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氣候變化及水土資源約束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糧食安全問題日漸突出,已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我國,得益于各級政府和部門的高度重視,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等因素的保障,糧食生產實現了“十連增”、農民收入增長實現了“十連快”,這與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應用密不可分,同時也有中低產田、尤其是低產田改良如黃淮海鹽堿地、南方紅壤改良等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但是,在糧食連年增產中“良種”、“良法”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我國單位面積耕地的產量差異大,約40% 的耕地為中產田,30% 的耕地為低產田,其中低產田產量低,且存在障礙因子,改良難度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糧食持續增產。因此,明確我國低產田的現狀及制約因子,最大限度發揮其增產潛力,對實現糧食持續穩定增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1、我國低產田的狀況及其影響
盡管從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起,國內學者就開始中低產田改良研究,但至今仍缺乏關于中低產田的確切概念,而且已有研究中通常將中產田、低產田統稱為“中低產田”,沒有考慮二者的差別。如以前通常將糧食年產量在3000~5000 kg hm-2 的耕地稱之為中低產田,這種評價方法從當時來看是合適的,但隨著生產力提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農作物的單產實際上是在逐年提高的,且不同地區的作物產量會因水土氣候等的差異而有較大差別,因此,以絕對產量作為判定標準在現階段已不合適了。也有人定義中低產田為:低于當地3 年平均產量20%的農田。
張佳寶等認為中低產田的重要特征是其基礎地力水平低,但缺乏定量的描述。此外,亦有學者從耕地質量角度對相關概念進行了分析,或者按照成因( 障礙因子) 進行劃分等,但大多缺乏明確的定義。
近年來,國內相關專家圍繞低產田改良等問題展開了多次討論,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認為從耕地本身狀況、改良難易程度、改良效果等方面綜合考慮,中產田和低產田均具有很大的差異,因而將其統稱為“中低產田”是不合適的。
對中產田而言,影響其肥力發揮和作物產量的主要因子大多來自耕作、施肥、管理等方面,以及由此導致的土壤因子變化,通常可以通過作物改良、耕作及施肥優化等措施達到改良之目的。
而對低產田而言,我們認為是“在現有的正常耕作栽培管理技術水平條件下,因為耕地本身存在的障礙或者限制因子,導致作物生長發育差,產量較當地高產田低30%以上,且年際間變異大的農田”。因此,低產田除了通常所說的產量低以外,還應該包括耕地本身是否存在障礙或者限制因子;而且低產田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與其所在區域的農業生產力水平等相關聯。在評價低產田時,除必須考慮其相對產量的高低外,還應考慮所處地區的土壤、氣候等因素。
1.1 我國低產田的狀況及分布特點
國土資源部發布的《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中,將我國耕地質量劃分了15 個級別,其中優、高、中、低等地分別占耕地總面積的比例為2.67%、29.98%、50.64% 和16.71%,耕地質量平均等級為9.8 等,其中東部和中部耕作管理水平相對較高地區耕地的平均質量等級也較高,但總體上處于偏低的狀態。而農業部2008 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現有12.2×107 hm2 耕地中,高產、中產、低產耕地的面積分別為3.5×107、4.8×107 和3.9×107 hm2,三者的比例大致為3∶4∶3。
