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產業,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這為我們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意見》,對培育發展生物農業,開拓新型食品資源作出專門部署。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認真抓好落實。
發展生物科技和生物產業意義重大。從國際競爭看,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特征的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國都在搶占制高點,對基因改造技術、新基因組技術、基因驅動以及合成生物學等生物科技進行全方位布局。百舸爭流,不進則退,必須加快生物科技創新和生物產業發展,為提升我國農業產業競爭力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從國內需求看,當前我們獲取蛋白的主要方式是植物種植和動物養殖,環境污染重、資源消耗多,難以滿足人口持續增長和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蛋白需求增長的巨大壓力。利用生物科技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開發替代蛋白資源、新型非糧飼料蛋白資源,可以有效突破農業資源約束,提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不斷拓展農業生產邊界,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從未來發展看,生物科技是農業科技當中的變革性技術,“無中生有”“變廢為寶”屢見不鮮。這些新技術讓我們不斷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也在顛覆著我們的認知、改變著我們的習慣、不斷滿足著我們日益多元的食物消費需求,日益成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重點方向。
近年來,我國生物產業快速發展,生物科技研發成果不斷涌現,為我國生物產業發展提供了較好基礎。在原始創新方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編輯“剪刀”不斷優化,效率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已應用于水稻、玉米、小麥等主要農業生物基因改良中,創制出全球首款基于RNA的新基因編輯底盤工具,為我國開展基因編輯研究與應用提供了關鍵支撐。在技術突破方面,首次實現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技術造物”為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提供可能;細胞培養肉技術快速發展,細胞無血清培養、放大培養和大規模分化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在可食用細胞支架研發方面建立了具有知識產權的技術體系,成功研發出雞(豬)肉大米等產品;突破乙醇梭菌蛋白制備核心關鍵技術,首次實現從一氧化碳到蛋白質的合成,為推動飼用蛋白替代提供了可行路徑。在微生物資源開發方面,我國食用菌總產量超過4200萬噸,占據了世界總產量的85%以上,除了香菇、黑木耳、平菇、毛木耳、金針菇、雙孢蘑菇、杏鮑菇等常規品種外,暗褐網柄牛肝菌、羊肚菌、冬蟲夏草、金耳等珍稀品種產業也正在發展壯大,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動力動能。我國藻類養殖技術和產業規模均居世界前列,年產260多萬噸海藻干品,其中海帶165萬噸、龍須菜37萬噸、裙帶菜23萬噸、紫菜22萬噸,全部來自人工養殖。在產業化應用方面,自主研發的轉基因玉米大豆在減損增產、節約成本、提升品質等方面成效明顯,按照擴面提速要求正在有序擴大應用范圍。我國發展生物科技和生物產業有潛力、有基礎、有優勢,下一步,我們將牢固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堅持需求導向,立足資源稟賦,充分發揮生物科技的引領性、突破性作用,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新型食物與非糧飼料蛋白的巨大潛力,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一是加強共性關鍵技術研發。依托國家農業科技重大項目,推動不同學科交叉融合,支持優勢科研團隊圍繞基因編輯、細胞工廠、合成生物技術、非糧生物質制糖技術、微生物菌體蛋白技術、智能制造技術、食用菌和藻類開發等方面,開展組織化、系統化的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不斷開拓新型食品資源和新型飼用蛋白來源。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作用,聚焦植物蛋白、人工合成營養物質、新型非糧飼料蛋白等產業技術領域,強化技術裝備創新,助推生物產業快速發展。
二是加強創新平臺條件支撐。加快建立與農業生物科技創新、生物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平臺條件體系。在生物育種、生物資源、智能裝備等領域,研究推動設立一批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概念驗證中心、農業科研試驗基地等,切實提升生物科技創新條件支撐能力。鼓勵生物科技領域建設一批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聯合體等新型研發機構,協同推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科技資源共享服務等。建好用好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等,打通技術突破、產品創制、示范應用、產業發展的實現路徑,培育農業生物技術產業集群。
三是培育壯大生物科技企業。在農業生物科技領域培育壯大一批龍頭型和高速成長型科技領軍企業,支持企業牽頭承擔或參與農業重大科技項目實施、重要平臺條件建設等,形成核心研發能力和產業帶動能力,發揮好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全方位加強政策支持和指導服務,為農業生物科技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發展農業生物產業。
(作者系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司司長;來源: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