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推動國土資源治理現代化 專訪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
全國國土規劃綱要日前由國務院印發實施,加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調整方案、礦產資源規劃、土地整治規劃等已經國務院批準實施,我國“十三五”國土資源規劃體系更加完善。
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國土資源部門改進和優化用地、用礦審批,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良好政策環境;開辟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建立全程督辦機制,在用地上保障重大投資項目及時落地;加快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一系列成果表明,國土資源工作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對于當前的國土資源形勢,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時表示,基于對國土資源形勢的三大判斷,決定了國土資源管理的基本目標、基礎制度要保持穩定。但隨著經濟結構優化、發展動力轉換、發展方式轉變,國土資源的需求結構、動力機制、內外環境也出現重大趨勢性變化,必須順勢而為、與時俱進。
在姜大明看來,今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國土資源工作處于供給端重要位置,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一步,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盡職盡責保護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盡心盡力維護群眾權益,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強化法治國土建設,推動國土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準確把握國土資源管理三大趨勢
《瞭望》(記者/唐敏 王仁貴):當前國土資源面臨什么樣的形勢?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國土管理工作將堅持哪些重要原則?
姜大明: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要深刻理解和正確把握“穩”與“進”的關系,這對做好新形勢下國土資源工作至關重要。
“穩”的方面,我國基本資源國情沒有變、資源在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總體態勢沒有變,由此決定了國土資源管理的基本目標、基礎制度要保持穩定。這就要求要堅持三個“必須”。
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牢牢守住18.65億畝耕地和15.46億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牢牢守住建設用地“雙控”目標,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牢牢守住影響全局的能源、大宗礦產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資源供給底線,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必須堅持最嚴格的資源管理制度,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持最嚴格的資源節約制度,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轉變粗放低效用地用礦模式。
必須堅守國土資源管理改革底線,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不能把土地公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生產能力改弱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這同樣是國土資源管理其他方面改革必須堅守的底線。
《瞭望》:“進”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如何適應新的變化?
姜大明:一是資源需求結構深刻變化,資源供應結構需要加快調整。從土地方面看,溫飽問題解決后,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更加關注,需要在堅守耕地紅線的同時,加強耕地質量監管;城鎮房地產高庫存與高房價并存,住宅用地供應部分城市偏多、部分城市不足的問題凸顯,需要合理調整供地結構;消費加快升級,催生了大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需要加強產業多元化供地與多樣化需求的對接;擴大有效投資,聚焦重大項目,特別是有利于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的項目,需要進一步保障土地供應。從地礦方面看,傳統市場容量相對縮小,但對清潔能源、新能源和戰略性新興礦產的需求迅速增加,對農業、城市、旅游、環境、海洋等地質服務的需求持續上升,這對加快地質調查結構調整、拓展地質服務領域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發展動力轉換深刻變化,國土資源管理和科技創新需要加快推進。要更加注重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保護,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主體財產權利;更加重視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建設,夯實農村集體土地產權權能;更加重視產業用地政策創新,助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萍几锩辛ν苿邮澜缃洕Y構調整,國土資源是高科技含量的領域,必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在科技創新上走在前列。
三是經濟發展方式深刻變化,國土資源利用和管理方式需要加快轉變。走綠色發展之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我們加快轉變資源利用方式,更加重視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更加重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更加重視礦產資源綠色勘查、開發。必須看到,一些地方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劇,承載力趨近極限,必須加快轉變資源監管方式,更加注重宏觀管理,嚴格規劃管控;更加注重法治國土建設,維護良好市場秩序。還要看到,在經濟增速趨緩、發展方式轉型、發展動力轉換的情況下,一些地方過度依賴土地和礦產收益的風險和矛盾增大,我們必須把防控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注重科學決策、加強預期引導、嚴格規范管理。
以土地供給創新力推供給側改革
《瞭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了部署,國土資源部門將如何落實供給側改革的任務?
