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宋曉波:鄉鎮與鄉鎮干部是什么與怎么干

[ 作者:宋曉波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04-26 錄入:易永喆 ]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創新,全面擘畫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氣勢磅礴、催人奮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代中國青年干部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年輕干部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身處農村廣闊天地和實現鄉村振興奮斗目標第一線,直接服務群眾,賡續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更要自覺肩負起時代責任,堅定初心、砥礪前行,爭做能干事、干實事的新時代鄉鎮最美干部。

一、鄉鎮是什么

于很多人而言,鄉鎮是淡淡的鄉愁。但是,于年輕干部而言,鄉鎮是“練兵場”“大熔爐”,是豐富閱歷、增強本領的陣地和沃土。

(一)鄉鎮是干事創業“大舞臺”。莫怕廟小難留人,廣闊天地任馳騁。鄉鎮處于我國政權組織的最底層,條件相對艱苦,情況較為復雜,工作多以千頭萬緒、包羅萬象的雜事、小事為主;但也是貼近群眾的最前沿,是干群互動的主陣地,在鄉鎮照樣能實現人身價值。革命年代,農村包圍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黨員經受著流血犧牲的考驗;改革開放時期,是從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拉開的序幕;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成為鄉鎮干部主旋律,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千百萬黨員干部奮戰在基層一線,無私奉獻,實現了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為全球減貧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今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推進鄉村振興,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共產黨人以不變的初心和使命兌現誓言。各位也將投身于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只要能潛下心來,俯下身子,敢闖、敢干、敢為,就一定會在希望的田野上開拓一片嶄新的天地。

(二)鄉鎮是增長才干“大課“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習總書記強調:“只有深刻理解了‘三農’問題,才能更好理解我們這個黨、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鄉鎮是社會的縮影,社會的形形色色無所不包,無所不含,看似“塊頭”很小的基層卻是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干部聆聽群眾心聲的“傳聲筒”,改革發展穩定的“第一線”。曾經的我,把煙葉當萵筍、把油菜當蘿卜,也鬧出過很多笑話。在基層,你才知道,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你會更深刻地體會到毛主席說的“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10余載的經歷,每年收煙后我都會走訪全鎮煙價最低的煙農總結教訓、走訪煙價最高的煙農總結經驗,從煙葉的開溝撩壕、起壟蓋膜、病蟲防治、烘烤分級,我也成為了行家里手,坪壩鎮的群眾從談“煙”色變,到如今打造了全州千畝煙葉示范基地,湘西州的職業煙農還出自于我們坪壩鎮呢,農業發展,我從一無所知到成為分管,我也還在學習,還在路上。張忠好同志是20多年的老基層,從村主干、村輔警到村書記,圖片上的他在武漢疫情暴發時期拉著音響走村串戶宣傳防疫知識,疫情防控要求居家監測,大家都不敢出門的時候,他卻成為那場居家監測比賽中的“差等生”,連續幾天占據微信步數的第一名,忠好同志抗疫事跡也獲得了新華社中英文版宣傳報道。也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也得益于組織暢通的晉升機制,“村書記”成長為“好鎮長”,現在是我們鎮里分管農業農村的副鎮長,也正是在基層鍛煉出了千千萬萬個“好鎮長”,為民服務才能擲地有聲。所以,在這堂大課里,要面臨瑣碎繁雜的基礎工作,應接不暇地迎來送往豐富了人生閱歷,更能提前檢閱年輕干部的綜合素質。

(三)鄉鎮是錘煉干部“大熔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年輕干部多“墩墩苗”沒什么壞處,把基礎搞扎實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近年來,無論是公務員招錄,中央、省、市直機關遴選工作人員,還是領導干部選拔任用,都特別強調基層工作經歷。事實也證明,基層是錘煉干部的“大熔爐”、培養干部的“大課堂”、造就干部的“大賽場”,從基層“摸爬滾打”過、與老百姓同甘共苦過、為老百姓公認的“好干部”,黨性更純潔,能力更突出,群眾更信得過。要以最佳的狀態接受基層大課堂的歷練,勤于修身養性,誠于執政為民,敢于接受挑選,就一定會有為有位。2017—2022年五年的時間里,坪壩鎮干部有2人獲國家級表彰,2人獲省級表彰,16人得到提拔重用。

二、鄉鎮干部是什么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一個鄉鎮幾十號人,對上承接幾十個部門的工作安排,對下承接數成千上萬的老百姓。許多人開玩笑說鄉鎮干部是“千手觀音”,要具備觀音“多面手”的能力,需要隨時“變形”“變臉”,轉換角色,完成任務。鄉鎮干部生活在農村,工作在農村,奮斗在農村、奉獻在農村。鄉鎮干部是什么?我認為是旗幟、是火焰、是星星。

