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陳黎明:多條腿走路解決現代化農業發展中的問題

[ 作者:陳黎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13 錄入:王惠敏 ]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說:“雖然很多時候我們強調規模經營,但也要看到,在一些地方,家庭規模的經營相當一段時間內還會存在。在浙江、福建,很多地都是分散的、零碎的,有的梯田叫斗笠田,一個斗笠就能蓋住。青蛙一跳過三丘,一跳跳過三塊田。所以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做細做精農業。”

近年來,中國農業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是也面臨著諸多問題,現這些問題已對中國農業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中國是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們的基礎和根基。“務農重本,國之大綱。”近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以農業為重點,可見重農固本對我國未來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但是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時代的變遷,當前農業的產業結構和經營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需要,我們要加快處理農業與現代社會發展之間矛盾。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

因地制宜,從而做大做強起到規模效益。根據各地氣候條件、土質、供給需求種植適合的經濟作物,切記跟風而種。家庭規模經營方式的農業還會存在一段時間,但這并不是阻擋我們轉變經營模式的絆腳石,尤其是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可以進行土地流轉,成立專業合作社或者農業公司,發展大規模集體農業。政府要做好對本地農民政策的宣傳和引導,使其知曉規模發展的農業的優勢和能帶他們的好處。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粗中有細的做好現代農業。

補齊短板,依靠科技武裝現代農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最原始的人力耕種到今天的全面機械化耕種,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更是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充分的體現了科技對于農業發展的重要性。互聯網是20世紀末期科技高速發展的產物,在現在到達一個巔峰時代,“互聯網+”成為熱點話題,現代農業要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跨界融合,創新基于互聯網平臺的現代農業新產品、新模式與新業態。充分的利用互聯網信息共享的優勢,吸取其他地方先進的經驗、模式,結合當地實際轉化為我們自己可用的做法。再者,還可以利用電子商務進農村的機會,拓寬農產品的出售渠道。把當地的有特色農產品放在各大電商平臺上展示或出售,吸引外地的商販,把互聯網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

我們只有深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才能優化農業產業生產經營體系,從而進一步釋放農業農村創新活力,妥善解決農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膠東在線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本午夜一级精品 | 亚洲日韩欧洲不卡在线观看 | 中美日韩在线观看网 |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青青 | 日韩精品一本中文在线 | 色综合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