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我們黨在農業農村發展理論和實踐上的又一次重大飛躍,是新時代農業農村工作的總綱領和中心任務,也是解決“三農”問題、全面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的重大行動,必將引領新時代農村改革發展加速前行。要實現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應突出十個重點:
農業產業要優化。必須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堅持走特色效益農業發展路子,在保障基本口糧安全的前提下,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游則游,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農產品,增強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要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的優質農產品,大幅度提高優質農產品比重,引導特色雜糧進入餐桌行動。要以產地環境、農業投入、生產技術、質量要求、包裝儲運等為重點,健全農業標準體系。要把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流通結合起來,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求鏈、完善利益鏈,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把農業的增值收益更多留在農村,留給農民。
基礎設施要先行。一是小康水工程建設。以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提高農業灌溉能力、改善農村水環境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小型水利灌溉工程、水生態治理工程。二是小康電工程建設。以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和推動農村用電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完善配電自動化裝置,特別是要完成深度貧困鄉鎮以及中心村農網改造。三是小康路工程建設。要以“組組通硬化路”為目標,實施村民小組通暢工程,拓寬農村道路,實施村社便道平整、硬化建設;建立“政府主導、分級負責、以縣為主、群管群養”的管理養護機制,完善管理養護考核評價體系,確保農村公路持久使用。
綠色發展要優先。全面貫徹“一控兩減三基本”要求,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深入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加速生物農藥、綠色飼料推廣運用。加大畜禽養殖污染綜合防治力度,開展畜禽標準化養殖場創建。重點推進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建設一批農牧結合、種養平衡、生態循環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積極開展畜禽糞便還田、秸稈綜合利用、農膜回收處理等試點。探索創新生產跟蹤機制,建立生產臺賬,從源頭管理好農業投入品,過程中實施清潔生產,末端抓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要建立清潔生產督促考核機制,把農業綠色發展納入目標考核,納入領導干部任期責任制內容。
人居環境要改善。必須對禁養區的畜禽養殖場實施關閉,全覆蓋地配置農村生活垃圾收儲設備。在此基礎上,實施“天藍、地綠、水凈”工程,建設美麗鄉村。一是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加快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農村清潔工程,開展清垃圾、清污泥、清亂搭亂建等集中專項整治,探索建立村級保潔員制度,形成“戶分類、村收集、鎮運輸、縣處理”的城鄉統籌垃圾處理機制。二是推進廁所革命。實施衛生廁所改造工程,加強農村廁所改造,推進人畜分離。三是村莊風貌建設。以骨干交通沿線為重點,實施農村房屋風貌改造,突出鄉村特色,注重文化傳承;推廣農村民居標準圖集,開展類型多樣的農村民居改造;改造整治農村危舊房。
鄉村治理要見效。一要堅持以自治為基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重點是選好配強村支書,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完善基層民主制度,發展農村協商民主,強化村務公開;制定落實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健全完善一事一議制度。二要堅持以法治為保障。堅持全面依法治理,持續開展普法教育;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村級治理工作機制;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矛盾糾紛機制,引導群眾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三要堅持以德治為引領。堅持依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相統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全面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夯實鄉村治理的思想道德基礎,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農村文化要繁榮。一要讓農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普及高中教育,推動農村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二要解決農村文化活動“缺人”、在崗人員“專干不專業、專業不專干”等問題,鼓勵農民積極參與,配套建好農家書屋、農村文化廣場,培養農村文化藝人,組建農村傳統文化工作隊,豐富群眾性文體活動。三要把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支持社會辦醫,并完善監督機制,確保農村醫療衛生不坑農;支持民間醫生獲得從醫資格;深化農村醫療改革,實行城鄉一體的醫療衛生服務,開展醫療扶貧下鄉活動。
基層政權要牢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原則,始終把農民群眾置于農村建設和發展的主體地位。要創新黨組織的管理制度,創新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生態和社會管理。要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處理好各種復雜矛盾,協調好各方利益,維護好社會穩定。通過拓寬選人用人渠道,為社會上有志到農村的優秀人才提供良好環境,拓寬村干部后備力量的來源渠道。要切實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在農村實施好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各個環節,為農村基層民主政權建設提供良好的政治環境與機制保障,推進基層政權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互聯網要全覆蓋。以完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條件和提升農村地區網絡服務質量為重點,實施“光纖入戶”工程,加快推進光纖網絡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覆蓋,推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和有線、無線、衛星一體化建設,打造天地一體、互聯互通、寬帶交互、智能協調、可管可控、覆蓋城鄉的廣播電視融合傳輸網體系。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計劃,推進信息技術與農民生產生活、農村公共服務、農村社會管理的深度融合。
農業機械要普及。要全力推進農機化科技創新,大力增加高效、節本、綠色、智能機械的有效供給,提升技術集成配套和推廣應用水平。要完善高標準農田、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等方面的規劃建設,推動耕地宜機化整治建設,創造良好“宜機”條件。要積極培養農業機械駕駛操作能手、維修能手和經營能手,培養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組織帶頭人。積極培育多元化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大力推進跨區作業、訂單作業、托管服務、租賃經營、機器維修等農機社會化服務,提高主要作物生產的專業化程度。
農村改革要深化。必須堅持以“三變”改革為切入點,把推動農村土地流轉、盤活集體資產、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與壯大規模經營、發展品牌效益農業、促進農業“接二連三”結合起來,真正實現農民增收致富。要深入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擴大農村集體資產量化確權改革試點,深化農村產權抵押融資改革,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推進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推進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探索建立農業補貼評估機制;加強農村產權抵押和融資服務體系建設。擴大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和種養殖收益保險改革;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培育農村流通主體,創新流通業態,健全完善流通體系;實施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維護機制,探索水利設施建設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探索森林認證和碳匯交易試點,全面啟動國有林場改革;開展貧困區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建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退出機制。
作者系重慶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7年12月09日 03 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