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寧武縣天池美合作聯社的調查分析
摘要:天池美合作聯社除具有一般合作社的共性外,還有三個獨特之處。一是扶貧工作隊發起并踐行著“雪中送炭”的服務機制;二是村黨支部領導并形成了“雙向推進”的工作機制;三是全部貧困農民參與并實行了“貧困分紅”的扶持機制。天池美合作聯社面臨合作層次不高、運營資金不足、管理人才匱乏等問題,需要從5個方面實現轉型發展:從土地租賃合作向土地入股合作發展;從一產合作向“三產融合”發展;從發揮單一產業功能向發揮多種功能發展;從內部信用合作向與金融部門合作發展;從業余管理者向與專業管理者發展。
2016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專門研究“三農”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強調,“要把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同脫貧攻堅結合起來”。農民合作社是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民脫貧的有效載體。
近期,筆者多次到寧武縣余莊鄉,實地調查了天池美合作聯社的生產發展情況,并和村干部、合作社負責人、村民及山西行政學院扶貧工作隊隊員一道研究探討了天池美合作聯社的發展。
天池美合作聯社是由余莊鄉東莊村東方紅種植專業合作社、下余莊村興農種養植(殖)合作社、馬營村富來種植專業合作社等13個合作社聯合組成。合作聯社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有區別于一般合作社的特點。
一、獨特之處
天池美合作聯社除具有一般合作社的共性外,還有三個獨特之處。
(一)扶貧工作隊發起并踐行著“雪中送炭”的服務機制
2014年3月,山西行政學院扶貧工作隊進駐寧武縣余莊鄉后,到下余莊村、上余莊村、東莊村等貧困村入戶進行了走訪調查。他們了解到各村青壯年大都進城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大都是老年人和婦女。這些人基本上以務農為生。村里老百姓依然采取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經營方式。種地沒什么技術,收成憑運氣。這種傳統的種植方式,不僅成不了規模,而且成本高,有時還倒虧錢,所以農村大量土地出現撂荒,農民致富無門。經過深入思考,山西行政學院扶貧工作隊認為這些貧困人口依靠自身的努力脫貧是非常困難的,需要把他們發動組織起來,走聯合與合作的脫貧之路。于是扶貧工作隊提出在下余莊村試點發展合作社進行扶貧的建議,并把這個想法向省扶貧辦、下鄉辦匯報,得到鼓勵和肯定。山西行政學院扶貧工作隊迅速行動,經過和村干部、村民以及鄉里、縣有關部門的協商,成立了下余莊村興農種養植(殖)合作社。全村60戶中58戶加入。下余莊村興農種養植合作社流轉回土地170畝,種植脫毒馬鈴薯種薯140畝、藜麥20畝、籽粒莧10畝。2014年底,在下余莊村興農種養植合作社成功運行的基礎上,山西行政學院扶貧工作隊指導鄉里其他12個貧困村都成立了合作社,并聯合成一個合作聯社——天池美合作聯社。
山西行政學院扶貧工作隊隊員全身心投入合作社發展,及時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馬鈴薯種植技術和機械是合作社成立之初面臨的一個難題。他們專門到山西農大向專家請教馬鈴薯種植技術;他們設法聯系吉林白城師院的教授,從千里之外搞到了種植資料和種子;他們跑神池縣為合作社購買大型農機,出面從化肥銷售公司賒回30噸化肥。為了解決個別村民思想疑慮,他們挨個到12個村召開全村村民會議,現場解答村民的問題。合作聯社遇到了生產資金的困難,扶貧隊員幫助貸款、墊資,解決了生產發展的燃眉之急。
(二)村黨支部領導并形成了“雙向推進”的工作機制
天池美合作聯社下屬的13個合作社實行“黨支部+合作社”的“二位一體”組織模式,形成了黨支部為領導核心、黨員干部為骨干、貧困農民為主體的發展新模式。各村支部書記或支委兼任合作社的理事長或副理事長。合作社的日常運作在黨支部的領導下進行,各村支部書記對合作社負責,堅持黨建工作和合作社工作同謀劃、同部署的工作機制,堅持抓黨建就是抓合作社、抓合作社就是抓扶貧的理念,實行圍繞合作社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合作社的“雙向推進”機制,使支部工作、合作社工作與脫貧工作同頻共振。合作社使黨支部和黨員有了發揮作用的新平臺。在黨支部的領導之下,黨員按規定帶頭加入合作社,并動員和引導廣大貧困農戶加入合作社,黨員的先進性作用進一步體現。“黨支部+合作社”的發展方式將黨的領導同合作社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推動了貧困村“黨建工作”與“脫貧任務”的高度融合和互相促進。一方面黨支部發揮了領導經濟的功能,推動了合作社的發展,加快了農村脫貧致富步伐;另一方面,依托合作社的發展,拓展了黨組織的覆蓋面和工作范圍,讓支部工作在更深的層面上融入脫貧扶貧之中,為黨組織推進脫貧致富創造了新的載體。