我國低產田不僅面積大、類型多,而且分布相對集中、障礙因子也較明顯。目前,耕地土壤中有1/3 受水蝕影響,鹽漬化、酸化和污染土壤分別達到3.3×106、3.3×106 和2.7×106 hm2。相對較集中分布的低產田有:東北平原西部的風沙瘠薄農田、耕層淺薄及侵蝕農田、蘇打鹽化和白漿化農田,環渤海地區的瘠薄鹽堿農田和淡水資源短缺農田,黃淮平原西部的沙化貧瘠農田、低洼漬害和黏板農田,黃土高原北部的風沙瘠薄農田和水土流失旱塬農田,沿洞庭湖、鄱陽湖流域的強酸性及瘠薄黏板農田、耕層淺薄和潛育化稻田等等。這些低產田的障礙因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盡管其改造難度大、成本也較高,但通過采取針對性的技術和工程措施是有可能將其改造成高產穩產農田的。
不同類型低產田因障礙或者限制因子不同,其改良的途徑及所應用的技術也不盡相同,現有技術等條件下部分低產田會由于改造成本過高、效果不理想等原因而達不到預期,或者甚至難以改造。
根據我們近來的調查結果,認為在當今技術條件下,能改造的低產田一般只占其總面積的2/3 左右,或者說尚有1/3 的低產田目前難以改造的。按照該數據,如果以每畝低產田經改造后的增產潛力為100kg 計算,目前可改造的低產田面積約2.6×107 hm2,則通過改造低產田可實現增加糧食生產能力390 億千克,潛力十分巨大。因此,加強低產田改良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通過改良低產田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對實現我國2020 年新增500 億千克糧食、保障國家糧食和食物安全意義重大。
1.2 低產田的負面影響
低產田由于本身存在障礙或限制因子,且耕作難度較大,在同樣的耕作栽培管理技術條件下,作物生長差、產量低,且同時還對耕地的適耕性、水土保持、施肥效應及投入產出比乃至周邊生態環境等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一是嚴重影響糧食和農產品生產。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少、人口剛性增加、耕地面積逐年下降、水資源不足且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在這樣嚴峻態勢下,加快改良低產田,提高單位面積的生產能力,對保障我國糧食和農產品安全意義重大。
二是對生態環境帶來一系列影響。據相關研究結果,低產田中由于作物產量低、對養分的吸收也相應減少,因此,肥料的利用率一般要較同類地區低10 個百分點以上;且土壤有機質含量及陽離子交換量較低,對養分的吸附能力較弱,致使養分更容易流失,大大地提高了農業面源污染發生幾率。同時,由于作物生長差、地表覆蓋度低等原因,低產田也更容易發生水土流失,并由此帶來一系列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三是農產品的生產效益大幅度降低。由于在同等施肥與管理下,作物產量較低,導致單位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增加,整體生產效益也較低。同時,低產田中存在的障礙或限制因子,致使土壤耕性差,耕作難度和強度加大,漏水漏肥,宜種作物少,對耕作管理要求更高,這無疑大大降低了農業的生產效益。
2、低產田的成因及主要障礙因子
2.1 低產田的主要成因
低產田的形成不僅與其所處的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在很大程度上也受人為耕作管理等措施的影響,或者是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也是分析低產田障礙因子及制定改良策略的重要依據。
2.1.1 自然要素
母質、氣候、地形等是影響土壤形成的重要自然因素,同時也對耕地質量演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某種因子的作用與耕地質量提升的要求相適應時,將使耕地質量得到改善和提高; 但當某種因子的作用與耕地質量提升的要求不一致時,則可能會因此成為障礙因子而使耕地成為低產田。
成土母質及其分布層次等是導致部分耕地低產的重要原因。盡管母質的特性在耕地中表現不如自然土壤中顯著,但由于母質影響耕地的質地、養分含量及比例、酸堿性等,因而對耕地質量的重要性還是顯而易見的。一般而言,砂性或黏性較強的母質上發育的土壤,低產田的比例較大,如第四紀紅土、砂巖等母質發育的耕地。母質層次的不均一性也影響耕地的質量,對于沖積母質發育的耕地,如果砂黏層次分布不良則形成低產田的幾率也較大,如“下砂上黏”耕地多為低產田等。
地形在低產田形成中尤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由于地形支配著地表徑流,從而影響土壤的水分狀況。如在南方丘陵區地勢低洼的冷浸田,常因水分過多、光照較少等原因而形成潛育化,還原物質大量累積,導致水稻產量低下;而在地勢過高的地方,則因水分條件差、水肥運移困難等,耕地層次發育差、熟化度低,水稻產量也較低。其次,不同地形部位可能分布著不同的成土母質,因而也對耕地的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再次是坡度和坡向等的差異,可能導致表層土壤流失以及光照、溫度、水分等的差異,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低產田的形成。
