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和上海交通大學共同組織開展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工程相關研究,探索推進農耕文化保護傳承的內容、方法、路徑等重大問題。為便于公眾理解和接受,面向社會以“鄉村記憶工程”為名進行宣傳闡釋,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注農耕文化保護傳承的良好氛圍。課題組組長為唐珂、周武忠,成員為周峰、周之澄、徐媛媛、杜凱、陳昌軍、王墨竹。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文化是鄉村的根與魂。鄉村記憶工程以“傳承鄉村文脈,留住鄉愁記憶”為根本任務,有效推進農耕文化在挖掘保護、記錄整理、傳承發展等方面的實踐創新,讓優秀中華農耕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瑰麗華彩。系統實施鄉村記憶工程,需要準確把握兩個方面問題。一是鄉村記憶工程是什么、為什么?要科學界定其內涵,深刻理解實施鄉村記憶工程的重大意義。二是鄉村記憶工程如何實施?要面向時代使命與未來發展構建鄉村記憶工程長期可持續推進的實施路徑和方略體系。
1 實施鄉村記憶工程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在鄉村,中國鄉村豐收的土地,承載著古往今來、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2024年3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聯合中國文聯辦公廳發布《“大地流彩——全國鄉村文化振興在行動”工作方案》,遵循守正創新、求真務實的總要求,以打造“有影響力傳播力的管用平臺”為抓手,提出實施“鄉村記憶工程”,旨在賡續農耕文明,推動農耕文化保護傳承,充分發揮其在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1.1 鄉村記憶工程是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鄉村文化建設,在河北、福建、浙江等地工作期間,把鄉村文化建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等重要會議上,多次就鄉村文化進行系統闡釋和專題部署,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對鄉村文化相關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并向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國際茶日系列活動致賀信。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的審議和考察江蘇徐州、福建武夷山、河南安陽、湖南常德等地時,習近平總書記就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移風易俗、保護傳承優秀農耕文化等鄉村文化振興重點任務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文化的重要論述高屋建瓴、思想深邃、統攬全局,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和邏輯框架,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使命感,為新時代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實施鄉村記憶工程,要運用好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研究和利用農耕文化,推動農耕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充分發揮文化鑄魂、培根、養德、凝心、聚力作用,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自強,探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做出更大的貢獻。
1.2 鄉村記憶工程是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舉措
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五大”振興之一,實施難度最大,也最具標志性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鄉村文化振興進行了全面部署。2017年春節前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從頂層設計明確了工程實施的基本原則和重要任務。2021年4月,中央宣傳部印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規劃》,新增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工程。2020—2024年,中央連續五年印發中央一號文件對鄉村文化傳承保護和繁榮發展進行專項部署,要求深入實施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工程,加強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賦予中華農耕文明新的時代內涵。