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強國是基于國際比較的多維動態概念。通過對世界農業強國做出界定和分類,本文研究中將農業強國的基本特征歸納為“四強一高”,即農業供給保障能力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強、農業競爭力強和農業發展水平高。建設農業強國是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經之路,體現了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統一。基于經濟發展形勢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國建設農業強國有充分的條件保障,必須把握時機并抓緊推進。對若干關鍵指標進行預測分析,研判中國最有可能在2040年前后跨越農業強國門檻;在時序安排上,于2035年奠定建成農業強國的基礎,于2045年建成農業強國。中國建設農業強國必須立足中國國情,堅持中國道路,采用分階段穩步推進和分地區、分產業、分主體的分類推進戰略,走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強國之路。要建立和完善農業強國支撐體系,創新農業補貼和保障手段,明確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扶持重點,以建設農業強省、農業強市、農業強縣為主抓手,大力提升農業發展內生能力,增強農業發展韌性,盡快使中國由農業大國邁入農業強國。
關鍵詞:農業強國 中國道路 推進戰略 支撐體系
從古代樸素主義強國觀到當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觀,農業在大國中的基礎地位一以貫之。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是中國農業發展的理想傳承和千年夙愿。建設農業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點難點所在,其實現程度決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成色和含金量。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需要對農業強國建設在中國強國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有充分認識。必須立足中國國情,堅持中國道路,走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強國建設之路。
一、農業強國的內涵與特征
(一)農業強國的科學內涵
農業強國突出“農業強”,是一個綜合多維指標評價結果的廣義概念,其內涵隨時間發生動態變化。本文認為,綜合農業現代化歷史進程,基于多個農業關鍵指標的國際比較,若一國農業整體或農業優勢部門的現代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并引領世界農業發展,則可稱其為農業強國。
農業強國建設與農業現代化互為依托、相輔相成,農業現代化是變傳統農業為現代農業的過程,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前提和底線保證。農業強國建設要求以較高的農業現代化水平為基準,逐步縮小與其他農業強國之間的農業現代化水平差距。
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并不一定意味著農業強國的建成。盡管大多數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但只有少數國家可被稱為農業強國。農業強國不單純要實現農業現代化,還應在世界農業發展或農業某些重要領域中處于領先和強勢地位,發揮引領作用和重要影響。
(二)農業強國的基本特征
農業強國是基于國際比較而得出的,筆者選擇2020年人均名義GDP(美元)排名前30位的國家,結合勞均農業增加值、農業固定資本形成額占比、農業從業人員占比、城鎮化率等關鍵指標,排除人口過少、國土面積過小以及農業生產規模有限和農業生產能力不足的國家,并綜合考察各國的農業比較優勢,經多輪篩選得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丹麥、以色列、日本這10個世界農業強國。其中,美國屬于綜合型農業強國,不僅農產品產出水平高、品類豐富,且在世界農產品貿易格局中占重要地位;其余國家屬于特色型農業強國,以農業中特定產業或部門的強勢競爭力而聞名于世。
概括而言,農業強國以“四強一高”為基本特征,即農業供給保障能力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強、農業競爭力強和農業發展水平高。其中“四強”決定“一高”,“一高”代表“四強”,其本質是農業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四強”與“一高”是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用于表征和測度“四強一高”的關鍵指標共同反映了農業強國的實現程度。如表征農業供給保障能力的關鍵指標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水產品等主要農產品人均占有量等,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可通過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農業專業技術人才數量等關鍵指標來表征,表征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指標包括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單位面積化肥和農藥施用強度、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等,表征農業競爭力的關鍵指標包括農業勞動生產率、農產品成本利潤率、農產品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等。
二、中國建設農業強國的基本邏輯
建設農業強國,走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強國之路,既是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經之路,也是傳承和發揚中華農耕文明的迫切需要,更是立足中國國情、彰顯制度優勢、踐行道路自信的重要體現,是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統一。