氣候在低產田形成中的作用同樣十分重要。如前所述,我國不同地區低產田的類型及障礙因子各異,這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是與所在地區的氣候條件相對應的,如在相對干旱的氣候條件下易導致耕層鹽基離子累積而發生鹽堿化,在濕熱氣候條件下則因鹽基離子流失而易導致耕地養分貧瘠、酸化。對一個地區而言,則因多種因素引起的耕地小氣候的變化如太陽輻射減弱、溫度降低、濕度增大等,常常成為耕地障礙因子形成并導致低產的重要原因。
盡管自然要素對低產田的形成起著較重要的作用,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幾種因子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且,這種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人為因素所影響,即不合理的耕作管理等措施實際上將加快低產田的形成。
2.1.2 人為管理措施
與對土壤形成具有的獨特作用一樣,人類活動對土壤的發育程度和發育方向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決定意義,因而也是導致耕地退化并最終成為低產田的重要原因。
在人為措施的影響中,不合理開墾利用對低產田形成的影響尤為顯著,如坡耕地的不合理利用導致水土流失、土地不合理開墾導致生態破壞等,最終均可能使耕地失去使用價值;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可能導致耕地次生鹽漬化、酸化等,使其成為低產田;不合理管理措施對耕地退化的作用亦非常顯著,如不合理灌溉導致耕層鹽堿化、養分貧瘠化;不合理施肥導致耕地有機質下降、養分貧瘠或非均衡化;不合理耕作導致耕層結構破壞、耕性變差等,均可能使耕地質量退化并可能最終形成低產田。
2.2 低產田的主要障礙因子
低產田的主要問題是存在障礙因子,因此,深入剖析導致低產的障礙因子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對制定針對性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根據現有研究結果分析,低產田中存在的主要障礙因子包括
2.2.1 有機質貧乏
盡管目前對有機質貧乏沒有明確的定義,但若不足當地同類型耕地的1 /3 甚至更低時,可認為該耕地土壤有機質貧乏。盡管不同區域耕地中有機質的含量范圍有所差異,但由于有機質既是微生物的能源,同時其本身含各種養分、對養分離子亦具有很強的吸附和緩沖能力,并在全球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機質貧乏被認為是導致耕地作物低產的重要的原因之一。通常而言,有機肥施用少、秸稈不還田、耕作管理不合理等( 如種植制度、翻耕、水分管理等) 是導致耕地有機質貧乏的主要原因。
2.2.2 養分匱乏或非均衡化
氮磷鉀等大、中、微量養分是作物生長和微生物活動所必需,養分貧瘠會使作物因得不到正常生長所需營養而導致低產; 養分間比例失調、供應時期錯位等,亦導致作物生長不良和低產。過分依賴化肥且氮磷鉀比例失調、養分特別是中微量養分投入嚴重不足,是導致耕地養分匱乏或養分間非均衡化的重要原因。
2.2.3 土壤酸化及酸性過強
酸化是指土壤pH 下降的過程; 酸性過強則是因土壤中活性或交換性酸含量過高、pH<5. 0 且嚴重影響作物生長和產量的現象。土壤酸性過強是導致作物低產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前,酸化土壤已不只局限在南方紅壤,水稻土、黑土等土壤也呈現酸化的趨勢。除干濕沉降等氣候自然因素外,大量施用化肥( 特別是氮肥) 、不合理輪作及水分管理不當等,也是導致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
2.2.4 土壤鹽漬( 堿) 化
包括現代鹽漬化、潛在鹽漬化、殘余鹽漬化等,是指易溶性鹽分在耕地表層累積而導致作物生長不良和低產的現象,如果表層土壤中Na+ 的比例高則可導致土壤堿化。受地理位置、水文條件及水分管理、保護地施肥與種植模式等因子的影響,我國鹽漬( 堿) 化耕地面積約1. 0×107 hm2,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等干旱、半干旱和半濕潤地區。目前,大棚土壤因不合理的灌溉和施肥而導致的次生鹽漬化問題也十分普遍。
