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黨建形式,黨建載體,黨建活動是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手段。黨支部之間開展黨建結對共建活動,更是實現基層黨組織工作互動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升黨建水平的重要方式。長沙縣北山鎮新云村認真貫徹黨的共商共建共享治理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取得了十分矚目的成績,同時也為城郊村提供了黨建引領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經驗啟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以黨建促發展;創新組織形式,科學發展互動;開展多元合作,整合共建資源;充分發掘資源,增強“造血”功能。
關鍵詞:黨建共融 城鄉共建 新云村
“黨建共融、城鄉共建”是共商共建共享治理觀指導下的一種新的治理模式,通過城與鄉之間的黨支部的交流共建,特別適用于城郊村與地理位置相距不遠的社區進行共建。以黨建為引領,結對進行資源的互換,不僅有利于解決城郊村農產品的輸出問題,而且有利于結對社區居民享受到物美價廉的農產品,長此以往還將帶動結對支部所在村莊與社區之間的友好的往來,為城郊村莊進一步推進農旅結合、引進社會資本等提供渠道。長沙縣北山鎮新云村作為典型的城郊村,不僅擁有便利的交通,還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其采用“黨建共融、城鄉共建”的發展模式,不僅與社區共建,還與高校黨支部進行合作,探索多種共建模式,分析其取得的經驗有利于為其他城郊村的長效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長沙縣北山鎮新云村主要概況
新云村位于長沙縣北山鎮東南部,北與107 國道相連,離縣城星沙十公里,并與一、二、三環線聯網,國家省級重點工程武廣高速鐵路貫穿境內。村域總面積約13.4平方公里,人口5011人,共有耕地面積5789畝,林地7892.2畝,水域 940.45畝。村級主干道路 9公里,村級公路硬化率達到百分之百,生態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
(一)新云村基本情況
新云村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民生改善和農民增收緊密結合,建設成效初顯。依托生物機電學院基地強大的科研實力及國家基建投資,引導社會資本、民營企業進駐,申報了“國家重點專業群(種子專業)建設”、“雙高示范校建設”“農類優質校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建設”等系列國家級農業教育項目,掛牌了“國家級農業培訓中心”。已通過“長沙市中小學生研學營地”項目驗收,正在申報和準備申報的項目有:“國家級大中小學生勞動鍛煉和勞動教育基地”“湖南省社會公共實習實訓平臺”“湖南省智慧農業示范基地”等。積聚各方要素將基地打造成“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農業智慧教育展示區”。
(二)新云村開展“黨建共融、城鄉共建”模式的主要優勢
長沙縣北山鎮新云村與星沙街道新興社區、星沙馬達嶺社區等建設“為農”供銷綜合服務社社區分社,以該分社為平臺,雙方開展城鄉黨建共建,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穩定、物美價廉的農產品,有效引導社區居民下鄉,為城區居民和黨員提供黨建活動和周末休閑場地,將美麗宜居村莊建設與產業發展進行有效融合,推動鄉村振興。
1.地理位置優越,城鄉聯結緊密
新云村地處北山鎮東南部,距離星沙僅十公里,同時與長沙主城區三個環線聯網,進出城區道路寬敞,極少有堵車情況發生。因此,在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過程中,共建雙方在前期便于洽談合作并實地考察雙方基本情況。一方面,于新云村而言,有利于進一步了解共建社區的人口分布情況、具體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對本村生產與發展進行規劃;另一方面,于共建社區而言,能更清晰地明確新云村的具體情況,有利于更進一步掌握新云村的優勢產業,并對本社區居民進行準確的宣傳。
同時,交通便捷有利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農產品上行過程中遇到的運輸問題主要有:物流成本高、運輸過程中貨物破損、存放時間短的問題。然而“黨建共融、城鄉共建”模式中進行村對社區的農產品售賣服務,采取訂單農業的模式,有效解決物流成本高的問題。同時,十公里的路程能最大程度避免貨物因氣溫高、運輸設備簡陋導致的農產品腐爛現象。最后,訂單農業模式解決了存放時間問題,無需壓貨,從農作物產地摘下便可包裝好運輸到城市居民手中,既保證了農產品的新鮮度,又減輕了存放壓力。
2.農產品豐富,自然條件優越
