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王曙光:研究中國農村的意義

[ 作者:王曙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27 錄入:吳玲香 ]

一、理解作為農業國的中國:歷史與文明

研究中國農村問題實際上是一個歷史感非常強的話題,我們不是講當下中國農村的一個橫截面,而是必須涉及到中國幾千年以來的農村發展與農業文明,我們要理解作為幾千年農業國的中國,才能切入到當下的中國農村研究。

中國文明有什么特點呢?中國文明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亦舊亦新”。說“舊”是因為中國文明發達很早,數千年的文明史,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國家之一。但是同時,中國又是一個很新的國家,尤其是最近一百年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古老的文明又煥發了新的生機。《尚書》里有一句話:“周雖舊邦,其命惟新”,周雖然是一個舊邦,但是它的生命力卻常新,它是一個“亦舊亦新”的國家。到今天,兩千多年過去了,這句話還適用,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家至今還是一個蓬勃發展的國家,這在全球的文明當中都是獨樹一幟的。我們說“舊邦新命”,中國這個國家很特殊,它有一種巨大的包容能力、自我更新能力、自我批判能力、自我發展能力,這在很多其他文明中是少見的。

古代幾大文明,其中尼羅河流域和兩河流域的文明,大概發源于公元前四千年,比中國還要早一些,但是在公元前六世紀和公元前四世紀分別被波斯和馬其頓征服,其古代文明慢慢地消失、衰落、中斷。再看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左右,達羅毗荼人在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哈拉帕文化,這是印度文化前期的文化,到公元前1750年銷聲匿跡;公元前1000年雅利安人入侵后,印度地區四分五裂,其古代文明也逐步衰落,以至于消亡。美洲文明,它的起源比較晚,也創造了非常輝煌的文明,但是十六世紀被歐洲人征服之后,這個地方的文明也不見了。古代的希臘、羅馬,曾經登上古代人類文明的巔峰,但是公元五世紀的時候被蠻族征服之后,其文明也消失掉了。

在這幾個文明當中,中華文明是唯一的一個五千年文明史一脈相承、從未間斷的文明。這個現象引起了很多研究古代文明的中外學者的興趣。現在我們讀到先秦的文獻,讀讀孔子,甚至讀讀更早的《詩經》和《尚書》,對于中國人來講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并不覺得特別的困難,而這對于其他的古代文明來說是極其不簡單的一件事。原因在什么地方?在于我們的文明一直是延續的,我們表達思想的文字和語言盡管在幾千年里發生了很大的演化,但沒有根本性的斷裂性的轉變。有些人說,中國文明是一個循環的文明,中國文明在達到一定高度之后,就在不斷循環式的發展,以至于它好像是處在一個永遠不停頓的循環之中,沒有太大進步。這是一種循環論的觀點。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的文明有它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的核心是什么呢?核心在于中國文化是一種“中庸”的文化。“不偏謂之中”,就是要不偏不倚,不走極端。“不易謂之庸”,“庸”就是常,就是永久不變的東西。中國人崇尚中庸,不偏不倚,從不偏激,這種文化導致中國有一種長久的、持續的發展。

中國人為什么崇尚中庸,為什么中國文明具有持久性?很多人認為,其根源還要從中國的農業文明中去尋找。中國農業文明有哪些特點呢?主要是以下幾點:

第一,中國農業文明是一個超穩定結構。中國的農業文明不是大起大落的、爆發式的發展,而是有一個超穩定的結構。這個超穩定結構產生了中國特有的農業社會組織,導致鄉土社會具備一種超穩定性,這對中國的社會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性格都有深刻的影響。

第二,中國農業文明具有可持續性。中國農業文明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強調“天人合一”,這種極其先進的生態文明理念,跟現在有機農業思想與生態文明思想極為契合,是維系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中國農業文明并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保守的文明體系,而是具有很強的自我更新性。很多人說中國人很保守,中國農業文明是一個保守的文明,這個說法導致大家對我國的古代農業文明有很多誤解。實際上,中國農業文明是一個自我更新能力很強的文明,其更新是一個包容性和開放性很強的更新,是一個漸進的、可持續性很強的更新。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當中,不論是農作物的品種,還是耕作方法,實際上都在逐漸演變,從沒有停止創新的步伐。遠在漢代,中國就從中亞地區、西亞地區引進很多農業品種,像葡萄、苜宿、西瓜這些東西,原來中國是沒有的,都是從中亞和西亞移植到中國來。宋、元、明以來,從國外引進的東西也有很多,明代的時候,我們從美洲引入了玉米、馬鈴薯,玉米和馬鈴薯的引入對中國人口的繁殖和農業文明的持續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四,中國農業文明具有中庸、柔韌與漸進發展的特性,對外來的東西有同化力。中國在歷史上是一種漸進發展的文明,不太鼓勵冒險,這個文明具有內斂的特性,但是其柔韌性特別強。近代以來,中國人好像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機,可是從更長遠的歷史視角來看,那只是中國在數千年間有一次面臨更新的機會而已,中國這個社會有極強的柔韌性,中庸而平和,內斂而靈活,保守而又自新,對外來文明有很好的學習、包容和同化能力。

