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龍:農地流轉助推家庭化流動

[ 作者:李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30 錄入:王惠敏 ]

過去30年間,中國人口流動最突出的變化就是從早期的個體性流動發展到當前的家庭化流動,直觀表現就是攜家帶口的流動人口迅速增多,流動正由一種個人傾向的生存狀態變為家庭共同的生活方式。家庭化流動不僅是從成員單獨外出到家庭整體遷居、由家庭居住分離到成員相互團聚的流動過程,而且是讓家庭成員不再于兩地之間頻繁往復的穩定化過程,不再受城鎮與農村、本土與外來之間區隔分割的融入化過程。它既講究家庭成員的流出來、聚起來,也強調定下來、融進來。伴隨家庭化流動的趨勢,留守人員與流動人口在城鎮地區實現了團聚,能夠推動家庭結構回歸平穩、家庭功能有效發揮,同時,隨遷人員的社區接納與社會融入也得到了保障,能夠帶動家庭福祉全面提升。

家庭化是未來人口流動發展趨勢

家庭化是實現流動人口轉移落戶的基本條件。流動人口能否順利轉移落戶,不僅關系到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成敗,而且影響著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的快慢。轉移落戶看似個人抉擇,實則關涉家庭,家庭化是流動人口轉移落戶的前期階段,轉移落戶必以家庭化為先。目前普遍存在的居住分離現象對流動人口轉移落戶構成嚴重障礙。未來,促進農村戶籍流動人口市民化繞不過他們的家庭化問題,實現好和發展好流動人口家庭化,將為其轉移落戶積蓄能量并創造基礎。

家庭化是推動流動人口家庭發展的必然要求。流動人口家庭是當前中國家庭發展最薄弱的環節之一,主要癥結在于:一方面,名義家庭在實體上地域分割,幼年、老年和青壯年成員分居兩地,家庭所應承擔的撫幼和養老功能無法有效發揮;另一方面,留守家庭在結構上弱勢相倚,尚未外出的人大都是在流動的選擇中被“淘汰”的,本身的生產性極弱,而他們得到的直接支持卻是來自同樣弱勢的留守成員,抗風險能力偏低。家庭化流動是現階段提升流動人口家庭發展能力最直接、最簡捷的途徑,對構建和諧家庭有重要意義。

家庭化是穩定流動人口就業隊伍的現實考慮。在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步入下行通道、結構凸顯老化特征的背景下,留住流動人口是提升經濟發展活力、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的需要。居住分離容易誘發往返流動,而家庭整體比成員個體更加不易頻繁流動,家庭化與穩定化相輔相成。唯有家庭化,才能免去流動人口的后顧之憂,改變流動人口時常變動工作場所、反復更換居住地點的狀況。這不僅可以減少流動人口就業中斷,增強家庭經濟立足能力,甚至能夠帶動部分隨遷人員非農就業,提升家庭整體適應能力。

此外,家庭團聚是人倫之道、人本之要。在中國,家庭團聚是傳統文化內核,“家和萬事興”是千家萬戶的共同追求。家庭化帶來家庭團聚,正反映了流動人口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應當為之努力創造政策條件、營造社會環境。這不僅體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法治理念,也凸顯時代議題與傳統文化融合的特色。未來,家庭化的大發展將與流動人口的持續增長相生相伴,既有人口流動演進過程的階段必然性,也有關照民生所需的政策必然性。

推進農地流轉能有效促進家庭化流動

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制度障礙束縛著家庭化流動。在流入地,戶籍管理制度附著了公共服務與社會福利的辨識功能,成為本地人與外地人之間內外區隔、城市人和農村人之間城鄉分割的事實存在。家庭化流動將會額外地產生隨遷子女的就學教育需求、隨遷老人的醫療衛生需求以及家庭整體的住房保障需求等,這些雖是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的基本內容,但流動人口因戶籍管理制度限制而難以得到滿足。對此,學界已有較多探討。在流出地,現行的土地經營制度下,經營權流轉產生的契約關系未有清晰界定,規范欠缺使農地流轉操作較困難,分散經營較為多見,未能實現與家庭化流動相適應的資源有效配置。農地或者仍要鉗制家庭中的部分勞動力,或者交由老人耕種而降低了生產率,或者就被閑置撂荒而造成巨大浪費,無疑成為流動人口難以割舍的“痛處”。2014年全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發現,23.2%的流動人口還在為老家土地耕種問題擔心,這無疑干擾了家庭化流動的持續推進。

農地流轉可克服流出地制度障礙,促進家庭化流動。基于促進流動人口轉移落戶、推動流動人口家庭發展、穩定流動人口就業隊伍等方面的考量,應著力克服家庭化流動的制度障礙:對于戶籍管理制度,需要繼續深化改革、實現均等化;對于土地經營制度,農地流轉與家庭化流動相掛鉤,是解開制度困局的首要環節。首先,農地流轉具有務農勞力釋放效應,通過直接作用于人,推動成員從農業勞動向非農勞動轉變、從農村生活向城鎮生活轉型。由于留守農村的相當一部分人還在務農,農地流轉可以促使他們與農地脫鉤,為其流動創造條件。其次,農地流轉發揮非農收入保護效應,主要表現為減少非農就業中斷、突破兼業經營局限、拓展城鎮收入來源途徑、加速非農就業經驗積累,從而保證家庭成員流動之后得以在流入地工作和生活。再次,農地流轉產生農地收益增進效應,主要表現為推動規模經營、促進專業生產,從而提高農地生產效率、改善農地經營狀況,強化農地為流動人口家庭進入并融入城鎮提供長期可靠保障的能力。

(本文系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父母流動對農村留守兒童在校表現的影響”(16XNH09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五月综合网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专区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精品国产 | 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