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攤”,又名擺地攤,多指經營場地不固定,常常根據物品的價值進行討價還價的余地大。報道稱,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羽林街道一名村書記,長期外出經商,對村里工作不聞不問,該村建設全面落后,群眾意見很大。在紹興村級組織換屆“回頭看”民主評議時,因排名靠后,該書記被給予停職處理。誠然,“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既然身擔為民服務的職責,就不應該忘記服務公眾的寶貴“初心”,把工作職責當“練攤”,理當予以嚴懲。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基層農村,村支書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覷,既是群眾的“主心骨”、發展的“領頭羊”、穩定的“頂梁柱”,亦是基層黨組織堅不可摧的中堅力量。聯系群眾,下情上達,把廣大群眾的意見建議、愿望要求以及黨的方針政策在貫徹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廣泛收集并及時向上反映,上級黨組織根據了解到的群眾情緒、傾聽到群眾的呼聲,做出正確的決策。同時,引導群眾,宣傳政策,化解矛盾,組織群眾,落實工作等,最終都得依靠村書記去組織、帶領。試想,“將”長期在其,又何以凝聚民眾,發揮“主心骨”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鄉村干部是地基中的鋼筋,位子不高,但責任很大。”的確,要做到大公無私,就要履職盡責。而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可以說村書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村的命運,如果村書記路子廣、辦法多、水平高,老百姓得到的實惠就多一些;反之,村級經濟就難以發展,村民也得不到實惠。“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既然群眾把信賴的眼光投向了你,就不能辜負群眾的期望;既然被推上這個舞臺中央,就應主動挑起這擔子,履職盡責。多思發展思路,多出創新發展舉措,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為群眾干正事、辦實事,踏踏實實做好事。
“遠水救不了近火。”再者,村書記是處在基層最前沿干部,直接面向群眾,接觸群眾,處于各種矛盾的焦點上,老百姓有什么問題、什么困難,首先要找你村書記,這就需要你們去調處、去化解。大到村莊發展的規劃方向,小到雞毛蒜皮的兩家吵架,村書記都無法回避。在群眾眼里,你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黨的形象。唯有做到先公后私,心系群眾,把群眾的事拿在手上、放在心上,服務群眾才能不斷檔;遇事先集體后個人、先群眾后自己,百姓才會點贊。假以“頂梁柱”不穩,或是“傾斜”,垮塌的又何止是房屋?
古人云:“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作為黨的干部,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最后,說一千道一萬,把工作職責當“練攤”干部是監督之殤所致,當監督管理機制健全,村支書又豈能“遠行”?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