特別是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動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書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鄉村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堅持城鄉融合,對“健全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體制機制,推動文化繁榮,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進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實施中華文明標識工程、文明鄉風建設工程,強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建立文化遺產保護督察制度等工作要求。實施鄉村記憶工程,要加快開展文化資源摸底調查,深化文化價值研究闡釋,加快農耕文化遺產挖掘認定,推動農耕文化活態傳承,促進區域性協同保護,開展優秀成果展示傳播,進一步夯實鄉村文化振興的工作基礎。
1.3 鄉村記憶工程是傳承保護農耕文化的有效手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耕文化是我國農業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不能丟,而且要不斷發揚光大。”鄉村是孕育中華農耕文明的搖籃,實施鄉村記憶工程的根本任務就是保護和傳承好農耕文化。農耕文化是以人類農事活動為中心,圍繞農作生產、農業生態與農人生活而形成的一種文化類型。優秀的農耕文化積淀了中國千年鄉土社會的智慧結晶與經驗方法,是鄉村社會治理與和諧發展的文化根基。農耕文化不僅塑造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更深刻影響了我們的精神世界。農耕文化中的許多理念、思想和對自然規律的認知在現代仍具有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在農村、農民日常生活和農業生產中仍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保持本民族特色、傳承本國文化傳統方面,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鄉村記憶工程圍繞農耕文化“物質知識行為觀念”四個方面進行全面調查整理和識別評估:物質文化層面包括村落遺址、農業設施、農具農作物、農業物種、農林產品、古農書等;知識文化范疇包括農業知識制度、傳統工藝、神話傳說、農諺俗語等;行為文化包括農技、農藝、時令、節慶、禮儀、民風農俗等;觀念文化范疇包括農耕文化要素基礎上所形成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代表著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反映了中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如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
1.4 鄉村記憶工程是培育文明鄉風的現實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優秀鄉村文化能夠提振農村精氣神,增強農民凝聚力,孕育社會好風尚”,“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農耕文化依托鄉土社會,堅持勤、儉、實、慈、孝、善、睦等核心價值導向,通過禮儀規范、民俗節慶、生產生活技藝等形式,潛移默化地發揮了農耕美德的道德教化和約束作用。當前,鄉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部分農民的精神世界仍然相對貧乏,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想乘虛而入。高額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在部分地方仍有較大的生存空間。一些地方農村存在鄰里糾紛、酗酒、賭博、治安等問題,不同程度與德育弱化相關。中華文明五千年,是從農耕文化中“長”出來的。農耕文化是一種鄉村生活與教育實踐,是塑造鄉村社會風貌的重要力量。鄉村記憶工程的“記憶”目的在于認知自我、構建共識、培育精神,要挖掘傳承鄉村優秀的傳統文化基因,提升農民的文化素養。要充分發揮農耕文化在凝聚民心、淳化民風、引領風尚、移風易俗等方面的作用,推動鄉村社會治理的現代化,這是全面加強文明鄉風建設、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現實需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要培育風清氣正、團結奮斗的人文環境,調動億萬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1.5 鄉村記憶工程是激發鄉村內生發展動力的重要抓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代化越往前走、物質生活越豐富,人民群眾越喜歡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農業除了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其生態涵養、休閑觀光、文化傳承的功能就越能發揮積極作用”。