一起發生,就會出現“完美風暴”。這有可能導致大量人口的饑餓和營養不良。中國無法置身事外,中國農食系統同樣面臨氣候變化、自然資源退化、健康營養相關挑戰與威脅。新冠肺炎的沖擊讓我們更應關注農食系統的韌性和包容性,我們需要考慮怎么樣重建未來的農食系統。重建不是簡單的恢復,而是要建得更好。

中國農業大學全球食物經濟與政策研究院(AGFEP)聯合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CARD)、南京農業大學國際食品與農業經濟研究中心(CIFAE)、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IAED)和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共同發起出版《2021中國與全球食物政策報告》,主要目的是增進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了解,用國際社會能夠理解的語言和視角講好中國故事。

報告是通過開放式的平臺,與多個部門和單位的學者合作完成的,聚焦新冠肺炎疫情后的農業食物系統轉型問題。報告分為以下五大內容:第一,農食系統如何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第二,如何通過改變膳食結構實現健康與環境雙贏;第三,面源污染與農業綠色轉型;第四,電子商務助推農食系統轉型的中國經驗;第五,農產品貿易的變革與挑戰。

二、農業食物重建的主要抓手 

(一)碳中和

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提出我國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未來農業食物系統具有減排和增匯的巨大潛力。在過去幾十年,我國農業生產活動溫室氣體上升了18%,但到2016-2017年開始下降,很大原因是化肥使用量開始減少。但整個農業食物系統排放的溫室氣體仍不容忽視,中國農業活動產生溫室氣體7.1億噸,占世界農業排放量的比重11-12%。如果按農食系統的概念,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18年達到1.09噸,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2060年食物系統排放量不僅不會減少,還會有微幅的增加。

研究結果顯示,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減少食物損耗和浪費、調整膳食結構等措施均能減少農業食物系統的溫室氣體排放。其中,農業生產技術是最有效的減排措施。據測算,在綜合方案下(以上三種方案同時實施),2060年農業食物系統溫室氣體排放量可比2020年減少47%。另一方面,農業食物系統減排與增加林業碳匯相輔相成。2014年,中國森林碳匯為11億噸,到2060年,如果碳匯增加至16億噸,除了抵消農業食物系統的溫室氣體排放外,仍有近10億噸碳匯節余。

轉型農業食物系統實現2060碳中和的目標,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因此,中國在保障糧食安全和18億畝耕地紅線的基礎上,需要立足國情和發展實際,首先,加快制定農業食物系統的綜合減排戰略和精準減排路徑。從供給和消費兩端著手,分別制定覆蓋各種產品產業鏈、各環節的減排措施。其次,讓消費者成為碳中和行動的積極參與者。倡導居民減少食物浪費,引導居民科學調整膳食結構,在保障居民健康的前提下,適當減少紅肉食用占比。最后,加快碳匯市場建設,讓農民能夠積極參與碳匯市場交易,在減排的同時增加收入。

(二)膳食結構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民收入的提高,中國居民膳食質量明顯改善,對水果、蛋類、水產品和奶類等營養食物消費量逐漸增加。但是,當前中國居民膳食結構與中國膳食指南、EAT-柳葉刀的膳食建議仍存在一定差距,表現為谷物以精制米面為主、缺乏粗糧,肉類消費過量,全谷物、水果、豆類和奶類等消費不足。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中國膳食結構變遷帶來了健康和環境挑戰:一是超重和肥胖問題日益凸顯,相關慢性病患病率持續上升;二是肉類消費的顯著增加也給中國的資源環境造成巨大壓力。如果遵循中國膳食指南和EAT-柳葉刀建議能使2030年中國死亡人數分別減少115萬人和180萬人,同時也會使農業活動溫室氣體排放減少18.3%和21.7%。

改善膳食結構以實現健康與環境雙贏需要綜合施策。第一,促進農業食物系統轉型。鼓勵和支持健康、環保食物產業鏈的發展。提高富含營養食物的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和價格,提高居民對高營養食物的可及性;第二,將環境可持續性指標納入國家級綱領和指導文件,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國民營養計劃》和《健康中國行動》等;第三,加強對農業、營養、環境等交叉學科研究的投資;第四,結合中國文化傳統和各地區飲食習慣,挖掘具有營養健康和環境可持續的東方膳食模式。

(三)農業綠色發展

農業生產的轉型必須綠色,尤其是以面源污染治理為抓手推進中國農業食物系統綠色轉型。以“高投入、高產出”為特征的農業生產方式不可持續。近些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對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發揮了有效作用,中國農業面源污染加劇趨勢得到遏制,其中農業污染源的化學需氧量(COD)、總氮(TN)、總磷(TP)排放量下降,2017年比2007年分別下降19%、48%和26%。可以看到,畜禽養殖業氮磷減排效果顯著,但一個突出的現象是,水產養殖業污染物排放在增多。盡管化肥和農藥使用量負增長,卻存在利用率仍不高的問題,例如中國化肥和農藥利用率接近40%,仍低于發達國家50-60%。

