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鏗鏘有力、大氣磅礴,深刻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明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開創性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理念、新論斷,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的綱領性文獻。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論述了推進鄉村振興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巨大作用和深遠意義,全面部署當前推進鄉村振興必須抓緊落實的各項主要任務,為各行各業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如何找準位置并作出貢獻,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方針和基本遵循。報告首先明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闡明“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的深邃道理和內在邏輯。只有深刻領會這個事關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道理,才能真正在思想上把鄉村振興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報告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這是新時代處理工農、城鄉關系的準則,是黨中央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方針。報告充分論述了鄉村振興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地位和在工農、城鄉總體布局中的位置,并且進一步明確提出鄉村振興的總要求和總目標,“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五大振興”是總要求,“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總目標。如果不建成農業強國,在吃飯問題上被人“卡脖子”,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就難以掌握主動權。報告還強調:“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因此,必須守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這個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豐富內涵,提出要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堅持和完善我國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為進一步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是最符合中國實際的民主。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最要緊的就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深入理解“九個深刻領會”和“七個聚焦”等要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要把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同謀劃明年和今后一個時期人大“三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組織開展全局性、關鍵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研究,扎實做好“三農”立法、監督工作,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首席專家、全國人大常委、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全國人大 微信公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