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蔣高明等:化肥農藥六不用:村級版一帶一路模式造福全人類

[ 作者:蔣高明?楊煜?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2-17 錄入:王惠敏 ]

10年前,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蔣高明在他山東農村的家鄉籌辦弘毅生態農場,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農村變革實驗。

10年過去,農場開的淘寶店銷售規模穩步上升,市場化嘗試初獲成功。

這場實驗背后是中國日益嚴峻的農村環境形勢和食品安全問題。

蔣高明“對農業的西化現象有不同意見”,“唯洋是瞻,美國怎么干我們怎么干”,他認為“農業不能不計成本地提高產量,必須得改革了”,必須“以自然之力恢復自然”,“不要把這么多人都吸到城市里來,如果農村的生命力恢復,農民能就業,生活有尊嚴,能掙錢,其實農村是很養人的”。

而他認為主要途徑則是“喚醒城市消費者,因為他們壓根不知道他們的食物是哪兒來的,就算造假了都不知道誰給你生產的,吃出問題都找不到人,把錢都交給醫院了”。

弘毅生態農場由我國著名環保學者、新京報、科學時報、第一財經日報、中外對話、發明與創新專欄作家蔣高明教授設計,在中國科學發展觀研究開發中心(香港)等經費支持下成立的研究型試驗農場,于2006718日在山東省平邑縣蔣家莊成立。其核心思路是充分利用生態學原理,而非單一技術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創建“低投入、高產出”農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農場摒棄化肥、農藥、除草劑、農地膜、人工合成激素、轉基因種子而增加生物多樣性;利用生態學原理,從秸稈、“害”蟲、“雜”草綜合開發利用入手,種養結合,實現元素循環與能量流動;生產純正有機食品,推動城市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增加農民收入,帶動農民就業。

2016年弘毅生態農業模式繼續在所在村莊取得成功:除一戶農民繼續取得了20萬元,另外一戶取得9萬元外,還有6-8戶取得了2-5萬元不等的現金。而他們獲得的收入,是在比常規農業模式多增加部分勞動力基礎上獲得的,但其勞動強度遠遠小于在城里打工,所采用的技術是我們研發的“六不用”:即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嚴格杜絕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地膜、人工合成激素與轉基因種子(六不用)。這樣的產品非常受大中城市消費者歡迎。

201610月,由當地人民政府投資5000萬修建的8公里優質公路從蔣家莊村北頭穿越,大大改善了農產品進入大城市的物流條件,一些農產品可實現24小時內進入北京等一線城市。弘毅生態農場的全國會員家庭也接近3000戶,農產品出現了明顯的“供不應求”局面。

村民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紛紛要求加入弘毅生產體系。然而,由于蔣家莊地塊非常分散,例如某農戶家里有6畝地,分成六七塊分散在不同地段,農戶自己管理都非常不方便,跟農戶合作更不方便。按以前與農戶合作的思路,如發展2個農戶12畝地,涉及到的地塊就有十幾塊,再多發展都根本無法進行科學管理。要逐步帶動蔣家莊村民200戶搞生態農業,當前的土地使用格局顯然無法適應。

另外,由于分田到戶后,單干的個人主義形成氣候,農民間合作減少,互相不信任,因農民沒有定價權,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受市場盤剝,種地村民普遍比較貧困。我們也曾成立了合作社,希望通過合作社模式帶動村民一起干,但村民積極性不高。目前名存實亡的合作社太多了,很多都是圈地讓農民失去土地,然后再成為農場的工人。

我們不能走假合作社這條走不通的路,不能讓農民失去土地,土地的主人應該是農民,生態農場應該服務于農民,而不是讓農民成為我們的工人。這樣,就需要全新的模式來團結起村民,共同走生態農業陽光路。人多主意多,團結力量大。本科研團隊經過與種植戶廣泛交流商量,群策群力,一個全新的管理模式誕生了——村級版的“一帶一路”。