(一)鄉鎮干部是扎根一線的旗幟。就是要黨性強、有本事、敢擔當,在各方面能擔當表率。

危難時刻要顯擔當。2020年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大年初二,我們接到了縣里通知,馬上奔赴一線。身為基層干部,我懷著5個多月的身孕,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連續奮戰2個多月,把抗疫臨時黨支部建在一線。我們采取班子包村、村干部包片、小組長包組、黨員干部包戶的形式,確保摸排不留一戶,疫情襲來,物資匱乏,當時的我們沒有防護服、沒有口罩,沖在第一線挨家挨戶開展武漢返鄉人員健康監測,鄉鎮干部成為坪壩鎮戰“疫”前線不倒的旗幟;2021年7月“德爾塔毒株”確診病例在坪壩鎮臨鎮的墨戎苗寨出現,我帶領坪壩鎮黨員干部堅持靠前指揮,成立坪壩鎮疫情防控先鋒隊,組織人員星夜馳援默戎鎮,建立健康監測點,實行24小時值班,共抗疫情。疫情期間板栗村種菜大戶黃光興找到政府,反映地里有菜無處賣,今年一年的辛苦要化為泡影了。叭喇村有群眾在村微信群里反映買不著菜,基本生活成了問題。怎么樣能搭建“供銷平臺”呢?我們集思創新,招募坪壩鎮大學生志愿者通過打電話、入戶走訪、微信等方式收集群眾所需菜單,推出“流動菜車”,搭建起“供銷”平臺,組織人員開車上門收購蔬菜,然后送到全鎮各組,由村干部組織村民有序購買,保障了疫情期間群眾生活物資供應和社會穩定。有效解決了“家里缺菜買不著、地里有菜銷不掉”的問題,端牢群眾“菜籃子”“飯碗子”,得到了新華社的宣傳報道。

繁雜局面要善作為。2016年的曹家村村情復雜,人心渙散,發展滯后,各項工作排在末尾,村支兩委召集齊組長開個會都很難,一開會就吵架,誰都不服誰管,鎮干部大多不愿去該村開展工作。上任之初,我就主動聯系該村。2016年縣里下撥了5萬元人居環境整治項目,村里卻遲遲不動工,原因是各個寨子都想要項目落地到本組,而項目經費有限,村主干做不了群眾工作,導致項目難以落地。了解到情況后,村支兩委組織群眾召開院壩會議,會場就在組組寨寨,于是我們規定對于限定時間內完成的農戶進行獎補,大家自己投工投勞,說干就干,群眾的熱情投入到了建設美麗家園的實踐中,最終5萬元的經費發揮了30萬的效益,也正是因為這件事,干部聽了群眾意見,村干部面對群眾、解決問題的信心慢慢建立起來了。同時縱深推進“互助五興”基層治理模式,利用量化打分,給予積分獎勵,進一步和諧鄰里關系,開展“四治三種一創”,村集體給農戶提供砂石水泥,農戶各自承包組員房前屋后人居環境整治,曹家村完成了農村旱廁清零、農村電改清零、房前屋后硬化清零,群眾參與積極性空前高漲。如今的曹家村鳳凰涅槃,成為“中國第五批傳統村落”、“中國特色村寨”、“湖南省衛生村”、“湖南省鄉村振興示范村”、“湘西州文明村”、“湘西州產業強村”。曹家村工作模式多次在“學習強國平臺”、新湖南等媒體報道推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干事創業要勇開拓。我曾獲得過很多榮譽,這些榮譽中我最看重的是“湖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人民滿意是檢驗一切工作的標準,是對公務員的最高要求,這是對我最大的肯定與獎勵。面對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我不敢有絲毫自滿,時刻提醒自己要對得起這份榮譽,對得起人民的期盼,對得起組織的培養,時刻牢記“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坪壩鎮曾是產業空白鎮,雖然有1.2萬畝老油茶林,因青壯年勞力外出等多種原因疊加,茶山荒廢,一度無人問津。看到這么好的資源得不到發揮,我痛心疾首,多方努力,找到了吉首市創業協會理事、本鎮旦武營出去的青年張祥,動員他返鄉創業。通過五年的努力張祥已成為名噪古丈的秀寶油茶合作社負責人、湖南油茶協會理事、中國油茶協會會員、湖南省勞動模范。在個人實現了人生價值的同時,也為推動全鎮的油茶產業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我們重新開疆擴土,從油茶的低改到品改,到產品包裝到銷售,如今,我們的山茶油必須預定購買,價格實現翻倍增長。古丈人均一畝茶,是全省人均種茶面積最高的縣,但坪壩鎮的茶業卻起步較晚。為推動全鎮茶葉產業迎頭趕上,造福百姓,我們引進鄉賢胡維霞來鄉發展,她的古陽河茶業有限公司到坪壩落戶,通過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簽訂用工、保底收購協議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帶動坪壩鎮1400多戶茶農受益,拓寬了就業和增收渠道,得到群眾一致好評,古陽河公司也先后獲評省級扶貧龍頭企業、湖南省老字號、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人先鋒號”、湖南省龍頭企業等殊榮。如今全鎮主要產業已經初具規模,我們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基本做到了“村村有支柱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全鎮油茶種植達2.4萬余畝,茶葉、煙葉、中藥材種植全面發展。總書記宣布全面脫貧的時候,我在天安門廣場主會場,我腦海里全是坪壩的山山水水,我不禁問自己,是什么讓自己選擇留在基層?是干事創業的決心,是干群一道的勠力同心。現在,我們還在努力,為申報全省產業強鎮而不懈奮斗。