(一)中國建設農業強國的歷史邏輯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思想家就形成了國家謀強的系列觀點,可謂之樸素主義強國觀。以農為本的治國理念在歷代君臣的強國觀中得到了充分論述和展現。當政者必須從思想上認識農業的重要性,只有農業興盛、倉廩豐實,才能筑牢歷朝太平盛世的根基。
縱觀世界發展史,古代文明發源地,例如兩河流域、地中海沿岸、尼羅河三角洲、黃河流域等,無不建立于優質農耕資源基礎上。近代資本主義的興起和工業革命的發生逐步推動傳統農業瓦解,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持續下降,但發達國家始終高度重視保障農業生產,尤其通過現代工業和服務業來改造農業,著力將農業培育成為高附加值產業。
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表明,沒有農業的穩定增長和發展,就沒有中國的工業化轉型,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就失去了根基。夯實農業基礎,將農業做大做強,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從農業現代化到農業農村現代化,從農業大國轉向農業強國,農業圖強的方式與手段隨時代演進而變化,不變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體人民對于中國農業強的向往和追求。
(二)中國建設農業強國的理論邏輯
農業強的本質在于如何實現農業持續增長和發展,發展經濟學主要從3個研究視角展開。一是結構變革視角,強調工業化和城市化帶動下的農業增長。二是誘導性變遷視角,強調結合資源稟賦進行制度或技術上的選擇,找到實現持續增長的路徑依賴。三是內生增長視角,要求通過現代生產要素的引入,找到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源泉和機制,實現農業持續增長。
立足既有經濟學理論對農業發展的解釋,中國固然具有農業可持續增長的潛力與向農業強國轉變的可能。然而誕生于西方國家的經濟學理論,更多基于發達國家的意識形態來看待國家發展問題,對于已經具備向強國轉型基礎的發展中國家,在達到特定生產力水平時,如何進一步塑造優勢,實現轉型并立足世界強國之林,既有經濟學理論仍缺乏一致性解釋,尚需更多發展中國家經驗來完善。
此外,討論農業如何發展問題,在聚焦經濟理性的同時,更需要扎根鄉土文化與國情農情。農業發展對于中國的意義不僅是產業部門或生產生活資料的提供者,它蘊涵文化、社會、精神等屬性,是經濟社會變革的根基。在經濟學理論適用性與中國農業發展特殊性之間,要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全面實現農業強的過程作為面向未來的探索,遵循唯物主義發展觀,是整體、系統性的實踐過程,既不能照搬現有的西方經濟學理論,更沒有現成經驗與發展模式。中國建設農業強國,將為修正和完善發展經濟學理論提供空間,也有助于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三)中國建設農業強國的實踐邏輯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和重要體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如何加快建設現代化農業強國是一個不可回避的重大國家戰略問題。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順應時代所需、符合人民期盼,更是盡快補齊“農業現代化”突出短板,向世界農業強國看齊、傳播發展中國家經驗的重要舉措。
首先,建設農業強國是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迫切要求。到本世紀中葉,如果不能如期建成農業強國,中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成色和含金量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必須充分認識到建設農業強國的緊迫性、長期性和艱巨性,拉長“農業現代化”這一短腿,穩固現代化強國建設根基。
其次,中國建設農業強國將為世界農業發展提供中國模式和中國方案。與西方國家現代化道路不同,中國經驗基于和平穩定的自主發展,強調相互尊重與合作共贏,更契合發展中國家實際。中國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在合作互惠中支持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農業發展,不僅能夠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經驗,也為世界農業多元化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三、中國建設農業強國的基礎條件
從發展進程看,根據筆者評價,2018年中國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程度為66.1%,預計2035年中國總體上可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從宏觀經濟走向和政策支農力度來看,農業中長期增長態勢穩定,中國已經具備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的條件,應將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上重要議程。
首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機遇。國際經驗表明,發達國家和地區在人均GDP處于1萬~2萬美元(當年價格)區間的歷史時期,都能夠牢牢利用經濟增長紅利來推動農業發展,加速農業現代化。當前,中國不同領域的強國建設陸續開啟,強國戰略體系初現雛形,樹立并堅持建設農業強國的理念和方向,符合農業發展規律。
其次,中國“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環境。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如期建成農業強國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隨著綜合國力和政府調控能力的增強,中國有能力確保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從而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全方位保障,這契合未來民族復興和鄉村全面振興的更高要求。
再次,各地紛紛提出建設農業強省、農業強市、農業強縣,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創造了有利條件。近年來,黑龍江、吉林、山東、河北、河南、湖北、江西等省份均明確提出要建設農業強省,一些地方將農業強省建設與本地特色相結合,提出建設林業強省、畜牧業強省、奶業強省、漁業強省、水產強省、種業強省等,不少地方也對建設農業強市、農業強縣等作出了部署,都有力支撐農業強國建設。