新云村共有耕地面積5789畝,兩季共種植水稻3860畝,經濟作物850余畝。2014年,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超級雜交水稻示范與人才培訓基地“北山田園”落戶于此,現有蔬菜棚120畝、生豬養殖基地50畝、藤本植物研究園50畝、水產實訓中心12畝。耕地面積廣闊、地形平坦、水利條件優越,有利于在合作中進一步滿足城市居民的需求,除卻特殊的熱帶水果、特殊品類的農產品,基本的農產品供給都能滿足。新云村農產品品類豐富,不僅有水稻、各類蔬菜、水果供應,還能保障水產品及鮮花的供給,能充分滿足社區居民對農產品的基本需求。同時,城鄉共建模式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不僅讓城市居民買到更實惠的農產品,也使得農民獲得更高的收益。
3.黨建基礎牢固,密切聯系群眾
新云村黨總支現有直管黨員共計200名,其中女性黨員50名。村級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黨建引領+網格管理協調作用、020網格信息員作用,開展廉政建設、文娛、就業、衛生、普法、消防安全活動,為村居民提供醫療保健、申請助學、法律援助、扶殘助困、職業培訓、民事調解、代辦醫保社保繳費、獨生子女獎扶、計生失獨補助等多項便民利民服務,竭心盡力服務村民群眾,在決策、執行、監督、完成等方面使工作有效落地。
新云村黨支部切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定期組織村干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座談會,加強黨風廉政警示宣傳教育,確保黨員干部廉潔勤政。按分工實行首問責任制,強化了對村干部的管理。促進黨務、政務、村務三公開。黨建工作取得成效,筑牢群眾基礎,有利于加強群眾對黨建共建工作順利開展的信心,更配合村支兩委的工作。
二、新云村“黨建共融、城鄉共建”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取得的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發揮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從而帶動村民實現共同富裕,新云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其戰斗堡壘作用,以黨建引領鄉村產業振興,探索校地共建、村企共贏模式等,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
(一)探索校地共建,村企共贏模式
新云村在王家灣、佘家大屋開展美麗宜居示范點建設,規劃“北山田園”實訓基地,“校地共建”、“村企共贏”打造鄉村振興典范。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超級雜交水稻生產示范與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在新云村落地。標準化農田建設標段2015年動工建設,工程已經完工并投入生產,包括生產示范、科研科普、實習體驗區流轉農田310畝(流轉時間30年),現代水產養殖水生花卉展示休閑區50畝水面(流轉時間40年)。同時落地的項目有:國家農業部項目“湖南省肉用種山羊生產性能測定中心建設項目”,省級項目“玉米原原種擴繁基地”項目,水產實習實訓中心項目。
基地建成后,學院又依托基地申報了“國家重點專業群(種子專業)建設”、“雙高示范校建設”、“農類優質校建設”、“鄉村振興示范校建設”等系列國家級農業教育項目,掛牌了“國家級農業培訓中心”。已通過“長沙市中小學生研學營地”項目驗收,正在申報和準備申報的項目有:“國家級大中小學生勞動鍛煉和勞動教育基地”、“湖南省社會公共實習實訓平臺”、“湖南省智慧農業示范基地”等。積聚各方要素將基地打造成“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農業智慧教育展示區”。
對“北山田園”實訓基地項目周邊景觀和基礎設施進行整體體制改造,引入專業運營團隊,與村集體聯合成立運營公司,開展中小學研學教育的運營。打造以農耕文化為主線的“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智慧農業”等于一體的特色研學課程,同時,結合豐厚的紅色黨性資源,開展黨建、工會活動,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打造“研學游”基地,將王家灣、北山田園打造成長沙縣鄉村振興新地標。
(二)供銷合作、盤活資源,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
新云村通過城鄉供銷社合作,以黨建引領供銷綜合改革,暢通城鄉之間人員、物資流動,實現城鄉雙贏。通過整合生產要素,建立專業機械化隊伍,打造本土特色稻谷品牌,提升大米附加值。通過與企業開展股份合作、勞務合作實現入股分紅,增加居民收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1.城鄉供銷合作,實現城鄉雙贏