第五,中國農業文明主張“天人合一”。在古典語境當中,“天人合一”從董仲舒那時候開始,指的是天子秉承了上天之意志,但是后來這個理念逐漸演變,其內涵發生了有趣的變化,現在“天人合一”這個思想,主要是指人作為一個主體和一個外在的主宰者“天”的關系。中國人講“天人合一”,逐漸演變為人和大自然、人和天的和諧統一,這是中國農業文明當中非常寶貴的思想。

以上所說的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特征,也就是中國文明的特征,也可以說是中國文化、中華體制和中國人性格的特征。中國文明的基礎在農業,假如沒有持續發展、生生不息的中國傳統農業,恐怕就不可能有數千年一脈相承的中國文明。在座的同學們可能上過很多中國哲學課程,實際上,講中國哲學離不開中國農業文明的探討,無論講孔孟思想還是老莊思想,都要結合中國傳統農業思想和古代農業文明來講,這樣才到位,才能觸到中國文化和哲學的根本。

中國農業素稱發達,五千年以來,中國人創造出舉世無匹的農業文明,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技術與天人相參的農業科學思想,是中華文明的奠基石。在農業科技、農業管理、鄉村治理等方面,中國人都創造了獨特的經驗和智慧。我國傳統農業有什么特點呢?根據研究農業的農史專家們的觀點,中國傳統農業有兩大特點最為突出。一是多元交匯。中國傳統農業實際上是不同地域的農業耕種經驗互相交融的結果。中國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地域廣大,各個地方氣候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不同,耕作方法不同,各個地區的農業耕作經驗有很大差別。比如說中國兩大水系,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耕作方法不同,中國北方是旱作農業,中國南方是稻作農業。當然中國的東西部差距也很大,江浙一帶和廣大的西部地區,其耕作方法差異性明顯。因此,中國農業耕作的多元交匯的特點非常鮮明。這個多元交匯當然也反映出中國文明的特點,即“一體多元”。“一體多元”,這是費孝通先生提到的,中華文明的主要特點是一體多元,在并行不悖的發展中又有深入的相互融匯。

第二個特點就是精耕細作。中國至少在漢代已經形成了一套精耕細作的農業體系,精耕細作意味著在土壤的肥力保持、農田水利建設、農業科技、農業工具更新各個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精耕細作的方法持續兩千多年沒有什么變化,在漢代就基本定型了。在精耕細作農業形成之后的兩千年間,我國各族人民不斷創造,根據各地的氣候、土壤和地形狀況,發明了很多極富智慧的耕作方法。比如浙江青田的“稻魚”立體生態農業系統,云南元陽和廣西龍脊的梯田農業系統,都是聞名世界的農業文化遺產,充分展示出中國人的高度農業智慧。梯田看上去是非常漂亮的,如同絢爛的彩虹一般,簡直是一幅極其美麗的彩墨畫。這既是一種農業技術,也是一種生存哲學,同時也是中國人的一種美學表達。

二、研究農村是理解中國歷代治亂根源的關鍵

中國古代的歷史,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治亂更替、朝代更迭的歷史。中國歷代治亂的核心是土地。農地問題是解讀歷史上中國王朝興衰與治亂循環的核心密碼之一。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由土地而生出來的稅賦當然也是傳統農業社會治國者的命根子。幾千年來,一種以土地為主角的歷史劇反復上演:

第一階段:當一個王朝肇創與興起時期,治國者往往以平均地權作為統治合法性的基石,農民獲得耕地,并得到較長時期的休養生息。各個朝代剛開始都出現了所謂“盛世”,比如漢代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都出現在王朝興起時期,主要原因就是土地制度在這個時期得到調整,農民休養生息。

第二階段:在此期間,主要依賴土地產出的稅賦持續增加,而隨著國家汲取能力的增強與國力的提升,國家治理體系亦開始膨脹,財政支出壓力隨之增大;