姜大明: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要進一步落實好已有國土資源政策措施,結合新情況新問題完善配套政策。
著力在“三去一降一補”中發揮更大作用。
過剩產能行業不少是用地、用礦大戶,房地產庫存過多與商品住宅用地供應相關,一些地方土地抵押融資比例偏高助推高杠桿,一些地方地價上升增加了企業經營成本,補齊貧困短板也要求土地、礦產資源發揮更大作用。因此,要繼續嚴把新增產能用地、用礦關口,決不能向過剩產能和低水平重復產能供地批礦;加強土地、礦產執法監管,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對退出企業、兼并重組、轉產企業、停建項目等涉及的土地資產處置,落實和完善支持政策。同時在推動“十三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實施等方面切實發揮資源保障作用。
著力提高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在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的情況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不能簡單依賴增加用地、用礦,而要更多依靠創新。要圍繞開辟新空間、培植新動能,全力推進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圍繞改善投資環境、釋放消費潛力,持續推進產業用地政策創新;圍繞建立產權保護長效機制,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和動力,加快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創新。
具體到工作任務上,要圍繞振興實體經濟,落實和完善產業用地政策。自上而下做好地方各級土地規劃調整完善工作,適時啟動新一輪全國土地調查和規劃修編,促進“四大板塊”發展和“三大戰略”實施。合理安排年度建設用地計劃,向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水電核電、特高壓輸電、智能電網、油氣管網、城市軌道交通、災后重建、農業農村發展、脫貧攻堅和中西部地區傾斜。對國家鐵路、公路、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繼續實行綠色通道、先行用地、補充耕地承諾制等特殊政策。圍繞新型城鎮化進程,創新差別化土地政策,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發展,促進重點城市群建設;實施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提高城鎮人口和產業承載力;統籌城市地上地下開發,釋放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潛力。
著力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一要嚴守耕地紅線,這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確保糧食產能不降低和順利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物質基礎。進一步落實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和管控、建設、激勵多措并舉保護。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專項督察。落實全國土地整治規劃和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統籌實施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經核定后可以用作占補平衡,指標可按規定在省域內有償調劑。加快出臺補充耕地國家統籌政策,對于補充耕地能力嚴重不足、實施國家重大工程項目補充耕地確實存在缺口的少數省份,可向國務院申請國家統籌,但要嚴格程序、嚴格標準、規范運作。全面實施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以節約促保護,從源頭上減輕耕地保護壓力。
二要保障農業農村發展用地。健全新增建設用地保障機制,土地規劃調整完善要充分考慮農業農村發展用地需求,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安排要確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在控制農村建設用地總量、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前提下,加大力度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允許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通過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持農村產業發展。堅持農地農用,研究完善現代農業發展用地政策。完善高標準農田和土地整治建設要求,將適合現代農業生產和規?;Z食生產必需的配套設施用地納入建設內容,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
《瞭望》: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圍繞著這一目標國土資源工作將如何發力?
姜大明:房地產過度投資、投機,導致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房地產泡沫擴大,金融風險隱患增加,成為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堅持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定位指導工作,更加主動自覺擔負起房地產用地調控責任。既要針對房地產市場的短期波動,研究應對之策,抑制房地產泡沫;更要從長遠出發,加強調查研究,構建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土地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首先,建立分類調控制度。區分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對保障性住房用地實行應保盡保,對商品房用地根據供需形勢因城因地施策,建立住宅用地供應分類管理制度。對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調整用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對去庫存壓力大的三四線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強化供需雙向調節。
其次,加強國土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管控,劃定城市開發邊界,推動人口過多、房價過高的特大城市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完善土地儲備制度,編制住宅用地三年滾動供應計劃,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完善建設用地指標分配辦法,落實“人地掛鉤”政策。合理確定公租房、共有產權房(限價房)等政策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的用地比例和規模,提高“精準供地”能力。
再者,探索房地產多元化供地機制。鼓勵原依法取得的國有建設用地依法依約轉讓用于住房開發建設,允許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政策性住房??偨Y推廣北京、上海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的經驗,探索一二線熱點城市增加租賃住房供給。此外,要加快完善監督管理制度、健全政策協同機制。
推動國土資源重大改革落地生根
《瞭望》:改革工作也是國土資源工作的重點。除了已經談到的供給側改革外,2017年還將推進哪些改革任務?
