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查辦扶貧領域職務犯罪案件1623人,同比上升94.6%;偵查終結1147人,同比上升67.7%。(12月15日,人民網)
隨著國家反腐力度的加大,各式各樣的腐敗奇葩也都浮出與水面,權力“含金量”倒是讓公眾開了眼界:先是不久前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家藏三億元現金事件,詮釋著何為貪腐之“大”,而當公眾還在討論重達21噸的三億現金在家中如何才能擺放時,如今又曝出一些“小腐敗”,一些數額不大甚至看不起眼的“救命錢”“保命錢”被冒領,被侵占,腐敗雖小,但危害甚大。
實際上,挪用、套取扶貧資金的案例不在少數,從各地通報的多種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蚊蠅腐敗”案例來看,雖然涉事人員職務小、金額不多,但點多面廣如蚊蠅撲面,具有鮮明的基層腐敗特點,群眾深惡痛絕,怨聲載道。
確實,對“億元巨貪”而言,背后是利用國家資源中飽私囊,對“蚊蠅腐敗”而言,這些扶貧專款資金,都是貧困弱勢群眾的久旱甘霖,都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這些“炭”卻還沒到百姓手中,就被這些“蚊蠅”瓜分一層。這不是所謂的灰色收入,而是百姓的救民錢,救民錢都被收刮一層,想想真是令人發指。
那么,扶貧資金為什么就不能準確的發放到貧困戶手中?細究之下,除了有個別人思想腐壞的主觀因素外,監管制度上的缺位也為他們提供了客觀條件。現實中,縣一級紀委精力集中在查辦大案要案上,對“小腐敗”往往是“管得著,卻看不見”。鄉鎮紀委,普遍存在專職紀檢監察干部少,且面對的是熟人社會,執紀監督問責能力不足,對“蚊蠅腐敗”往往是“看得見,卻管不著”,“蚊蠅”們便愈發猖狂、肆無忌憚。
有權力就會有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腐敗就是腐敗,沒有“大”“小”之說,而基層“蚊蠅”猖獗實際上是權力脫韁、監管薄弱釀成的苦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不能讓“清水衙門”“邊角碎料”成了反腐盲區,一定要擦亮眼睛,強化監督,完善問責,繼續扎緊制度的籬笆,讓反腐“零死角”,不要再讓扶貧資金成了人人都想來吃一口的“奶酪”。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統計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