北山鎮新云村在縣供銷社的支持下,建立了村級惠農供銷綜合服務社,為服務三農、助力新云村集體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22年,新云村被列入深化供銷綜合改革示范村,為此,新云村決定與城市社區聯動,通過建立城鄉融合的黨建共同體,引領和推動供銷綜合改革完成了從“建起來”到“用起來、強起來”的快速升級。未來新云村將與星沙主城區商業集中、人流量大的一個或多個社區建立城鄉融合黨建共同體,并利用該社區免費的物業用房,建設新云村供銷綜合服務社社區分社,該分社主要承擔三大功能:一是城鄉黨員開展活動的交流場所。城鄉黨員定期開展交流活動,對工作經驗進行分享,村支部到城市小區兼職委員會制度,開展支部共建、共融、共優和主題黨日活動交流,互鑒“黨建+五零村(社區)”建設經驗,激發黨員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二是新云村農民自種蔬菜和長沙縣供銷體系農產品銷售的場所。新云村農產品豐富,為保障新云村村民與長沙縣對口社區居民雙方利益的最大化,在此平臺實現新云村農產品的上行。三是社區居民和城市企事業單位到新云村或北山鎮其他村開展親子活動、鄉村旅游和黨建、團建活動的接待窗口。該分社建成后,既可以作為農產品進城的線下實體店,又是城市居民下鄉的通道,可以有效地推動城鄉居民的互動融合,發揮出供銷社服務城鄉居民的作用。
2.整合生產資源,提供代耕代種服務
將生產要素進行整合,由傳統的“賣谷模式”變成“賣米模式”。組織新云村佳潤農機合作社成員及村內9位種植大戶,實施代耕代種服務大包干模式的實施。利用新云村9支農業專業機械化隊伍,流轉土地 1000 畝,種植一到兩個優質稻谷品種。代耕代種服務有利于實現耕種品種的統一,有利于打造本地特色優勢稻谷品牌,為后續品牌建設打下基礎。同時,長沙興社供銷社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與長沙縣學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購買聯合大米加工設備,進行大米深加工,提升銷售量及農副產品附加值。對大米進行深加工不僅能直接售賣至對口社區,也能解決部分就業情況,是促進農民增收、提升農民幸福指數的有效手段。
3.合股聯營、入股分紅,壯大村集體經濟
村集體以占股七成的比重聯合九通文旅、金一田園、金犁鄉建團隊成立運營公司,充分發揮企業運營專業渠道優勢,與當地資源結合,促進研學游及衍生產業大力發展,解決美麗鄉村建設中美而不活的問題,完成集體經濟增收20萬元以上。同時,利用村集體經濟(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自有資金與長沙縣強柯機械入股分紅,與湘華粵農業公司、耕心堂農業公司、紅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合股聯營,取得固定分紅收益,利用閑置的原西湖村部取得租金收入。引進長沙博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構建黃粉蟲綠色健康養殖現代農業循環經濟全產業鏈,與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合股聯營并提供勞務合作。通過與企業進行股份合作、開展勞務合作等形式,不僅增強了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壯大的可能性與可行性,同時有利于本村產業鏈的構建與完善,鞏固村集體收入來源。
三、新云村“黨建共融、城鄉共建”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經驗
新云村以“黨建共融、城鄉共建”的模式發展鄉村產業,為農村產業振興提供了一些可行的經驗。通過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深化了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以便更好的推進基層工作。通過創新組織形式,增強城鄉資源互補,就地解決居民就業。加強校企村合作,整合有效資源,實現產業融合發展。充分利用本村資源優勢,開展研究基地,增強持續“造血”能力。
(一)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以黨建促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農村是鄉村振興的主戰場,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鄉村振興的領導者和根本保證,其自身建設的好壞關系到黨的建設全局和鄉村振興的成敗。促進黨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推進城鄉黨建共建,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注意積極學習社區基層黨建工作規范、注重程序制度完善等優點,推進農村黨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打破傳統鄉村熟人社會的辦事方法,特別注意工作過程中注重公平正義的原則,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群眾心中的威信。新云村黨支部時刻開展廉政建設,落實工作責任制,將制度透明化、公開化,時刻注意密切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二)創新組織形式,科學發展互動
