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筆者家住大山里,是正宗的農村人。山里人口稀少,人們居住的較為分散,很多小村莊都只有3、5戶人家。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這些曾經的小村莊,正在慢慢的消失。筆者在此以老家一典型村莊為例,闡述一下城市化進程中農村小村莊的發展變遷。
老家對面的半山腰上,坐落著一個5戶人家的小村莊。
住在山上,有諸多的不便之處,出行不便、生活不便。特別是以前,大家都種田,而農田多位于山腳下,收獲的稻子都是人工一點一點的挑回家的,那種辛苦,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到的。
第二代人:紛紛“逃離”村莊
第一代人(城市化背景下的第一代人),多已年過半百,已不再有外出生活的想法。而第二代人,大家紛紛想“逃離”村莊。5戶人家,其中有2戶人家的孩子考上大學后,走出大山繼而在外定居了。另外有2戶,孩子們都在外打工,常年不會回來。最后還有一戶,其大兒子在當地幫人蓋房子,養家糊口。
村莊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平時留在家里的,除了唯一的一個青壯年和他妻子,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平日里,村莊除了雞鳴狗叫,很難聽到人的聲音,有時候,村里的老人一天都很難和別人說上一句話。
第一代人:村莊最后的守護者
在外定居的,近年內肯定是不會再回來居住了;在外打工的,也是想盡辦法留在城里;住在村莊里的唯一的這個青壯年,也在籌劃著搬到山下去重新建房。青壯年在逃離,如此看來,第一代人,或將是村莊最后的守護者。
閑置的老房子,處境尷尬
當第一代人逐漸老去,小村莊原址上的老房子,多半會閑置。
這些老房子,如果長期無人居住打理,肯定會日漸衰敗。而第二代人又多生活在外,想經常照顧一下,很難顧及。但反之,若真的不管不問也不現實,不管怎么說,這里也是曾經溫暖的家,也是祖輩的一份基業,它承載了太多人的美好記憶。
城鎮化發展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這些交通不便、通訊不暢的小村莊,終將要退出歷史的舞臺,但不管怎樣,那里的親情關系、童年記憶永遠都不會消逝。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愛打漁的樵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