四、中國建設農業強國的進程研判
按照農業強國“四強一高”的特征,選取若干關鍵指標進行預測。結果表明,中國糧食生產能力在中長期可穩定在6.5億噸以上,到2035年,體現農業強國的關鍵指標將接近或達到當前發達國家的水平。其中,農業從業人員占比將下降至10%,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將達73.6%,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5%以上,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在0.65以上,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和農藥利用率達到55%左右。
在2035年的預測基礎上再外推5年時間(到2040年),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將接近2萬美元/人(2019年價格),農業科技含量、機械化水平、資源利用效率等也將進一步提升。由于新型經營主體、職業農民等的勞動生產率大大高于全體農業從業人員的平均勞動生產率,預計2040年前后高素質農民群體的勞動生產率可具有與中等發達國家相比同等的競爭力。未來30年間,中國最有可能在2040年前后跨越農業強國門檻,保守估計農業強國的實現應不晚于2045年。
中國建設農業強國的進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將“十四五”時期作為農業強國建設開局期,要力爭取得重要進展;二是2026~2035年,力爭農業強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到2035年奠定建成農業強國的堅實基礎;三是2036~2045年,力爭實現農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到2045年建成農業強國。
需指出,農業強國涉及內容廣泛,其目標也處于動態變化中。中國農業發展有自身特點,必須保持增長的連續性和平穩性,不宜以指標為綱來指導實踐或搞躍進式發展。還應該看到,受科技進步、全球貿易、政策變化、疫情災害等諸多因素影響,未來農業發展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此,中國邁入農業強國的具體年份有可能提前或錯后。但無論如何,必須明確在本世紀中葉前建成農業強國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以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全面建成。
五、中國建設農業強國的推進戰略與支撐體系
在未來4~5個五年規劃期間,分階段穩步推進農業強國建設,采取分地區、分產業和分主體的分類推進戰略,完善支撐體系,使農業強國建設與科技、制造、教育、人才等領域的強國建設步伐相協調,在關鍵指標和目標設定上保持連貫性和一致性。
(一)中國建設農業強國的推進戰略
1.分地區梯次推進
把農業強省、農業強市和農業強縣建設作為主抓手,在國家層面分期分批次推進,發揮區域示范引領作用。率先鼓勵和支持有條件地區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循序漸進帶動其他地區發展。農業發達省份(例如山東、江蘇、浙江等)、轄墾區典型省份(例如黑龍江、新疆等)以及一些有條件的大中城市、農業特色市等可作為農業強省和農業強市的發展重點,保障建設項目的落實與后續跟進,爭取到2030年率先建成2~3個農業強省,2035年建成一批特色農業強省。
2.分產業有序推進
遵循農業現代化不同階段的產業比較優勢,明確產業發展優先序,未來要重點突破現代種業、農機裝備制造業和智慧農業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奠定重點產業的技術基礎,爭取利用10~15年時間使農業科技創新能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涉農產業,夯實科技強國、制造強國和農業強國的實現基礎。
3.分主體典型推進
面向未來的農業強國建設,需要大力推進面向農村地區的職業化、專業化、系統化培訓和再教育,讓高素質農民群體成為中國農業參與國際競爭的經營主力,激活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的能動性,以農業專業化、主體多元化和經營多樣化來應對農業土地分散、勞動力兼業化等帶來的挑戰。
(二)中國建設農業強國的支撐體系
1.優化農業補貼和投入方式
農業補貼要依據實際生產、經營、服務等職能,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增加對綠色、節能、環保類生產方式的補貼力度,積極運用社會資本,利用信貸、保險等多元支農手段,構建多元投入的長效激勵機制。
2.持續推進科技興農和科技強農
優先圍繞種業、農機制造、智慧農業等重點產業和前沿領域,加大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提升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規范和完善農業技術標準,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深化區域性院地合作,打造政府、市場主體、公益機構等共同參與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體系。
3.大力培育農業專業化人才
建立認證、獎補等相結合的農業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重點面向中青年務農群體,出臺針對農業經營和創業的系列優惠措施,探索“干中學”和“傳幫帶”式的農業培訓模式。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作用,建立多層次專業化的農業經營、管理、服務人才隊伍。
4.深化以工促農和產業融合
依托現代工業和信息科技,積極謀劃農業重大工程和項目,立足五年規劃周期,分階段、分地區制定涉農類項目規劃和中長期路線圖。打造農業優勢產業集群,引導現代生產要素向有競爭力的農業產業化組織聚集,促進農業價值鏈向中高端躍升。
5.增強農業發展韌性
完善農業重大自然災害預警機制,提高農業政策性保險的普及性和適用性。開展農業生產潛力和資源承載力評估,打造與資源承載力相匹配的農業產業結構,推廣循環、綠色、低碳的農業發展模式。引導合理的居民膳食結構,完善涉及食品安全等有關法律法規的配套制度。
(作者魏后凱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崔凱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經濟》2022年第1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