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治貧,因病返貧,在農村貧困人口中的比例占44%以上,在對建卡特貧戶的調查中不難發現,因病治貧的比例不在少數。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首要解決7000萬人脫貧,而3000萬以上因病治貧,因病返貧人口成為脫貧奔小康路上的突出矛盾和健康中國建設的突出“短板”。
目前,國家衛生計生委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指導意見》出臺,《意見》從四個目標,五個方面政策措施中體現了打好防止因病治貧,因病返貧戰略的重要舉措和制度保障。
讓貧困地區的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實的健康基礎和基本目標。將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對患大病和慢病的農村貧困人口進行分類救治,實行縣域內農村貧困人口住院先診療后付費,患者在出院時,只交自付醫療費用;加強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加強貧困地區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通過這些強有力的政策措施補齊健康中國建設“短板”,保障貧困人口中,因病治病,因病返貧人口比例下降到正常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災難性的醫療支出是農村貧困地區中貧困人口致貧的主要因素。農村人口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人口數量成為貧困人口的主要數據組成部分。貧困人口家庭中一人患大病,全家受著難,一人生大病,全家掉困窟。在花光積蓄的同時,向銀行貸款,向親戚朋友借款,從此負債累累,債臺高筑,沉重的災難性醫療支出使他們不僅跌入困境,而且使他們從此落伍社會,影響到經濟發展,子女入學,就業。同時也給政府和社會帶來了及不穩定的因素和經濟壓力。
對于農村貧困人口如何開展健康扶貧,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就《關于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意見》介紹:將對因病治貧,因病返貧的貧困戶因病施治,分類救治,有效醫治,讓其恢復生產生活能力,助力脫貧攻堅。在準確核實因病治貧,因病返貧中組織衛生計生服務網絡對導致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致貧的病種找出來,形成分析報告,通過建檔形成管理數據庫,實施動態監測。分類救治,對一次性能治好的,組織專家集中力量救治,需要住院維持治療的由就近具有能力的醫療機構進行治療,需要長期治療和康復的,基層醫療機構在上級醫療機構指導下實施治療和康復管理。同時實施掛圖作戰,對重點人群和重點病種,組織力量重點公關救治。
作者地址:四川綿陽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