(二)鄉鎮干部是燃燒燎原的火焰。鄉鎮干部就是要用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火熱的為民服務的實踐中去,做群眾的貼心人。

助力脫貧振興主戰場。2016年,我初到坪壩鎮上任,這是一個純苗族地區,語言不通、交通閉塞、經濟落后,是出了名的基礎薄弱鎮,青壯年大都外出務工,2016年人均純收入不足3000元,貧困程度深,底子薄、起點低、困難多。剛上任一個月,我就走遍了坪壩的村村寨寨。酷暑難耐的7月里走進窩瓢村江西寨,冰雪封山的1月里踏雪走進曹家村客人寨,4個小時的跋山涉水,真是風雨兼程,江西寨的百姓想去鎮里趕集要早上3點起床,客人寨的板栗要想賣出寨子,事主凌晨就要開始背上走路,只有破解了坪壩鎮基礎設施薄弱的短板,才能發展。“紙上得來終覺淺、事非經過不知難”,只有經歷了苦,才能體會群眾的樂。2017年我們就通過向后盾單位、上級有關部門申請資金,在沒有補償的情況下,拉通了客人寨和江西寨的路。同時,脫貧攻堅6年,坪壩鎮統籌資金4900萬元,硬化各級公路90公里,新修產業公路60公里;全面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升級“村民服務中心”9個;完成農村改廁1224戶;提質升級鎮中心衛生院。2020年坪壩鎮的人均收入達9600元,貧困發生率由31.3%降至0.75%。上任黨委書記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坪壩脫貧攻堅模式”被湖南衛視、湖南經視等媒體宣傳報道推介。

打造民族文化主陣地。坪壩鎮是純苗族聚居鎮,民族文化底蘊深厚,但是像散落在苗寨深處蒙塵的明珠,“養在深閨人未識”。對沖排抽的棉線紡布、榔木的獅子苗拳、大田坪的打花帶、旦武的聲聲苗鼓,還有整個坪壩的七月八苗族情人節……七月八是苗族人的精神寄托,卻找不到展示的舞臺,2017年6月,扎根苗疆40年的文化站站長向光興來到我辦公室問道:“宋鎮長,坪壩以前搞七月八的時候是最熱鬧的,十里八鄉的人都會來聚會,這是我們苗族人的盛會,今年不知道能不能組織開展哦?”以前的七月八是坪壩最熱鬧的時候,作為剛到任的鎮長,要頂著安全生產的壓力,舉辦萬人情人節,又哪里是一件易事?開弓沒有回頭箭,群眾的期盼,民族文化的洗禮,這場萬人情人節,要辦就要辦得浪漫又漂亮。報名參加的隊伍從10支到50支,全州有苗族的鄉鎮幾乎全部參加,2017年的七月八,從竹排放歌到上刀山下油鍋,從苗歌傳情到苗鼓陣陣,攔門酒、迎客歌、打苗拳、唱高腔,苗疆兒女的文化自信得到充分尊重和展示,“翹楚坪壩 愛在苗疆”也成為了全州人的盛會,獻禮建州60周年,我也因此獲評“全國民族團結模范個人”。