為此,政策方面仍需完善。一是以中國農業綠色發展指數為考核依據,強化農業生態環境監督和公眾參與;二是打造生態農產品品牌,引導形成市場對生態綠色農產品的溢價;三是多渠道資金支持綠色農業發展,如綠色金融;四是建立和完善基于生態系統服務的生態補償機制;五是建立支持農業綠色發展的科技創新和推廣體系。

(四)電子商務

中國農戶有2.3億戶,2.1億戶經營耕地10畝以下,如何實現小農戶與大市場的銜接是許多以小農戶為主體的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一大難題。近年來,中國農村電子商務迅猛發展,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力地助推了中國小農戶與大市場的連接。但在發展過程中,有以下幾點需注意:一是需要警惕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中“數字鴻溝”帶來的地域間與小農戶內部分化問題;二是應注重培養具有電商思路和技能的新農人,助力其對小農戶接入電商的帶動和示范作用,三是理順利益分配機制,保障和增強小農戶參與電子商務的收益能力;最后,關注農產品電商發展中的弱勢群體,創造條件,提高參與電商發展機會和獲利能力。

(五)農產品貿易

近年來,隨著農產品需求增大,中國由農業貿易順差國變為全球最大的逆差國,而農產品進出口格局轉變面臨挑戰和壓力。如今,新冠疫情給世界貿易帶來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限制措施增加、農產品價格上升與波動加劇等重大考驗,而中國農業貿易總體展現出良好的韌性。在農產品貿易方面,首先,調整農產品總量平衡的保障思路,由產需“二元平衡” 向生產-消費-貿易“三元平衡”轉型;其次,直面農產品國際競爭壓力,推動國內農業生產方式轉型與競爭力升級;另外,提升外部市場利用的掌控能力,由單方自主開合向主動風險管控轉型;最后,積極參與全球糧農治理,創造更加穩定的外部環境和公平的制度安排。

三、重塑后疫情時代農業食物系統的對策措施

《2021中國與全球食物政策報告》提出了重塑后疫情時代農業食物系統的七大措施:

(一)調整農業技術研究方向,優先發展多贏型技術創新體系

農業食物系統未來要應對氣候變化、自然資源退化等多重挑戰,就必須由過去只注重生產增產技術轉向注重多贏的技術創新。為顛覆性、集成性綜合技術創新創造環境,同時加強農業低碳綠色發展技術的推廣應用;優先發展可持續集約型和注重營養的技術,以期在改善居民營養健康的同時兼顧環境可持續性。

(二)改革農業補貼政策,創新財政支持方式

增強對營養、健康、可持續性的食物產業的財政支持,對不健康、不可持續的食物征稅;將財政刺激政策中的部分資金用于支持農業食物系統轉型,支持營養健康、低碳可持續食物的生產,增加環境友好型食物供給同時改善居民膳食結構;建立生態補償試點的上下游財政轉移支付安排,完善補償機制。

(三)加大制度創新,建設高效的和包容性的食物價值鏈

制度創新有助于營造建設高效、安全、營養、包容、可持續食物價值鏈的社會氛圍,加速農業食物系統轉型。建立跨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將綠色、健康和營養的指標納入各級政府的績效考核體系中;擴大社會保障,探索建立城鄉互融的社會保障體系,改善脆弱人群尤其是小農的健康、營養、教育和就業;在農業中為婦女賦權,改善母親的營養健康,加大對婦女的信貸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改善家庭飲食多樣性、減少兒童營養不良的發生。

(四)增加農村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投資,順應產業數字化趨勢

中國的電子商務平臺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發揮了較大作用。此外,電子商務為提升小農的生計能力提供了一個有效途徑。加強農村信息和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農村電子商務知識和技能培訓機制、培養具有電商思路和技能的新農人等措施,可充分發揮電商的推動作用。

(五)敬畏尊重大自然,保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

未來,要以長效預防和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為抓手,推動農業生產方式向循環農業、再生農業以及農業-食物-生態大系統循環方向升級。停止將農業及其他活動擴展到森林和野生動植物的自然棲息地,制定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有效監測和評估,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碳匯能力、防控疫病疫源、降低未來再發生疾病大流行風險。

(六)保持貿易暢通,增強農業食物轉型過程中的韌性

貿易限制會導致市場趨緊并加劇危機,應倡導保持國家間貿易暢通,加強全球農業貿易政策協調機制建設,保障各國的食物與營養安全。通過投資國際合作,技術轉移,培養進口市場,促進市場多元化。同時,發展國內地區間貿易,提高本地農食系統的效率。

(七)引導居民行為改變,實現人類健康與地球健康雙贏。

加強對健康和可持續膳食的宣傳推廣,引導居民健康膳食,增加全谷物、水果和豆類的消費,減少對精制谷物和紅肉的過量消費;減少食物損失和浪費是引導居民行為改變的重要著力點,提倡適度飲食,珍惜食物,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減輕水土資源壓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國家農業農村發展研究院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二三级看视频香蕉 | 亚洲五月天制服丝袜在线 | 网爆热门视频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五月天在线视频亚洲 | 欧美亚洲另类小说图片视频 | 日韩一级欧美动漫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