姜大明:土地制度、自然資源管理制度等改革進入深水區,我們要打好攻堅戰,力爭新突破。
統籌協調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叭龎K地”改革進入沖刺階段,要抓住節點、倒排時間、落實責任、加大力度,確保順利“收官”。堅持用途管制、分類管理,尊重基層首創,支持地方在堅持改革底線和正確方向的前提下大膽探索、大膽創新。認真總結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經驗,在充分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防止外部資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維護農戶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權,探索農村集體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閑農房及宅基地,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加快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編制,為改革提供基礎支撐。系統總結試點經驗和做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利修法的改革成果。
深入推進自然資源管理制度改革。對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等綜合性改革,要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增強改革合力。對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范圍、礦業權出讓制度、礦產資源權益金制度等專項改革,要搞好新舊制度銜接,及時制定配套政策,扎實組織開展相關試點。全面開展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試點。深化油氣勘查開采體制改革,加大新疆油氣試點、貴州頁巖氣競爭出讓和山西煤層氣試點探索的統籌推進力度。加快研究制定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改革文件,發揮好指導作用。
同時,落實責任分工,結合實施全國國土規劃,建立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推進國土空間規劃改革,積極參與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協同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
增強資源自主保障能力
《瞭望》:國土資源工作關系發展的可持續性,圍繞著增強資源自主保障能力將重點推進哪些工作?
姜大明:作為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的主責部門,我們要始終把提高國家能源資源自主保障能力作為戰略任務來抓。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第三階段重點工作。
加強公益性、基礎性地質調查,強化清潔能源、新能源和戰略新興礦產勘查。選擇重點地區開展中大比例尺地熱資源勘查。推進干熱巖資源勘查和開發技術攻關,開展勘查開發示范工程建設。繼續加大“三稀”礦產勘查力度。
加強礦產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加快推進省、市、縣三級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落實礦產資源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的意見,開展探明儲量礦產資源確權登記和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試點,推廣應用節約和高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研究制定重要礦種“三率”指標。繼續實施鎢礦、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制度,落實稀土等礦產地儲備與保護制度。
加強城市地質工作。要發揮地質勘查工作優勢,聚焦新型城鎮化對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需求,發展地下空間高精度探測技術,梯次開展地下空間三維調查、城市地下空間利用示范,科學評估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潛力和利用前景,加快查清城市地下三維地質結構,推進城市立體發展和地下空間安全利用。
加強礦業國際務實合作。統籌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積極推動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繼續用好國際礦業大會等重要平臺,主動參與全球礦業治理,提升資源市場定價權和制度性話語權,提高礦業領域對外開放水平。
切實維護群眾資源權益
《瞭望》:土地與民眾利益切身相關。在當前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維護群眾資源權益?
姜大明:這也是我們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一是更加用心用力助推脫貧攻堅。對全國832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片區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每個縣專項安排600畝年度建設用地指標。打通增減掛鉤與占補平衡政策,允許增加的耕地作為補充耕地指標,向省域內經濟發達地區有償調劑使用。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地質調查、地質災害治理等項目和資金要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
二是全面加強不動產權益保護。鞏固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成果,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全部接入國家級信息平臺,全面實現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四統一”,加快“房地一體”的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充分發揮不動產登記保護權益、保障交易、便民利民的重要作用。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結合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探索縮小土地征收范圍、規范土地征收程序、完善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加大征地信息公開力度,建立完善國土資源領域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三是重點加強地質災害防治。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健全地質災害應急處置機制。全力推進重點省份綜合防災體系建設,提升基層地質災害防御能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瞭望》新聞周刊 2017-02-2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