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東麗區胡張莊村黨總支書記楊寶玲,一心想著為村民謀利益,30余年傾注心血在改善村民生活條件上。她帶領村民精心打造出“一村一品”胡張莊葡萄,解決了村里勞動力的就業難題,村民收入翻了番,村子實現了“少有所教、壯有所為、老有所養、殘有所幫”。2016年12月楊寶玲榮登“中國好人榜”。(中國文明網,2017年3月2日)
楊寶玲從一個外來戶,到村計生專干,到村主任、村總支部書記,一步步走到今天,來源于村民的信任與支持,來源于對職業的忠誠與奉獻。而她沒有辜負這份信任,在平凡的崗位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帶領張莊村村民發家致富,發揮了村主任最大的光和熱。
取得成功來源于踏實肯干的創業家精神。剛嫁到張莊村時,他就干起了當時沒人樂意干的計生工作,一干就是24年,任勞任怨。當選村主任后,面對村里積壓的葡萄,他打電話想辦法,一次不行二次來,起早貪黑終于把幾百斤的葡萄銷售一空,而且賣出了好價錢。遇到難題就組織大家一起商討,達成共識后,將挨家挨戶做政策宣揚,就是這種腳踏泥濘,俯首躬行,贏得了大家的信任,也取得了大家的理解與支持。
取得成功來源于高瞻遠矚的企業家精神,無論是修路,鼓勵村民宅基地換房,還是到衍生葡萄產業鏈,做一村一品,他都走到了發展的前頭,在他的帶領下,張莊村發展越來越好。想要富,先修路,為了搶占葡萄銷售先機,解決銷售難問題,楊寶玲鐵了心要把園區道路修好,通過積極協調,爭取上級資金500萬元,也最終取得了占地村民的理解,修通了三萬多平方米的水泥道路。同時制定了張莊村的發展規劃,設立一村一品的目標,通過建設農業生產用房、倉儲庫房和儲藏冷庫,與山東張裕、天津天順兩大釀酒企業建立起直通的營銷網絡,延伸了產業鏈。通過“宅基地換房”政策,胡張莊村成為了第一個全都搬入新市鎮的村子。回頭看來,不得不佩服她眼光的獨到,決策之精明。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楊寶玲最終能取得成功,歸根結底來源于對這片黑土地、張莊村村民的熱愛。楊寶玲用忠誠和奉獻換來了村子面貌的巨大變化和群眾生活日新月異的改善,平凡的崗位干出了不平凡的事,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值得我們點贊和學習。
(作者地址:遂寧市船山區科知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