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中國式特色小鎮1年政策變奏史

[ 作者:北京商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7-31 錄入:吳玲香 ]

原標題:深度好文!中國式特色小鎮1年政策變奏史:從“中央追捧”到“強制糾偏”!

自去年7月第一批特色小鎮被公布以來,特色小鎮概念大熱,也受到了地產商們的追捧。然而建設過程中很多問題,如不特色,地產化等接連暴露,也受到了住建部的多次警告,一年內政策的重大變化也為小鎮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梳理政策變化趨勢,緊跟政策才能建設成功的特色小鎮。

自2016年7月,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之后,特色小鎮概念大熱,也受到了地產商們的追捧,碧桂園、華僑城、綠地等多家企業紛紛涌入特色小鎮培育大軍中。特色小鎮建設無疑為房企提供了轉型的路徑,然而建設過程中,小鎮建設房地產化、特色小鎮不特色等問題也逐漸凸顯。這不僅成為政策完善的推動力,更為開發商如何“玩”特色小鎮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策護航 小鎮建設迎利好

57.35%,這是2016年我國城鎮化率數據,雖然這一數字在逐年攀升,但是城鎮化率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例如缺乏明晰的戰略規劃的引導,帶來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不少發展比較快的大城市、特大型城市交通擁堵、空氣污染、房價極高,制約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城鎮化在各地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自然形成,而非具有規劃性、前瞻性,因此新型城鎮化亟待被重視和發展起來。

在此背景下,由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應運而生。通知中提出了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的特色小鎮的目標。通知中要求特色小鎮要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創建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

在隨后的2016年8月,住建部村鎮建設司發布《關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鎮推薦工作的通知》,通知確定了2016年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特色小鎮的推薦數量,合計共159個名額。通知指出,候選特色小鎮近五年應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環境污染、重大生態破壞、重大群體性社會事件、歷史文化遺存破壞現象。

2016年10月,國家發改委發文《關于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文中再一次強調了特色小鎮要堅持創新探索、因地制宜,同時要堅持產業建鎮、以人為本、市場主導,并提出要最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企業家創造力,鼓勵企業、其他社會組織和市民積極參與城鎮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成為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主力軍。

今年4月,住建部再次提出,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建設銀行各分行要充分認識商業金融支持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意義,堅持用新發展理念統籌指導小城鎮建設,加強組織協作,創新投融資體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確保項目資金落地,全面提升小城鎮建設水平和發展質量。

開發商轉型 小鎮承接城市發展功能

對特色小鎮的提出,有業內人士肯定道,隨著城鄉資源和要素的雙向流動,具有歷史文化、鄉村風貌、民族風情、青山綠水、傳統建筑等的特色小鎮,正越來越顯示出宜居宜業宜游的優勢,承接了城市發展的新動能。同時,特色小鎮建設也是經濟融合和共享發展的需要。特色小鎮能承載互聯網、農業、養老、旅游、文化、大健康、環保、時尚、民宿等產業,能擴大就業和吸引農村人口、城市人口居住,是聚集新經濟發展的新興基地。

在政策的大力鼓勵下,特色小鎮建設正以燎原之勢在全國蔓延開來。其中,房地產企業成為了特色小鎮建設的主力軍。碧桂園、華僑城、綠地、華夏幸福等品牌房企紛紛開始濃墨重彩地描繪特色小鎮的未來。在開發商的筆下,特色小鎮打上了智慧生態科技小鎮、農業小鎮、文旅小鎮、生態小鎮、影視小鎮、汽車小鎮、金融小鎮、航空小鎮、旅游小鎮等不同標簽。

實際上,從建設主體的角度來說,擁有資金優勢、建設經驗的開發商是特色小鎮建設的不二人選,特色小鎮之于開發商也是轉型的較好選擇。此外,特色小鎮既能解決開發商拿地難的問題,也能在發展中得到政策的鼓勵。以環京市場為例,隨著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坐落環京的特色小鎮承接產業功能是國家政策所引導和鼓勵的,在樓市調控愈發嚴厲的當下,這也是開發商們所期盼的。

為了將苗頭扼殺在襁褓,政策已經開始設防。2017年5月26日,住建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做好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推薦工作的通知》,要求第二批300個國家級特色小鎮在6月30日前申報完成。這是繼去年10月公布了首批127個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后,住建部再次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特色小鎮的推薦工作。

這份通知中明確要求,對存在以房地產為單一產業,小鎮規劃未達到有關要求、脫離實際,盲目立項、盲目建設,政府大包大攬或過度舉債,打著特色小鎮名義搞圈地開發,項目或設施建設規模過大導致資源浪費等問題的建制鎮不得推薦。

六項條件 為小鎮發展劃線

然而,在“無地產、不小鎮”的現實之下,特色小鎮建設也出現了地產化的苗頭。例如有些地區將小鎮理解為簡單的城鎮建設,看做了房地產開發的延續,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開發房地產項目。有些房企也只是為了獲取大量的低價土地,從而讓自己的錢袋子更滿。

針對這一現象,住建部于今年5月發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推薦工作的通知時,對于申報的條件做出了明確的6項要求,其中,特色和產業位列前兩位,首先要求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區位優勢和特色資源,能較快發展起來,其次要求實施并儲備了一批質量高、帶動效應強的產業項目。

此外,北京市發改委也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和規范功能性特色小城鎮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中明確,嚴禁打著特色小城鎮名義違法違規搞圈地開發,嚴禁整體鎮域開發,嚴禁搞大規模的商品住宅開發。

不過,除了明確特色小鎮“去房地產化”外,現有政策也有值得補充的地方。在此前的一次特色小鎮的專題研討會中,政府官員、學者和企業家對于政策的不完善也曾提出過建議。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建議,其他地方在研究支持特色小鎮過程當中要進行大量的政策儲備,建立完整周密的政策體系,政策應以各類中小型企業作為支持對象,但要執行嚴格的評估,創建過程中要建立倒逼機制。他認為,只有把支持政策重點落實到中小企業頭上才會持久的煥發活力。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穆榮平則表示,小鎮規劃權限應適當上收,在更高層面推進,規劃應該更多的強調長遠系統性,要軟硬結合,以軟為主,在規劃時要在空間上看特色小鎮和周邊的關系。此外,特色小鎮應該重視教育和醫療,解決教育資源配置不均等問題,同時增加醫療衛生投入。

在政策的嚴加限制之下,以培育產業經濟為核心的特色小鎮,顯然不是房企的強項。產業經濟的培育不僅周期長,同時需要產業人才與產業資源的有效整合,而這種講究持續經營的產業模式對于房企而言顯然是具有挑戰性的。

業內觀察人士陳根認為,對于房企而言,要想進入特色小鎮領域,目前來看需要合作分工,尋找到產業資源,然后發揮各自所擅長的方向。房企負責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小鎮,產業資源方負責產業資源的導入、培育、經營。房企如果在缺失產業資源合作的情況下,貿然進入特色小鎮行列,很可能將面臨投資虧損或者項目“爛尾”。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北京商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电影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 | 日韩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专区首页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