(三)全部貧困農民參與并實行了“貧困分紅”的扶持機制
天池美合作聯社下屬的13個合作社所在村都是貧困村。在扶貧工作隊和鄉干部認真細致的工作下,寧武縣余莊鄉13個貧困村的656戶貧困戶共計1598人全部參加了合作社。天池美合作聯社在發展過程中得到政府扶貧款的支持,所以,合作聯社將扶持貧困戶和弱者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合作聯社下屬的13個合作社都有各不相同的扶持貧困戶和弱者的具體辦法。2014年底,下余莊村興農種養植合作社拿出收入為全村65歲以上的22位老人每人發放500元,為44戶貧困戶共99人每人發放500元。一戶貧困戶只有老兩口,按老年人分配得到1000元,按貧困戶分配得到1000元,從合作社共獲得2000元扶助。2015年,打破“先投資再收益”的常規方式,合作社對本村的貧困戶配了股,其中,石咀頭村45戶,東莊村123戶,分水嶺30戶,黃土坡村76戶,海子背76戶,馬蠅村110戶,東溝村30戶,苗莊村101戶,前村30戶,后村30戶。為了使年老者得到更多的幫助,上余莊合作社給村里65歲以上的老人都配了干股。
二、實踐效應
天池美合作社的效應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落實了“三農”工作精神,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下余莊村興農種養植合作社以及天池美合作聯社的成立和運行是貫徹中央、省委省政府精神,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具體行動,成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依托。
天池美合作聯社推動了土地、機械等多種農業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尤其是把分散的土地、撂荒的土地有效地整合起來,實現了各家各戶分散種植向統一連片種植、由畜耕向農機具機耕的過渡,促進了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和機械化作業。從2014年發起到現在,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合作聯社的種植規模已達到1600畝,其中,脫毒馬鈴薯1300畝、藜麥200畝、籽粒莧100畝。合作聯社現有農機具12臺,生產已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天池美合作聯社采用現代耕作技術,引進推廣經濟效益高的新品種,全面提升了農業種植的標準化和專業化水平。合作聯社所在的寧武縣氣候適宜種植土豆,但傳統的薯種不利于優產豐收。2014年,下余莊村興農種養植合作社根據余莊鄉“一鄉一業”的發展規劃,與鄰近的山西高源薯業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種植脫毒馬鈴薯種薯。這不僅經濟效益高,也為周邊鄉鎮、縣擴大優質脫毒馬鈴薯種植提供種源。合作社在當地實現了馬鈴薯首次機械化耕作,首次采用了起壟種植技術。
(二)補足了集體經營的短板,提高了生產組織化的程度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立的農戶分散經營和集體統一經營相結合的農村雙重經營制度,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從農村的現實情況來看,集體統一經營在絕大多數農村發揮得不好,許多農戶反映感受不到集體統一經營的存在,更表示沒有得到集體組織的服務和幫助,大多情況下還是只能靠自己找門路、學技術、闖市場。天池美合作聯社把長期處于分散經營的一家一戶組織起來,統一生產購銷,聯合起來闖市場,緩解了單戶小生產與社會大生產、千家萬戶的小經營與千變萬化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提高了農民的話語權,增強了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有效解決了現行雙層經營體制中“統”的功能發揮不足的問題,提升了生產經營的組織化水平。