2.2.5 沙化及沙性過強
是指土壤中砂粒含量過高,包括表層、犁底層及心土層等含量過高,土壤團聚作用較差,團聚體含量低,穩定性差,有時會因此發生“閉沙”現象,導致耕作困難,使作物容易缺水缺肥,生長差,產量低。耕地沙化及沙性過強除與母質關系密切外,還與不合理輪荒、過度開墾或利用、種植根茬少的作物及連年干旱少雨等有關。
2.2.6 土壤板結
導致土壤板結的主要原因是黏粒含量過高且有機質含量較低,表土黏粒含量高易板結( 黏韌性強) ,犁底層或心土層黏粒含量高則不利于水分下滲,易發生土壤上層滯水,并影響作物根系下伸等,同時也不利于土壤通氣,且犁耕阻力大、耕性差,因而導致作物低產。長期施用化肥、土壤酸化、單一或不合理的耕作及種植模式等,也是導致土壤板結的重要原因。
2.2.7 潛育化
是指由于長期淹水、排水不暢且溫度較低等原因,導致土壤Eh 值低( -100 mV 以下) ,有機質厭氧分解,有毒有害物質如Fe2+、Mn2+、S2- 等含量偏高,還有有機酸等其他還原性物質累積,土壤結構變差,土體呈淺灰色,作物生長差、產量低。漬水缺氧、易分解有機質存在、農田排水不暢、水分及田間管理不當等是導致土壤潛育化的重要原因。
2.2.8 表土大量流失
由于植被覆蓋差且降雨量大等原因,導致表層肥沃、結構良好土壤流失,耕作層變薄,表層土壤向沙化發展,有機質和養分含量降低,養分供應能力減弱,結構變差,生產力大幅度下降,并最終成為低產田。導致表土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毀林開荒、耕作模式粗放、種植結構不合理、坡度過大且降雨量大等。
2.2.9 嚴重干旱
由于區域降水量嚴重不足且季節性分配不均,以及季節性干旱時灌溉條件差,或土壤蒸發強烈等多種原因,導致土壤有效水分含量低,對作物供水嚴重不足,甚至使作物干枯、死亡。水資源緊缺、水分利用效率低、耕作制度不當、灌溉粗放等均可能加劇干旱發生并使作物產量嚴重下降。
2.2.10 多因子組合
實際上,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綜合影響,低產田在多數情況下會有幾種障礙因子同時存在,或者在多個土層中存在,即可能同時受幾種障礙因子的影響且相互間具有交互作用,導致其危害加大,改良難度和成本增加。
3、低產田改良技術研究及進展
長期以來,低產田改良一直是土壤學研究的重點之一,在國家科技計劃的大力支持下,通過黃淮海平原、松嫩- 三江平原、北方旱作區、南方紅黃壤區等區域農業綜合治理項目的實施,有效推進了低產田改良和相關技術發展,取得了十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但是,由于低產田概念的相對性和復雜性,以及低產田改良難度和強度較大、投入較高、見效較慢等原因,我國低產田改良研究整體上還處于以農藝措施為主,局限于低成本技術等,所研發的技術及產品大多停留在提高耕地肥力、改善土壤的某些理化性質等方面,即停留在所謂的“治標”上,很少從徹底消除低產田某一個障礙或限制因子入手,缺乏真正的“治本”技術。同時,已有的技術成果基本上是根據障礙因子命名,導致在實際應用時無從入手。根據低產田改良的內容和特點,可將低產田改良技術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3.1 工程改良
包括水利工程措施、農業工程措施和節水灌溉措施等。其中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渠系配套和渠道防滲、小水利工程建設和加固利用以及農田排澇,農業工程包括坡改梯、薄改厚等耕地改造整理工程,節水灌溉措施包括低產田暗灌工程和膜下滴管工程。這些工程措施極大地提高了耕地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減少了土壤徑流和侵蝕,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狀,增強了土壤供給養分的能力。
3.2 農藝措施改良
包括土壤改良技術、施肥技術、耕作栽培技術、秸稈還田技術、種植模式、良種選育以及病蟲害防治等,它們是低產田改良的主體或核心內容。通過有機質提升,改善土壤結構和土壤水分狀況,提高養分含量和有效性,增強微生物活性等措施提升耕地地力,促進作物生長以獲取高產。
土壤改良劑包括天然改良劑、合成改良劑和生物改良劑,它們在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提高土壤入滲率和水平含量、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活化土壤礦質養分、修復重金屬和有機物污染以及增強宿主的抗病和抗逆性等方面作用顯著。
