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劉志仁:我國與發達國家農業有十大差距

[ 作者:劉志仁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1-29 錄入:王惠敏 ]

1、觀念上的差距

我國基本上還是傳統的農業觀念,認為農村的主要功能是經濟功能,即"農業是生產農產品的產業"。因此忽略了農業的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目前發達國家占主導地位的是現代農業觀念,強調農業產業的綜合功能,在提高經濟功能效應的同時,著力發揮其生態功能與社會功能的作用。

2、發展階段上的差距

農業分為三個階段,即古代農業、近代農業、現代農業。現代農業的主要標志是集約化、商品化、專業化、基地化。發達國家已全面進入現代農業,而我國是三種類型并存,只有少部分地區進入現代農業階段。

3、農產品質量上的差距

我國農產品質量水平總體較低,質量因素已成為制約出口的隱患。加入WTO后,我國農產品將面臨與發達國家在質量和價格方面的雙重競爭。以前我國一直片面追求數量,而忽視了質量。

4、科技水平的差距

目前我國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40%左右,而發達國家是80%左右;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30至40%,而發達國家比我們高出一倍。

5、農村農民組織化程度的差距

我國的近鄰日本、韓國及我國的臺灣省均有很強的農民組織。而我國農戶已達2.4億戶,但組織化程度很低。無組織的農民很難進入市場。

6、管理水平及管理手段的差距

國外對農業的宏觀管理主要以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及有限度的行政手段為主,而我國目前仍以行政手段為主。微觀經營管理我國普遍存在粗放現象,而國外推行的是集約化管理。

7、農產品加工、包裝、儲運的差距

我國的農產品加工率是20%至30%,而發達國家大部分在90%以上,由于加工、包裝、儲運方面的技術與設備落后,致使農產品及食品質量下降,不僅不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還造成大量浪費。

8、農業開放程度的差距

我國農業與其它行業的開放程度有明顯的差距。改革開放20多年來,農業引進外資額僅占我國外資總額的4%,與發達國家相比較開放程度間的差距更大。

9、社會化服務程度差距

發達國家有一整套為農業服務的技術體系、社會福利保障體系。我國在這些方面還很不健全。

10、支持、保護農業制度上的差距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對農業及農民保護程度很低,我國雖已進入工業化發展中期階段,但"以工哺農"強度不大,各種保護農業及農民利益的法規制度亟待健全。

作者系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重慶農業農村信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偷亚洲清高 | 亚洲欧美日韩中国v在线 | 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另类 | 亚州第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