鄉村文化內涵豐富,千百年的農耕實踐中孕育的生產生活智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對于我們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和農村生態建設具有借鑒啟發價值。傳統村落和傳統手工藝、節慶、禮俗等為鄉村增添了獨特魅力,服務休閑康養、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對拓展農業多種功能、開發鄉村多元價值具有重要意義。鄉村記憶工程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的文化意志,深度挖掘和創造農耕文化與當下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連接點和契合點,引導城市優質文化資源下沉,營造傳統文化與社會民眾的互動氛圍,形成文化傳承聚合力,創造能夠得到大眾認可并能帶動增收的農耕文化產品,通過產業創新為鄉村社會提供文化資源增值支持,激發鄉村內生發展動力,最終讓農民在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上雙獲益、雙豐收。
2 實施鄉村記憶工程的方法路徑
實施鄉村記憶工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根本遵循,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錨定建設文化強國、農業強國目標,堅持農民主體地位,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對傳統農耕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具體來說,要全面開展摸底調查工作、構建科學保護管理機制、實施轉化創新推廣項目、搭建跨界融合展示平臺。
2.1 全面開展摸底調查工作,留存農耕文化鮮活記憶
從鄉村資源現狀來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一些珍貴的農耕文化將面臨永久性失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農耕文化載體正在加速消亡。據統計,近30年間全國行政村數量減少了近一半,自然村數量減少了近1/3;不少古村老宅被拆除,傳統農具等農村老物件被丟棄,一些傳統技藝、民間藝術瀕臨消失。其二,農耕文化傳承表現后繼乏力。據普查,15~39歲的年輕人常住在鄉村的比例低于30%。本土人才對農耕文化價值認識不足,農耕文化傳承方式和創新路徑單一,大部分掌握農耕相關民間藝術、民俗傳統、手工技藝的農民年事已高,若他們這一輩人離世,相當數量的農耕傳統技藝將會失傳,一旦消失,想要恢復非常困難。因此,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農耕文化資源摸底調查和整理分析是農耕文化傳承保護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具體實施策略如下。
第一,開展全國農耕文化資源摸底調查。結合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在鄉村同步開展摸底調查。重點收集農耕文化專題研究成果、各地縣志、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工作匯編、博物館與村史館館藏四個方面資料。其中,專題研究包括與農耕文化相關的農業古籍、專著、論文匯編、研究報告匯編、專題報告等,各地縣志資料主要搜集調查各地與農耕文化相關的歷史、地理、風俗、人物、文教、物產等資料信息,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工作匯編資料重點關注部門與行業協會在前期開展農耕文化相關傳承保護工作中所積累形成的基礎資料、研究內容、工作進展及成效,博物館與村史館館藏資料主要針對各地博物館與村史館搜集調查農耕文化相關的實物、文獻、展演以及電子化資料。
第二,形成“中華農耕文化資源庫”。根據“農”字特色的分類體系對摸底調查獲取的資料進行整理識別和登記建檔,根據需要對典型農耕文化目的地開展現場核實和田野補充調查,驗證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在此基礎上圍繞農耕文化的特點提取指標關鍵詞,進一步篩選農耕文化資源,形成可供數據檢索的“中華農耕文化資源庫”。
第三,加強農業文化遺產挖掘保護。持續開展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挖掘認定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統村落名錄申報認定工作。勘定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核心保護區邊界,對傳統農業物種、傳統耕作技藝、古農田(古果園、古茶園等)、民俗節慶等核心保護要素登記建檔,推動納入文化遺產保護督察范圍。
第四,匯編“農耕文化保護傳承實踐案例集”。整理一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建設和美鄉村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案例,匯總農文旅融合新業態新模式的資料,積累各地農村建設、鄉村文化創意、傳統手工技藝文旅融合的實踐成果和鮮活案例,為后續農耕文化資源的價值評估、保護管理、傳承利用與展示傳播奠定基礎。
