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業可算是走過了風雨兼程的三十年,近幾年全國各地的生態與休閑農場的建設如雨后春筍,有許多生態與休閑農場經營者,在農場的管理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古人言,隔行如隔山,表面看是缺人才、缺游客,實際上是缺農業的專業人才和培養機制。
以下生態與休閑農場經營的十大痛點,你中了幾點?
1、表面缺人才,實際缺機制
員工該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跟他們談理想談抱負,還不如去工廠上班,可以報銷回家過年車旅費來得實際,在抱怨員工不好找的同時,要改變留住人管理方式,給員工一個學習的機會?人才激勵機制就是要把員工培養成場長、客服精英、農業骨干。
2、表面缺效益,實際缺創新
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管理你的農莊,如何提升三農服務,對接好三農政策,去創造政治效益和社會效益,帶動周邊農戶,而不是天天去抱怨農業投資難回收慢,農業是要有科技創新與團隊合作才能發展壯大。
3、表面缺生意,實際缺思路
同樣是一個項目,別人就能立馬見效創收,為什么自己卻只能干看著別人做農業賺錢?品種難選?產品不夠好?市場競爭力太大?其實都不是,你需要的是改變項目的格局,打破傳統農業的營銷模式,創造更為廣闊的利潤空間。
4、表面缺市場,實際缺策劃
別動不動就想用商業化去經營農業,該做租賃流轉的土地沒有必要花錢去買斷土地的使用權,這樣做,不但壓死了資金,還會拖累到農場的經營與管理。
5、表面缺利潤,實際缺生態
相信很多農場都缺生態,就是轉不過彎來。商業模式開發農場,四處可見鋼筋水泥的建筑結構,要想做生態農業,就得回歸大自然,讓客人可以體驗城市沒有的和現在市場與教育找不到的生態課題,贏得客戶口碑的同時還將為農場帶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6、表面缺品牌,實際缺規范
很多人都在干著賊喊捉賊的事情,都說某某農場是傻瓜,產品不是那樣賣,農場不是那樣做,實際上是自己也在犯同樣的錯誤,只是錯誤的途徑不同,也同樣威脅到了自己農場利益,要想做得比別人更好,就要多考察學習,進一步去探索研究我國的農業文化與食品安全,能執行國家農產品管理標準,又能讓市民體驗到農場觀光游玩、農藝養生等項目的原生態創意。
7、表面缺技術,實際缺交流
不是孤軍奮戰,就是抄襲傳統模式,大多數農場老板都喜歡用商業的經營管理模式來運作農場,請的高管也是工商業管理人員,他們對農業管理還真的是隔行如隔山,就是有農業專業人士指導,說的農業專業詞語與三農的專業管理方案,聽都聽不進去,更談不上引用。古人言“專業人做專業事”。
8、表面缺政策,實際缺項目
每個農場的起步都是先投入種養,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不去做規劃設計和政府立項報告,認為沒有必要花這筆錢,而是先做產品上市,這種錯誤做法比比皆是。可以試想一下,一個沒有規劃設計的農場,導致誤工返工的工程會給農場造成多少經濟損失,還有政策的扶持也不好對接,種養的農產品種類也不規范。
9、表面缺管理,實際缺信息
想做好農場,必須得分析市場動態,了解最新的行業信息,學習并引進先進管理模式及運銷戰略,而不是隨意跟風、試試看,要敢于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開發新品種,尋找屬于自己農場的發展模式,還要有三敢(敢想、敢說、敢做)的創業精神去推動國家的三農政策和市場的發展空間。
10、表面缺資金,實際缺文化
農業文化“根在農村、源自農民”,農業文化是指農業生產實踐活動所創造出來的與農業有關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內容可分為農業科技、農業思想、農業制度與法令、農事節日習俗、飲食文化等。其發展可分為原始農業文化、傳統農業文化和現代農業文化三個階段。
在中國農業文化發展的前兩個時期,即原始農業文化和傳統農業文化時期,可統稱為農耕文化時期,或古代農業文化時期。
在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農業文化是基礎,因為它是以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為目的的,它決定著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著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國是世界農業的發源地之一。
現代農業的競爭將是農業文化的競爭,不懂農業文化的知識、沒有農業文化的支撐、沒有農業文化的內函、沒有農業文化建設思維,要想贏得現代農業的競爭,會顯得分外艱難。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烏啦啦說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