圍繞經濟工作重點展開黨建共融。以新云村為例,其與星沙馬達嶺社區開展共建模式的中心工作內容是發展農業產業,以此為中心開展其他方面的活動。經濟工作涉及面廣,城鄉共建過程中不僅能解決農產品銷售渠道的問題,城市企業、家政物業公司能進行定向招工解決村民就業問題。同時,通過組織各類文化節吸引對口社區居民前來實地體驗農村生活,加大城鄉之間的黏度,深化開展進一步合作。拋卻形式主義,分步驟、有計劃地制定雙方合作流程與規劃。科學合理設定總目標及階段性目標,并積極爭取上級黨組織的幫助。以新云村為例,與馬達嶺社區開展共建模式時,大致設定了七個步驟,分步驟、有條件地實現目標。城鄉黨建共建合作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經過雙方長期的交流合作才能得到回報。因此,前期在進行合作時,可以開展多個合作項目,經過實踐總結再提取主要合作項目。合作過程中雙方需多交流溝通,積極對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與思考,為下一步合作提供經驗教訓。
(三)開展多元合作,整合共建資源
拓展黨建共建渠道。黨建共建的模式可以從城鄉共建拓展到村校共建,進而到村企共建。從與社區基層黨組織合作拓展到同高校黨組織、企業黨組織進行合作,合作的范圍更廣、層次更深。例如新云村不僅開展同社區基層黨組織的合作,還與高校進行合作,研發新品種、推廣優質農產品種源,還同各企業合作進行合作經營,此舉能借用不同合作方的資源來發展和壯大鄉村產業。整合共建資源升級產業鏈。在開展多元合作后,要善于將有效資源進行整合形成完整的鏈條。例如,高校落地研究項目進行優質品種的培育與推廣、與企業合作的項目對農產品進行初加工或深加工、與社區基層黨組織合作售賣農產品,并為社區居民提供與高校合作的產學研基地等。將各類資源資產進行有效整合,從而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各個產業之間形成良好的促進作用。
(四)充分發掘資源,增強“造血”功能
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充分識別并喚醒本村沉睡的資源,變“輸血”式合作為“造血”式合作。要充分利用本村各類資源優勢,將各項資源進行分類整理,細分各類資源及量級,為科學規劃本村發展方向提供依據。新云村充分利用本村自然地理位置優越、農產品豐富等優勢,積極開展各項合作,大力促成各個研究基地的落地,為本地注入新的生機活力。同時,在黨建共建過程中更加注重增強“造血”功能,尤其在開展供銷合作及經營合作時,盡量采取入股分紅的形式,推動持續健康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在共建實踐中注重分類“造血”,對其他村莊共建成功的經驗不可照搬照抄,如在生產過程中農產品種源問題、農產品種植問題,注重開展同高校研究所的合作,若是產業鏈不健全的問題,注重開展同企業之間的共建,若是銷售渠道問題或第三產業發展的問題,注重開展同社區基層黨組織的合作。
四、總結
鄉村產業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環,新云村創新“黨建共融、城鄉共建”的模式發展鄉村產業,不僅能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同時可以為全省乃至全國有著相同區域特點的城郊村提供可借鑒、可參考的黨建共建模式。用黨建引領鄉村產業振興,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將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的“硬”任務溶解內化為共建單位黨組織的自覺行動。這種黨建共建模式不僅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解決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能充分發揮社區基層黨組織對資金、人才、信息、技術等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參考文獻
習近平:《論“三農”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年。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
陳文勝、汪義力:《鄉村振興背景下鄉鎮治理現代轉型研究》,《農村經濟》2022年第4期。
陳文勝:《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求是》2018年第6期。
韓慶祥、虞海波:《全面精準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黨建研究》2022年第3期。
陳文勝:《大國村莊的進路》,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
(作者簡介:曹倩,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鄉村經濟。陳文勝,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城鄉關系、鄉村治理。來源:《鄉村振興藍皮書:湖南鄉村振興報告(2023)》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3年11月出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