2.2 構建科學保護管理機制,挖掘農耕文化資源內涵
由于農耕文化資源存在品類繁多、界定標準不統一、涉及不同的管理歸口和職能部門等現實問題,各方在開展傳承保護工作時往往存在認知偏差、管理協調成本高、評價與績效不受重視等問題,一些尚未達到“遺產”“文物”等現行保護標準的農耕文化內容因缺乏有效保護而面臨被忽視、被遺忘進而失傳的風險。基于此,構建科學的農耕文化保護管理制度非常必要,要梳理和厘清農耕文化保護對象的類目與價值,落實農耕文化保護的針對性管理制度和路徑指南,解決社會化力量在農耕文化保護中缺位的問題。
第一,加強農耕文化研究闡釋。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文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移風易俗、鄉村治理、農民教育培訓等重要論述,加強研討交流、研究闡釋。圍繞農耕文明優秀遺產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的途徑方法、農耕文化傳承人才隊伍培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的協同機制、文化結對幫扶的政策舉措、農耕文化道德教化作用發揮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組織科研院所、高校等開展深入研究。支持相關理論闡釋專著出版,結合鄉村文化、鄉村治理、移風易俗等領域重要政策出臺,以署名文章、解讀文章、評論員文章等形式進行宣傳闡釋。
第二,形成“農耕文化資源重點保護名錄”。研究提出農耕文化資源識別分類標準和評價方法,各地、各門類的文化資源信息能夠合理歸類、有序保存;對資源庫資料開展分析對比和闡釋,解讀不同地域、不同類別農耕文化資源的歷史特點與時代內涵。依托空間特征、時間特征、經濟特征、文化特征等維度制定農耕文化資源評價體系和等級分類標準,對需要重點保護的農耕文化資源進行遴選,發布“農耕文化資源重點保護名錄”。
第三,編制“農耕文化資源保護管理方法和保護評價指南”。針對前期評估所形成的分級分類農耕文化資源提出適配性的制度性保護管理方法,避免“一刀切”式;依據農耕文化資源的典型性和特色性,落實農耕文化保護管理的結構性政策設計(宏觀層面、中觀層面、微觀層面)及保護管理效果指標設計,編制農耕文化資源保護管理辦法和保護評價指南,明確農耕文化保護工作的范圍范疇、權責體系、財政預算等。
第四,加大農耕文化保護傳承工作資金投入。財政支持與社會募捐相結合,對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農耕文化保護項目、農耕文化藝術與培訓活動、農耕文化作品創作、農耕文化工作者等進行資助和扶持。同時健全社會參與機制,探索農耕文化資源產權多元化、運作市場化的保護管理新理念和新方式,推動社會力量設立保護基金,支持農耕文化保護公益項目。在資金、項目、信息、技術等方面為政府、企業、社區間合作創造條件,更好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
2.3 實施轉化創新推廣項目,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和文明鄉風培育
農耕文化轉化創新后勁不足,其經濟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應布局農耕文化品牌體系,規劃和實施系列轉化創新推廣項目。
第一,打造“國家級農業文化展示區”。按照《鄉村振興促進法》提出“有計劃地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農業文化展示區”的要求,在對全國農耕文化類別、特點、分布情況充分掌握的基礎上,考慮農耕生產與生活資料、農事特征、農技水平、行政主體等要素,確立展示區劃定原則與條件并編制建設規劃。根據農耕文化起源傳播脈絡,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優先在長白山沿線、東北松嫩平原、太行山沿線、新疆西藏農牧區、三江源地區、長江中下游、黃河幾字灣地區、巴蜀地區、珠江三角洲、武夷山沿線等建設文化展示區。同時,支持各片區開展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工程項目,每個片區提出農耕文化保護項目,納入黃河、長江、長征、大運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規劃。
第二,推進“中華農耕文化藝術館”建設。主要選取農耕文化與藝術資源較為豐富的鄉村區域,通過建設農耕文化藝術館匯集地方展陳,以農俗展示、民藝表演、文化活動等引領文明鄉風建設;兼顧考慮在農耕文化資源不富集但人口密度較高的城市區域建設相應場館,進一步放大這一農俗載體在普及農耕文化知識、推廣優秀傳統理念、拓展素質教育等方面的影響力。
第三,培優“農遺良品”品牌。深入挖掘文化遺產獨特內涵,為農遺產品賦予中國品質、中國味道,做好“農遺良品”優選培育推介工作,促進遺產系統保護、活態傳承。依托農耕文化創新創意系列大賽,設置題材、遴選點位、征集方案、舉辦同名主題活動,以設計大賽的形式促進文旅康養、農事體驗、良品培育等農耕文化產業支柱性項目、品牌、線路的孵化與開發,積極推動設計方案向實體產業、項目產品的轉化,廣納主題創意,做實產業應用,增加就業機會,營造文化氛圍,利用農耕文化資源培育新質生產力。