第三階段:繼而,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結構的演變,小農經濟內部出現貧富分化,富裕階層的土地兼并以及擁有較高政治地位的官僚階層的土地占有亦有逐漸加劇的趨勢。土地兼并一方面可能有利于規模化的種植,有利于農業技術的發展,但是卻容易造成貧富的兩極分化。

第四階段:在王朝的由盛轉衰的后期,大規模的土地兼并帶來社會矛盾的激化,此時治國者必須進行深刻的社會變革以抑制豪強對土地的過度占有,然而這種社會變革雖然可能給農民帶來局部的福利改善,卻又極易導致統治者內部的劇烈沖突,從而使土地變革擱淺。

第五階段:在王朝的最后階段,失地農民往往以集體暴力的形式滿足自己對土地的夢想與渴求,從而顛覆舊王朝,創建新王朝。

你看看中國的歷史書,這個五幕歷史劇難道不是在不斷上演嗎?在這個治亂循壞的歷史圖景中,土地流動與農民福利之間的張力,一直是決定我們這個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國家興亡的主導力量。

直到今天,盡管國家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是在考慮國家治理與經濟發展時,農地仍是一個極其敏感而又不可能繞過的問題。在土地問題上,一定要非常慎重,不能亂弄。

目前,在土地問題上有兩個思路,一個是自由主義派,一個是福利主義派。自由主義市場導向的思路把土地作為一個市場要素來看待。在中國古代,土地在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可以自由交易的要素,很少有王朝絕對限制土地的交易。因為土地交易是自由的,土地產權是清晰的,土地產出就比較穩定,而且土地的自由交易也是中國農業社會當中各個階層不斷流動,而沒有產生階層固化和僵化的根本原因。你看歐洲由于貴族壟斷了土地,而且土地是不能被買賣的,所以其階層是比較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在中世紀是凝滯的。

可是,土地一方面是一個生產要素,但另外一方面,土地又是中國農民社會保障的重要手段。這是福利主義派的觀點。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從國家安全與社會和諧的角度來探討土地問題,才能得到一種既符合歷史規律、又具有現實可操作性的結論。現在關于土地問題,如果簡單說可以自由買賣肯定是不可取的,但是完全禁止要素流動也是不行的。所以在土地問題上,市場導向和福利導向這兩個思路應該結合起來。兩種思路間要有一個均衡,既要強調市場的作用,又要強調土地的社會保障特點。政策制定者在激進和保守之間,在自由和管制之間,在市場導向與福利主義中間應該掌握好高超的平衡術。

三、理解中國農村與農業的特性:傳統與現代之間

在理解中國農村與農業的過程中,我們要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在保守和創新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傳統和現代不是割裂和對立的。我剛才講到,中國文化既有保守和中庸的特點,同時也有一種自我更新性、包容性、開放性和同化性。商代的建國者湯有一個《盤銘》,“盤”就是洗澡盆,他的洗澡盆上刻了九個字:“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他提醒自己,每天要持續不斷地自我更新,所以中國人說“日新其德”,就是要每天自新。中國古代的文明當中特別強調“新”,不但要穩定,要中庸,而且還要“新”,不能僵化。《周易》當中有一個卦“革卦”,講“革故鼎新”,“湯武革命”,中國的傳統文化實際上并不排斥發展,并不排斥創新與變革。我們研究中國農業和農村的時候,千萬不要把中國農村和農業文明理解成為一個固定的、封閉的、保守的體系。實際上,中國農業和農村是一個富有包容性的體系,是一個富有創新性的體系。

所以我在《中國農村》這個課上,一直強調“古今融合”。如何理解這四個字?有兩句話:知今而不知古,則流于淺薄;知古而不知今,則流于迂腐。如果知今而不知古,光知道現在中國農業怎么樣,農村怎么樣,而不知道兩三千年以來中國農業和農村的歷史變遷,你會流于淺薄。比如探討中國土地問題,你如果不知道歷史上中國的土地制度變遷就不行。同時,如果知古而不知今,只知道古代而不知道現在的話,那你就不能洞察中國現在的變化以及當下問題的癥結在什么地方。所以我們既需要知道傳統中國農業文明和農村,又需要理解農業文明和農村的現狀和未來演變趨勢。我們既不能拘泥于傳統,也不能割裂傳統,傳統農業和農村需要現代化,鄉村治理和農業增長模式需要現代化,但是需要借助豐厚的歷史資源,需要汲取傳統農業文明和鄉村治理中的精華。這就需要我們“通古今之變”。

作者簡介:王曙光,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本文為北京大學燕京學堂課程《中國農村》講稿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壹道曙光(微信公眾平臺)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专区一区国产 | 九九久久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 亚洲综合免费的视频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乱在线伦视频 | 久久在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