(三)激發了農民合作生產的熱情,加快了脫貧致富的步伐
天池美合作聯社不是簡單地把農業生產經營“統”了,其在統一經營的基礎上調動了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和參與扶貧開發的主動性。2014年山西行政學院扶貧工作隊籌劃成立合作社,剛開始農民很冷淡。農民覺得合作社還不如單干,風險更大,心里更沒底,大部分農民持觀望、等待的態度。為此,山西行政學院扶貧工作隊多次深入農戶家中了解情況,召開支部、村委會和村民大會,講解黨的合作社政策、合作社優勢。經過他們堅持不懈地努力,下余莊村興農種養植合作社最終成立。2014年合作社取得了良好效果,畝產土豆高達4500斤、藜麥達到300斤、籽粒莧達到10000斤。下余莊村民源于興農種養植合作社的農業收入56萬元、用工收入9萬元,兩項相加人均2500元,較未合作前人均增收2000元,彰顯了這種合作扶貧模式的成效。
感覺到下余莊村人參加合作社得到了好處,2015年初,余莊鄉上余莊等12個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主動找到山西行政學院扶貧工作隊,要求幫助成立合作社。現在,余莊鄉13個村參加合作社的農戶從2014年的58戶發展到了2015年的939戶。合作社的運行,老百姓不僅得到了土地租金,而且在合作社務工還有收入,所以,當地老百姓現在都愿意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另外,大部分農民在合作社有股份,貧困老年農民又得到了合作社的特殊扶持,老百姓參與合作生產的積極性極大地提高。
三、存在問題
(一)合作層次不高
天池美合作聯社處于初步合作狀態,深度合作還沒有真正形成。一是土地合作處于租賃狀態。天池美合作聯社的土地大都是從農民手中租賃,每畝價格100元、200元不等,一年一租。這種租賃方式致使耕地缺乏穩定性,不利于合作社對農田做長遠規劃和投資,不利于農戶之間的長期合作,影響農業生產的效率。當農業生產形勢好時,少數農民可能會漫天要價,甚至出現個別農戶故意搗亂,非正常地退出合作,影響合作社持續發展。
二是只有“生產”的合作,沒有“加工”的合作。從目前天池美合作聯社的運行來看,在農產品生產的環節實現了有效的合作,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還沒有開展農產品加工,限制了農產品附加值提高,無法享受產業鏈延伸帶來的利潤增加的好處,影響了合作社的運營效率。
三是銷售合作處于統一出售的狀態,沒有形成相對穩定的銷售渠道和品牌。合作社農產品的銷售沒有形成相對穩定的消費群體,更沒有和龍頭企業等主體形成合作,處于一種隨意的“散銷”狀態。盡管合作社也精心選擇種植農作物的品種,但產品沒有注冊商標和統一包裝;沒有在認定無公害基地和農產品、有機綠色產品以及品牌等方面的規劃和行動,產品知名度低,影響農產品的價格和銷售競爭力。2015年,盡管當地土豆由于天旱大幅減產,但天池美合作聯社的土豆由于沒有形成獨特的品牌,銷售價格低迷,地頭價只有0.55元/斤。
四是合作功能單一。天池美合作社僅限于農業產業的單一領域的合作,沒有深入開創社會事業、文化建設、生活服務等方面的合作功能。
(二)運營資金不足
缺少運營發展資金是合作社當前面臨的最大困難之一。天池美合作聯社的資金大都是來自社員的資金。大部分社員是貧困農民,長期以來收入低,即使是部分脫貧的農民,資金積累也非常有限,沒有較大額度的資金投入,合作社很難從農民的手中獲得足夠資金。天池美合作聯社下屬的13個合作社只有2個進行了信用合作,西棧溝村合作社每股100元,只籌集資金1300元;上余莊村合作社每股200元,也只籌集資金2000多元。天池美合作聯社生產盈余少,自我積累不足,政府補貼十分有限。農村金融發展滯后,市場融資無法實現。合作社資信不高,符合條件的抵押、擔保物缺乏,申請銀行貸款非常困難。天池美合作聯社資金基礎非常薄弱,無法滿足合作社購買農機具、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的資金需要,難以滿足合作社農產品儲運等設施建設和環節的資金需要。資金不足限制了合作社生產經營的拓展、技術設備的更新,制約了合作社的正常發展和轉型升級。
(三)管理人才匱乏
