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速鐵路、高速公路不斷見證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時,串聯城鄉的農村公路也考驗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深度。過去5年,全國新改建農村公路127.5萬公里,約98.3%的建制村通上了水泥路,通客車率達到96.5%以上,這意味著群眾“抬腳踏上水泥路、出門坐上公交車”的夢想正逐步成為現實。(新華網 2018年1月3日)
路是農村的命脈,路通了,農村才能振興。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鄉村振興”和“精準脫貧”成為未來一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交通作為扶貧開發的重點領域,也是脫貧的先決條件。
農村致富路,關鍵在黨支部!農村公路的建設、發展,資金問題一直是重點,土地協調也是矛盾焦點之一。村道公路目前是財政投入大部分、社會捐助一部分、群眾自籌一部分等多種渠道籌措資金來解決資金,村黨支部在社會捐助和群眾自籌兩個方面發揮作用非常明顯:一是對當地情況熟悉,了解名人名士及周邊企業家,容易獲得部分社會捐助;二是在宣傳發動群眾方面,能夠充分發揮作用,群眾自籌資金收繳率高。同樣,村道公路涉及到路線規劃和土地協調調整,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合理規劃線路,最大程度兼顧大多數人利益;采取調換或補償,或者通過做群眾思想工作自愿奉獻等方式解決占地問題。為農村公路順利建成奠定基礎。
農村致富路,關鍵在黨支部。農村公路三分建七分養,重在管。在建設中,村黨支部選派在群眾中有威望的黨、群眾組成質量監督小組,按照施工標準要求嚴格監督施工方,保質保量的建設上;在養護中,村黨支部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及時組織村民或雇請人員,對公路兩側水溝、雜草等清理,確保通暢,同時要求周邊農戶不亂堆不亂曬不亂放,不超負荷運輸而損害路面,適時將村道公路養護納入《村規民約》。
新修訂的《黨章》明確了基層黨支部的地位和作用,農村黨支部一定要帶領全體黨員干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找準發展的路子,堅持不懈的奮斗,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在“鄉村振興”中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中共宜賓市翠屏區委直屬機關工委)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