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憑借“審管分離、一局一章管審批”的新機制一舉摘得“第八屆中國政府優秀創新實踐獎”。專家表示:銀川模式應該是解決部門林立、職能分散、行政審批多頭跑路問題的最佳路徑之一。(3月22日人民網)
“銀川模式”是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發展,落實群眾利益,深化行政審批體制改革,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經驗,值得全國推廣學習。筆者認為,“創新”“轉變”是成就“銀川模式”的原動力,也是其他地區學習的精髓所在,具體表現為四個方面。
一是從“重審批”向“重服務”轉變。面對傳統的行政審批存在部門職能分散、效率不高、群眾多頭跑路等問題,只有憑借偷偷“潛”回找資料理順審批流程、五輪“瘦身”審批環節、徹頭徹尾的改革精神、“得罪人”“討苦吃”“下深水”的方式,才能完成“四證一章”一日辦結的“不可能”的任務,順利實現群眾滿意、辦事便利的服務目標。
二是從“輕監管”向“重監管”轉變。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方式。對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經營服務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家職業資格等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實行目錄清單管理。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個人、企業、政府三個方面的誠信體系和征信制度。
三是從“傳統”向“科技”轉變。在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過程中,搭建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行政審批平臺,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創新技術打破部門壁壘,實現審批流程再造優化,改變傳統審批模式,讓群眾感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務。
四是從“單一”向“融合”轉變。行政審批必須打破了原有職能部門逐個審批的串聯審批模式,打出“組合拳”,審批數據信息實現信息化存儲、流轉、共享,串聯審批變為并聯,多層級審批變為“車間流水線式”才能有效提高審批效率。
(作者單位:中共北川羌族自治縣委黨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