合作社管理者的素質和能力對合作社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天池美合作聯社及其下屬的13個合作社可以說沒有專業的管理人才。這種狀況一方面導致合作社對扶貧工作隊和鄉干部的依賴性較強。現在,天池美合作聯社及其下屬的13個合作社的很多業務都是依靠扶貧工作隊和鄉干部的指導和幫助。另一方面,導致現有的管理者只能由各村的村干部兼任。他們普遍年齡較大,多為高中以下學歷,專業水平低,沒有接觸過現代化的管理技術,憑經驗做事,缺乏合作社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和創新意識。尤其當前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中,合作社必須面向市場、走向市場,而天池美合作聯社還不具備參與市場競爭的人才條件。總體來說,合作社的管理者還不具備獨立支撐合作社健康發展的素質和能力。
四、發展對策
(一)從土地租賃合作向土地入股合作發展
土地合作不是單個地塊的簡單相加,最重要的是實現產權的聯合,這樣才會形成穩定的預期,促使合作社愿意長期投資,重新整理土地,發展設施農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還可以節省合作社經常與農戶進行租賃協商的交易成本。為此,需要在目前土地租賃合作的基礎上,采取措施推動農戶將耕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把耕地經營權變成股權,形成長期穩定的土地流轉關系。2015年3月,農業部啟動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試點。雖然山西省不在試點之列,但完全可以參考有關規定大膽先行先試,大力推行農村土地經營權入股。具體操作中可設農戶個人股和村集體股。在與參股農戶協商基礎上,農戶個人股的土地量化折股方式可以參照前三年該土地平均產值,結合土地承包經營剩余年限確定。可以將屬于村集體擁有的“四荒地”、機動地和通過整理后增加的土地入股,增加集體收入。可以采取“土地保底收益+股份分紅”的分配方式:先按入股土地面積分配保底收益,再按股份分紅。這樣可以保證土地的基本保障功能,同時又可增加農戶的土地收入,使農戶入股無后顧之憂,增強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的積極性。
(二)從一產合作向“三產融合”發展
解決合作社合作層次低,需要在一產合作基礎上向“三產融合”發展。一要與龍頭企業進行產銷合作。即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積極與龍頭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產銷合作,走產加銷一體化經營的路子。也可以采取龍頭企業入股農民合作社的形式,帶動合作社農產品的加工,實現合作社、農戶和龍頭企業三方互利共贏。
二要向消費主體進行定點直銷。產銷直接對接就能夠把產和銷之間的環節縮短或者砍掉。合作社可以采取農超對接,也可以直接到城市設直供點,還可以聯系部分農產品需求者進行產銷直接對接。產銷直接對接后合作社就能掌握農產品的流通環節,不用找市場,直接銷售給需求單位,流通環節賺的利潤留給了農民,收入就高起來了。
三要與供銷社進行銷售合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發揮供銷社在服務“三農”工作中的作用。可以積極探索“供銷社+合作社+農戶”復合的銷售體制。
四要面向市場進行品牌營銷。品牌是農產品進入市場的“通行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消費者對各種食品的品種、質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合作社要樹立品牌意識,以品牌闖市場,以市場促銷售。要立足自身農產品的特色和實際,建立標準化生產基地,生產優質高效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創立特色品牌,并對基地和產品質量進行認證,進行商標注冊和品牌宣傳維護,提高自主品牌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農產品銷售。
(三)從發揮單一產業功能向發揮多種功能發展
