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5年底,中央為2016年房地產行業定下基調——去庫存,提出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業內人士稱,鄭州的庫存壓力并不大,“靠農民工去庫存不現實,農民工主要解決三四線城市的庫存。”調查顯示,八成以上農民工愿意在縣城買房,他們為什么愿意在縣城買房,他們的購買力究竟如何?記者對鄭州、新鄉、原陽等地進行了調查。
[省會]掙得不少,依然買不起房
孫志明來自扶溝縣的一個小村莊,今年32歲,和媳婦在鄭州打工已經10年了。他在一家印刷廠上班,幾年的技術積累使他現在每月能拿到5000多元,媳婦在另外一家工廠上班,每月也有4000元的工資進賬。
除去吃住,倆人每月能存6500元。錢包慢慢地鼓了起來,1年前他們在縣城買了一套80平米的房。“小孩7歲多了,想著在縣城上學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當問及為什么不在鄭州買房時,他回答道:“一來,經濟不允許,動輒幾十萬的首付實在買不起,除非房子降價。二來,老人住鄭州那樣的大城市也不習慣,縣城離老家近些,回老家也更方便些。”
據鄭州市房管局發布的“鄭房指數”顯示,去年,鄭州市商品房銷售均價達9262元/平方米,這對遠超全國農民工平均工資2864元的孫志明來說,壓力依然不小。
不過在縣城買房壓力就相對小很多。“在老家扶溝縣,均價2700到2800元每平米,首付只需幾萬塊錢,基本無壓力。”志明說。
據《河南農民城鎮化意愿調查》報告顯示,八成以上農民愿意進城落戶,其中絕大多數愿意落戶在縣(市)。在愿意進城的農民中,有八成是為了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有九成年齡在16~35歲之間。
[地市]政策雖好,還是太貴[縣城]買得起,卻沒有優惠政策
2015年年末,新鄉市出臺了購房優惠政策:即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前,在新鄉市區購買新建普通商品住房(144㎡以下)的各縣(市)、區農民或外來人員,市財政給予150元/㎡的購房補貼;新鄉戶籍家庭,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前,在新鄉市區購買新建普通商品住房(144㎡以下)的,市財政給予實繳契稅50%的補貼;農民進城購房落戶后,其子女還可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子女同等的義務教育待遇。
即使這么多優惠政策,也難以讓普通農民工在新鄉市區買房。新鄉市牧野大道一處售樓大廳內,置業顧問朱女士稱,“這些政策優惠下來能省2萬元左右,但是依然難以吸引農民工來市區買房,房價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些高。”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12月份,新鄉新建住宅均價為4095元/㎡。
在原陽縣安泰街一處售樓大廳內,小劉正和幾個親戚一起選房。他也是在外打工,提前回來就是準備年前把婚事定下來,女方家要求“必須有房”。打工幾年的積蓄加上父親給的,小劉在縣城首付買房壓力不算大。小劉的父親說,“就算女方家不要求,我也打算給兒子買房。”
專家農民工主要解決三四線城市的庫存
據河南省房管部門統計,截至2015年11月底,河南省商品房庫存面積1116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6%,去化周期17個月。這其中,有7個縣市去化周期超過36個月,有32個縣市去化周期在18個至36個月之間,鄭州的庫存消化周期為9個月。
按地產界通常的說法,去化周期12個月左右說明供需相對平衡,超過這個點,就會有去庫存的壓力。
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教授紀德尚表示,“加快城鄉一體化的建設是大趨勢,以農民工現在的收入來看,依靠農民工去庫存是不現實的。”他說,“房地產的庫存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靠農民工去庫存主要是解決三四線城市的庫存壓力。”
紀德尚稱,依靠農民工去庫存不僅僅是讓農民工在城市里買房,政府還應該提供一些支持。比如提供一些工作崗位,讓農民工有穩定的收入,解決教育醫療等問題,才能讓農民工真正地在城市里扎根。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大河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