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似乎是一個黑色幽默,紛紛擾擾的中國房地產業本身并不能創造社會價值,但卻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并且已然能夠左右這個國家的歷史進程。房地產業完全綁架了中國城市文化、區域發展和鄉村社會,成為建設美好精神家園的束縛。
中國人并不是沒有房子住,即使眾多農民在鄉下一般都有獨立民宅;城市里也不是沒有房子租賃,高企的房屋空置率便足以說明問題。房地產本應該只是少數有錢人的投資渠道和話題,但如今何以讓全民為之瘋狂,何以成為朝野關注的焦點問題?
我以為,中國特色的城鄉二元結構是令房地產業成為經濟命脈、影響城鄉發展的根本原因。1949年建政以后,為了快速發展工業(尤其是重工業),采取了犧牲農業的策略,與之相對應的是集中社會優勢資源(尤其是農村資源)來重點發展城市。其具體措施有工農產品不等價交換、統銷統購、農業合作化、居民分身二元分化等,這一剛性制度體系確保了農村對城市長期且無回報的貢獻。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更是采取“隔離策略”,首先通過拉大城鄉收入差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同時給予重點城市和地區(沿海、沿江、經濟特區等)優惠措施,讓部分城市和地區先富起來。進入21世紀,城鄉二元分化呈現“馬太效應”,城市優勢累積效應更加明顯,而農村則更顯頹勢,即使是“建設新農村”依然改變不了農村空心化逐漸加重的形勢。
城鄉二元結構使得城市日漸膨脹、朝著特大化方向躍進,同時也導致了鄉村的沒落,令廣袤的農村地區一片死寂。更為嚴重的是,二元身份體系造成了深層次的社會裂痕,成為當今國人不平等的起源之一。在此無需羅列各種不平等現象,僅此房地產就可窺一斑而知全貌。
二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主要勞動力逐漸轉移到城市來,留下年邁老人或者留守兒童在農村。這一龐大的青壯人群主要就職于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少數受到過高等教育者則從事相對高端的業務、技術類行業,但兩者的共同點都是打工,很少能夠積累可觀的財富。這些人雖然生活、工作于城市,但想真正扎根下來,卻并非易事。首先,大多數人都沒有社保,有些人則因為工作不穩定斷斷續續了交了社保,但現行的社保制度使之將來能得到的社會保障微乎其微。一個人、一個家庭沒有社會保障是很難經受得起各種疾病、養老、失業等風險的,必然增加其定居城市的困難。
其次,要想扎根于一個城市,必然要買房,否則永遠只會被視為外地人,甚至被個別當地人當做“蝗蟲”。定居與買房本是沒有必然關系,但在中國卻如雙簧一般緊密不可分。不少人曾經在租房與買房之間躊躇猶豫,但只要稍微能湊齊首付款的一般最終都會買房,而促成其決定的因素依然是中國特色的城市身份與房地產業的捆綁體制。在這個捆綁體制下,房子已經不單是房子,而是包含了城市戶口、子女教育與考試、城市福利待遇等,這些都是城鄉二元對立背景下的城市優勢資源。從鄉村社會出來的人,要想獲得城市身份,靠讀書、參軍已經不可能,甚至靠財富也不可能,只有買房子才是“滄桑正道”。因此,這一龐大的住房剛需需求群體,成為支撐房地產業“蓬勃”發展的基礎。
并不是所有剛需群體都能買得起城里的房子。但歲月匆匆,當這些青壯人群逐漸老去或者失去勞動力,則只能是“從哪里來、回哪里去”。他們把最好的年華奉獻給了城市,但最終只能回到貧瘠的鄉村,成為留守鄉村的“老弱病殘”一類;同時,他們的子女作為青壯年依然繼續在城市里艱苦奮斗,農村對城市的人力輸血就這樣惡性循環下去。
三
城市化進程是中國邁入現代化社會所必須的,但如何城市化卻關系到每個人的福祉和國家的未來。合情合理的城市化一般是先繁榮發展工商業,以此吸納廣大農村地區剩余勞動力。尤其是要打破城鄉二元體制,對進城者給予其平等的身份地位和充分的社會保障。但中國走的卻是一條完全相反的道路,即通過大量的房地產開發來實現城市的擴張和膨脹,靠著強征暴斂、重復建設、基礎工程、高昂房價等實現GDP的快速提升,而能夠產生實際社會價值的實體經濟則備受擠壓甚至乏人問津。在這個“城市化”進程中,城鄉差距更加拉大,成為不可逾越的鴻溝,基尼指數高達0.6,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雖然房地產的過度開發加劇了城鄉之間的裂痕,讓一些優勢資源集中的城市朝著特大化方向發展,而優勢資源相對匱乏的城鎮則發展得比較滯后。然而健康的城市化不能缺少了城鎮、鄉鎮的介入。但值得警惕的是,城鎮化同樣需要在工商業繁榮發展的基礎才可以逐步實現,而非依靠簡單重復的房地產開發和基礎工程建設等就能完成的。不然,城市及其周邊郊區土地強征、房屋強拆的一幕幕必然會轉入到城鎮、鄉鎮尤其是廣袤的農村土地上去重演,這將令鄉鎮居民徹底喪失其本已十分有限的土地使用權(而非所有權),縱使有些人會拿著拆遷款在城里買房,但終究還是無土地、無社會保障、無穩定收入的“新三無”人員。
本末倒置的城鎮化進程,不僅會從鄉村制造大量的“新三無”人員,也會令很多具有相對優勢的城市人口被房子套牢,原本勉強可以算得上的“中產者”也將逐漸瓦解;或者被驅趕到城市邊緣地帶,其處于城市利好地段的原住地則可能建起高端別墅區,或者開發商業地產,然后被各種新老權貴占領。
在城鄉二元結構與房地產業的相互影響下,沒有人能夠終生甚至數代生活于一個地方,也就不可能對生活過的那片土地產生感情。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多數人都是這個國家的暫住者,都是華夏大地上的漂泊者。而權貴者也只是把這片土地當做其獵場,在一次次權利與財富共同操辦的“盛宴”中縱情歡樂。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葉公問政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