不同耕作措施是指保護性耕作( 少免耕技術) 和構建不同土體構型的各種技術以及與間套復種等種植制度的合理結合,保護性耕作可減少土壤侵蝕和水分蒸散,提高有機質含量,強化土壤團聚作用,增加作物產量。而土體構型的構建是通過深松、深翻、旋耕等機械化手段,協調水、肥、氣、熱,為作物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進而提高土壤生產力。
3.3 生物技術改良
包括生物性屏障、植物改良、微生物改良等。生物性屏障在排除表面徑流的同時,能夠截留其帶走的侵蝕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與質量,是一種簡單有效的土壤侵蝕控制方法。而植物改良則包括我們通常的種植綠肥、先鋒性植物等,微生物改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分泌物或適應性等,使土壤的某些障礙因子如強酸性、鹽堿、板結等部分緩解甚至消除,以達到改良低產田的目的,如利用叢枝菌根真菌可以改善低產田的團粒結構和通氣性等,在多數情況下微生物改良通常是與植物改良或農藝改良等措施相結合,以獲得更好效果。
實際上,由于低產田成因的復雜性、綜合性等特點,其改良措施往往不會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措施的綜合。如針對黏瘦型、沙漏型、鹽漬型等低產田的改良,大多是通過開溝排水、客土、調整種植結構和合理施肥等技術手段來實現的。
而且,盡管低產田改良研究已取得了大量成果,但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包括:(1) 對低產田的劃分尚缺乏明確的指標;(2) 低產田改良技術研究主要局限在農藝措施、低成本技術方面,高新技術的應用較少,缺乏針對性強的“治本”技術;(3) 缺乏針對性強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各類改良劑;(4) 缺乏對相關技術的集成示范,缺少與政府和農技推廣部門的有機銜接;(5) 缺少對農民掌握相關技術的培訓等。
4、研究展望及對策
低產田改良難度大、投入高、不同障礙因子改良技術差異明顯,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有各級政府和部門的大力支持,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同時更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必須在進一步加大國家投入的同時,瞄準低產田的主要障礙因子,加強科技攻關,形成一批相應的技術成果和產品,促進增產增效。
4.1 強化政策引導并建立必要的激勵機制
從加強低產田改良、強化耕地質量培育、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迫切需求出發,在國家層面上加大對現有《農業法》、《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實行更嚴格的耕地保護和節約用地制度,強化耕地質量培育和耕地資源保護。實行更嚴格的耕地占補平衡政策,在已有“占多少,墾多少”原則的基礎上,突出占補地質量的平衡,要求在3~5 年內必須使其生產力達到原有耕地的水平,確保耕地整體質量不降低。
建立低產田改良激勵機制,針對不同區域低產田的類型和改良難度制定相應的補貼標準,對在低產田改造中做出貢獻的農民個人和企業,按標準給予相應獎勵。通過政策引導和激勵,逐漸使改良低產田、強化農田生產能力建設成為耕地經營者的自覺行動。
4.2 加大對低產田改良的投入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近年來,國家先后組織實施了一系列與低產田改造相關的工程,如國土資源部組織實施的土地整理、水利部組織實施的農田水利設施改造等項目,通過對田、水、路、林的綜合治理,促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部組織實施的沃土工程、中低產田改良、有機肥等項目,通過強化耕地培肥和中低產田治理等工作,全面提高農田綜合生產能力;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亦有以提高區域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的相關項目。
但是,由于低產田改良是一項長期、持久的工程,農業發展不同階段低產田的障礙因子、改良技術措施也不盡相同,必須針對不同階段的技術需求采取針對措施。目前對低產田改良的支持一是投入的經費仍十分有限,與低產田改造的經費需求尚有較大差距;二是不同類型項目的組織實施部門各異,致使有限經費難以集中使用并形成合力; 三是不同項目的實施重點和目標差異大,整體上層次和重點不夠明晰;四是沒有形成長效的穩定支持機制,支持的重點和方向變化較大。因此,必須在大幅度增加投入的基礎上,明確支持的重點和方向,強化目標導向,加強部門間的聯合,提高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率。