具體地,“一帶”則是在技術指導上,采取傳幫帶做法,請那些先期加入弘毅農業模式的農戶做組長,一戶帶兩戶,兩戶帶四戶,大大減少管理成本。該農業模式可將村里1000畝地的管理人員由計劃中的20人,降低到5人,從而將節省的管理成本讓利給村民。“一路”是沿著新修的優質公路和村里的幾條主要生產公路布局作業區,涉及的農戶優先發展;除了原有的大戶和合作農戶,弘毅農場最近增加了5個生產小組:

第一組組長合作土地2.2畝,組員甲0.9畝,乙0.5畝,丙1.5畝,丁0.8畝,戊1畝,小計6.9畝;第二組組長土地1.2畝,成員甲1畝,乙1畝,丙1畝,丁1.2畝,小計5.4畝;第三組組長1畝,成員甲1畝,乙1.2畝,丙0.5畝,小計3.7畝;第四組組長0.5畝,組員甲1畝,乙1畝,丙1畝,丁1畝,小計4.5畝;第五組組長1畝,組員甲1畝,乙1 ,小計3畝。總計農戶21戶,合作土地23.5

“一帶一路”管理辦法為:選取五位村民為負責人(靠譜的人),以他們的5塊地,以地為中心,要求每位村民帶動相鄰地塊的一戶或幾戶生態種植(負責人要對發展相鄰地塊的種植進行監管,若發展的地塊品質達不到“六不用”(最終產品要通過嚴格的農殘與重金屬檢測,中間過程通過科研團隊的實驗室檢查土壤,杜絕偷用化肥現象)標準,如檢測出農殘,負責人和他發展的地塊的糧食均不予收購。例如5個點各一畝,每塊地再發展相鄰地塊一畝,這樣總的就是1010戶,每兩戶綁一起,農場只用管5戶;第二年2畝發展到4畝,總的2020畝,依然只用管理五戶(可以帶相鄰地塊一戶,也可以帶兩塊3塊地,根據生產計劃而定),通過5個點逐漸形成5個面,然后逐漸覆蓋整個村莊。蔣家莊200戶都通過這個模式發展進來,也只需管理這5個組長,生態農業“星星之火”兩三年便可燎原蔣家莊。

“一帶一路”的現實意義表現在:一堆沙土一堆鋼筋,分散開來,啥用都沒有,但通過水的粘合作用,這些沙土鋼筋能建立起一座大廈。村民如同沙石鋼筋,弘毅生態農場要成為水作為粘合劑將村民團結起來,一起建立生態農業大廈,建立美麗蔣家莊。農民通過“一帶一路”模式增強合作,互相建立信任關系,通過合作和信任逐步走向團結。村民只要團結起來了,生態鄉村、美麗鄉村也就指日可待了。

“一支竹篙呀,難渡汪洋海;眾人劃槳喲,開動大帆船;一棵小樹呀,弱不禁風雨,百里森林喲,并肩耐歲寒;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目前加入的農戶,加上前期合作的大戶,也和城里的教授、記者、大學生、商人、藝術圈一樣,成立了微信朋友圈——“團結一心蔣家莊”。在這個微信圈里,種田大戶、養殖戶、小媳婦、大姑娘、小伙子們或發帖子,或討論生產與管理具體問題,或提供有用的信息,他們重新感覺到了集體的溫暖。農民們的發言,無不透露著現代農人的智慧、幽默與自信。

“生態化+合作化”是我國未來農業的重要方向。要破解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環境保護、醫患矛盾、大學生就業等一系列難題,須從村級的生態產業開始做起。不難預料,在黨中央英明領導下,農民重新合作起來搞生態農業的那一天,天將會變藍,霧霾將進入歷史;清澈的河水又會唱起歡快的歌;醫院里的各類重病怪病將不斷減少;城里的社會治安也將更文明;久違了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生關系必將重現中華大地。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泛休閑農業智庫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 久久免费清高视频 |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奇米 | 亚洲欧美卡通在线一区 | 中文字乱码区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