擔當為民服務主心骨。2016年“7·17”特大洪災沖毀了叭喇村5.7公里通村公路,影響沿途3670多人出行。我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吃住在工地,化解矛盾,于當年年底恢復了暢通。“這是一條富民路!”叭喇村黨支部書記龍心明說:“公路恢復后,我們抓住機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流轉土地760畝,開發油茶、茶葉和煙葉,每年支付村民勞務費就是31萬元。”叭喇村秘書彭興定說:“看到村里基礎設施改變了,村集體經濟發展了,2017年底我回村創業,興辦華西生態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村里有50多人返鄉創業。”

(三)鄉鎮干部是布滿天空的繁星。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鄉鎮要想做出成績,離不開團結一心、干群同心,更離不開一個個一心一意守底線、謀發展、求創新的基層干部。

做守牢底線定盤星。2022年的6月5日,坪壩鎮經歷了60年來最嚴重的洪災,白天還是晴空萬里的天氣,在得知特大暴雨汛情時,盡管對天氣預報持懷疑態度,鎮黨委取消雙休,通過微信群“提醒”、村村響“發聲”、鑼鼓哨“報警”,提前轉移地災點群眾等,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2022年8月以來,湖南省面臨百年不遇的旱災,森林防火工作形勢嚴峻,上級下達的命令,不下雨不出鎮,印象當中兩天不見的鎮紀委書記張世紀同志怎么滄桑了許多,他笑著說道:“書記,已經20多天沒回去了,頭發長了胡子沒刮,回去我女子又要給我喊叔叔了。”喊叔叔不是一句玩笑話,干部們也在打趣,今年端午沒放假是因為下雨,今年中秋沒放假是因為沒下雨,下不下雨的不重要,反正沒假就對了。這是我們工作的家常便飯,習以為常。現在的我,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女兒成績優異,兒子性格活潑開朗,10年分居,我也沒有錯過孩子們成長的重要時刻,也因為有了這樣的美的距離,每天視頻分享孩子們的成長經歷、每天關心彼此生活的細節成為我們夫妻之間的默契,兒女們更珍惜我回家的時間,性格獨立且自律,這樣的距離恰好也是促進彼此成長的橋梁。“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樂從苦中來,就體現在有大家才有小家上。

做鄉村振興啟明星。向語涵是我擔任團縣委書記時候服務過的對象,她曾因家庭貧困供不起5個孩子讀書差點輟學,我知道情況后幫她尋找了愛心資助,圓了大學夢。考起武漢音樂學院的向語涵畢業后,曾在北京有份優渥的工作,2020年底,在村“兩委”換屆選舉中,為了增強村委力量引入新鮮血液,我前后5次找到她,請她返鄉創業,發揮領頭雁作用。向語涵說:“是宋書記改變了我的人生選擇,讓我從大城市回到養我育我的家鄉,在鄉村振興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她是守望鄉村的一面旗,我也可以是。”如今90后女支部書記是湘西州人大代表,帶領在家婦女創建“巾幗辣椒隊”,曾經的深度貧困村在村集體經濟發展中走出了新路子。

三、鄉鎮干部怎么干

“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農村是一片廣闊天地,年輕干部大有可為。”我們即將下去掛職,成為鄉鎮干部。那么,我們在鄉鎮如何將自己錘煉成“全能選手”,成為群眾滿意的最美鄉鎮干部?

(一)在鄉鎮深學深悟,做學習型干部。要向書本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進一步讀原文、悟原理,堅定理想信念。要向同事學,向領導學,他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著優點,基層干部要大膽吸收他們的新思想、新觀念、新經驗,緊跟時代步伐。要向群眾學。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學習群眾方式、群眾路線和群眾語言,要結合工作實際,大膽地運用于實踐,不斷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善于總結。在工作中,對于一些好的經驗做法,要善于總結歸納,把雜亂的東西條理化、把有價值的東西經驗化,切實做到在總結中不斷地提高,在提高中不斷地總結。

(二)在鄉鎮用心用情,做奉獻型干部。對待群眾要有耐心。新農合收繳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期是政策守牢群眾防返貧的底線,國家的好政策,得不到部分群眾的支持和理解怎么辦?只有耐心地勸導,每年收繳農合的時候都會有部分群眾存在僥幸心理,覺得去年買了都沒用上,想著今年也用不上就不愿意繳納,我們采取分批處理,分類清零,主動繳費一批、村部代繳一批、佐證清繳一批、兜底保障一批,去年的農合收繳工作,坪壩鎮僅在10天時間內率先完成了脫貧戶和監測戶的收繳任務,古丈縣得到了省鄉村振興局高度好評。

