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決打贏攻堅戰。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脫貧攻堅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件。而2018年是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集中力量解決脫貧領域“四個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準、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工作作風不扎實、考核評估不嚴格等突出問題。紀檢監察機關要進一步加大集中整治和督查督辦力度,加強對扶貧領域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
第一,要推行精準監督,緊盯扶貧脫貧的重要環節和重要領域。各單位紀檢組長應該要深入監督巡察扶貧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敢抓敢管、嚴肅查處,堅決與濫用公權力和腐敗現象作斗爭。要嚴字當頭、實字托底,堅決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對脫貧“微腐敗”堅決說“不”、敢于“亮劍”。
第二,要嚴查細查扶貧脫貧項目資金使用情況,要加大巡察力度,嚴肅查處脫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著力提高巡察覆蓋率、問題發現率、問題整改率、問題線索處置問責率,零容忍懲治蠅貪蟻腐,精準扶貧提供堅強紀律保障,為貧困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第三,要強化問責追責,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對反映集中、性質惡劣的,要重點掛牌督辦整改、限期辦結;對抓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不力、“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導致扶貧領域腐敗問題頻發的,對突出問題整治不力、走過場以及查處問題不嚴肅、責任追究不到位的,嚴格“一案雙查”。對問題突出的重點部門和重點領域開展集中整治,確保脫貧攻堅的重點在哪里,專項治理的重點就在哪里,力爭抓一件成一件,干一樁成一樁。
第四,公開通報曝光,持續發揮震懾效應。注重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不遮丑、不護短,把公開曝光典型問題作為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重要環節,利用全媒體加大通報、登報力度,首發報道案件剖析警示、跟蹤報道典型問題處理,做到見人見事見細節。 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機客戶端、微信等現代科技手段,有效采用設置舉報箱、發放監督卡、設立反映點等基層群眾易于接受的方式,為群眾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信訪舉報途徑,進一步拓寬反映問題渠道。
第五,加強宣傳,精準教育。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組織廣大干部認真學習各項黨內法規,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提高遵紀守紀認知度,筑牢思想防線;定期通報本地查處的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強化震懾作用。
(作者單位:安州區投資促進服務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