第四,建立復合型農耕文化專項人才培養機制。突出實用導向,扎實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綜合試點、“耕耘者振興計劃”等,培訓鄉村振興急需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三產融合、文化治理等人才。開展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專題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業發展能力提升培育、脫貧地區致富能力提升、農民綜合素養提升整村推進等行動,提高農民技術技能水平、產業發展能力和綜合素質素養。
第五,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持續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加強農民群眾思想道德教育。通過宣傳展示弘揚傳統農耕美德,抵制陳規陋習。以“整治無事酒倡導新生活”為小切口,以脫貧地區特別是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為重點,謀劃治理大操大辦、高額彩禮等切實可行的政策舉措,堅持不懈抓下去,將其辦成農民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
2.4 搭建跨界融合展示平臺,促進農耕文化多維傳播
以農傳聲,以農載道。梳理農耕文化展示傳播現狀可以看到,中國農民豐收節已成為農耕文化展示傳播最有效的文化實踐,迄今已經連續舉辦六屆。在電視視頻方面,央視在2015—2023年共出品7部農業相關紀錄片,涉及稻作文化、村落變革、種源安全、農遺故事等;央視旗下中國環球電視網在海外平臺發布農耕文化紀錄片(外文)共計5部。中央電視臺制作的紀錄片《農耕探文明》(2023年)在同時段上星頻道收視率排名第一。《記住鄉愁》紀錄片已經連續播出了十季,累計觀眾上百億人次。農耕文化的展示傳播已形成一定影響力,應繼續加強建設,打造功能性、展示性、互動性于一體且能跨越時空限制的農耕文化共享共創平臺。
第一,搭建“中國數字村史村志”云平臺。根據農耕文化摸底調查、管理評價、創新推廣的工作成果,搭建“中國數字村史村志”云平臺,吸納數字化、智慧化、智能化新技術,建設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數字資源庫、數字信息集、數字品牌組、數字產品線,分別對應農耕文化實體資源的數字化保存、農耕文化基礎研究與衍生實踐的信息全記錄、由農耕文化保護傳承工程所催生的專有品牌展示窗口以及代表鄉村元宇宙單元的專項數字化產品開發集合,擴大農耕文化資源的社會開放度和國際傳播力,形成在國家層面服務教育、研究和旅游等多領域的鄉村歷史知識庫及農耕文化數字化體驗平臺。
第二,農耕文化影像錄制傳播。拍攝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宣傳片,加強新媒體平臺推介,引導全社會共同保護傳承農耕文化。影像時代,紀錄片作為國家敘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作用。錄制各類農耕文化紀錄片及短視頻,并在官媒與社交平臺進行推送,實現從中國到世界范圍農耕文化影像化的多維呈現。
第三,依托文化節慶進行宣傳推廣。依托中國農民豐收節等節慶文化實踐活動,舉辦群眾性農耕農趣農味文化活動,支持涉農博物館舉辦農耕文化科普活動,并通過直播等形式對活動進行廣泛宣傳推廣。組織開展“大美·二十四節氣”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傳承弘揚農耕文化,推動農耕文明與城市文明交相輝映。
第四,推進“大地流彩”系列活動。堅持農民唱主角,大力推廣“村字號”品牌活動,充分體現“三農”特色、鄉愁記憶,因地制宜舉辦村跑、村超、村舞、村歌、村釣、村廚等活動,引導各地將農耕農事、鄉景鄉俗、土特產品融入其中,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文化鑄魂、文化培根、文化養德、文化興業。
第五,開展“藝術鄉建”行動。以“藝術點亮鄉村”為主題開展“藝術鄉建”行動,鼓勵引導支持文藝類院校以及專家、教師、青年藝術家等,與鄉村建立常態化定點結對幫扶關系,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培育鄉村文化藝術基地。打好“鄉情牌”,支持繪畫村、雕塑村、風箏村、樂器村等特色村莊發展,鼓勵正能量網紅進鄉村,開發富有特色的農文旅融合項目,促進鄉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3 結語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實施鄉村記憶工程,保護傳承中華農耕文化,讓我國悠久燦爛的農耕文明根脈生生不息并展現與時俱進的實力與魅力,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通過摸底調查全面挖掘農耕文化資源,制定一系列農耕文化傳承保護的規范和標準,建設“中國數字村史村志”云平臺等新手段,建立由“國家農耕文化資源庫國家農業文化展示區國家農耕文化專業人才體系國家農耕文創產業品牌國家農耕文化共享平臺”構成的鄉村記憶體系,不斷增強中華農耕文化傳統的生命力和影響力,重新創造和展現中華農耕文化新輝煌,為建設文化強國和農業強國做出積極貢獻。
(作者系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工程課題組。來源:《世界農業》2024年第9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