對待困難要有韌勁。民生無小事,百姓大于天。當政策的實施和群眾的利益有了沖突要怎么辦?拆除違建一直是鄉鎮面臨的一項困難復雜的工作,曹家村是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核心區全是青瓦木屋,不能隨意拆建房屋,更不能修磚房。2019年七組老黨員張久林花費9.5萬元私自修建磚樓未報備,因違反傳統村落保護規定,需限期進行拆除,對于他來說是大損失,甚至其他村民也站出來指責政府,他房子基礎都建成了,你們拆就是不講人情、不講道理!當時拆除阻力很大,甚至以生命相威脅,張久林對上門來做工作的人員一概拒之門外。我多次上門做工作無果。在我們準備強拆的關鍵節點,時任州長來曹家村指導工作,我看見了其中蘊含的機遇,當天,我再次帶著干部去張久林家,和他分享州長對村里的關心和重視,告訴他傳統村落有保護性資金,馬上村里就會迎來人居環境整治的大機遇,要他趕快修建一個木質民宿,接待外來的客人。通過我就反復上門,反復給他做思想工作,打動了這位老人。在合法合規條件下,我們一起想辦法盡可能減少他的損失,幫助其申報危房改造、殘疾人創業資金等。人心都是肉長的,最終我們不僅做通了他的工作,他現在還成為村里脫貧致富的典型。以人名村,曹家也因為有了許多典型成為古丈各項工作的示范村,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對待清苦要有毅力。未曾清貧難成人。大家要樹立遠大理想,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大家即將奔赴的是全省各貧困地區,相對于省城的車水馬龍,掛職的生活將會清苦許多。我的手機里有一張舍不得刪除的照片,是拿手機拍的星空,像素不高。2021年默戎確診新冠,作為鄰近鄉鎮,我們安排干部24小時安全檢測,10點過后,暑氣未消,路上早已沒有過往車輛,伴著蚊蟲和蛙鳴,一名干部提出下河摸螃蟹,踩著清涼溪水,我抬頭仰望星空,沒有了燈光,那天星星格外閃爍,是大家一起將枯燥的檢測點打扮有趣,是今天一天我們又守護住了坪壩的心安。基層的工作有苦更有甜,是團結一心,是拼搏奮斗,艱辛鑄勇毅,磨礪得玉成。

(三)在鄉鎮敢闖敢干,做實干型干部。講團結。干部要講團結而不是講結團,鄉鎮干部平時吃住在鄉鎮,相處時間多,人心齊才能泰山移,鄉鎮干部要遇事多請示匯報,團結才能出干部。

善創新。偉大事業需要更高素質的干部,鄉鎮干部要發揮優勢,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因地制宜、敢于挑戰突破,以敢為人先的魄力、不斷創新的精神、腳踏實地的作風、勇于擔當的情懷闖出一條基層工作落地落實新路子。暑假期間突發疫情,趕上了基層人大換屆、防溺水、抗洪搶險等工作,正是缺少人手的時候,坪壩鎮創新打造人才“培育池”,招募本鎮籍56名在讀大學生作為“鄉村振興實習生”,讓校大學生在防返貧監測幫扶、疫情防控、抗洪搶險等工作中經受鍛煉,同時也超前儲備鄉村振興“后備軍”,他們說:“本是農村出來的學生,渴望走出大山,欣賞外面精彩的世界。但一回頭,總有種思鄉情,通過這次活動,已經在我心里播種了一顆為家鄉服務的種子。鄉村振興,我們在路上!”

解難題。基層干部要學會調研,通過基層調研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工作。把實際情況掌握清楚、現實問題了解全面、解決方法研究明白、推動落實全程閉環。通過深入的基層調研我發現,群眾要致富還是要靠創業帶動,積極響應縣委“引老鄉 回家鄉 建家鄉”的號召,坪壩鎮著力打造創新創業帶動就業重點鄉鎮建設,大力開展人才回引工程,如何團結帶領返鄉群眾開展創業,如何促使產業發展百花齊放,于是一場“坪壩鎮首屆創新創業大賽”,把全鎮所有人的發展振興之夢,把苗疆的創新創業力量,匯聚到了一個閃亮的舞臺上。我們要讓全鎮人民看一看,苗鼓苗歌的節奏,苗繡花帶的智慧,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到底能迸發出多大的能量,我們的活動通過媒體直播,當天直播瀏覽量破30萬,蜂王酒、野生蜂蜜、苗家酸菜、酸辣子跳出傳統產業讓人眼前一亮,家豬中的野豬、公雞中的戰斗雞成為坪壩新名片。 

(作者系古丈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坪壩鎮黨委書記。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3年第3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福利 | 婷婷久久丁香五月综合色 |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胸大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 亚洲少妇综合一区 | 伊人亚洲免费看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