4.3 強化低產田改良及增糧增效技術研究
多年來,在國家相關科技計劃的支持下,我國在耕地質量培育、中低產田改良等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效,如黃淮海平原鹽堿地綜合治理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業科技大會戰,取得了十分突出的科技成果。近年來,在紅壤旱地肥力演變與定向調控、黃土高原旱地氮磷養分高效利用、有機- 無機復合肥研制與應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產生了較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從整體看,已有成果大多集中在以農藝結合為主的“治標”技術,缺乏以消除某一障礙或限制因子為主的“治本”技術,因而很難從根本上消除土壤障礙因子。
從當前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特別是低產田改良的迫切需求出發,必須進一步強化低產田障礙因子解析與消除、地力和生產力快速提升、抗逆高產優質先鋒作物品種應用等研究,形成針對不同障礙因子的物理及工程改良、化學改良、生物改良、農藝措施改良技術,研發以農業廢棄物等為原料的生物有機肥、土壤改良劑等產品,創制針對不同障礙因子低產田的新型材料和制劑,逐步構建不同類型低產田改良的增糧增效的可操作模式。同時,應大力強化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等在低產田改良中的應用,突出針對某種障礙因子改良的高技術研發,逐步構建以高技術為中心的技術模式,為低產田所在地區農業和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4.4 加大相關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示范應用
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示范應用速度慢、范圍小,是制約其發揮應有效益的關鍵因子,但實際上,成果本身的轉化應用不僅取決于推廣工作的強度,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果本身的成熟度、可應用性。近年來,國家進一步加大了科技成果轉化和示范應用力度,使一大批成果逐步轉化成為生產力,但由于低產田改良的技術性較強、投資較大、見效較慢等原因,致使相關科技成果很難在生產實際中轉化并發揮出應有的效益。因此,在進一步加大對相關成果轉化與示范應用支持力度的前提下,應進一步強化低產田改良成果的物化,強化科研教學、推廣、企業、農民相互間的有機結合,形成有效的“產學研”合作機制,通過產品的推廣應用,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其增糧增效的潛力。
4.5 建立完善耕地質量評價體系和執法體制
建立完善耕地質量評價體系,明確不同地力等級耕地的劃分標準,是制訂相關政策與法規的重要依據,也是強化執法力度的重要保障,必須加快進度。同時,目前與耕地質量建設執法有關的部門涉及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環保部等多個部門,很容易導致責任主體不明確、執法力度掌握尺度不一等多種問題,因此,必須建立統一的執法體制,確保杜絕破壞耕地等不法行為發生,確保耕地質量不斷提升。
作者:曾希柏1,張佳寶2,魏朝富3,宇萬太4,黃道友5,徐明崗6,徐建明7 單位:1.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2.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4.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5.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6.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7.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土壤學報》2014 年04 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