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率為56%,預計‘十三五’末將達到60%,2030年將達到70%,農業科技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表示,2017年,中國農科院部署和啟動了19項協同創新任務,將通過實施跨區域、跨部門、跨研究所、跨學科領域的科研大聯合大協作,整合農業創新力量,不斷提高農業科技供給質量,為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科技支撐。
唐華俊說,按照國家糧食安全總體戰略,農科院以提高糧食作物單產、改善品質和提高抗逆性為重點,培育了系列突破性品種,繼承了配套耕作栽培技術,為實現“口糧絕對安全”提供了品種支撐和技術保障。
“近年來,農科院依托創新工程,開展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有力促進了產業發展。”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吳孔明說,2013年起,農科院組織開展水稻、玉米、小麥、大豆、油菜、棉花、馬鈴薯7種作物,奶牛、羊兩種動物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計劃。集成先進生產技術136項,構建適合不同區域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綜合生產模式25套,形成“增產增效并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生產生態協調”的新型農業生產技術體系。經過3年協作攻關,幾種作物增產均超過10%,最高達44.7%,每畝最高增效500元;平均減施農藥和化肥10%以上,保護了生態環境;推動了油菜、棉花等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在增產的同時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水稻、小麥、玉米是我國的3大主糧,穩定住了這3大主糧基本就穩住了我國糧食的根本。”吳孔明說。
從水稻來看,水稻基因組學科研究突飛猛進,在復雜數量性狀、質量抗性和數量抗性、粳秈雜種優勢等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為我國深入開展水稻分子育種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創立并完善了我國獨有的兩系法雜交水稻育種理論和技術體系。目前,兩系法雜交水稻已有20個品種被確認為超級稻,累計種植超過5億畝;先后育成“兩優”系列、“國稻”系列、“中浙優”系列、“中嘉早”系列等優質超級稻品種,實現水稻品種選育“量質雙升”的突破。
從小麥來看,完成小麥A、D基因組草圖繪制,有力促進了基因組科學研究和分子設計育種的開展;國際首創了矮敗小麥輪回選擇技術體系,大幅提高了雜交育種效率;育成的“濟麥22”“矮抗58”品種抗逆性強,田間管理簡便,適于機械化生產,累計種植面積超過2.3億畝。“中麥175”實現了高產潛力、多重抗性與優良面條品質的良好結合,已成為我國北方地區主推的品種。
從玉米來看,選育出“鄭單958”“浚單20”“中單909”等一批高產優質玉米新品種,在全國范圍實現了主導品種新一輪更新換代。“浚單20”的育成顯著提高了我國玉米骨干自交系的抗逆性,引領了我國夏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方向。“中單909”屢創高產紀錄,首次使我國玉米跨上單季畝產1500千克的新臺階,成為黃淮海地區的主栽品種;集成了“玉米冠層耕層優化高產技術體系研究與應用”“海河平原小麥玉米兩熟豐產高效關鍵技術”等先進實用的耕作栽培技術,有力促進了我國糧食增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日報》2017-07-1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