可以利用合作社群眾參與積極性高、內聚力和適應形勢能力強的有利條件,逐步超越產業功能的范圍,向社會事業、文化建設、生活服務、農村治安等方面拓展,將合作社發展為有效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綜合平臺。在這方面,日本農協的做法值得借鑒。日本農協有很多業務,包括倉儲、加工、購買、銷售、信貸、合作設施利用、稅務咨詢、醫療、家畜診療、托兒所等,幾乎涵蓋了與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發展的所有方面。合作社下一步可以首先在農民生活用品統一購買、農用投入品向非社員銷售、政府與農戶溝通、農民文化技能培訓、農村公共服務和精神文明創建、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嘗試發揮作用。此外,也可以將扶貧合作社打造成資產收益扶貧等國家政策運行的載體,發揮新政策試點的功能。建議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以及其他資金投入發展好的扶貧合作社,將資產折股量化給貧困戶,特別是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資產由合作社統一經營。
(四)從內部信用合作向與金融部門合作發展
破解合作社資金困難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即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由于農民資金有限,內部融資難以有效解決資金困難問題。為此,要重點從外部融資著手,創新農民合作社與金融機構的融資合作方式。
有兩種方式可以探索、試驗。一種是土地承包經營權、合作社種植的農作物抵押的融資合作方式。農民合作社只需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合作社種植的農作物抵押給金融機構即可獲得貸款。為此,要在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的基礎上,加快建立專門的土地經營權、農作物價值評估機構,培養專業資質的土地經營權、農作物價值評估人員,積極探索建立土地銀行等形式的流轉中介。
另一種是財政基金擔保的融資合作方式。財政基金擔保的融資只針對扶貧合作社。首先政府要開展扶貧合作社的認證工作。其次,要確定給合作社貸款的“合作銀行”,如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業發展銀行。然后省級財政設立擔保基金并存入“合作銀行”的賬戶。“合作銀行”按照擔保基金的一定比例如1∶15 的額度給合作社貸款,合作社按照貸款金額的一定比例如1%繳納風險準備金。
為了推動與農民合作社的融資合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要制定合理的合作社的信用評級標準,盡快建立農民合作社融資的統計、報告和分析制度。農民合作社與金融機構合作過程中,政府部門只參與金融產品設計、規定目標客戶群和運行的監管,金融機構可以按照市場規律,從農民合作社的信用等級、經營狀況、資產負債等情況出發,自主選擇具體的貸款對象、額度、期限和利率。
(五)從業余管理者向專業管理者發展
從世界看,荷蘭等合作社發展好的國家,管理者素質高,而且非常重視合作社管理者的培訓。要使合作社在未來持續發展下去,必須采取多種形式抓緊培育一批專業管理者。各級黨委、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要把合作社管理者的培訓和培養作為指導和推動其發展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從當前著眼,整合各類教育培訓資源,通過集中學習和實地考察方式,對現有管理者進行合作社方面的政策法規、生產管理、市場營銷方面的培訓,提高其辦社能力,推動其盡快成為“文化社長”、“專業社長”。另一方面,從長遠出發,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制度,引入市場機制,選擇有發展潛力的返鄉創業青年農民進行重點培養。返鄉創業青年腦子靈、路子活,對新生事物接受快,資金比較寬裕,在培育成會管理、善經營、懂技術的農民合作社經營管理者方面具有優勢。要完善培訓、培養投入機制,可以采取“政府出一點、合作社拿一點、培訓機構讓一點、個人付一點”的方式。此外,合作社還可以吸引專業對口的優秀大學生、聘用有“本土技術”的退休人員來合作社發展。
作者:山西行政學院課題組,執筆人:劉兆征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